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秋雪飘时,寻找遗落在巴山蜀水的画卷
1 55 发布于 2014-11-25 09:53:11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蜀道难,不亲历过的人,是无法理解这难究竟有多难。也跑过很多次川藏了,但这次却深深体会了蜀道的艰难。想想古人是怎样千里跋涉,千年前还无路可走的时候进出蜀道。不能不能感叹古人把行***路与读万卷书放在同等的地位的道理:在那个悠远的,仅靠脚步与马匹出行的年代,人们被困于一个一个风水相宜的地方,繁衍生息,外面是怎样的世界?多数人一辈子不得而知,仅靠书籍的传播,来了解世界,而世界恰恰是那些走出去,又能活回来的人讲述的。历尽千险回来的人,早已被路途的艰难磨砺的足以笑容世间凡事了。他们变成了智者,来传播知识与文化。

    现在科技改变了许多,让许多天堑便成了通途,让信息充斥了空间,世界变得很小。但依然有我们触不摸到地方,这世界依然太大。旅行依然是我们改变自己生活方式与视野的方式。在旅途中,我们发现未知的世界,了解不同的文化,看到不同的风景,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自己与他人,学会的与他人从陌生到朋友的改变,这改变不仅仅需要兴趣相投,更需要包容。

    于是我真正理解了古人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仅仅指的是交通工具与道路、设施的难。更是要改变自己熟悉的环境、在旅途中改变自己早已成型的性格、习惯的生活方式、改变自以为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这些沉积于心的改变,比坎途更难。

【出行线路】:成都-丹巴-党岭-丹巴-道孚-色达-新龙-稻城-亚丁-稻城-新都桥-成都

一、丹巴。被遗忘的寂寞(1)

    去丹巴的路,记忆中并不难走,出了城,一路坦途。没多久,地震却让这里变得坎坷艰难。随处可见的塌方,修路,恢复了蜀道原本的面貌,一路上泥石流、洪水的、山体滑坡的痕迹比比皆是。巨大的石块,巨兽般的横在路上,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几周前被山洪吞没,里面的人无一生还。此刻的大自然脱去了文静美丽的面容,露出了另一面。行走的峡谷间,不禁感叹人的微弱与坚韧,微弱到不堪大自然轻轻一个抖动,坚韧到无论如何险峻,依然使自己成为这星球上最能适应,最具生存能力的物种。生生不息,以至于把其他物种逼迫到无法生存的境地,反过来又把自己逼向的绝境。幸好人类的智慧足以让自身反省、修正。很多时候,只当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反省起来,才发现,如果开始就学会留给别人足够的空间,也恰恰是给我们自身留下希望。

    辗转一天,终于来到了曾藏于深山美丽藏寨,虽然已过国庆高峰,山民们看似美丽的小客栈依然挤满了游客。对山民来心中,已经是舒适的地方,对早已享受优越物质生活的人而言,依然感到了艰苦。这似乎难以两全。触手可及名胜,早已被修建的精致而被抱怨,路途遥远的风景,却又不能满足精致的物质生活。我们渴望旅行带给我心灵的改变,却不想,如果我们自己不去调整心境,适应这世界,旅行并不能改变什么。只能留下更多的失望与抱怨。当我们深深的呼吸,把心静下来,不再去想那些物质时,静静的躺在床上。你会听到寂静中山风在欢快的歌唱,会听到来自大自然的各种悦耳的声音。那不太干净的被子依然温暖。楼下闲聊的人声,也不再是嘈杂,而是一曲饶有趣味的市井小说。



一、丹巴。被遗忘的寂寞(2)

