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少数派报告——朱鹭白A6L50TFSI选车购车用车分享
1 2363 发布于 2014-10-25 00:19:28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汇买车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温馨提示:首先声明,本作业相比其他作业,文字部分内容可能较为冗长,感兴趣又有闲的童鞋可以从头看,如果是比较猴儿急的童鞋可忽略一切文字内容,直接看图。因为论坛里根本不缺50的作业,所以本作业照片部分突出的是白色车身搭配全LED大灯组的外观,这才是这辆车最大的特色,还有就是一些我觉得其他作业当中没有提到,而我在使用过程中又觉得有价值有必要的细节和心得,希望能够更好的服务车友,回馈汽车之家论坛。

PS:喜欢精华加首页贴留名的童鞋可以先留名再看贴,免得好楼层被抢哦

 

       是该交作业给这次购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想来时间跨度有四年多,从心动到纠结,再到下定决心出手,中间的感受绝对称得上五味杂陈。回头看看,这次选车购车的经历真的让我收获良多,我学到了很多,例如车辆和驾驶相关的知识,也感悟了很多,例如怎样克服选择综合症 。好吧,还是言归正传,从心动开始说起吧。

 

第一部分:心动

       说到这里要先说说大白的前任——大红色华晨宝马325i,一款名副其实的驾驶者之车,底盘紧绷,路感直接,方向精准到“贼”(印象当中有两次旁边车道的车可能是因为大意没看后视镜突然变道,但最后都没有发生刮蹭事故,我觉得和小红神经质的转向不无关系),现在已经绝版了的2.5L直列六缸自然吸气发动机高转时声音密集浑厚,变速箱在S档下的运动响应也很到位还有就是从感情上,小红一路见证了我和老婆从恋爱到结婚,从吵吵闹闹再到把刚出生的宝宝从医院接回家,哎,写到这里眼睛都湿润了,我一直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件很有感情,小红更是如此,对他的不舍有性能和品质上的,也有情感上的,所以我和媳妇决定如果到买车的时候还是没有摇到号,也不去置换他,让他继续留在我们身边,哪怕只是再多留一段时间。


       有点沉重了,说点别的吧,也说说小红的不足,运动和舒适就像鱼与熊掌,很难兼顾,特别是对一款8年前推出的车型。经常在其他车不会托底的地方托底,转向力度太重,后驱雪天出停车场都费劲(原地挠胎,下个地库或者上个坡什么的弄得自己心惊肉跳的),而且变速箱在D档下,经常会出现刹车最后段顿挫的现象,在年岁逐渐增大的同时,出现的频率有与时俱进的趋势,而且他坚硬的底盘对乘客来说,简直是噩梦。因此随着我们对车辆的需求逐渐的改变,小红越来越显得格格不入了,不是他变了,而是我们变了。

       后来静下来想想,舒适性和空间已经变成了我们最重要的诉求,当然还有面子,没错,我们也不能免俗,并且没必要回避,这也是正常的心理需求,关键是你如何去看待了。

       说起有换车冲动的第一款车,是一款SUV,他的名字叫Q5,那还是在2009年,奥迪发布了Q5的官图,当时就被他时尚的水滴形车身吸引住了,展示视频里,SUV车型的强大装载能力和超越轿车的越野通过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当时小红才开了3年,公里数2万多……并且当时我俩几乎是月光,所以媳妇英明的决定换车计划无限期延后。但是,从此我对车的兴趣也开始越发浓厚了,骚动的心也就此不安起来。

 

第二部分:纠结

       后来陆陆续续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车进入了我的视野,一开始因为小红的底盘低,经常托底,所以第一反应就是要通过性好的,看的全是SUV,但是随着自己对车辆特性的了解和对自身需求的分析,我发现SUV有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SUV性价比比轿车低。在国内,同样的平台开发出的SUV和轿车,配置可能没有轿车高,但价格一定比轿车贵,而事实上在国外,他们的价格几乎无异,况且多数的轿车在国产后都进行了加长和增配,性价比高下立判。

