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不仅仅是情怀-北美 E92 M3的成长日志
1 42 发布于 2017-08-04 14:52:37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好久不见了之家的老朋友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吧,本人身处美国东部,从小就对汽车有着非一般的热爱,到了美国之后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改装初哥,业余时间勤工俭学抠紧裤头省钱左拼右凑一点一滴来完成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在这里就简单说说个人与爱车E92 M3之间的一些故事,还有一步步按照自己的想法慢慢进化的过程。

刚买回家的第一周,全原厂,非常素。

购入这辆E92 M3前开的是英菲尼迪G37xs,改名Q60前的最后一批。G37真的是一辆非常好的车,也正是从这辆车开始,我彻底被自吸所折服。在北美也被非常多的改装车友热爱,性价比很高,也是在这辆车上第一次走上了改装的道路。经典的VQ37自然不必多说,也是在这个发动机上让我深深领略到了自吸的魅力以及高转速机头的迷人。原厂调教非常均衡,加速非常的线性。但由于车重以及轴距,操控上即使是加装了整套cusco底盘件以及顶吧之后,仍然在变道表现得比较侧倾以及过弯支撑度不够,还有变速箱的逻辑问题一直让我觉得不够尽兴,该降档的时候总感觉反应慢了半拍,该升档的时候又突然间愣住了,总感觉少了一个档位,再加上因为选排气的时候懵懂无知,一味追求声音够炸,没有真正去体验实物,就选用了Invidia Gemini Catback+High Flow Cat, 而原车的隔音又并非特别出色,共振点在2000转左右,因此在高速上把我折磨得痛不欲生。一次偶尔的机会,看到了这辆E92 M3,作为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之车,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能再错过。提G37的时候在之家也发过一篇帖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3201-52965050-1.html


当初正是这屁股和腰线,让我一直对这款车日思夜想。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是圆梦了。拥有的时间不长,大概只有半年,却一直是我非常怀念的一辆车。现在的日系车越来越变得四不像,只有曾经的这些经典车型,才能真正对得起JDM和Skyline这些名号。只希望日系车能坚持不忘初心吧,当年的东瀛传说,似乎已经被江湖渐渐遗忘了。

说不上是哪里特别好看,但就是觉得特别顺眼,直至今日每每在路上碰到,还是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新款的Q60也已上市了一段时间,科技以及性能方面虽说是全面碾压旧款,但无论怎么看都找不回那种曾经的感觉,或许这就是我独特的旧车情节吧。

相比兴奋,交车的一刻其实内心非常不舍。谢谢你陪伴的所有时间,每一次握着方向盘都是弥足珍贵的回忆,希望你能找到一个像我一般爱惜你的人。

与E92 M3的缘分我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大概最早是在极品飞车或者是Forza里面看到的,一直都念念不忘,刚上大学的时候身边刚好就有个朋友开的是11年的E92 M3,虽然是素车,但时至今日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坐在他车上,看着他按下M键时,那一瞬间肾上腺素爆棚的感觉。虽然之后动辄五六百匹的各种车开了很多,但仍然是对这感觉无法释怀。
车子购入于去年九月,2013年款,2012年底出厂,属于E92 M3的最后一批。购入时里程数58000公里,一任车主,选装了Competition Package。非常遗憾的是颜色不是最喜欢的Frozen White以及碳顶,但那时候实在是不想再等,就下了决心。原厂414匹400牛米,车重1.6吨。这样的数据放在如今涡轮满天飞的年代可以说是非常不起眼,但是这辆车所能带来的乐趣绝非是数据所能衡量。在下文我将一一道来。

买回来的第一件事是把原厂的银色ZCP轮毂换成了一套黑色的。这套轮毂是我认为宝马所推出的所有原厂轮毂中最协调最好看的一款了,无论是在E92 M3上抑或是1M上,跟车的搭配可谓都是天衣无缝,重量上也能够比肩很多知名轮毂厂商的非锻造轻量化轮毂,诸如Enkei和BBS,性价比非常高。当初已经几乎要下单BBS CH-R了,但发现CH-R甚至还要比ZCP重一点。很多E92车友改到最后车从头到尾都已经换了个样,但也依然会保留着这套原厂轮毂。除此之外,还更换了碳纤维的小尾翼。轮胎字是贴的,还没跑完一箱油就掉了...