    同屋的一群人,天还没亮,就叮当作响、披星带月的出行了。虽然少了顾及他人的礼貌,但回忆起来,也成了调味品。感受生活百味杂陈的乐趣。天渐渐的亮了,各自三三两两的走出去,山村就坐落在朝阳的一面,虽然已是晚秋,山坡上的为数不多的庄稼早已收割,树木却只是微微泛黄,色彩艳丽的藏民居像是服饰上点缀的饰品,在大片绿色微黄的山野中,显得极其醒目。阳光照下来,树木烁烁闪光。民居屋顶一片片黄灿灿的格外耀眼。细一看,确实收割后晾晒的玉米。山脚下一条蜿蜒的河水,显得如涓涓细流,岸边有一片白色的民居,坐落在绿色田地中,仿佛世外桃源。道路上远远来了一群欢快的孩子们,一问才知是上学的儿童。一小时的山路,对他们而言,显得轻描淡写。比起他们的父辈翻山越岭在羊肠山路,整日为生计劳作而言,在这修好的平坦、画着优美曲线的马路上去上学,无疑是轻松的事。




一、丹巴。被遗忘的寂寞(3)

    吃完早餐,便开始寻找秋的踪迹了,昨天一路的颠簸,今晨一片的绿色,多少让人不少人失望。去党岭的路上,山谷里一点点红色、黄色,便忍不住要停车不停的按动快门,但我知道,真正的行程只是刚刚开始。果然,走过一段极简便的小木桥,走上比昨天更加颠簸的土路时,好像一扇大门被打开,不经意间,一下闯进了秋的殿堂,山谷中河水欢腾,山两岸五彩缤纷,秋色以猝不及防的方式,一下让我们眼花缭乱了。红的鲜艳、黄的耀眼,就像一个被画家搅乱的调色盘,没有章法,却美不胜收。阳光突然变得慷慨起来,随意的这里撒一片,哪里照一块。于是这幅绚烂的秋色图,也顿时变得如活动的画卷,瞬息万变起来。又经过一块田园诗话般的平坦河谷时,遇到一个挡住去路,前来收环保费的山民。过了这一道关,很快就到了一个气派的院子,原来是这里的书记家。




一、丹巴。被遗忘的寂寞(4)

    这里还没开发,可精明的书记,早已把自家的大院改造成气派的客栈了,原本打算下午就上葫芦海,时间还早,大家都不想匆匆赶路,于是,累的就在客栈和酥油茶,休息。精力旺盛的我们,就沿着村后一条叫天堂谷的小路,望着远处的雪山,寻路而去。在这里,秋色已浓,弯弯曲曲的小路,两边五颜六色的,低的是灌木,高的是白桦和松树,黄色、橙色、红色、绿色交织在一起,把山路两边然的姹紫嫣红。小路边是一条小河,河水隔着树林哗哗作响,引得我们寻路而去,河边一座几根原木搭建的小桥,长久没人走,有些木头已经有些腐烂,走上小桥,四周环望,就像置身一幅画中。前方望去,河水迎面而来,远处雪山在阳光下由白到红再到黄。一个优美的弧线画出河岸,岸边圆圆的鹅卵石错落有致,秋色就从那石头上向上蔓延。转身向来时的方向望去,河谷向下,快快的远去,远远的山下,民居遥遥在望,散散落落,像是个花园小镇一般,悠闲宁静。于是我们几个决定不走了,一字排开,坐在木桥上,面对着雪山,优哉游哉。听着河水欢唱,看着秋色在阳光中变换,整个河谷寂静而不寂寞,我们幻想着有杯热咖啡喝着,享受着片刻宁静拍照啊、来时道路颠簸啊、客栈的简陋啊,都不重要了。就静静的坐着,直到地老天荒。

    终于天渐渐的暗了,风也紧了,天空飘起了小雨,我们一路笑颜如秋的回到了客栈。这一天下来,变化的让人来不及思考。秋的短暂常常以这样的方式,才能把积蓄一年的灿烂宣泄出来。而我们也须跟能跟上秋的节奏,学会积蓄、学会等待,学会该畅快淋漓就尽情,学会该忍受寂寞就沉静。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厚重,才痛快淋漓。