       第二,SUV的越野通过性真的能满足你的需要的吗。其实,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测量(没错,我真的拿尺子去小区停车场量过,估计保安大爷要不是认识我就拨打110了),大部分SUV的底盘高度并没有比轿车高出多少,差距一般就在2~5公分之间(并且,车身外边缘到地面的高度绝不等于真正的车辆离地间隙,很多车,尤其是SUV车款,外边缘往往比实际的车身下缘要高出一些,营造一个车身通过性较好的视觉假象),也许你会说,通过性不能只看离地间隙,他还包括底盘结构、接近角、离去角、四驱系统等等,但是我的初衷就是车子尽量少托底,又不是真的去offroad!再说真去offroad,SUV一样趴窝。从这个需求出发,我发现除了一些追求运动性的轿车(比如E90三系)在调校时刻意的降低了底盘高度以外,其他的轿车基本离地间隙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和SUV差别不大,也就是说轿车过不去的地方,通常SUV也无能为力,除非你买越野车。

       第三,SUV驾驶感受不佳。SUV的车身自重较大且重心偏高,加速和刹车容易出现车身的俯仰,中高速过弯侧倾比较大,这些都是物理定律造成的。从我个人来说,自己对驾驶感受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第四,SUV车重和风阻相对较大。SUV因为车身结构的原因通常车重和风阻都比较大,因此同样的动力水平势必增大油耗,且影响车辆机动性、加速性能等等。

       所以,经过功能分析,我发现我根本没必要买SUV,如果我真的追求空间和舒适性,加长版的轿车和旅行车才是我的最佳选择。但是SUV还是有他的优点的,比如坐姿高、视野好、后备箱比轿车能装东西(这一点旅行车也能做到)、外观大气等等,但是我想说的是,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去务实的选车,不是不能选择SUV车型,而是要在选择SUV的时候知道我会失去什么,得到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扯了半天,也说说我纠结过的那些车型吧,以关注的时间为轴好了。

       宝马X3:因为一开始看的是Q5,所以作为他最直接的竞品之一,X3必然是我关注的对象。2010年底发布以后第一感觉是大灯和前脸有点怪,感觉和宝马以往的设计风格不太协调,但是看到实车以后慢慢接受了,可能算是个耐看型的设计吧。可能是为了日后国产腾出定价空间,也可能是宝马一直定价就“高人一等”,他的售价有点儿略坑。这也是后来放弃他的主要原因。

       奔驰GLK:也是同级的中型豪华SUV,非常喜欢他见棱见角的外形,但是后排空间实在是不符合我们的要求,都没试驾就pass了。不过不得不说,改款并且国产后的GLK,从外形、配置以及性价比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Q5产生了一定的威胁,这也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如果小两口买车,不考虑后排和孩子,我还真推荐纳入考虑范围。

       宝马5系GT:一款我纠结时间比较长的车型,外形我和媳妇都很喜欢,尤其是媳妇,后来还久久不能释怀啊。外形很典雅,厚重感强,7系平台研发,跨界休旅车的定位我也很喜欢,但是535xdrive版价格太高了,有点超预算。而且泡论坛还发现了一些小问题,例如啃胎、发动机熄火等等。本来作为宝马车主,对宝马的可靠性就有一定的顾虑(小红的机油消耗比较快,还发生过车锁控制单元故障等小问题),这下更犹豫了,后来赶上备孕、媳妇怀孕、宝宝出生不能换新车,事儿一多,换车也就耽搁下来了。等到去年正式把换车提到日程上来,还是在权衡利弊后放弃了他,反而是他的兄弟5系开始进入我的视线了。其实如果2.0T能出一个xdrive版的话,走量估计会不错,不过那535xdrive卖谁去啊,再说人家本来就是小众车型是吧。

