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我的第一台电动汽车——四驱长续航MODEL3提车评测贴
1 342 发布于 2020-02-15 23:19:22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环保先锋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本以为人类都快要登上火星了,没想到一个冠状病毒就把人类打回穴居时代。新车开了3000多公里,最近憋在家里没事做,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大一篇帖子,绝大部分还是坐在这台车上写的。自己读下来也是很累,希望能找到比我还无聊的人阅读。



       本人从事设计行业,所以想先从外观说起。
       我猜一直关注燃油车设计的人,应该跟我一样不会觉得特斯拉的外观有多精彩。从modelS开始,车身造型也就中规中矩一台掀背车,尤其车灯,跟其它几个豪华品牌相比甚至有一定差距。到ModelX,虽然一对鸥翼门赚足了眼球,但整体还是清汤寡水的像个白面馒头,再到内饰部分,更是形式与材质的双重简化。本以为内部物件的省略应该能赢得成本去优化内饰的材质,但实际上这几个车的触觉和视觉感受都非常扁平化,你一眼进去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太多值得玩味的设计,甚至想说点什么也发现没什么可说。
       人类进入数码时代,开始失去对大部分具体物件的依赖,连钱币都几乎可以消失,车上少一两个按钮的确没什么值得留恋。只是东西少了并不代表人对美感的追求也少了,特斯拉的设计虽然简单,但我看到的还是算计多过美感,把简洁上身到美学的高度明显做的不够。

特斯拉的外观设计



MODEL3的颠覆与设计问题


作为一个时尚行业的从业者,我深知时尚的力量。在经济学里,时尚是一个社会与制造业共同推波助澜的产物,时尚在七嘴八舌又众口难调的人群里制造一条相对通用的逻辑,用群体效应去消解个体化不确定因素的风险。但与此同时,时尚也具有强烈排他性,在一个特定的审美逻辑时期里,不按这个逻辑出牌的人往往看起来格格不入,在商业里也属于高风险的行为。
       最近十来年,超大的进气口几乎是最时髦的汽车外观设计。这与市场逼使不断增大的车身是成正比的逻辑,车身越来越大,美学上就需要有更大面积的视觉中心点来与之配套才能显示出其霸气。而长期以来,汽车这个钢铁怪兽的主导形象还是凶狠彪悍,绝不是呆萌可爱。
       Model3一出现就颠覆掉了这套逻辑。首先,他定位是3系和A4的B级市场,但车身的大小却要比这个级别的车小一个等次,如果是传统汽车,光这一点在中国和美国市场就已经注定一败涂地了。
       更与传统背道而驰的是,MODEL3居然连嘴都没有,这样的结果就像人类无法用五官的标准来去讨论外星人的美丑一样。一开始我几乎有点想吐槽,但如果也闭嘴想想,这个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为背后其实是近乎狂妄的自信。因为一个试图重新制定审美体系的人,本身必须具备摧枯拉朽的实力和更长远的影响力。
       从电动车的角度看,进气口本身没有实用意义,而光滑的车头更有利于风阻系数的提升,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这个设计都是真正合理的进化。而且,一台闭嘴的车,发起狠来也的确不动声色,外表与性格倒也可以完美自洽。这比起比亚迪和蔚来完全装饰用的假大嘴是更加有说服力的。而且当我第一次站在实车面前,发现这个前脸的设计非常有心机的借鉴了保时捷和马丁的造型,一方面有些陌生,另一方面又非常具体的带有经典美感的影子。我最后选了黑色的车身,也是因为黑车最适合这个蒙面设计,好像一个夜行忍者。