二、党龄,还未失落的家园(1)

    夜晚下起雨来,这雨一下就是一夜。就仿佛昨天的阳光用完了.第二天天亮了,等到8点多,也未见有停的迹象。于是只能在细雨中,骑马走向大山深处的顶端——葫芦海。渐行渐高,村落透过树丛间隙尽收眼底。烟雨朦胧,四周都是秋的色彩,安静,湿润,绚丽。我们这队花花绿绿的临时马帮,穿行在寂静而又缤纷的山林里,让我想起一部很有诗意老电影的名字“山间铃响马帮来”。现在秋色正好,绿色的松林中,参杂着黄透的落叶松和艳红的灌木。远山在烟云中飘渺中,忽隐忽现。林中万籁俱息,能听到雨落松针的声音。高大的松树上挂满了银白色纱衣般物体,树枝蔓延,好似魔幻世界。穿过森林,来到一块景色幽静的林中草原,河水在这里聚集成一汪镜湖,色彩斑斓的森林倒影在水中,一切都变得宁静、舒缓起来,如同激昂的乐章转到了舒缓的旋律,那种感受格外的强烈。湖水不大,却很清澈平静。水中的沙地画出优美的弧线,与倒影在水中的世界组成了一幅田园诗画。翻过这篇画意般的画页,山坡变得陡峭起来,海拔也接近4000米,雨天道路泥泞、湿滑,行进变得艰难起来。然而对美景的渴望和一路绮丽的景色,让我们总有行走下去的强大动力。昨天山下一夜的雨,上到山上才知道,这里竟是一夜的雪。橙黄色的松枝上,挂满了白色的雪,在雾中依然感觉在发光,像是莫奈朦胧画上的点睛之笔。抬头往上看,松树挺拔直上,树梢因为雾气仿佛很高很远,有种直入云端的气势。若非这雪与雾,怎么会有这般的奇景?春花秋月,阴晴圆缺,世界万物,各有其美。晴有晴的明朗、艳丽。阴有阴的朦胧、清淡。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以包容的心境,随遇而安的态度,去发现每一个事物,每一处风景,每一个人的优点,并尝试着去欣赏不同的美。那我们无论是哪一次旅行,或者是人生哪个阶段,都会不会一无所获。




二、党龄,还未失落的家园(2)

  穿过密林,峰回路转,一片形状优美的湖水陡然出现在面前,这莫非是对我们辛苦的奖励?湖水清澈见底,湖岸蜿蜒婀娜,周围落满百雪的松林参差错落。湖水中有秋色影子、从绿变得金黄的蒿草在白雪覆盖下,依然看到那流畅而自由伸展的曲线,展现着自己的性格和顽强乐观的生命力。远处若隐若现的雾中,一片静谧的湖水山林,一幅精美的水彩画,精致的让人不肯离去。再往前走,穿过一片林区,看到一片乱石溪水,就到了葫芦海。此时的葫芦海,宛如羞涩而美丽的山姑,薄纱掩面,隐约可见,又难觅全貌。更有种神秘而温婉的美。与青天白日下明目皓齿的灿烂,有截然不同的韵味和风情。湖岸弯曲的伸向雾中,松树似隐在薄纱后面,如淡彩的水墨。一只喜鹊不知从哪里飞来,落在湖边的玛尼堆上,给这寂静的湖水多了份生机。雪雾的葫芦海,竟美的让人大脑一片空白。你只能默默的对着她,无言的按动快门,期盼能永远留下这美。虽然知道这是徒劳的。



二、党龄,还未失落的家园(3)