说起这辆车,个人认为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代号为S65的发动机了,也是E92 M3上的精髓之处。设计基于E60 M5上的V10发动机,通俗点说就是直接缩了两个缸之后直接塞了进去,这款享有“民用F1"的盛名的V10发动机自然不必多说。S65的精华之处在于其作为一款移植于赛车的90度角8缸自然吸气发动机,高达8400转的红线,同时又兼备了耐操耐磨的特性,再加之其澎湃的声浪以及一直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的类似煮开水的声音,配合上巨大的后期改装潜力(机械增压以及涡轮)。当然了,再多的文字也只能罗列数据,并不能真正表现这款发动机的迷人之处,还是那句话,谁开过谁知道,具体的日常驾驶感受我会在下文慢慢分享。

机舱的罗列十分紧凑而又井井有条,发动机左右是两根铝合金的顶吧,更换了AFE的进气以及高流量进气滤网。其实这是一个冲动消费,原厂的进气其实设计的非常合理且高效率,所以在装了进气后真正感觉到的提升微乎其微。

THE LAST AND THE ONLY V8

知名改装商EAS所提供的原厂Dyno图,原厂轮上马力大概在360匹左右,扭矩为364牛米。数据不重要,这曲线才是S65的魅力所在。从怠速600转起一直到8400转红线,扭矩输出非常平稳,无任何大起大落,马力输出也是如此,伴随着转速的升高呈现出非常线性顺畅的上升趋势。如此顺畅的直线代表着油门非常细腻,没有涡轮以及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动力的输出完完全全掌控于脚尖。但由于油门过度细腻,对于无论是日常驾驶抑或是赛道激烈驾驶,容易上手的同时,想开得得心应手也比非是一件易事。

先简单说说买车到现在所做的一些改装吧。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不管改件的大小,我都列了进来。
外观:
ECS Matte Black Front Grille
Lux H8 天使眼
GTS 碳纤维前唇
Exotecs 碳纤维侧裙
M performance 碳纤维尾翼
Varis后扰流 
黑色ZCP轮毂

内饰:
M performance Alcantara Steering Wheel
Awron Gauge
M3迎宾灯
M Performance 踏板(淘宝)
Bavsound Underseat Subwoofer

性能部分:
Macht Schnell Intake Air Scoop
AFE Cold Air Intake
AFE High Flow Air Filter
Gintani Bubble Tune
GTS Transmission Software
ACM Test Pipe
ACM oem exhaust mod+ MagnaFlow Exhaust TIPS
Hawks HPS+ 刹车皮
Eibach Front Sway Bar

砸的钱也不算少了,但所做的基本都是一些非常基础的改装,主要是之前的弯路实在是走怕了,这次想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一点一点来改动。下半年应该会参加一些赛道活动,到时候会结合赛道上的表现来做一些更深入的改动。

内饰-相信大家对这种宝马E90套娃内饰已经非常熟悉了,即使在M3上,整体来说和普通3系也是无太大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转速表,由普通3系上的橙底变成了白底,方向盘上的M标识,还有专属DCT的M小“鸡腿”,多了发动机避震变速箱逻辑可调的一些按钮,还有副驾前方的一些类似干碳般的一块是饰板。很多人都在吐槽宝马的内饰看上去永远都比同级别同年代的车落后一个时代,沉闷又毫无新意,我个人对内饰倒是没有太大追求,感觉上协调并能营造足够的驾驶气氛即可,在这一点上,宝马恰恰完美地吻合了我的需求。在人机交流上,宝马绝对可以说是开发出来了一个完美的系统。没有任何多余的按键或者设计,任何操作都可以在不看的情况上迅速完成。或许是因为毫无新意而导致了新鲜感缺乏的原因吧,即使使用时间长了也不会觉得厌倦。全黑又朴素的内饰也非常符合我的审美,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老派吧,一直以来对红内饰以前各种碳纤维加成都热爱不起来,反而是这种能够让我专注于驾驶的内饰,正中我下怀。

全黑真皮座椅,具体是多少向调节我也记不清了,带腿托,腰部腿部均可调节。日常使用个人感觉还是非常舒适,腰部支撑也足够,就是夏天经过太阳暴晒后非常烫,而且不配备座椅通风。真皮用久了很容易出皱纹,不大好保养。头枕上有M Logo,我真是爱死这种低调却又用心的设计了。推出安全带的装置还是十分实用的,但是久了很容易错位,经常卡不上。我的就只剩副驾的还能用了,驾驶位上的基本上推出十次只有两次能把安全带成功送到我手上...