       宝马5系标准轴距(进口):主要是冲着xdrive版的535i去的,但是没有HUD和通风座椅这两个非常喜欢的配置(一般非首次购车的买家都会对一些配置有着强烈的偏好,我就特别喜欢通风座椅,因为夏天开空调,温度已经很低了,但是后背还是湿透,太受罪了),加上当时问了几家店都没有车,订车周期非常长,就作罢了。

       奥迪A7:闷骚的外形我非常喜欢,帅气的sportback溜背造型堪称复古与时尚的完美结合,绝对够经典,机械增压3.0T加七速湿式双离合加quattro全时四驱也是同级我最喜欢的动力组合。在2013年的六、七月份曾经有不少厂家补贴很大的库存车,优惠点数大的空前,也基本绝后了,当时50豪华70多点就能提到裸车,太超值了,但是很快库存销的差不多优惠就收了,慢慢的性价比也不那么可观了。要提一下的是,50豪华的运动外观套件太漂亮了,视觉攻击性极强,和普通版外观完全不是一个气质,非常符合A7的豪华轿跑车定位,如果买到别的配置,建议一定要更换外观套件。但是试驾A7以后,我发现他的后排确实小了点儿,和小红没啥区别,而且因为溜背的造型,头部空间也比较拮据,最后考虑到自己对空间和舒适的要求,不得以放弃了A7,但是每次在街上看到都会多看几眼

       中期改款的A7已经发布了,新款A7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前后大灯、尾排、档把造型和MMI系统上,这和之后发布的新款A6完全一致。想吐槽一下的是新款A7的LED矩阵前大灯,这玩意儿是好东西,造型和技术也秉承了奥迪一贯的玩儿灯水准,但是这次奥迪的设计师偷懒了,本来改款前A7的大灯和A6是有着很强辨识度的,虽然是同平台开发,但是设计师为他们分别设计了两套性格迥异的大灯组,并且是分别拥有氙气和全LED两种配置的前大灯,从设计上是多么的富有诚意,这也赋予了A7完全不一样的豪华和运动气质。而这次改款后,显然A6和A7是在共用一套大灯组,从外部轮廓到内部光带的线条设计,差异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嘛,我觉得可能是A7这两年销量不及上市前的预期,因此研发成本也就被加以控制了,但是对于一款追求个性的小众车型来说,这确实是一种遗憾啊。

 

       回归到了最为务实的层面——国产加长中大型豪华房车。很多人对国产以后加长的车型都颇有微词,认为这是所谓“中国人不懂车”?而我要说的是,不是“中国人不懂车”,是说这种话的人“不懂中国人”。在发达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能够接近甚至达到1:1,也就是说,一个家庭通常拥有2~3辆车,就可以以相对单一的诉求去挑选车辆,比如一辆平时用来代步省油的微型车和一辆家用MPV以及一辆硬派越野车。而在现阶段国内,一个家庭通常只有一辆车,尤其是在实行了限购的城市,真不是有钱就能搞定的了。这就造成了,国内汽车消费者对车的要求更加全面,除了车辆本身性能的需求,他们还希望它空间足够大、舒适性好、配置丰富又有面子。因此,加长版的轿车在不损失太大的操控性能的情况下,给了国人一个相对完美的答案,这是现阶段需求造就出的产物,无可厚非。再说,有几个人能把车子开到他们的极限,你以为城市是赛道吗。

       宝马5系535li领先型、奔驰E级320L豪华型4matic、奥迪A6L50TFSI:

       外观各有特色,见仁见智。这里要说一下,就是我和媳妇都特别喜欢白色车身,因此在比较外观的时候有个前提就是都要白色车身的,这个颜色给人的感觉是时尚、明亮、清澈,并且视觉上有放大的效果,非常符合我们的审美。另外,白色也是最安全的颜色哦。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中期改款后E级的外观,比老款时尚多了,运动款的车型(中网大标车型)动感不失优雅,也是奔驰这两年在产品上开始发力的表现之一。5系的外观有力量感,足够稳重,前脸不怒自威,很有气势,也是现在不多的几款没有开眼角的宝马车型了,估计过两年换代也会引入家族新的设计语言。C7的A6L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原来“官车”的刻板,有了很多年轻的气息,特别是白色配C7,绝配啊,哈哈,再配上LED大灯好吧,又醉了。强烈要求一汽奥迪多生产除黑色以外的A6L,因为你的目标人群已经改变了,产品定位应该调整了,现在家用的A6L车主越来越多,大家不是喜欢黑色,是没有别的选择,特别是高配车型的现车。路面上五颜六色的A6L会改变消费者对他的固有印象,拉近产品和这些消费者的距离,对你的产品营销是绝对的有益无害,这个问题我给奥迪中国写过信,可惜石沉大海,没有回复,这里要吐槽一下。

       说到内饰吧,我觉得应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设计,这点上宝马时尚大方,E级复古优雅,A6L庄重且科技感强,各有特点,但是因为E级的内饰设计相对保守,我个人接受起来有点难度。因为是加长版,后排的再设计就成了关键,在这点上5系和E级还要和A6L好好取取经。排名:A6L>5系>E级。

       第二是用料,这点上我觉得A6L给我的惊喜最大,很多材质的质感甚至超过了E级,触摸上去很细腻,豪华的氛围营造的不错。5系嘛,不算很差,但却是三者中垫底的。排名:E级>A6L>5系。

       第三是做工,这点上华晨5系的表现依然是差强人意。排名:A6L = E级>5系。

       说完了内饰,该说说空间和舒适性了,5系无异是加长最多的,宝马对待加长版的态度一向很极致,往往是三个品牌里面轴距的冠军,后排实际的空间表现也对得起账面数据。这一点看个人的态度了,如果你喜欢极致的空间表现(这个…你懂的),那5系是不二的选择,但是有些人对空间没有过高的奢求,更希望在加长和驾驶感受上达到一种平衡,那么E级和A6L可能就是你的菜。对于这个级别的加长版车型,舒适性绝对是拿手好戏了,要说的是50TFSI有这个级别很少配备的空气悬架,不管这些新技术是不是厂商用来骗钱的噱头,通过原来试驾和现在驾车的感觉对比,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真的有用,不光是悬架舒适设定下的舒适性,对于提升不同驾驶模式车辆性格的差异也很有帮助,并且奥迪的空气悬架是可以调节高度的,虽然只有一档,但是对一些轻微烂路的通过性也有一定的提升,后面会有对比的照片。5系的后轴也是带空气悬架的,他的功能是平衡不同荷载的车身高度并提升舒适性,个人认为作用没有A6L来的直接,并且宝马的所有空气悬架都是不能主动调节的。

       配置方面,5系的配置研究的时间比较久,3.0T发动机没有四驱版是硬伤,全系没有全景天窗(听说过宝马坚持认为只有车顶能容纳硬质的遮光板才能配置全景天窗,可是5系li的车顶也绝对够大了啊,很疑惑)等等。中期改款后535li的变速箱从运动版8AT减配成了普通版(这个很少被提及,看档把造型就知道了,有兴趣的可以去对比一下),14款取消了535豪华后,领先型增加了HUD、自动驻车、电动后备箱和前座通风座椅几项实用的配置又减掉了座椅肩部支撑和后排液晶屏这两项无足轻重的配置,看上去不错,但指导价一下涨了将近5万,这种全都让消费者自己买单的做法,在华晨宝马这里一点也不新鲜。相比之下,14款A6L50比12款增加了HUD和全LED大灯组(选配的价格是4万左右),指导价却能保持不变的做法,我更要给一汽奥迪点赞。配置本来就是A6L50TFSI的强项,这个级别,就算是和E级、5系的顶配车型同台竞技,配置依然不落下风,具体的配置说明我会在后面结合照片描述。等新款E正式上市,已经到了今年的6月份,配置也还不错,但是车源紧,优惠少,最后考虑了实际性价比还是放弃了E级。