    中午,在山顶简陋的帐篷里,藏民为我们每人煮了一大碗牦牛肉面条,这里已经接近海拔4700米了,在这样寒冷的山顶,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不仅驱走身体寒冷,也温暖了心。这还未完全开发的藏民们,内心依然留着一片净土。不知道当我们蜂拥而来的游人,带着傲慢、带着金钱来时,这大自然的净土、这心中的净土还能保留多久?我们没有权力为了自己看到美景,就不让这里发展,但我们也确实应该想想,是否还有更好地的方法?听村里人说:昨天还是晴天,可昨晚有一些驴友住在山顶,只要山顶住人多,第二天就会下雪。藏民们也许讲不出很多科学道理,但是多年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知道规律和事实。大自然这个庞大系统,有时候仅靠一片羽毛的重量,来保持着的惊人的平衡。稍不注意,平衡就会坍塌。人类从动物界的弱者到睿者,不就证明了,我们只要用心,只要摒弃心中的私欲和利益,很多事情,并不难解决。人与自然,落后于进步文明文化间,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二、党龄,还未失落的家园(4)

    在返回的途中,再次经过那片精致的画,大家又次停住脚步,流连忘返。看到这美景中每一个人,突然想到,“喜新厌旧”、“审美疲劳”、“身边无风景”,其实都是内心少了用心、少了包容、少了投入、少了对生活的热爱的表象。当你真的用心去发现、已投入的心态置身其中、以包容的态度去欣赏,无论是新人,还是旧景,都有看不够的美。这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和事,我们生活在时间与空间中,而这时间与空间实在无时无刻变化中的,其实真正的旧是不存在的,就如古代西方伟大的哲学家说:“你不能跨过同一条河”


三、八美,难以忘怀的客栈(1)

    从党岭出来绝美的画卷中出来,回到丹巴县城住下,不期而遇好友老渔民夫妇,这对志趣相投的神仙眷侣,已在这画卷中游走半月有余了。人生不论家庭还是朋友,能遇这一对眷侣都是件快乐的事。然而,再好的宴席也有散的时候,再美的景也不能留在身边。匆匆别过好友,第二天就各奔东西了。没人想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过客,可是放大了看,在这匆匆百年弹指一挥间的地球和宇宙中,我们都必然是过客。所以不必难过,只需经历过,有难以忘怀的记忆,就足够了。上帝只给我们这么些时间和生命,空空荡荡、浑浑噩噩的用完这些时间,和生命历程中充满各种趣闻乐事、匆忙而又从容的用完这些时间,与我们而言,是很重要。珍惜每一个生命出现的朋友、珍惜每一次旅程,淡然而不忘却。该走的笑送,该来的笑迎。




三、八美,难以忘怀的客栈(2)

    送走了好友,踏上旅途,天气阴沉着,垭拉雪山藏在薄薄的阴云中不肯出来。在盘山路上盘旋许久,曾经留下美好记忆的八美,一转弯后,突然出现在眼前。从盘山路上望下去八美像是块盆地,四周的山环抱着,盆地舒缓而平坦,收割后的土地上,撒满点点金色,那是散落在其中的白杨。白杨树密集的地方,一些藏家民居藏于其间。这景色与多年前印象中的八美,竟无半点别样。不知为何,其他的地方,都是很深入的走进过,只有八美,每次都是远远的望着,她就像一个很美的客栈,却每次都是以过客的姿态,远远地看着她,然后匆匆走过,从没进入她深处。也许正是这远观,她总是能勾起记忆和想念。有了这美好的记忆,也许就足够了。



四、色达,一座迷失的宫殿(1)

    第一次来色达时,曾被那漫山遍的红色小木屋震撼,也被那成千上万,不辞辛苦来此苦心修行的人震撼。这不是对执着于某种信仰的坚持,其实仅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很多人都能做到。比如自己对平面视觉的热爱,从小学几年级开始,绘画、平面设计到摄影,痴心不改的坚持了一辈子,直到现在。这种震撼来自于那种微小力量的以平凡的方式聚集后形成的力量。也曾感受了色达那种友善的小环境。感叹如果每个人都能让自己有一个友善的的小空间,那这些空间集合起来,将会形成巨大的友善的空间与正能量。几年后再次踏上色达,原来的五万僧侣,已达七万余众,更多闭关木屋在每一个山坡上耸立而起,金碧辉煌的学院宫殿也高高耸立在那些矮小卑微的小木屋之中。然而,色达却不像若干年前那样令我震动了,这里的已经成了迷失人迷失的地方。那种无处不在的友善气场,也变得不那么强烈了。