这里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我对内饰做的一些小点缀。M Performance方向盘,翻毛皮材质,蓝色校正竖条也和Logo相得益彰。牺牲了一个空调口的Awron Gauge,毫无突兀同时功能也非常广泛。但是要是真的怕热的朋友建议三思而后行,个人亲测在夏天的时候少了一个空调口其实伤害挺大的,尤其是刚上车的时候会让人非常崩溃。

驾驶氛围于我而言,永远比任何奢华极致要来得重要。

这两个杯架真的让我无力吐槽。尽管宝马宣称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不影响驾驶感受,但于我而言这真的是一个十分没人性的设计。首先十分不方便,块头大一点的瓶子根本放不进去,个头太高的瓶子一放进去就要倒下来,其次要是水放在靠近门把手的杯架上的话,开车的时候根本够不着。杯架打开以后,腿长的人一坐进来膝盖就会顶着杯架,收进去的话水就没地方放了。而且特别容易坏,最开始是有一边按进去出不来,现在变成了出来之后按不进去。我还能说什么好?

Alcantara方向盘在手感上的确提升不少,尽管原厂的质感已经相当不错。最明显的改善是冬天的时候没有那么冷冰冰的了,这对于没有方向盘加热又身处冰天雪地的车主来说无疑是福音。缺点是时间久了会变得很滑,尤其是对于手汗患者,建议是带着手套开车,当然了这很不现实...不管保养得当的话,短期内是不会出现太大问题的。

可以说宝马真的把这根“鸡腿”造成了艺术品,且不说功能如何,仅仅是光泽度配合M logo,就非常能吸引眼球。功能也非常便捷,一目了然,基本上开过一两次之后就能适应。

晚上会有橙色的氛围灯,分别处于门把手上以及前后头顶阅读灯附近,亮度适中。

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张

这几个按钮再加上方向盘上的M按钮,基本上就是M3的所有精髓了。分别是发动机逻辑,电控式可调避震,DSC OFF以及变速箱逻辑可调。变速箱在未关闭ESC时是五档可调,关闭后是六档。原厂对变速箱逻辑的设定是在日常驾驶时会默认三档,M模式后五档,在我刷了GTS的变速箱程序以后日常默认二档。一般在市区驾驶的话我会设定在一挡,DCT会默认起步时在二档工作,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顿挫问题。个人感觉GTS的程序还是不错的,性价比较高,顿挫对比之前稍有减少,换挡速度感觉有所提升,升档时铿锵感十分强烈。EDC其实也算是宝马的黑科技了,虽然在硬度以及支撑力上对比一些顶级绞牙避震(譬如Ohlins)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是日常使用还是非常使用,在两档全开的模式下能明显感觉到车身侧倾明显减少,不知道是由于Servotronic的作用抑或是EDC的作用,方向盘明显变沉,个人感觉在不上赛道的情况下面对日常状况已经绰绰有余。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坚持没换避震,还是想要去赛道上真正体验过EDC之后再看需不需要换避震。

我确实是一个非常老派的人,每次开带全液晶显示再附上各种信息画面的仪表盘的车都会让我觉得眼花缭乱,因此,仪表盘大概是我如此忠爱宝马的原因之一。虽然不得不承认看上去是会有点落后一个时代,并不会像诸多JDM神车般让你肾上腺素爆发,譬如马自达经典的绿底还有本田斯巴鲁经典的红底,但是这原汁原味的机械感还有些许“德味”真的让我欲罢不能。有别于3系上的橙底,白底红针,再配上M Logo以及如水银柱般的红线。中间的显示屏可显示内容其实非常广泛,包括机油量,车况检测,故障报警等等都可以显示。

