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大60使用感受(十一):五一用车感受
1 15 发布于 四川 2024-06-02 11:09:34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五一前三天都下雨,回了趟南充营山老家。这次来回遭遇堵车,高速路、盘山路、村道、泥巴路都经历过,单边约400km,来回800km,运动模式,全程空调,可能是雨天和下坡路比较多,综合油耗11.5L,车子稳定,长途奔袭、驾乘尤其舒服。用车感受分享如下:
1、高速路和盘山路:底盘稳,踏实放心
节前停外面两周,一车灰尘泥浆、鸟粪和满槽子枯树叶。1号早上六点起来把车洗了,从北三环去西门接父母,顺便满油。今年春节就感受过大6的装载能力,这次把后排放倒一个座位,装了14件牛奶、两桶高粱酒、两箱水,几床大棉絮、大包小包的衣物和杂件,塞到满满当当、扎扎实实,需要带回老家的东西非常多,下次还得装一车。

起床洗车,准备启程


8点出发, 9点上成南高速。一路堵得厉害,提前就回老家的表妹问了几次走到哪里了,喊等到吃中午饭了,结果中午1点才开出金堂。中途在服务区随便垫补了点土豆和烤肠。在仓山下高速接上兄弟,依旧车多较堵,油满心不慌,有一截没一截地往前赶。过遂宁车子渐少,勉强60码,然后前方就开始下雨,车子压得实,底盘稳,变道、超车、刹车都比较从容,有底气、有信心。
过南充后车变少,雨越来越大,好不容易从老林镇驶出高速,前面是一山更比一山高连续40多公里的盘山路。
营山处于川东北,老家与平昌接界。典型的川东山区地貌,地理条件差、山高路急,高山、急弯、坡道、场口多,汲取以前的经验教训,一路小心又小心。到双流镇用了一格半油,补满油到家还有10多公里。
表妹老家河边,单边水泥路,路变窄,弯急,不是上坡就是下坡,这种路会车只能倒车,难度很大,加之也是第一次开车进沟,路况相当不熟,紧急情况很容易撞上护栏,要不就掉坡下田沟里,大6必须得放慢了,开启全景保证四个脚都在路面,见弯必须三声长喇叭。拢屋入户大概有30多米40度的那种见天不见地的急陡坡,用运动模式不松油,到顶了完全看不到地坝坎深浅,踩住刹车,两个前轮慢慢滑下去。终于一切平安,时间已是下午5点过,农村下雨天黑得早,天时已经二麻麻了,今晚一家子在表妹的乡村豪华大别野扎营。

乡村豪华大别野


2、陡山、黄泥路、脱困
次日吃了早饭,顺路在乡上买了祭祖用品,回山上老家。这不是一般的山,太多太多的记忆,过去没有公路,只能走那条被万人踩过的土山路,下山再上山来回就30多里,赶场、读书特别辛苦,上征购、卖肥猪、买肥料全凭挑背扛,天晴落雨背心摇裤全身打湿,祖祖辈辈受够了不通公路的苦日子。上次是十年前回来,当时还在修公路,如今山还是这座山,初来乍到很多岔路分不太清。去过青城后山的知道够陡的吧,那是小儿科,老家的这座山号称山高、林密、路窄、弯急、坡陡,大6的动力我完全不担心,但这种路精力得必须高度集中,一得看准路况,防止轮子跑出路外滚下山发生悲剧,二得预防上方突然来车措手不及。山下的这截公路修得较早,很大程度上刚好够大6四个脚多一点点,特别的窄,不是田土就是崖,坡道起伏、拐来绕去视线很不友好,得用老办法先控制车速、遇弯先减速、三声长喇叭。
终于好不容易开上山到了垭口才算松了口气。站高看远,生产队的房子只能在满山大柏树林仔细找了,山上的公路多扩了半米,一下好开多了。本地司机一般十多分钟开上来,结果我们用了半个多小时。
这次回来专门落实年前建成的新农村房子装修。新房建在山尖那头,先得去把一车的棉絮衣物和物件全部卸了。离进门有最后30米公路没完全修拢,左转被两棵大柏树挡住,右方是块地坡,下车一看全是深一脚浅一脚的黄泥巴和雨水,得在前面找地方调头才能搞定了。停稳、切成泥地模式,握稳方向,顺着斜坡一脚干上去,四个脚碾得稀泥巴滋滋响,轮胎上裹满了厚厚一圈。

从大柏树冲黄泥巴坡

新家

新农村修了上下两排房


中午去吃生酒,下午拜了老祖宗,吃了早夜饭回老房子,车子只能停屋后公路边。老房子在半山偏上,天苍苍野茫茫已经十来年没住人,房前屋后早被大柏树遮得密密实实,下坡、田坎已没有路,街沿、地坝杂树野草疯长,墙上留有儿时的涂写印迹,柜子里翻出发黄的旧照片,回忆满满思绪万千。

吃酒,停在不远可以错车的公路边

屋旁曾经的冬水田

原汁原味的的老房子


晚上安顿在屋后老辈子家,住他们家新修的大别野。这回凑巧,他们家我们一起穿过开裆裤、一起搞过泥巴、一起不听话挨过棍棒的小老辈子前些天也赶了回来。时隔三十年再相逢,自然贪杯叙旧到深夜。

