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老友记】本溪桓仁:八卦城、国歌素材地和高句丽民族文明发祥地
1 239 发布于 2015-06-29 21:26:45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东北游记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辽东山区   百年小城

却承载着两千多年厚重的历史


      桓仁满族自治县,这个地处辽东山区、只有128年建城史的小县,全县30多万人(县城不到10万),却有着许多亮眼的“标签”——

      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八卦城”、国歌素材地、以高句丽第一都城为标志的高句丽民族文明发祥地……五女山山城因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分 割 线 ……………………………………………………………



      这样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历史积淀深厚的小城,实在是休闲游览的好地方。还犹豫什么呢?跟我来——走起!

      从沈阳前往桓仁县,有两条路线。首选是高速:230公里。先后经沈(阳)吉(林)、抚(顺)通(化)、永(陵)桓(仁)三条高速公路,但在高速公路上无缝转接,非常方便快捷!



      但同行的朋友因为要去本溪县的老边沟,所以我们选择的是第二条路:只走行了一小段沈(阳)丹(东)高速,其余全部是沿本(溪)桓(仁)公路行驶。






既然提到了老边沟,不妨来欣赏一下这个的风景。

老边沟位于本溪县东营坊乡南营坊村。这里四周群山绵绵,沟里流水潺潺,置身其中,有如炎炎夏日里的清爽世界。










在这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找到了久违的乐趣……










老边沟里遍布枫树,想象一下,当秋天来临枫叶红了的时候,这该是一幅多么醉人的画面啊!

所以,老边沟最漂亮的时候当属秋季。那时,沟里人头攒动,人声嘈杂,远不是现在这样的清静与清爽了。








告别老边沟时已是午后4点多,立即本桓公路向桓仁县城进发!虽然全程比起第一选择多出了50公里,

但公路在辽东山区里穿行,沿途的风景令人不枉此选择……(手机拍摄,画质不高,见谅!)








一路上人车寥寥,时雨时晴。许是怕我们行车单调乏味,天空的云朵变幻无穷,呈现出种种令人惊叹的景象!










看这般田园景致,仿佛又来到了熟悉的西北甘南某地……








跨越县界,从本溪县进入桓仁县了!






作为东北地区首个中国旅游强县,桓仁县地域特色鲜明,境内峰峦叠嶂,是燕东胜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界路边,特立“燕东胜境”石碑。

图片已删除








住宿的酒店出发前已经订好,所以进城后到酒店后放下行李,即刻上街去解决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

作为一个民族自治县,桓仁的饮食特色更是鲜明。民族路上各种风味食馆比比皆是,尤以满族和朝鲜族特色最多。








面对令人垂涏的各种美食,我们最终选择了几样当地的家常菜。有来过桓仁的朋友建议,到桓仁一定要吃鱼

——我想,一定是因为浑江和哈达河两大水系环绕的桓仁,水量充沛,鱼类丰富吧!

这是浑江鳌花鱼,刺少肉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称为鱼中之佳品。






而这种鱼的名字却很怪、很萌:虫虫鱼。

其实它的大名叫鲫花,因为其唇厚也有叫重唇鱼的,有人说因为叫快了就被叫成“虫虫”了。

虫虫鱼肉质细嫩,家炖或红烧易入味,稍有遗憾的是刺儿较多。






另外,还有虾豆腐汤:将当地的小河虾连皮带肉磨成粉后与豆腐拌丸子下到锅里,其味甚是鲜美。






桓仁虽然是个内陆城镇,但这道豆芽青椒丝炒海蛰,看起来清亮、吃起来爽口,

再来上两瓶冰冰凉的啤酒,真是既消暑又解渴……






其实,这里最有特色的是这碗酸汤子了——它是典型的满族传统食品,细腻、滑口、易消化,这也该是本餐的主食吧!

酸汤子是用玉米整粒入缸加水浸泡,发酵后用清水冲洗、去酸味,然后磨成水面、滤去渣皮、榨去多余水分即成汤面。

最后端上桌来的这碗面条状的东西,是有一番“工艺”的:锅内的水烧开后,用一个特制的汤子套,套在左手大姆指上,左手握一团和好的汤面,用右手挤压,挤出的汤子条就直接入锅了……捞出盛碗,佐以各种酱类即可食用。 






酒足饭饱之后返回酒店。此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城一片宁静。抬头惊见天空赤兔逐日,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经过一天的奔波,乏意浓浓,于是回到酒店择床而卧,一夜无话……







…………………………………………………………… 分 割 线 ……………………………………………………………




次日睡到自然醒,在酒店用过早餐后,慢悠悠地在城里转街,感受它的今昔过往……






桓仁古称桓州,因为山高林密而成为扶余族、高句丽部落活动地区。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均被高句丽所据。明代属奴儿干都司,又成了女真族的活动地区。

而桓仁有县制,是在清光绪三年(1877年),当时名为“怀仁”县。到1915年,因与山西省怀仁县重名遂改桓仁县。

要感受桓仁,浑江江畔的章樾公园是必须去的。这是一个颇有江南情调的水景公园。










章樾,正是怀仁首任知县。广场上有这位开城者的雕像。

雕像高5.1米,寓意他在任五年零一个月;基座高1.877米,寓意建县时间是1877年;

雕像基座中间呈四方形,外边八角形。章樾立身此基座,象征着他立身于八卦城上。








说到八卦城,必须说说桓仁的地理位置——位于哈达河与浑江交汇处的桓仁,堪称自然太极地貌!