转速表上方是升档提示灯,在M模式下可开启,没记错的话前五格是红色,后三格是黄色,非常有意思。唯一缺陷是M Logo到了晚上并不会亮,相当遗憾。


M

这个角度大概能感受到我之前所说的驾驶氛围了吧。我这个人倒是很奇怪,平时个人不是一个十分干净的人,倒是对车内卫生有着严重洁癖,一个很小的垃圾忘记扔了能让我在零下20度的冬天专门出门上车扔掉,车一不干净我就难受。女朋友老说要是我对自己也像对车一样就好了,哈哈哈哈,相信很多车友也是感同身受吧。

iDrive系统可以给80分吧,这应该算是第二代iDrive系统?整体还是非常流畅,所有功能按键也非常容易上手操作,逻辑上也很合理,布局也十分简洁,颜色也不显突兀,正如我上文所说,宝马在人机交流方面一直都是做得相当不错。唯一缺点是蓝牙系统偶尔会犯傻,偶尔上车后自动连接以后无法播放音乐,需要断掉重连才可以,也不知道这是低概率事件还是通病。买回来没多久的的时候,副驾座椅底下的一个叫做underseat subwoofer的类似Bass一样的音响老是会发出电流声一样的异响,索性换了一对Bavsound的,感觉低音提升了许多。

简单讲讲这个Awron仪表吧。个人觉得这个算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地方,唯一的问题就是确实价格不菲。首先做工上实属精良,和整车氛围搭配起来毫无突兀感,屏幕精度也算得上合格,最重要的是能显示的数据非常多,基本应有尽有,从最简单的各种油温水温,一直到进气排气温度,如果加装了机械增压的话,还可以看到Boost值。除此之外还有好几个可以显示实时马力以及扭矩的模块,数字形式到曲线形式的都有。上图便是我最喜欢的界面,实时马力和扭矩输出以及相应曲线图。除此以外,还可以显示本次驾驶的最大马力最大扭矩以及油温水温G值等等,还有0-100的加速时间。在赛道上帮助会很大,日常里看着也挺酷炫的,长时间驾驶感觉沉闷的时候也让你能切切界面找找乐趣。性价比高不高因人而异,但个人认为这还是相当划算的一笔投资的。

Boost值,水温以及机油温度,也恰好弥补了被人诟病的仪表盘上没有水温表的缺憾。

本次驾驶的最大数据。

扭矩输出。

带M logo的头枕。跟新的F80上位于座位上会亮的m logo相比,这个可谓是相当低调了,毕竟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嘛...





回到外观上。最开始是Jet Black,远看非常好看气场也足,洗完车打完蜡之后非常亮,看起来非常凶,可惜就是前车主没有好好保养,初步推测是自动洗车机过多了,再加上用的是夏胎,高速跑多了之后路面上的小石头很容易飞起来打到引擎盖,引擎盖上大大小小的坑还有划痕密密麻麻惨不忍睹,于是贴了个水泥灰的膜,贴完之后还是觉得黑色好看...对,旁边就是我心心念的Frozen White加碳顶,好兄弟的车,同时也是邻居,每天出门看着都会心如刀割....哈哈哈哈哈。

天使眼用的是LUX的H8 LED,亮度以及均匀程度都不错,唯一不好就是寿命太短。图片中可以看到右边的天使眼已经快要到达生命的终点了,果不其然,拍完照的第二天就完全灭掉了...

贴下来效果还算是不错吧,但毕竟是贴膜,光泽度还有细节和原厂漆没法比,也只能忍了..阳光底下呈现出的才是真正的水泥灰色,光线较暗时是深灰色,也算是符合我的想象吧。贴了之后感觉整个车一下子温顺了好多,还有的就是,贴了膜后再把M3的标抠了后,越来越像328了...有一次在停车场有个老黑问我从328改成这样一共花了多少钱,简直当场晕厥啊....

这线条,不管多久了仍犹如初见啊...说白了,不管性能多么卓越操控如何牛逼,车最重要的还是要合眼缘。网上那句话我特别赞同,假如一辆车你停好车之后都不想回头看一眼,那么你就买错了车。这么看基本可以看出我外观上的一些改动。尾翼后扰流和侧裙。可能由于侧裙加上黑轮毂带来的视觉效果吧,老是有人问我是不是换了避震,其实就是原厂避震再加原厂轮毂数据。带Competition Package的会比不带的要稍微低一些,具体数字我也忘了。不过即使是这个高度,加了前唇之后,基本上下地库都是必磕的,一开始简直比自己磕头还难受,久了也就习惯了,每次只能假装听不到,在众人惋惜的目光中悻悻地开走。再加上纽约的路实在是太可怕了,坑多减速带多地雷多,而且还不可预见...短期内是不准备换避震了。轮胎一直都是原厂数据,在原来的PSS磨完了之后换了一套Continental的DW tune,可能是开车风格的缘故吧感觉也差不多到尽头了,接下来准备尝试一下255/275的PS4S,尝尝鲜。