       最后,要提醒各位选择综合症患者的是通常同级别、同档次的消费品往往是“一分钱一分货”,不会太亏,也不会占到大便宜,这点一定要清楚,所以买东西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你的选择。再者,从产品生命周期来说,A6L是12年初推出的,正处在壮年,其他两个竞品都已经完成了中期改款,两年之内都面临换代,从这两个角度来说不管从面子还是从保值率考虑,最终还是选择了A6L50TFSI。

       题外话,奉劝各位选车不要做品牌控,谁家的产品适合自己就买谁家的,做个理性的消费者,减少以后后悔的几率,毕竟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其实我并不排斥日系车,尤其中意雷克萨斯的混动车型(六年15万公里免费维修保养,十年电池组免费更换,相当有诱惑力),但是在国内的中大型豪华房车这个级别,显然德系三强的产品力更强,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放进来讨论了。

 

第三部分:出手

       最终下定决心入手50了,但是经过一轮询价之后发现,想要的白色50有现车的概率和男足进世界杯差不多,好吧,为了不留遗憾,决定走个性化定制的路。因为一些销售也很少接触个性化定制,所以一开始得到的消息五花八门,有说2个月提车的,也有说3~4个月的,还有至少等半年的。后来才搞清楚,其实定制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只定制颜色,配置不变,一般是下单2个月左右提车;另外一种是从68.8万的基础配置完全个性化选装,这个要久一点,据销售说这种订单在下单16周左右才会排产,一般承诺4到6个月提车。

       14款50的配置在增加了HUD和全LED大灯以后已经无欲无求了,如果说再有什么奢望的话,那就是双层玻璃了,在静音性上又进了一步,还有就是三幅的方向盘和大五幅轮毂也很喜欢,因为没什么机会走没有路灯的夜路,所以对夜视不太感冒。冷静之后决定只要白色车身(默认是黑内,纠结过棕内,但是实车看过以后,觉得A6L的棕内颜色不是太喜欢,如果像5系的摩卡棕就更好了),走颜色定制,其他都按50豪华标配走。下一步就是找4S谈价格了,有些4S是定制车按提车时的优惠,这种车到了可能就不太好谈优惠了,有些4S是定制车按目前的优惠走,但往往优惠非常少,综合考量以后,决定在HYAT定车,原因是这家的同期报价相对其他店更实在一点,销售张童鞋的态度也很积极,解答了我很多疑问,这里还是得赞一下,虽然是按提车时的优惠,但算下来提车应该是在9、10月份,优惠起码不会比6月份少吧,于是就在6月底下定了,因为是定制,4S咬定10万的定金,显然风险有点大,但是因为拉家带口的工作又忙,确实不想耗下去了。订车告一段落了,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到想个性化定制的朋友们。

       等车有多难熬,你造吗没事儿就去看看帖子,看看图片,幻想一下自己的大白,这种感觉超煎熬呀。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9月2号,我接到了销售的电话,您的车已经在途了!从这天开始,日子更加难熬了有木有期间还尼玛赶上出差和工作上的一堆事儿!最后,终于在13号,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大白,那是在4S的天台停车场,没有太多的惊喜,倒是有种老相识long time no see的赶脚

 

不到20公里,非常满意。



       优惠嘛,因为是按提车时候的优惠,九月份裸车的优惠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和订车的时候基本相同,15个点,华北地区优惠本来就小,想按照汽车之家里新车报价的价格买车的童鞋可能要失望了,那个报价你基本是提不到车的,里面包括了很多条件甚至是做装饰才有的价格,因此,还是以实际谈的价格为准吧,当然如果是库存时间比较长的现车,优惠还是很可观的,但是建议慎重。总之,有能力有时间的,谈的低那是能耐,没耐心没工夫的,早买早踏实,各取所需吧。15号把大白开回了家,处女驾就赶上北五环晚高峰…感受了一下传说中的S-tronic,觉得低速没有想象中顿挫那般明显,总体很满意。然后,第二天一早又苦逼的出差了到现在一个多月了才开了一千多公里,我是不是太委屈大白了。