浑江,如今则成了辽宁省著名的水源地。










传说,章樾最初将县城选址于浑江西岸。但某天登上五女山游览,俯瞰浑江、哈达河时,

看到了两条河流交汇形成的天然太极图形,遂将城址移至浑江东岸,在太极图的阳极中建成八卦桓仁城。

看看来自五女山博物馆的资料图片,也许会对桓仁的天然太极有个直观的印象

——小图是桓仁县的航拍图,是不是更能说明这一现象呢?




因位置不同更因技术不行(还有天气原因),下午在五女山太极亭上拍摄河流环绕的桓仁县城,却拍不出上面的效果。






那就再次引用景区的资料吧!只是对于上面“中国唯一的八卦城”的说法有些不明就理——因为,我知道国内因地形呈现出典型太极八卦图案而得名太极城的,还陕西省的旬阳县城和新疆的特克斯。




对比资料一:陕西旬阳县城。




对比资料二:新疆特克斯。




桓仁北面依山,当年章樾便在东、西、南三面设门,分别称为“宾阳”、“朝京”和“迎薰”。城四面设城楼,四角设炮台。城内府衙、监狱、学堂、武庙、寺观等布局均与明清京城宫外六部相似。

如今,在桓仁城里古城的格局依然保持着八卦的形状——城内八条独有的斜巷,都是八卦城的产物。前面的航拍照片上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完整的八卦图形。当地政府还复建了朝阳门、迎薰门和八卦南街,宾阳门目前在择机恢复筹建中。


朝阳门,即从前的朝京门。而“朝京门”的意思则是面向京城的城门。








迎薰门。“迎薰”,意为迎接温暖的南风。所以迎薰门即为南门。








在迎薰门两侧,按原来古城八卦街的风貌修建了一条晚清风格的八卦南街。










说起桓仁的太极渊源似乎有些遥远。那么,讲点这个小城离现在近一点的历史——

也许你并不知道,我们耳熟能详的国歌,其实也与桓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呢!

当年,田汉搜集当时抗日最激烈的地区的军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地处辽东的桓仁,是东北义勇军出生入死的地方,更是抗日名将、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总指挥唐聚五举旗抗日之地。

这里的山歌民谣小调,“站前排,挺脊梁,同仇敌忾打日寇”的歌词被改编进了《义勇军进行曲》中。《义勇军进行曲》的那句著名的歌词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则又与唐聚五《告武装同志书》中的“不畏炮火,冒弹雨直进!”一致。不仅如此,《义勇军进行曲》的绝大部分歌词都与唐聚五《告武装同志书》的书面语言相似……由此,桓仁赢得了国歌原创素材地的称号!


如今,在桓仁的唐聚五广场,人们立有这位抗日英雄的雕像。



…………………………………………………………… 分 割 线 ……………………………………………………………



      只有128年建城史的桓仁县,全称为桓仁满族自治县,但它却与高句丽民族有着更长的历史——它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我国历史上的高句丽王朝就是在这里的五女山(俗称五女山城)发源发展起来的。2004年7月1日,五女山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接下来,是不是该去五女山看看了?

      五女山位于桓仁县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与辽宁省最大的水库——桓龙湖相接。山体呈长方形,主峰海拔821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多米。所以,进入景区后,要清楚地观看五女山不太容易,只能在去五女山的路上或在桓龙湖远观五女山的风采。






景区简介里的这张图片,让五女山看起来有种梦幻般的魅力!关于五女山的得名,传说有五女屯兵其上,修城筑堡,抵御外侵;又传说有五位仙女下凡,为民除害,人们在山上修五女庙祭祀并因此得名。




五女山山城是公元前37年,高句丽族在桓仁建立的第一个都城,史称纥升骨城。

进入景区大门后,必须经过五女山博物馆,让每位游客都可以简单了解一下五女山山城及高句丽族的发展史。







      纥升古城作为高句丽的第一代国都长达40年,先后有两代国王在这里执掌政权。我国历史上的高句丽王朝由此而发源、发展起来。

      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王朝“琉璃明王”迁都到今吉林省集安市建造尉那岩城,后改为丸都山城。公元427年,高句丽国迁都朝鲜平壤,在大同江北岸建大城山城。公元6世纪初隋王朝统一南方后,国力大增,高句骊王曾率兵劫掠辽西,由此隋唐两代与高句骊常年战争不断。公元668年唐兵攻克平壤,高句骊王国覆灭……










博物馆里展出了许多在五女山及附近出土的文物,证明了历史上人类及高句丽民族在这一地区的活动情况。










还模拟了先民们生产、生活和战斗的场景。








从博物馆出来,乘景区的大巴上山。路边树丛中一座石碑上醒目地刻有“高句丽始祖碑”几个字。




上山的路又弯又陡,司机行驶起来无任何顾忌,而车内的游人却是不停地左右摇摆……








透过车前的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女山的主峰。大巴丝毫不理会我们心中的阵阵惊呼,依然急速地掠过,为我们不能拍下清晰、完整的五女山而留下一丝遗憾……








下车后,来到山城的起始点,一座高高的石碑上书“五女山山城”十分的醒目。

只是上面的“世界文化遗产”几个字好小——真是低调啊!不妨放大看一看!