侧面线条和普通3系还是稍微有点不同,自带一点小宽体效果,侧面看不明显,从正前方或是正后方看的话一下子就饱满了很多。

引擎盖上凸起一块应该是E92 M3最具有辨识度的一个地方了把。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进气口,但只有右边的是打开的,左边的是封死状态。

这张能很明显看出阳光下以及没有阳光时的颜色对比。其实对我而言,在不考虑提升抓地力的情况下,265的后胎在视觉效果上已经足够了,更何况轮下一公斤轮上十公斤。

恶魔耳朵已经算是M上的一大特征了。M2上宝马也不知道是脑子短路了还是怎么着,作为纯正血统的M,竟然没配备恶魔耳朵,一直被众多车友诟病。


左右两边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货真价实的散热口。

再附上我这好兄弟的“屁股”吧,也是我车的女朋友,哈哈哈哈。我俩基本上是改了两辆一样的车,排气三元Tune前唇侧裙方向盘都是一样的,但是还是他比较富,上了一套TE37,哈哈哈哈。车牌足够明显吧?

关于驾驶感受,本人一贯的看法很简单,就是根本无法用一下简单的文字可以阐述的。每个人对好开的定义不同,对软硬的定义不同,对舒适的定义也不同。在客观评价某一样东西的时候,大家所使用的是由个人偏好得来的一个中量值,而这个中量值取决于你的经验。譬如说这辆车,有评测编辑认为两个小时长途下来就已经腰酸背痛了,而我曾试过一口气从芝加哥开了十几个小时到纽约,也并无觉得任何不适。又譬如有人觉得这辆车车身非常紧凑结实,支撑性很强,但若你之前是钢炮车主,可能你的主观感受也会不一样。所以我只能就个人主观感受简单说一下。

总体来说操控还是相当优异的,得益于相当不错的前后比重,轴距,车身尺寸,底盘调教以及M-LSD。加速感上非常线性,从上文提到的Dyno图就可以看出,整个输出过程基本上是厚积薄发,澎湃之余甚至可以说平顺得有点沉闷,基本上不会有太大推背感,也没有很多涡轮车上那种被重重踹了一脚然后突然间摔到地上的感觉,更完全不会让你有那种能把腿吓软的失重感。如果追求的是希望能时刻引起副驾姑娘尖叫的加速感的话,最好还是选择带涡轮的小钢炮而并非E92。个人感觉来说,若是单独谈到推背感,或许还比不上EA888. 低扭的确算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高速上路长车少,可以轻松拉起转速的话不会有太大感觉,但要是回到拥堵的市区的确会很容易让你胃酸反流,前段油门偏沉,且似乎永远都在蠢蠢欲动,暗示着你应该再踩深一点,正当你要服从的时候,前面的车忽然停下了...连女朋友都说,这车一开始感觉好没力气啊,总是感觉有股劲使不出来。

至于转速逐渐升高后的畅快感,我还是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机会试驾一下。只能说,未必一定要拥有过,但是还是非常有必要在路况极佳的高速上,体验一下一气呵成到8400转然后连续升档的感觉,若无感,此非你杯茶,若有感,想必也不必我多说。于我而言,这样的动作每次都是酣畅淋漓。要是真的要用文字来表达驾驶感受,我只能说这是一辆让我开起来很快乐的车,每一次开我都非常愉悦非常享受过程。这种开心跟外形无关,回头率爆表的车我开过不少,但是时间久了引起的只是局促和不安。这种快乐也跟速度无关,百公里能进4秒内的车我也开过不少,能让我刺激,但并不能让我真正快乐。这种快乐我在E92 M3上能找到,在我的另一辆90年的Miata Na上也能找到。一辆四百多匹,一辆112匹。驾驶乐趣实在是一个太微妙的词,因人而异,也更无法精确定义。

但毫无疑问这是一辆非常有性格的车。十分赞同花版在微博上的一句话,E92 M3就像是18岁的曲筱绡。的确,棱角分明且不好驾驭,但又时刻充满乐趣,与其说是驾驶,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以及一种博弈。所以说,人车合一的感受有时候并非是马力以及秒数能给予的。