       以为马上就可以尽情的看图了?你错了照片里还穿插了一大堆的用车感受和吐槽呢,继续努力看吧,哈哈……

 

外观

C7的前脸设计是模仿雄鹰的面部轮廓,相当的man。

 




 

全LED大灯组是这辆车的点睛之笔,每一颗LED灯泡都是晶莹剔透,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32个赞啊。前翼子板两侧的小车标是外观唯一的改装,左侧是“Supercharged”(机械增压),右侧是“V6T”(V型六缸增压发动机),之前在欧美版的车型上见过这些车标,很精致,而且用在这辆车上都是货真价实的哦。













































标准动作,更像颈项上满是羽毛的雄鹰了。







 

外观细节

????????



Quattro是奥迪的一大精髓,本身就是从赛车四驱系统发展过来的全时四驱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现在技术成熟,可靠性强。之前在报道里看到这一代国产A6L并不是最新的第七代quattro技术,第一反应是有点不爽,但后来想想,新的冠状齿轮版肯定是动力分配效率更高,轻量化做的更为出色,但是托森C型版的肯定会在可靠性和生产及维护成本上占有优势,再说A6L的四驱主要还是应付湿滑路面和轻微的烂路,毕竟不是offroad,因此也就没那么纠结了。很多身边的人问我为什么非要选择四驱的轿车,我说为了安全。现在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暴雨、暴雪或许还有别的,总之为了车上坐的一家老小,我有必要多考虑一些安全的问题。PS:换了大白以后,我特别希望北京下大雨并且早点下大雪……我邪恶了






















245/45R18,米其林PS3。这个型号的轮胎符合这辆车的舒适静音定位。





一汽奥迪新的命名方式确实比原来显得高大上了,很多人都问我这车是不是5.0排量的…真不明白的,找度娘自行脑补吧。







中期改款后的方形尾排确实很漂亮呀,不过等不及啦。




A6L后备箱居然不带脚踢开启的功能。从容积数据看比5系和E级都要小,不过欣慰的是奥迪的后备箱通常设计的非常规整,没有任何的凸起,实用性很高,同时放Stokke Xplory和Bugaboo Bee完全无压力,这点很满意。在后备箱里我没有发现12V的电源,出去玩儿的话小冰箱就不能插电了,希望知道位置的高手指教。




A6L的后备箱配备了固定环,配合置物网使用非常完美,像矿泉水、篮球和一些容易滚动的物件,就不会在停车起步的时候到处乱撞了。因为它我没有用后备箱垫,那带有水的东西怎么保证不弄湿地板呢?解决办法是买了个能隔水的置物篮,平时折叠放在后备箱里,装鱼或者生鲜的时候再拎出来。





后备箱的挂钩两边各一个,很贴心,钓的鱼什么的直接挂在那里就OK。E级后备箱里伸缩的置物篮也是非常人性化的配置。



 

日行灯开启状态。


转向灯开启状态。



??

转向灯闪烁间歇。



前雾灯和近光灯开启效果。



?

貌似是驻车灯。


空气悬架只有一档可调,能升高大概2指左右,三公分不到。你说三公分有个毛用,我会告诉你,一寸长一寸强,有比没有强。PS:参照物是5S。







3.0TFSI机械增压发动机(A6L50上的是中功率调教版),连续五年的沃德全球十佳发动机,大众集团的明星发动机,从豪华车到性能车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不管是技术成熟度、可靠性还是口碑都是同级别中出类拔萃的了。机械增压的特点是动力强劲且线性,更像是一台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对偏重舒适性的中大型豪华房车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同级别的宝马N55给我的感觉是动力同样强劲,但是涡轮车的特点就是涡轮介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猛踹一脚”的感觉,这对运动气氛的营造是有好处的,但是乘坐起来往往就没有那么惬意了,还是看用途和喜好吧。












抬头显示(HUD),很不错,有科技感,但是在显示内容的丰富性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内饰



 