内饰的设计和使用感受



        这个内饰被诟病最多就是过于简单。其实我想说,在设计的领域简单从来就不能当成缺点。甚至用简单的设计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原本是高水平设计的表现。
        但当我第一次坐进Model3的内部,我第一眼感受到的问题是过于强烈的拼凑感。当然,美感与实用只是设计一部分的任务,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生产的效率和成本。model3的内饰设计想必为生产和效率做了大量的让步,为了快速的生产组装,导致各部件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离感,而在这些各自为阵的物件当中,设计几乎无计可施。所以造成了屏是屏,板是板,柜是柜,门是门的孤立感,显得实用有余而心思不足。细用下来,甚至还有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设计,(比如中控储物的盖板与杯架之间,有个两头不着的黑洞,每次你翻开储物盖,这个黑洞就在后面张开大嘴,如果你不小心掉进去一枚硬币,你除了说F*CK,是没有办法取出来的)。这种败笔明显不是能力问题,但显得极不专业。
       另外,现在的燃油车的内饰灯光设计争奇斗艳,与窗外城市夜景交相辉映,甚至连星空都可以设计到车顶。到了Model3这里突然漆黑一片…这也是一开始我觉得难以接受的地方。笔直的贯穿式出风口至少应该装一条隐约呼吸的灯带吧,也是狠心一点也不给。如果以后一直任性下去,我倒也觉得至少是个性格,但恐怕随着竞争与进化的不断开展,我们这一代老款会显得格外乞丐。


中控储物的盖板与杯架之间,有个两头不着的黑洞,每次你翻开储物盖,这个黑洞就在后面张开大嘴,如果你不小心掉进去一枚硬币,你除了说F*CK,是没有办法取出来的

关于内部空间


       我一直开这个级别的燃油车,上一台A4allroad换下来,觉得两台车空间相当,后排MODEL3甚至更加富余。特别喜欢这个超大的玻璃设计,前后左右包括车顶给人的感觉非常宽敞自在,为此我可以忍受太过明亮这个毛病。但超大面积的玻璃真正带来的问题是隔音,许多人去改车身和底盘的隔音效果都不可能太好,因为真正跑音的地方是玻璃。我换车以后感觉非常明显,小区保安隔着玻璃正常和我讲话我几乎连车窗也不用摇下来,这在上一台奥迪是不可能的,窗外的人要用喊的。


真正无可挑剔的是驾驶感受


       如果外观对我这样矫情的人还有各种不满,其实驾驶才是这台车真正让我无话可说的地方。燃油车和新能源的这场仗早就胜负已分,相信只要体验过的消费者早已做好了脱离传统的准备,现在唯一需要犹豫的只是投入新能源的时机问题。
      首先在使用感受上,上手绝对比想象中容易。必须说,人其实高估了自己对那些复杂按键的依赖,我前后开了4台燃油汽车,每台车的按键设计费尽心思,千万百计。然而回想一下,我每换一台车根本也不会记得上一台车的常用按键到底在哪里。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面对一台那么复杂的机器吗?就像你每次打开发动机舱,看到那么多轰轰作响又不觉明厉的零件,你很难说究竟是感到了焦虑还是获得了更多安全感。
     用一块触控屏解决所有问题没有任何不好,现代人的使用惯性,你给他一块黑色大理石板他下意识都想开机,这就是手机和平板的使用思维。什么仪表,什么指针,没有仪表盘,对不起,我上车十分钟就忘了。回过来再看许多车评人对model3一开始的评价并不算公平,因为总的来说,这台车的使用是比传统汽车更容易了,而绝非更复杂了,充其量许多不便只是不熟悉和不习惯而已。
       许多常用功能的调节,比如后视镜,座椅,特斯拉其实是整合到个人使用场景中去了,一次性调好,储存,任何时候上车所有部件全部按照你最佳标准自动就位。中途若有轻微调整,马上就有对话框征求是否保存。所以日常情况下根本不必纠结这些按键在不在手边。
       最大的进步是,电动车的动力结构解决了燃油车的许多先天不足的问题,就说传统汽车最容易被拿出来争吵的驾驶平顺性问题吧,在电动车时代这应该甚至都不能成为一个话题。说真的,一个完全不懂汽车的人怎么知道什么叫变速箱顿挫?这些机械性能先天不足的问题本身就是属于消费者被迫接受的信息。这种差异,开个半年特斯拉,再任意找台燃油车开开会更加明显。