四、色达,一座迷失的宫殿(2)

    我们从道孚一路颠沛的来到色达,时间还早。在一座赚钱为目的、店大不愁客来住的心态下,出现的却缺少规范服务的唯一宾馆住下后。我们便三五成群的穿梭在密集的街道、小巷中,去拍摄。一路上来来往往的喇嘛、觉母们很多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机。每个人各怀心事的来到了这里,面对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匆匆过客,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有人是为了生存而来、有人为了信仰而来、有人为了逃避而来。每在这里居住下来的人,都期望自己改变,为今生的生活改变,未来的幸福改变。于是便有了很多戒律为祈求改变的人而制定。然而,若要真的改变,并不在外在的形式,内心的改变还是要来自内心。穿过迷城,到达山顶,整个色达尽收眼底,太阳早已习惯玩耍,像孩子般的,拿着手电筒,在密集的红色房屋毫无规律的四处照射,于是这景色也变化无常了。想想也对,如果这世间真的有理想的国度,我们还何苦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追求呢?


四、色达,一座迷失的宫殿(3)

下午来到天葬台去看天葬。以前这个神秘不让外人的接近的地方,现在也成了吸引游客的筹码。只是既然看都让看了,又何必在意摄与不摄呢?眼睛的“摄”与相机的“摄”真的有区别吗?天葬台十米左右的周围,是一些当地的藏民、逝者的亲友。天葬师一个傅装艳丽,一个满身画满色彩。再远处山坡上,都是游人一双双期待与好奇的眼光。山坡最上端,成群的秃鹫早已熟知这里的一切,陆陆续续的飞来,在山坡上挤挤攘攘,等待迟早会来到的礼物。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站着的山坡离天葬台近在咫尺,前方竟无一人,视野很好。队友询问:“为何山坡都是草地,我们站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我随口答道:“这是一会秃鹫下山吃尸体的道路”没成想,还真让我说对了。天葬师行礼过后,急不可待的秃鹫随着天葬师的一声吆喝,从山顶张开巨大双翼,神态饥渴的连跑带飞,相互拥挤着冲下山坡,直奔天葬台。数百只秃鹫扬起灰尘、呼啸从我身边涌过,天空仿佛都被遮住,变得暗淡了。转眼功夫,天葬台就被这些大鸟铁灰色的巨大身躯密密麻麻覆盖,看不到一点土色。血腥味随风飘过来,让队友差点呕吐,无怪站在前面的藏民都有棉花塞住了鼻孔。我们并不知道生命消失后会如何,但我们却完全可以知道该如何过好现有的生命历程。如果真的珍惜了现有的时光,有一个充满阳光、以人为善的快乐过程,还担心结果吗?

四、色达,一座迷失的宫殿(5)

    离开天葬台,回到色达佛学院,夕阳突然变得辉煌,阳光还不吝惜的在最后时刻,全部抛洒下来,红色色达在夕阳的格外迷人。也许是一天将尽,阳光才变得如此慷慨?可我们人生呢?也要在生命的尽头才与人、与己慷概?才用尽全力的挥霍吗?或者我们可以细水长流,让自己的一生,每天都有阳光,不多也不奢侈,让阳光伴随一生,照耀自己也温暖别人。


五、深秋,那一场飘落的雪(1)

