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周末行游武昌老城区,徜徉于老街和红街之中
1 292 发布于 2017-06-25 21:55:16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行程安排

  • 行程1: 武昌老街、红街一日游   

=====================================================

【出发时间】2017-4

【旅行周期】1-3天

【人均费用】500以下


※※※  前  言  ※※※


自我出生起就生活在武昌的老城区,一直到28岁结婚才迁居汉阳,所以武昌老城区承载了我儿时所有的喜怒哀乐,这里所有的大街小巷、胡同里弄也都留下过我的足迹,武昌老城区的质朴厚重和饱含的生活气息一直深印在我脑海里。时过境迁,虽然生活在汉阳,工作在汉口,但一有机会,我还是会回到那一片生我养我的街区去走走看看,徜徉在老街的石板小路,回忆着儿时的点点滴滴。


在中国近代史上,能够冠以“大”的城市,只有“大武汉”和“大上海”,所以武汉的老街区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国风情。这些老街区主要集中在汉口沿江的老租界和武昌的昙华林、都府堤一带,遗存着各种流派的建筑,中西风格交汇,有着浓厚的文艺气息和生活质感,也只有在这些老街区才能勾起对老武汉的记忆。特别是武昌的昙华林和都府堤,在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是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毛泽东等第一代共产党人经常活动的地方,所以又有着红街的美誉。


以前没车的时候,想去趟武昌老街要转二次公交一路堵过长江大桥才能到达,所以也去得很少。自从有了瑞风S3后就不一样了,再加上新建的鹦鹉洲长江大桥也通车了,只要想去,一脚油门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非常的方便。



























※※※  昙 华 林  ※※※


昙华林街是指武昌花园山以北,凤凰山以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昙华林”三字,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相通,故名。而郭沫若先生则在其著作中提出这一街名可能与佛教有关的论述,即“昙华”二字乃印度梵文译音,“林”是“居士林”的简称。历史上,昙华林街区有“一湖三山”之说,即北临沙湖,西靠凤凰山,怀抱花园山和螃蟹岬。现存的历史建筑大多依山而建或散布于三座山体之间,营造了自然宜人的氛围。


明清时期,昙华林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有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还有张之洞兴办的新式中小学堂10多所,众多的教会(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学堂和名人故居、公馆在昙华林留下了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和学校建筑,是当时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见证。


而今,昙华林已经是一条静静坐落在武昌老城区的小街,有着各式各样装修独特的小店,被人们评为武汉最富有文艺气息的小街。穿行在昙华林蜿蜒的小巷深处,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尽收眼底,让人仿佛伸手即可以触摸到历史老人那鲜活跳动的脉搏。在昙华林,经常可以见到远渡重洋的老外,以及饶有兴致的本地人和外地人。这里俨然成了武汉民间一日游的热门首选地,也是惟一可以穿越时空回望千年老武昌的处所。(根据网络文献整理)













































































※※※  毛 泽 东 旧 居  ※※※


毛泽东旧居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是1926年12月至1927年8月毛泽东在武汉主持农讲所工作并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所,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并在这里撰写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旧居是晚清民居式建筑,坐东朝西,青砖灰瓦,三进三天井,净空很高,很适合武汉的气候。原建筑于1957年修武昌儿童公园时拆除。1967年经省、市委批准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同时复原了毛泽东的卧室、蔡和森、郭亮、彭湃、毛泽民、毛泽覃、夏明翰、罗哲等人先后住过的房间以及前客厅等。陈列着毛泽东和杨开慧用过的铁箱、座钟、煤油灯、夏明翰用过的蚊帐等文物和复制品。1976年经市委同意在旧址南侧修建陈列馆,其门面按当年居民房复原,内部为平顶回廊式大厅。陈列面积312平方米。2001年毛泽东旧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8月,毛泽东离开武汉后到湖南领导了湘赣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并率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网络文献整理)





























































※※※  中共五大会址 ※※※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中国第一红街”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20号,也是中共创始人之一毛泽东、陈潭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点,会址原为1918年创办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这里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四大亦在此召开。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2006年开始按照原貌进行复原筹建,2007年11月建成开放。馆内7幢建筑物呈“回”字型,均为砖木结构,建设规模为国内党代会纪念馆之最,2013年中共五大会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现有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陈潭秋夫妇卧室、陈潭秋任教伍修权上课的教室、武昌第一小学传达室和古井五个复原陈列和“中共五大历史陈列”、“陈潭秋在武汉”、“武汉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伍修权”、“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四个基本陈列。“中共五大历史陈列”由“高潮与危机”、“贡献与局限”、“应变与转折”三大展区组成。除丰富的文物和历史照片外还借助汽雾屏、电子翻书、幻影成像、人物蜡像等多种科技、艺术的手段,再现了中共五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经过和影响。

“陈潭秋在武汉”陈列主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潭秋1919年-1927年在武汉领导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

“武汉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伍修权”陈列集中展示了伍修权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在武昌高师附小求学,并在陈潭秋的帮助下走上革命道路的光辉的一生和他的珍贵遗物。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集中展示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至今在不同时期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历史。特别是1927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共五大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成为有规范地开展党内监督和反腐败工作的起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共五大”虽没能完成从危难中挽救革命的使命,但却是幼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党的历史上首次选举产生了中纪委的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此外,“中共五大”在历史上还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时间宣布蒋介石实行的是法西斯统治;第一次提出要争夺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产生了党的第一个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文献;第一次强调在南方坚持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将“民主集中制”原则写入党章;第一次邀请国民党代表团参加中共的全国代表大会等等。(根据网络文献整理)





























































































































※※※  谢 谢 观 赏  ※※※

最后编辑于2017-06-25 21:55:21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15
前往
/15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