至于加速性能,都感觉说了都是废话了。我现在最爱就是听后排和副驾的尖叫,虽然我这台还不是性能版。但是对加速没有声音这件事,我觉得是个不小的遗憾,也是个安全隐患。驾驶的激情和任何一种激情一样,力量速度与喘息本应该是构成立体快感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这台车聪明,敏捷,强劲,唯独缺少了与你频率互动的喘息,这是我告别燃油车最遗憾的地方没有之一。
       另外,真正当你猛烈加速驾驶的时候,如果是燃油的性能车,早就先声夺人。这样的好处是让周围的车都有个准备,但如果你悄无声息的杀到别车跟前,是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

你需要了解真正的续航里程



       特斯拉的直营销售策略大大简化了与销售斗智斗勇的过程,这一点我非常喜欢。因为对一个消费者来说,即使一年买十台车,也不如销售一天打交道的客人多。这种极不对等的谈判经验让消费者非常难在销售身上找到便宜,退一万步讲,与销售的斗智斗勇无论胜负,这个过程产生的成本实际上都是由消费者承担的。直接统一定价管理,至少节省的是消费者的时间。
       但这并不代表消费者购买之前完全不需要做必要的功课。比如这个NEDC续航里程,论坛里依然大把人第一次充电以为自己买到假的特斯拉。即便是我知道20%的续航根本是个虚航,但我依然在购买以后才发现为了保护电池,真正可以日常使用的是刨除这20%以外续航的20%-80%之间的这60%。意思就是说,一台标着续航590km的汽车,正常充满(80%)的续航是420km左右,但实际你行驶到还剩100km的时候就得要插上电源了,这种感觉基本是燃油车一半多一点的续航水平。我坐标深圳,来回一趟广州市区,已经需要在过充和过放中间取舍了。
        所以目前电动汽车的最佳使用场景,还是城市内使用,并且自家有充电桩。这样你会体会到电动车给你带来的便利和全新的使用感受,你再也不用去加油站排队,燃油价格也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你也不必时常和4S打交道讨论保养的项目和花费。这几乎排除了所有我最烦的事情。

不得不说的自动驾驶


        说到这里,要牵扯到一件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的问题,就是我觉得目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人类在驾驶当中或多或少的使用手机了,虽然法律有严格规定,但执法取证难度太大,比禁远光灯还难执行。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在车里使用手机,我甚至可以通过一辆车在路上行驶的姿态判断驾驶员是否在看手机,十有八九。我觉得这才是一般使用场景中自动驾驶最大的意义。我并非是说开特斯拉可以是无忌惮,但如果你非要处理一下急事,绝对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比如腾出手来打蚊子。
        我上一台奥迪是有基础的自动驾驶功能的,就几项基础的功能表现上的体验远远不及特斯拉。比如奥迪的车道保持,我基本是不敢放手超过十秒中的,经常就是轧到一边的白线又慌慌张张去轧另一边的白线,弯道中总是有随时要脱轨的感觉。跟车也非常保守,本就保守的自动预判再加上燃油车的延迟,很难达到流畅的效果。使用过程中常常会让副驾误以为我开车很烂。
         model3的车道保持和跟车完全是老司机的感觉,向下连拨两下档杆,车马上默认以当前车道限速接管,丝毫不拖泥带水,跟车非常迅速。加上电车起步和制动的平顺,我第一次感受就忍不住说“可以哦”。方向盘需要人为用力的时长间隔比奥迪久,我不喜欢这个感觉,不太容易判断到底多大力的介入可以确定车收到了反馈,我的做法是滚动一下音量,这个操作同样算数。
       目前遇到还可以改进的情况就是,相邻车道的车如果轧着你这一头的白线行驶,通常你会判断这人有走神或越线的风险。但model3并不会朝相反的方向适当避让出空间,他还是会以车道正中为准行驶,但其实这时两车并行时已经挨的非常紧张了。
        














  • 提车分享
最后编辑于2020-02-17 12:35:08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18
前往
/18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