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烧机油”问题引发关注高峰
1 12 发布于 2008-11-17 15:33:19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作为一个月销量数度破万的汽车品牌,奥迪在国内已经建立其稳固的豪华市场领导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以技术长项自居的德国品牌,却在中国多年被“烧机油”问题困扰。如果你选择目前最热门的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输入“奥迪烧机油”字样,那么两者搜索到的链接分别超过3万和4万个,覆盖奥迪旗下不同时期的A4、A6、A8等产品,各类疑问与媒体报道也由2006年至今从未平息。

2008年9月24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宣布新奥迪A6L正式在中国与全球同步上市。据悉,此次上市的新奥迪A6L是中期改款产品,一共10款车型中有9款沿用老款奥迪A6L的发动机。唯一更换发动机的旗舰型号是为了避开新消费税影响而更换3.2L发动机为3.0TFSI,这也是厂方大力宣传的32项改进中唯一一项涉及发动机的改进项目。同样,即将于11月底推出的新奥迪A4也有类似沿用老发动机的情况,于是奥迪车“烧机油”是否会在新车上重演,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奥迪中国深陷“机油门”

在某国内知名门户网站上针对奥迪“烧机油”现象做的一项调查中,有14.3%的网友表示自己的奥迪车存在“烧机油,而且很严重”的现象,约有53%的网友表示“烧机油,但是不严重”,而表示自己车“完全不烧机油”的网友则仅占到三分之一。来自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公室的近期投诉例行通报中,奥迪品牌在今年的投诉数量远超往年,有直线上升之势,并被点名批评。

国产车型车主:A6L机油灯正常行驶 2000公里就报警

日前,钟先生投诉反映于2007年11月份购买的奥迪A6L,行驶了1500公里时机油报警灯亮起,销售公司当时只为其进行了免费加机油的处理。随后在行驶到4300公里时车主遵守规定做了首次保养。

意外的是,当奥迪A6L行驶到7000公里和8400公里时连续两次发生机油警告,此时销售顾问表示“这种情况只有让车辆继续行驶到10000公里以上做测试来判断这车的实际损耗机油值”。在这种情况下,车主继续行驶到9900公里左右,并根据销售顾问的建议做了第二次保养,并更换了所有机油。

让车主不厌其烦的是,当行驶到12500公里时,机油灯又亮起了,车主与销售公司交涉的结果,是要求在第三次保养段时再次进行机油测试。

车主认为,车辆在正常行驶2000公里就报警,这本身就不正常;二是机油检测的数据都由奥迪4S店来提供,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三是检测结果如果不正常4S店应如何来解决。

据媒体报道,装载与A6L发动机相同的奥迪A4、迈腾也存在这类情况,尤其是2007年9月以后出厂的产品。

进口车型车主:新买的A8“烧机油”唯有更换发动机大修

今年8月30日,上海市消保委接到顾先生投诉反映:2008年2月1日,在上海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购置一辆德国全进口的奥迪A8-3.2L轿车。未料,就在2月19日发现汽车机油指示灯亮起,在与该公司客服务顾问联系后,对方要求车主购买优质奥迪专用机油先加一点,回沪后再去检查。车主于第二天到该公司检查车辆,诊断结果为发动机油耗量超标(俗称烧机油)。

之后,经过4个月的不间断油耗量检测,测试结果全部超标。期间,该公司曾试图通过更换发动机油品牌等方法,来改变目前的状况,但均未取得效果。最终,该公司向主机厂申请了更换发动机的方案。8月21日,该公司来电通知,发动机已到货,需安排4-5天的时间更换发动机。就在25日,顾先生将车开至该公司准备更换发动机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再一次发生了。维修人员在安装发动机时,发现所更换的发动机竟是A8-2.8L排量的,需重新申请,还要2-3个月的时间,便将原发动机装上后让顾先生开走。

身心俱疲之下,顾先生要求更换同型号车,或者,在保证能更换发动机的前提下,要求赔偿发动机原价的50%作为补偿,同时还需赔偿修理期间的租车、误工费用2万元整。后经调解,销售公司同意更换发动机和额外赠送数次保养。

经销商:这个要看运气,其它品牌也有

针对部分奥迪车型存在的机油消耗过大情况,本报咨询了华东某奥迪经销商维修部负责人,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坦言经常有车主来询问关于奥迪机油消耗的事情。“可能是高转速设计发动机的关系,机油的消耗量会比较大,其实宝马那边也有这种情况,只是大家讨论的没这么多。是否会购买到高机油损耗的车辆,这个要看运气。”

这位负责人说,针对机油消耗过大的情况,奥迪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处理办法。对于提出“烧机油”现象的客户,经销商会对该奥迪车型做一个机油损耗的测试。具体方法为,将疑问车辆加满机油,让车主行驶2000公里后回来维修站再加满,再让车主开回去行驶2000公里如此反复三次,取得一个平均值。如果达到标定值,那么就会对发动机进行维修。“如果较严重的情况,我们会为其更换发动机,之前就已经换过几辆了。”奥迪针对此类情况愿意更换发动机的处理方法,本报在北京的奥迪经销商处也得到证实。