屋后公路

屋后堰塘

晚上停屋后公路地角边


3号把装修落实妥当,晚上隔壁亲戚招待。4号终于放晴,一早去梁上老房子吃早饭。从垭口前头分路进入小路,不由得眉头一紧。路其实还不错,也是水泥路,但对大6来说,四个脚只能刚好放上去,偏一点不注意就得滚田里,要不就掉沟里。结果不出意外还是出了,刚冲完两个小坡,弯弯拐拐才开了两根田坎,就感觉前方怎么越来越窄,左边坡下是块田,那就只能往右靠山,没走几米过弯两个右脚一下掉进了沟里。试了两次,右前脚被坑卡住爬不起来,右后悬滋一声又蹭着了路沿。
留给司机表演的幅度非常有限,安全起见,先疏散“乘客”。得保持脑壳清醒,确认挂了倒档,试着向左后打方向先倒腾左后轮,确认没擦没挂就准备尝试上坎。油门不敢太猛,要不可能擦破右后脚,要不被干出马路滚下坡去。切成岩石模式,盯着全景,认准方向,脚力刚刚好,大6一声低吼顺利脱困。
3、回城:急弯惊悚,有惊无险
吃了早饭,剐了一包杜仲皮,该走了。开了大概800米正要拐弯下坡,就感觉四个轮子好像没对,结果先前脱困后忘记切回两驱。下山顺利,街上叙了旧,就径直向老林镇高速奔袭。
这次又经过原来差点出事的那个老地方,只不过是对面的上坡路,像这种地方以前吃过亏,我是一再小心再小心。到老林那座核桃山下完坡后,前面得先上长急坡紧跟着再拐急弯再上坡,坡底我连续大力鸣了三声喇叭,就是为了防止上面坡上突然来车。冲上去正要准备往左前方拐弯时,突然急弯处急欻欻的窜下来一个别克女,车速不慢估计得有50来码,不知怎的她过这种弯敢窜到我这根道上来,她冲出来就看见我的大6,就见她慌不择路刹得冒白烟,眼见她的车头就要径直撞向我这边护栏,好在两把急盘子掰了回去,刹下来离我的大绿壳子就只有五六米远,女司机已经吓得失色,那个护栏外连棵像样的大树都没有,如果弹了出去就只能连续翻滚到山脚。
4、写在最后
到南充车就开始变多,再去仓山送兄弟取车,回来一路堵着走,回成都已是下午五点过。总体来说,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大6表现稳定,不错。本次用车总结如下:
(1)安全性。跑过多次高速和山路,大6车控和安全性非常满意、放心。底盘扎实厚道,过急弯、下陡坡即便空车也能压路,满载时提速、变道、减速都比较踏实,雨天过水路段很沉稳,尤其长下坡、急坡急弯,车重不窜、不飘。制动也很及时,比较稳得住,还没有遭遇过刹得冒白烟的情况。
(2)舒适性。这次行程够长,特别是来回堵车时间太长,除了长时间高度集中视觉略感疲劳外,司机不累;车上同行的父母都70多岁,很多老年人都适应不了连续的急弯陡坡,尤其弯来拐去路面坡度起伏大的山区路,大6的底盘高很担心把老年人晃晕,但的确对老年人算相当友好,没晕、不累,这可能得益于这车软硬适中的座椅,加之肥厚宽大,对腿部、腰部支撑很好。上上周送80多高龄的老丈人丈母娘回老家,大晚上跑成渝高速,也很担心老年人可能受不了,结果非常不错。
(3)通过性。这车除了加了底护、贴了车衣,纯素车,没去野过。高底盘我不担心对付一般的土路,这次上黄泥巴坡、掉沟脱困的表现都满意,都是一把过,四驱模式的操作相当傻瓜。爬急陡坡方面,满载运动模式就轻松上坡,很稳很给力,特别是后驱车一般都不担心会溜坡。此外,唯一的就是走乡坝头过窄路,这车显高显宽,一定得慢下来、仔细小心。
(4)稳定性。大6有一年多车龄了,除了去年五月份换过启动屏模块、做过四轮定位外,其他方面都很好,没有出过啥幺蛾子。51回去那天在肖水乡突然发现流媒体没对,一直只照着车后面的水泥路,根本就看不见后面来车,路上又一直在下雨,时不时都有来车就只能看耳朵了,心头还一直郁闷,还没弄去搞过壕坑呢,难道今天翻个山路就被抖坏了?会不会可能在服务区被人动过后面的镜头,在双流加油站停下来抬手摸了一下,那个镜头是嵌入式的,嵌得比较坚固,根本不可能随便掰得动,加满油点火又正常了。
(5)燃油性。雨天能比平时省个把油,满车满载已经不错。几个朋友都在问平时这大个得烧几个油,我说平时市区里12个多,高速能少1个油,这次回来在服务区放水,一看短途油耗居然才11.5L,这是在那天非常堵车的情况下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截止当前,总行程11083km,综油11.4L。



回来冲洗脚垫和黄泥巴,暴晒

光亮如新

  • 用车经验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