很多人会对爱车存在着舍不得开或者是省着开的心理,于我而言,车存在的意义只有在路上奔跑着的时候才能完全呈现,因此买回来这不到10个月时间就跑了三万多公里...中途还回国了一个月。当然了我在保养还有维修方面是完全的强迫症,每4800公里之内必做保养,点火线圈火花塞变速箱油刹车油还有LSD油也都按时换。很多人会因为怕车的里程数太高而影响以后再卖车时的价格,说实话我真的是一个非常随性同时也无比冲动的人,心血来潮的事情在我身上经常会发生,所以我真的说不准我究竟会拥有这辆车多久,有可能会一直保留着,也有可能哪天一冲动碰上什么不能错过的绝佳好车我就卖了...说白了还是穷,我当然是希望能够永久收藏这辆车,毕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V8自吸了,不论收藏价值,仅仅就意义上来说都可以说无可比拟。当然了,这辆车还有非常多的潜力以及乐趣等着我去探索挖掘,我目前能感受到的也仅仅是冰山一角,玩改装最重要不应该是在乎新鲜感以及一味地追求新技术还有速度,而应该是一种钻研的精神还有一点点朝着自己想要的样子前进的过程,换得太频繁反而是一种退步,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目前初步估计大概轮上马力在390左右,较之前增加了30匹,扭矩大概在440牛米。提升虽然感官上感觉不大,但是有试过和原厂的小跑一段,还是能感觉到钱有花在到刀刃上的。改装的确是无底洞,也正因如此无数人在洞里不断碰壁直到头破血流。所以我真不想走得多快,只想踏踏实实每一步都走稳。接下来的重心会在稍微升级一下刹车系统和轮胎,会尝试一下不同的搭配的效果,希望能有多点时间和机会能到赛道上,再综合赛道上的表现进行下一步。

很多媒体老师还有一些车友第一次试这辆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共鸣,相比E46上完美的驾驶交流感受,包括硬邦邦的机械感,极短又富有激情的换挡行程以及干脆利落的离合,E92上的发动机有点太过喧宾夺主,让人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动机以及声浪上而并非是操控。其实个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初印象而已,诚然,E92发动机的确是非常出色,会让你很集中精神去感受体会,但久而久之,熟悉了发动机之后,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回归到操控上。操控上唯一的缺陷大概就是这一代M3的体重的确是有点过于沉重了。不管是对比E46 M3抑或是F80,由于八缸的缘故,而且没在轻量化上做太大功夫,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当然了,万事不可能是完美的,由于研发以及生产成本的控制,轻量化上的缺失也是情有可原。高速上开起来感觉非常扎实,有种人车合一的安全感,完全没有任何笨重的感觉,再加上车上尺寸的优势,即使在市区里也能算是得心应手。这一切完全得益于其车身的重心够底,多少能抵消带掉底盘上一些多余的重量。毕竟,千金难买重心低嘛。

尾段以及直通三元都来自于一家叫Autocouture的店,非常有名,位于新泽西州,专门改装M,推出了一些自己定制的产品。尾段的原理大概是把原厂Muffler切开后,切掉或是打通了里面的一些管道还有消音器。我对这款排气非常非常满意,在论坛上也饱受好评。相比之前低沉无比共振可怕的Borla Atak,这款排气几乎没有共振,只有2000转附近会稍微有点轰鸣,但高速上基本上转速都在3000左右,所以长途开起来完全不会觉得难受。由于来自于原厂,所以日常驾驶几乎和原厂无差别,非常舒服,转速踩上去之后会非常高亢尖锐但又不刺耳,完完全全还原了V8该有的声音,再配合Gintani Bubble tune,五千转后松油门会发出噼里啪啦如同爆米花一般的声音,非常炸。换上了四个Megnaflow的加大直径尾喉后,不仅提升了视觉效果,感觉声音也更加饱满了。可惜忘记拍视频,不然可以也让大家一饱耳福。也许它不是做工最好的也不是最炸的,性能提升上也轮不上优秀,但综合来说,性价比真的非常高。