    一天风云变化,到了黄昏,太阳慷慨起来。晚上打算去山顶看看色达万家灯火灿若星辰的感觉。出了门,沿着没有路灯的的小路一路向山上走去,天气开始阴沉起来,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山坡上到处是喇嘛和觉姆们的闭关房。打着手电,从黑漆漆的山涧木屋中的小巷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去,越走越黑。偶尔稀稀落落的几个觉姆们匆匆回家的身影。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她们选择在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久住下来?开始也许是外面的生存条件不堪忍受,也许是对一种信仰的追求,也许是逃避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如意。然而后来呢?这里生活一样艰苦而枯燥。压力、欲望和习惯。没有居住与吃饭的压力,对来世美好生活的欲望和可怕的习惯,让这些人随面对艰苦,依然选择了留下。就像行走了路上的我们,虽然前面道路泥泞、漆黑看不到前景,但我们即将出现的美景和我们行走的惯性,让我们继续前行。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同伴选择回去,而另一个同伴的坚持,让我们走到了目的地。空中飘着雪花,一边漆黑,山谷中万家灯火并不明亮,像是要远星空的星云。一些和我们一样执着的、为数不多的人,也在这里。色达在黑夜中变得遥远和空灵。雪越下越大,只好匆匆返回。而途中遇到一个小伙子,他的几个同伴坚持不肯回,此刻已被大雪阻隔在山顶。等到回到宾馆,已是漫天大雪。躺在暖和被子里,睡的正香,被电话吵醒。一个队员说呼吸困难。我匆匆起床,赶过去一看,缺氧加上自我心理暗示。我安抚下,就出门寻找氧气袋。色达的是安静的,漫天的雪花弥漫,大地被白雪覆盖了厚厚的一层,没有践踏的痕迹,整洁的如画中一般。没有喧闹的色达,才是真正的色达。沉静着然风云变幻,不急不躁的静默着。坚守着云开日出的辉煌。这是一种自信,对自己深刻了解自身与对世界深刻认知后的肯定与坚持。无论明天是风是雨,相信总有阴晴圆缺,一切都在预料中。而如若对自身并无深刻了解,对外界又无深入探究,盲目的坚守,便成了固执。这看表面上看起来极似的东西,本质却相去甚远。好好休息,无论明天是风是雨,都要用心去感受,都要笑对结果。



五、深秋,那一场飘落的雪(2)

    第二天一早,推开窗,昨天红色的世界,今天是银装素裹,一边洁白的世界。匆匆起床,便奔向昨晚观看夜景的地方,夜里好似再也走不完的路,天亮了,却发现并不遥远。当我们无法了解周围的情况是,心理作用往往会加大我们的感受。一路上昨天因秋的到来,枯黄色的山坡,今天在银装下,变得分外妖娆。云缠雾绕中,近处的灌木伸展着银色的枝条,好似起舞,远处的山峦在云缝中被阳光照耀,露出柔美的曲线。宛如美人的身躯,缠绕的云雾,在风中随意飘动,如美人身上的纱衣,让美人更加妩媚动人。那种复杂的红色,此刻变得简约而丰富。走到山顶,整个色达尽收眼底。整齐的房屋,被白雪覆盖。像是个巨大的画板,每条小巷,恰如白纸上的充满旋律的线条。白色的雾不停的变化着,时而浓厚,时而轻薄,山谷的白色小屋与远处的山峰,便像有生命般的活动起来。原以为恶劣的天气会让色达之行变得糟糕,却没想是一份老天送给的厚礼。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态。面对太阳,迎着他的人看到阳光,背着他的人却看到阴影。世界还是一样的世界,并没有改变,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能够坦然的面对风霜雪雨时,我们才真的拥有了这个世界,才能真的感受到了这世界的快乐。





六、稻城,一座得而复失的小城(1)

