热门
如何选择升高的种类
1 116 发布于 2015-06-30 20:48:07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手机回复不了,索性另起一个,分享一下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多多批评哈

在我看来,升高分三种

1。弹簧升高(跟垫块升高意思差不多)最简单经济,削足适履罢了,应用范围小,1"到2.5"之间,绝对不要超过2.5"

2。短臂升高,原车位安装避免动刀子,更换可调下控制臂或者上下控制臂(即使是短臂也比原厂的要长!),比如TF的8臂套件,升高范围2.5"到3",绝对不要超过4"

3。长臂升高,重新定位控制臂的安装位(切割,打孔等等动手术或者其他神设计),不升高也能用?, 完美匹配升高之后的几何设计,4"及以上必备。

所有的升高,必须调整止推杆的参数,通过升高止推杆座或者更换止推杆来实现。增加连接防倾杆的小连杆。

至于弹簧,减震什么的我觉得从属于升高之后的几何参数设定,暂且不表

 

在讨论升高的种类的时候,建议大家搞清楚一个简单但是重要的几何概念:

只针对牧马人这种多连杆整体桥的来说,不适用那些板弹簧的,那个升高不是这个路数。

控制臂越长,悬挂被压缩和拉伸时,弹簧越接近于垂直运动,轴距变化越小。体现在行驶性能上就是,首先悬挂的行程得以保证,有利于越野。控制臂太短势必限制悬挂的行程,给越野造成不利影响,下图可以见到当升高4"和6"的时候,短臂是多么地尴尬。另外颠簸产生的轴距变化,长臂要比短臂小得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颠簸路面的高速行驶。

所以升高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我所需要的升高到底是能满足我什么样的需求


这张图可以看出如果绿色是原厂臂,蓝色是长臂的话,浅绿的就类似那种短臂了。

从另一方面看,如果车桥的倾角因为升高之后调整不当,也会影响传动。传动轴的平行很重要,在SCX10上面试验过,现象很明显, 仅仅就是对齐了一下传动轴的固定螺丝,震动就减轻了。个人感觉,采用原车控制臂的升高,一定会导致轻微的传动轴不平行,真的么




下面是个人认为的各种套件的优缺点.

1。入门的弹簧升高/垫块升高。

优点:便宜,安装方便。特别是对于安装了绞盘,重型杠导致悬挂压缩的,应该是一个便宜的特效药。$200到$500

缺点:升高之后导致轴距变短,悬挂伸缩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2.5"是使用的极限。是为了把副作用控制到一个比较小的范围。

应用范围:外观控。有限地影响行驶舒适性去换取大轮胎。在越野时,要注意过短的控制臂不要帮倒忙。


经典的TF2.5"弹簧升高,长弹簧,小连杆,后止推杆升高座~那么问题来了,装上之后会不会因为轴距短了,弹簧像香蕉一样是弯的呢?


2。短臂升高(Short Arm, Flexarm),最有争议的升高,有的朋友眼中是平衡可靠的典范,有的朋友眼中完完全全就是鸡肋~基本配置$2000多

优点:匹配了升高之后所需的正确的连杆长度,原车孔位安装。除了悬挂行程和长臂相比差点意思以外,基本符合想改又有完美主义(chunvqingjie)强迫症倾向的诉求。2.5"的升高还是能Hold得住的。即使是短臂,也比原车的长。性能肯定是有保障的。

缺点:虽然臂长了,但是安装位置还不是最佳,硬件提升效果幅度不大,虽然解决了直接升高的副作用,可这一套东西下来跟长臂相比大概就差了几根弹簧钱,往往会被技术轻车熟路的老鸟所鄙视。可是长臂升高还是要考验师傅的技术的,对于我们不太懂技术的,能不能做好就要看车主有没有慧眼识人的造化了。在我眼中,能直接上长臂的,无外乎改装界的老鸟,或者志向在4"以上的大婶。

适用范围:外观控,长途穿越,2.5"至3"改好了完全不影响性能甚至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越野肯定比素车好。2.5"没有问题,但是4"很尴尬。

 

下面就是TF的3"套件,包含8根上下控制臂,也就是常说的8臂套件,8 FlexArms

查了一下TF给的四门的规格,确实要比原厂的长一些。下面是眼对眼的数据,括号里的为原车数据

前下: 驾驶位 23 7/8"; 乘员位24 1/8"  (22 5/8")

TF 说乘员位较长下控制臂是为了去抵消向右的力矩,求证, 为嘛原车的都是一样呢?难道原车会跑偏么?

前上 19 1/2" (18 3/4")

后下 20 3/8" (19 3/4")

后上18 3/8" (17 7/16")

 

一个完整的8臂套件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最近AEV新出了一个 叫做下移支座的东西AEV Geometry correction bracket,与可调拉杆不同,这个采取下移上下拉杆支座的方法来补偿升高之后的几何误差。意思差不多,都是采用补偿的办法来达到目的。除了行程的问题,下降的拉杆对越野也是不利的。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驾驶者动手能力普遍要高一些的地区,前两种升高方案很有市场,因为很多车主在家半天就把所有工作搞定了。而国内大多都是送改装店,反正都是花钱请人做,所以喜欢一步到位的比较多一些。

3. 长臂升高。( Long Arm) 应该是一种基于整体重新调教之后的数据出来的升高汇聚各厂家看家本领。对于长臂的好处,似乎大家是默认的,只是由于小白对于火化四溅的场面印象深刻导致注意力全在什么鱼鳞纹上面了

优点:从几何角度看,是三者中唯一一种经过整体设计的升高方案。前面两个或多或少只是对部分设定的修改和补救。这样看来即使是2.5"升高,用长臂也无不妥吧?

缺点:对动手能力和机械理解能力有限的人来讲,就是一个虫洞,你不知道那边是什么。

适用范围:觉得需要一个新的悬挂系统么?那就长臂把~我这种小白完全插不上话,但是从几何角度看,我觉得确实有必要。看看这种能野又能跑的家伙,后下控制臂可算是真正的长臂了吧?保证悬挂行程是王道。


还是拿TF的来说事,其实核心就是下面几个玩意儿,个人觉得其含金量不再局限于硬件的丰富程度,而是后面厂家给出的数据。这几个东西跟一套2.5带弹簧的价钱差不多。我觉得工时费才是大头。整容手术贵在拿刀的手上了,是不是?

因为长臂多少算是新的设计,所以形态就是五花八门,什么样都不奇怪了,但是基本原则差不多。不多说了,再说就是胡诌了



 

---------------------------------------------------------------------------------------------------

其他心得体会更新在24楼

最后编辑于2015-07-07 15:55:04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 6
前往
/6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