关于机油损耗的标定值究竟是多少,奥迪经销商表示:“这是一个内部数据,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几升来换算。不过一般行驶4000公里机油警示灯报警的,都是正常范围之内。”于是本报提出当机油消耗较大却并未达到奥迪厂方标定值时会如何处理,经销商表示会尽力修理减少损耗,并建议客户在行李箱内常备一桶机油,遇到警示灯亮时自己添加。

德国媒体:奥迪需要给中国用户合理的解释

针对中国奥迪部分车型存在损耗机油较大的现象,来自欧洲最大的汽车媒体《AutoBild》的资深编辑认为,“在欧洲奥迪A6L的保养周期一般建议里程为15000公里,如果每2000-3000公里就需要添加0.5-1升的机油那么15000公里的保养周期根本无法达到。其次国内4S店对国产奥迪添加的一般均为较高级的合成机油,即使中国路况环境恶劣,也应在国内4S店要求的5000-7500公里保养周期内(相对国外缩水1/2甚至2/3)就需要补充机油。对于机油消耗量过大的问题,希望奥迪能给他的中国用户一个合理的解释与解决办法,不能每次给消费者的解释都是‘这符合我们的标准’,良好的服务是在消费者之前就发现问题。”

各界建议的“烧机油”应对之策

针对奥迪车烧机油现象,一些汽车专业媒体和网友总结出了应对之策。汽车专业类网站的编辑认为在一些轿车的实际使用中,在原来一个保养周期需要添加机油的轿车,使用国际全合成机油后问题有了明显改善,因此建议车主为奥迪车选择更高级的机油。

一些网友建议,车主尝试注意一下自己的开车习惯,不要总是高转速换挡。此外,飞机以及一些其他的机械设备的保养是按照时间算的,也就是发动机运转多少小时。比如保养周期为5000公里,如果一直以100公里的时速行驶,发动机只需工作50小时,如果一直在市区以20公里的时速行驶,那么发动机其实已经工作了250小时,那么在相同的公里数下,发动机的运转时间不一样机油的消耗也不是一样的。

汽车维修专家:该品牌产品机油消耗量普遍较大

奥迪车为什么都有机油消耗大问题,汽车维修专家王炬耿表示,“由于涉及不同年份和不同款式的车型,这应该是发动机在设计上存在缺陷而造成的。因此,想要根治的可能性不大。”

上海市汽车维修专家王炬耿表示,奥迪车的机油消耗量大,并不仅仅出现在本报提到的案例中,而是奥迪车的通病。曾经有不少奥迪发动机的烧毁都是由于机油消耗快,而车主没有注意造成的。

至于奥迪车为什么都有机油消耗大问题,王炬耿表示,这应该是发动机在设计上存在缺陷而造成的。因此,想要根治的可能性不大。此外,专家建议,车主可以更换品质更好些的发动机机油,以缓解机油消耗过快的问题。

面对消费者关于“烧机油”现象的投诉上升,而4S店仅以“属于车主驾驶习惯造成”的说法回复消费者,王钜耿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机油消耗快,多数情况是在燃烧室里烧掉了;主要原因是活塞与缸壁间的配合间隙过大、活塞环安装不当或密封性变差,缸壁上的机油进入燃烧室,引起烧机油现象;另外,气门密封圈密封性能差、曲轴箱通风阀损坏或曲轴箱通风口堵塞使曲轴箱内的压力过大,都会使机油随曲轴箱气体进入汽缸参与燃烧。

“这并不是车主驾驶习惯的原因能够造成的,应该说是车辆的先天制造上的原因。”王炬耿说:“4S店并没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而目前厂家和经销商唯一的解决措施便是缩短保养里程。因此,原本新车行驶了7500公里后才需要做首保,但是现在多数厂家都要求用户5000公里就去进行首次保养,这其中就和机油消耗有一定的关系。”

据了解,漏油、使用品质不佳或粘度等级不符合要求的机油也是烧机油现象出现的原因。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豪华品牌不该屡犯低级错误

针对目前比较集中的奥迪烧机油的问题,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汽车专业办公室刘金宝主任告诉本报,最近有关奥迪产品的投诉较多,而且有上升的趋势。此类新车不是烧机油,就是有异响,消费者产生抱怨也在情理之中。

刘主任告诉本报来投诉的很多车辆检查不出任何毛病,维修多次仍未见效。“按理说,奥迪是一个知名品牌,奥迪轿车也都是中高档的汽车,但是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因为烧机油甚至发动机漏油而涉及安全问题,这是很多人都难以想象的。消费者花了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购买的新车,本来是想享受的,如今变成了累赘,甚至影响人身安全,如此下去,消费者对该品牌会心存疑虑。”刘主任强调,作为国内知名汽车厂商不能把自己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以及精神负担强加到消费者身上,“有消费者曾经为了更换发动机跟厂家和经销商交涉了整整4个月,经济和精神损失巨大。”

刘主任说,在与厂家和经销商的沟通过程中,对方还一度把奥迪产品质量问题归结于中国的道路状况不好、油品质量低劣,“那为什么其他品牌的高档车就能适应中国的道路和油品的质量呢?”另外,刘金宝认为,即使是进口品牌,一旦进入中国市场也得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汽车三包政策还未实行,但是,《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合同法》也是厂家和经销商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律法规。”

刘金宝主任认为,经销商在产品的进货上,仍需严把质量关,尽可能的把优质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企业内部还需加强管理,使低级错误实现零概率,尤其是豪华品牌。而在维修技术上,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知名品牌的优势。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