     稻城,新都橋,在很多很多年沒去過之前,就已經耳聞大名了。因為這裡被譽為攝影家的天堂。很不幸的是,我那些年總喜歡在新疆遊走。來到稻城這個破舊的小縣城,在當時的我眼裡,這裡幾乎無景可言。引以自豪的青楊林(新疆大片的,被叫做白楊林)也無法與新疆的相比。不同的是,當時那個破舊的小城,充滿了藏族風情,陽光燦爛,處處給人以溫暖和包容。道路平坦,路邊遇到戴著紅領巾的孩子們,總會筆直的站在路邊,向你行少年隊禮。旅行不僅僅是需要好的風光,更需要好的人文。所以當時稻城還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多年後,總聽到人們抱怨說去稻城亞丁的路難走,總是不以為然。這次從新龍到亞丁,道路的崎嶇顛簸,完全改變了我的印象。新龍一路,道路險峻,風光綺麗。到了稻城,小鎮外那片著名的紅草灘,只有百十來平方米,在秋天中已枯萎。老人家還藉此斂財。山口那座白塔,被修建成氣勢宏偉,龐大的白塔群,也早已超出了原本的作用和意義,成了旅遊的標誌。小城現在變得現代化了,小城人因為旅遊變得富足了。一家家頗有規模的旅館、客棧佈滿了小城的每個角落。青楊林依然在陽光下發出金子般的光芒,隊友們與稻城初次相見,興奮難以言表。在落滿黃葉的白楊林裡撒歡,拍照,忙得不亦樂乎。夕陽下,白楊林有種懷舊的色調。幾個小男孩走過來打招呼,原以為是要幫助我們拍照,沒想到卻是要給我我們當模特。可還沒等我們高興,那些男孩就開始要錢了。於是我堅決的拒絕了:“我們不需要模特!”我們沒有權利為了保持淳樸,不讓當地人享受現代物質生活,但因為物質而丟掉良好的品質,這絕不是進步。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六、稻城,一座得而复失的小城(2)

    當一種文明、文化以一種先進的姿態進入到另一種文化中去時,難免帶著驕傲。這就更需要我們反省,助人為樂,絕不是自己為樂。而是要雙方平等的快樂。沒有驕傲,沒有居高臨下,而是發自內心的幫助。這幫助無關大小。而接受者也應該以坦然之心面對,不貪不拒。有感恩之心,要懂得用汗水換來。如若不然,幫助變成了施捨,受助養成索取。稻城是整個藏區的縮影,曾經質樸的小城,最好的風景是人文,而現在卻變得無風景可言,我們丟失的不僅僅是一座城池,而是整個世界。無論是夕陽西下的滿天彩霞,還是晨光中的景色白楊。只有賦予豐富而質樸的文化時,才會熠熠生輝。稻城,我們曾擁有它,現在卻被我們丟失了。




七、亞丁,已經消失的香格里拉(1)

    香格里拉,始終與兩個人的名字緊緊相連。詹姆斯·希爾頓,用一本《消失的地平線》燃起了世人對香格里拉的嚮往,也燃起了中國人的貪欲。另一個是約瑟夫·洛克後者燃起了希爾頓的創作熱情之火,有了那本著名的小說。也同時讓世人知道雲南這個美麗的地方,讓人們了解了淳樸的納西。香格里拉(迪慶:納帕海)原來並不屬於這裡,那時剛打開封閉已久國門的人們,開始嘗試著了解世界,一批先行的國人和外國人憑藉著探索慾望、好奇心,開始走進雲南這些神秘而偏遠的地方。香格里拉也因此出現在人們眼前。於是為了利益和利益背後的慾望,各地都在爭搶“香格里拉”這幾個字。最後落在迪慶頭上。一時間雲南的旅遊成了人們的嚮往之地,蜂擁而至,十幾年不衰,麗江、迪慶更是成了初涉旅遊世界的初級愛好者標榜在嘴邊的文藝標籤。與雲南緊挨著的四川,也不甘寂寞,亞丁以洛克之名成了“真正的香格里拉”,就連山口的一個小村也改名叫了洛克村。記得那個時候香格里拉、亞丁剛開發不久,便來到了這些地方。感受到了那種雖然渴望物質,但仍不失質樸的雲南。納西文化的很多優秀的特質依然保留在身體深處。而到了亞丁則有了巨大反差。就風光而言,雲南整體的確不能和川西相比,亞丁的三座神山的壯麗讓我多年後仍不能忘記。當時候洛克村還在景區之外,景區裡沒有棧道,沒有住宿,沒有車輛,只有崎嶇的山路和旖旎的風光。那年也是秋天,藍天下松樹在陽光下發出金子般的光芒。河水清澈如玉,水中呈現出五彩斑斕的色澤。藏民們對雪山的膜拜到了不敢用手指去指雪山的程度。然而美麗的環境和信仰並不能改變人心深處的貪欲,與當時的雲南相比,亞丁讓人更多的體會到現實利益的果實。現在亞丁風景依然,雪山在藍天下依然潔白巍峨,一塵不染的天空、期盼著今生與來世而飄動的五色經幡、包含了四季而孕育成的金色林木,彷彿是理想的國度,而如今都成了現實中利益的砝碼。也許我們該深刻的反思一下,我們引以為豪的文化深處沉積已久而腐朽潰爛的病灶。今天種種表象,必然有深刻的根源。剷除病灶必然是痛苦的,然而我們別無法二。