四幅多功能方向盘手感很细腻,比我想象的要好,但是等有时间了还是会换成三幅的RS6平底全打孔,因为我一直觉得方向盘是驾驶者和车辆最直接的沟通途径,他的质感对提升驾驶质感太重要了。登车辅助功能,下车后转向柱会略微扬起,方便你下车和下次登车,非常提气的功能。



左侧的多功能按键包括了仪表菜单的按钮、左右选择以及上下滚轮和选择按钮。



右侧的多功能按键包括了语音识别、导航语音复述、自定义以及上下音量调节和静音按钮。


左上拨杆依次是车道偏离预警,左右转向灯,远光灯(向驾驶员方向拨是单次闪烁,向反方向拨是远光灯常亮)。车道偏离很有意思,感觉是有一个力在轻轻的抢你的方向盘,但是因为安全起见,没去试他的极限。这里要吐槽一下奥迪转向灯拨杆的阻尼质感,不如宝马的舒服,并且拨动转向灯以后,再去打方向盘,会有“咔”的一声,应该是转向灯复位装置发出的声音,这个声音很干涩,也不够清脆,个人认为有点掉档次,值得改进。


左下定速巡航拨杆,依次是设定速度,加减车速,关闭、暂停、开始和恢复导航设定,上面的旋钮是控制ACC跟车的距离,有四档可选。ACC自适应巡航实用性很强,在高速上如果突然有车在前面加塞儿,ACC也会考虑车距和车速比较舒缓的逐渐增加刹车力度,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栽头式的急刹来拉开车距,这点很有高级感也很安全。


右侧拨杆依次是雨刷频率调节(包括了高速档、低速档、自动感应、关闭、单次刮除),清洗前风挡玻璃,旋钮是调节自动感应雨刷的敏感度的。


A6L这款半机械半液晶的仪表显示效果很不错,显示的色彩丰富,信息量也够大,但是我还是更喜欢宝马的那款全液晶的仪表,当然,新一代TT上那套奥迪自家的全液晶仪表就更好啦。中间显示屏分为行车信息,多媒体,蓝牙电话,导航四个部分。


左边是冷却液温度表,转速表。


右边是时速表,油量表。



这是行车信息状态下的几个菜单及显示效果。



目前的油耗是13.4L,以这车的动力水平和两吨的车重来说已经很满意了,有一次在高速上巡航,短期油耗曾经到过7.8L。这款机械增压的新版本拥有“双喷射”技术,燃油经济性更进一步,估计又会得奖了。




 

这是在没有导航任务的情况下默认的罗盘功能。


方向盘电动调节功能是这个档次应该有的。强烈建议在四驱车型上增加方向盘加热功能,因为买四驱车型的往往都集中在北方地区,冬天这个功能是很暖手暖心的,可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用户忠诚度呦。


方向盘左侧的大灯控制区,比低配车型多出的就是HUD控制按钮了,按压是关闭和打开,旋转可以调节HUD的显示高度。A6L在这里没有设计储物格,实在是很想不通,本来前排的储物空间就不多,改款最好能增加。


下面的黑色旋钮是调节仪表亮度的。


HUD实际的显示效果比这个要显得更大,可以显示车速,导航,车道偏离,碰撞预警等信息(某人刷完隐藏还能显示限速提醒哦),但是似乎还是没有宝马的HUD信息量大。提升安全性这一点值得肯定,习惯以后高速上很少去看仪表盘了。



C7的中控设计风格是新一代奥迪家族的内饰设计风格,庄重大方,科技感很强。50标配的岑木内饰是大爱,木纹细腻自然,手感极佳,高级感高出高光木纹和钢琴漆饰板几个档次,而且岑木表面是亚光的,不会留下指纹,时间长了也不会满是发丝纹,打理起来不那么费心。黑色内饰衬托下,视觉的重心都落在了岑木上,绝对不会喧宾夺主,也不会有色彩过于繁杂的感觉,绝配!