准备登山了,努力往上看,却怎么看不到台阶的头啊!其实,台阶总计999级,是1999年修建的,意为九九归一。






在这里,我们离开人多的“主道”,拐向右侧几乎无人的十八盘。据说,这条近千米的古道,是高句丽人修筑的唯一一能走车马上山的道路。山路曲曲折折、回环旋转,到达山顶共有18道弯!










重新回到主路上来,望不到头的台阶又高又陡,着实累人!








终于来到了天昌门。天昌门又称清风门,汗流浃背到此,果然有清风徐徐吹来!天昌门两侧石壁,好像刀削斧劈,十分险要。据说,当年高句丽仅用少数士兵在此守卫。








从天昌门上来,标志着999级台阶已经被踩到了脚下,也可以说上山的路基本完成,所以立即感到轻松不少!

于是,有人在此留影庆祝,稍做作息并考虑接下来的行程……






可以先看看西门城墙遗址。当年,五女山山城共设三座门,分别在东墙、南墙和山顶西部。

这个西门宽约3米,两侧砌筑石墙,门略内凹,呈瓮门之势。门阶、门枢础石、门卫室等遗迹尚存。












接下来的景点慢慢看……山上奇峰怪石,近看林海松涛,远望风光旖旎。在高处,可一览县城的概貌。












姊妹桥






在五女松可以眺望辽宁最大的人工湖——桓龙湖。










回到西关城墙上面的休息区稍做停留,看看与高句丽历史有关的景点都在指示牌的右侧,好勒——继续走起!






这片被围起来、长满荒草的地方,就是高句丽遗迹中的一号大型建筑基址。

在这里,曾出土了高句丽早期竖耳陶罐等典型器物。从建筑规模和等级来看,推测为王宫遗址。




紧邻一号大型建筑基址旁的是玉皇观遗址。玉皇观建于清光绪年间,是由沈阳太清宫监院李信仙募捐而建的,殿内供奉玉皇大帝。遗憾的是1966年被拆除。如今,在半人深的青草丛中,远远地只能看见玉皇观石碑上的那个“玉”字……








在此地远望桓龙湖及桓仁县城,据说可以看到奇特的太极地貌,于是特建有太极亭。








遗憾的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找到最佳的角度和时机,来再现上面那张景区图中壮观而神奇的太极图形……








离开太极亭,沿林中小道前行,继续探寻高句丽遗址。




这一带有20多座房址组成的居住建筑群,均为半地穴建筑因为出土遗物以铁镞、甲片居多,推测为兵营遗址。更为珍贵的是,山城里还出土了一副铁制脚镣,这是我国已发现的高句丽文物中唯一的刑具,具有重要的价值。








2号大型建筑基址,建在一个人工修筑的平台之上。








这是五女山的制高点——点将台。传说,高句丽开国国王东明圣太王朱蒙曾站在这里,面对山下点将。还有传说,唐代大将薛仁贵也曾站在这里进行点将。其实,点将台的真正作用应是一处军事瞭望台。






前面经过999级台阶及无数的山路跋涉而来,人们就是为了站在这里一览桓仁秀丽的山水,

或是体验一下古代帝王、大将们指点江山的威风吧?










在这里远望桓龙湖,果然与在五女松观望的感觉大不一样,此时此地的视野更加广阔。












告别点将台,经一线天踏上下山的路了。瞧这提示牌上的话却有些吓淫呢!






一线天当然十分险峻,最窄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








看头顶,窄窄的一条缝,名符其实的一线天啊!








快到底了,回头望望,好像也没有想像的那么险吧?唯一担心的是,人多拥挤时定会寸步难行……








从一线天下来后,有一段路依然惊险、刺激,不过其景致令人惊叹。想想当年在此筑城、守城的将士,真是不易。














别以为就要走出山城了,这里还有几处高句丽重要的遗址。首先是东墙和东门。








接着是南墙和南门,脚下的马道是当年运送物资的一条重要通道。










南门这段城墙相对比较完整,可以从中感受到当年五女山山城的雄伟、坚固。

那些被密林遮盖的每一块砖石,仿佛还在回响着当年征战的马嘶人喊……










高句丽族在桓仁五女山起步后,直至后来建都平壤,势力发展越来壏壮大。

隋代开始,高句丽王曾率兵劫掠辽西,意欲纵深直入中原。但公元645年,唐朝大军渡辽水收回辽东土地。

公元668年唐兵攻克平壤,高句丽王国覆灭,始终未能进入其梦想的中原……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驻扎于五女山。

因此,五女山也成为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




—— 谢谢观看 ——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12
前往
/12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