总体来说,要是一定要说截止至目前我觉得钱花得最值的三件东西的话,我会说是排气,前防倾杆以及GTS变速箱程序。排气以及变速箱程序(TCU)我前文都已经提过,在这里就不必再花多余篇幅陈述了。防倾杆我觉得是不改避震或者短簧的情况下,对车身稳定性以及操控的最有性价比的提升了。由于怕麻烦,我只装了前面的,但依然可以感觉到侧倾明显有进一步优化,感觉像是有人拧紧了你的肩膀一样。我选用了Eibach的防倾杆,我一直是非常信任这个牌子的质量以及做工的,从最早的sti开始用就一直没有让我失望过。

如果要论M3的终极改装之路,上机械增压可谓是必不可少的了。比较知名的品牌有VF, G-POWER以及最受欢迎的ESS,都是非常成熟完善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后期顾虑的品牌。个人了解得比较多的是ESS,其中有几个不一样的套件,最强的能去到650,625套件是最有效率的。有人认为上了机械增压后会破坏原先的平衡以及调教,也有人认为只有上了机械增压才能将这V8的所有潜力真正发挥出来。个人持开放态度,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机会试驾过带机械增压的M3,也没有机会和车主好好聊聊,所以无法得出什么结论也更无从分析利与弊。但任何事情都是有舍才有得,曾经也很专心研究过,但奈何最近实在囊中羞涩,一下子也无从下手,因此这计划也就暂时搁浅了。未来要是有机会能和机械增压的车主好好聊聊试驾一下的话就再好不过了,心中虽说有些顾虑,但还是非常希望能够好好完全发挥出这辆车的最大潜力的。

也有朋友问过我未来会不会考虑F80。F80可谓是喜忧参半,很多车友批评这是M出过最没有诚意最敷衍的一代,也有很多车主非常享受其性能以及舒适上的平衡。M4我也算开得不少,首先感觉的确是非常非常快,变速箱的平顺性也是大大提高,低扭由原先的严重不足变成了非常的充沛,而且有别于一般涡轮车的后期无力,M4到一直到7千转都能保持非常亢奋的状态,再加上车身的轻盈程度,即使是车身尺寸有所增加,也丝毫不影响其灵活程度。很多人都在执着于6缸加涡轮看起来有点不够意思,但如今的世道,相比情怀,性能更重要。我是丝毫不怀疑M部门的研发水平以及诚意的,但如今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逆流而上,更别说宝马这种百年大企了。而且与我看来,这样的车身尺寸再配上1.4吨左右的体重,可谓是在轻量化上下了极大的功夫了。很多从E92换到F80的车主也告诉过我,可惜是稍微有点,但完全没有后悔没有遗憾。所以不用去纠结好跟不好,只能说两辆车是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个性,但M4在性能上完全碾压了E92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未来合适的机会我会考虑M4,但目前来说跟E92待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很开心。

人果然还是犯贱的,贴了膜之后我反而觉得原本的黑色越看越高级了。当初就是一念之差啊...就应该好好做个漆面修正的。

贴了膜之后开车变得无比谨慎小心,停车的时候也可谓是小心翼翼...车牌就不挡了,路上碰到欢迎跟我轰一脚油啊哈哈哈哈哈


黑白双煞

在美国的留学生圈子中依然在玩E90/92/93 M3的车友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大神很多,把车钻研透了的也不在少数,而且大家也相处得非常愉快,除了有固定聚会的同时,也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车会友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在这里给我的“御用”改装店插播一个广告吧,在纽约地区附近的朋友有改装需要或者是有问题要咨询的话可以去拜访一下,在长岛附近,两个老板都是华人,一个负责机械部分一个负责外观,技术绝对够硬,人非常好,而且绝对不会乱坑你。强烈推荐!

看到这里的朋友非常感谢你们的耐心,没办法,我这个人的确是话多,一说起感兴趣的话题就停不下来。但知识尚浅薄,所以一定有很多说得不对或者是有冒犯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见谅。所以要是有车友或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欢迎加微信私聊!

在最后一定要感谢这位女士,最重要的人。谢谢你一直支持我做我喜欢的事情,谢谢你经常烈日下陪我拍照一下子就几个小时,虽说稍有怨言但下次还是会一如既往,哈哈哈哈哈.....总之就是一句话,什么车不重要,坐在车里的人才最弥足珍贵。也谢谢耐心看完的朋友,祝各位生活愉快!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前往
/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