S-tronic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高速换挡敏捷平顺,就是低速堵车时,你会感觉变速箱里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但还不至于影响驾驶质感,顿挫也被控制得比较得体,如果是刚开起来几乎不会察觉是一台双离合器变速箱。变速箱也是我买车之前比较闹心的地方,其实我觉得大众集团的双离合器变速箱技术肯定是有共通之处的,你可以认为S-tronic是DSG的配合纵置发动机的七速湿式版本,但他和目前大众上的七速DSG不是一个概念,那是干式的,并且是配合横置发动机的版本,所以不能相提并论。经过论坛和群里多次的咨询后,车主们对S-tronic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故障率也在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打消了我的顾虑,希望大白不会让我失望。改款后的新档把现代感很强,不过我还是喜欢这个握感厚实的蘑菇档把。


电子手刹,自动驻车,手写板。这里要吐槽一下手写输入,总的来说识别率还不错,但是意外的是,越是复杂的汉字,识别率越高,反而简单的汉字,比如“车”这个字,有一次他死活就是识别不出来,我都已经用正楷在写了,亲!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一次,忘了那是个什么字了,希望奥迪要注意提升识别率。另外,新一代A3上的MMI把手写整合到大圆钮上了,我就担心,这么小的区域,手写汉字输入是不是就更费劲了呢,希望不会吧。


点火/熄火按钮和音量曲目调节按钮。


MMI系统,对我这种工科男来说,上手较轻松,功能很强大,界面也还算友好,和idrive比各有千秋,属于一个档次上的产品。


中控的上部分微微向驾驶员一侧倾斜,很符合驾驶者优先的设计理念。


自动空调挺给力,座椅通风加热功能齐全,各种按键、旋钮一目了然且阻尼感都很出色,这里要给奥迪点赞。座椅通风功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澎湃的风力,但是时间长了也不会觉得冷飕飕。这里要吐槽一下汽车之家了,从12款开始,在你们网站里50的配置表就写着前后排均配备座椅按摩功能,但是看看官方配置表就知道,前排根本没有这个功能,连选装都没戏,到了14款上市,这个错误居然还被继承下来了…不过也得再表扬一下汽车之家,因为你们车型配置单往往是最全、最快的,而且车型比较功能很强大,所以再接再厉吧。





吸盘式的CD,没用过,重点是他下方的卡槽,按“open”键打开后里面是两个SD卡槽和一个SIM卡槽。这个算是没有USB接口的一种补偿吧。我个人觉得没什么,用SD卡也挺方便。SIM卡可以给车载电话用。下面是自动启停的关闭按钮,倒车影像,副驾驶气囊关闭灯,后遮阳帘和车辆电子稳定系统关闭按钮。自动启停功能要特别说说,很多车友都是上车就关掉它,但是我觉得,这个可以有。刹车分为两段,第一段轻踩可以完全制动车辆,这个阶段发动机不会熄火,第二阶段需要重踩,行车电脑会接到指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熄灭发动机,节约燃油。在红绿灯等待时间较长的道路,使用起来还是不错的,在开着空调的情况下,只要接近目标温度,启停功能就会介入,而且空调还是打开的,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压缩机不工作,只吹风,因为一般一分钟左右发动机就会因为温度偏离设定值过多自动启动,不开空调就不会有这种情况。通常刚启动不久,尤其是冷却液温度较低的时候,启停功能也是不工作的。需要改进的是,A6L的在发动机熄灭以后必须一直踩着刹车,因为一旦离开刹车踏板发动机就会启动,虽然踩刹车的力度不用特别大,但是也不好掌握,这样时间久了就比较疲劳了,应该像A3那样可以和autohold功能配合使用,踩油门才启动,那就完美了。



后视镜边框有点宽,呃…我是不是太挑剔了。


带自动防炫目功能。


眼镜盒还挺贴心,就是我一般不用,都放在仪表盘左边。



照明灯开关以及开车门时是否开灯的按钮,中间是车顶遮阳帘和全景天窗的开关。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119
前往
/119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