七、亞丁,已經消失的香格里拉(2)

    在前往亞丁的途中,山路百轉回腸,仙乃日雪山像一個巨大的坐佛,龐大身軀俯瞰著人世間的一切。大佛腳下,一座小小的村落,經過幾個月的喧鬧,現在已經安靜。陽光毫無遮攔的傾瀉下來,逆光望去,雪山顯得暗淡了許多。空蕩的客棧,推開窗,便是兩座靜靜對望的雪山。讓人感到了昔日的寧靜。村口一個酒吧門口,一些有人懶洋洋的半躺在屋簷下曬著太陽。高額門票和雜七雜八的進山費用,並不能擋住國人的旅遊熱情。人們帶著金錢尋找着淨土與快樂,奔向渴望金錢的人們。信仰終究不能抵抗金錢,於是便有了現在亞丁。



七、亞丁,已經消失的香格里拉(3)

    放下行李,時間還早,不慌不忙的在村里吃完飯,結伴向大山深處而去。秋色正濃,沿著山路,到處都是秋天肆意揮灑的色彩。陽光在樹葉上跳躍,金色的松針像無數根刺眼的金針,卻無法刺痛人心。山路已不再是山間亂石小路,早已用木板鋪的平坦,相比原先的小路,走起來舒服很多,但它能帶我們走向心中的聖地嗎?越上越高,走到了仙乃日的腳下,一汪清楚的湖水把巨大的雪山倒影在水中,陽光像舞台的燈光,不停的變換著,照到的地方,便閃爍著金光。站在湖邊形形色色的人們,就像站在一個巨大舞台上,不管是匆匆過客,還是舊居的人,都在這裡表演着一幕幕鮮活的生活之劇。而雪山則是唯一的觀者。她只能變換著舞台的氛圍,卻不能對表演者做一點改變。要演出什麼樣的劇情,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還得靠我們自己。





七、亞丁,已經消失的香格里拉(4)

    回到住處,已是夕陽將落,殘陽如血。山頭上的旗云,被夕陽染紅。大自然給了我們一天中最後的一份厚禮。天很快的黑了下來。幾個人來到了白天村口的酒吧,沏上一壺茶,聽著音樂,讓時光慢慢流走。沒有了太陽的光芒,空氣變得寒冷起來。回到客棧,主人早已不知去向,一切只能自己動手。想想那些美景,想想傍晚的咖啡時光,無論怎樣改變,這世上總還有許多美好存在,支撐著我們可以樂觀的前行。漆黑寒冷的夜過後,依然會有陽光燦爛。


最后编辑于2014-11-26 09:50:24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前往
/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