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问界新M7提车日记
1 6 发布于 河北 2024-06-18 00:40:00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6月14日喜提问界M7 Ultra智驾后驱六座车一台,从下单到用户中心通知准备提车只等了8天时间,快的超乎预期。趁出差路上2小时发文以纪念。

整车(拍摄环境:阴天自然光)

先说结论,之前反复对比斟酌选的这款车还是非常棒的,外观内饰、驾乘体验、智能辅助都很不错,符合我的期待,也有一些小小的惊喜。之前纠结的轴距短、麦弗逊前悬两个弱项,在智驾和CDC加持下,刹车点头、过路障生硬的状况都有改善,完全可以接受。略有小小遗憾就是实车的“星空蓝”与海报广告上展示效果略有差异,颜色偏暗了一些。另外就是城市增强版智驾包目前还没有推送购买,期待中。

量产星空蓝(拍摄环境:用户中心明亮灯光)

下单提车时间表:6月1日下单确认,6月7日排产完发车,6月8日到店通知我6月11日(工作日方便一并办完车管登记和上牌)提车。来的太快出乎我的意料,钱还没准备好,刚好又是端午假期,理财没法兑现,只好预约赎回,眼巴巴等过假期又等3个工作日,赶在14日周五上午去把车提了、上了牌。

后文详细分享我的选车考虑和过程,供大家参考,也是给绵阳人民公园体验店和绵阳AITO用户中心打个推荐,感谢他们的耐心讲解和周到服务。

------------------------------------------------ 分割线 ---------------------------------------------------

本人理工男一名,从事科研,以下陈述细节很多,较为琐碎。同时我作为一名有11年驾龄、13万公里安全驾驶里程的司机,所述均基于本人经验的想法,看完轻拍。

提车头天晚上在网上查了验车注意事项,其实真正有必要的就是查外观有无刮蹭,主要是四个角。其它的很多视频里讲到的什么看轮胎生产日期、前挡玻璃生产日期、车辆铭牌、电池铭牌、车内各个功能件……基本都没有必要,销售服务体系还是值得信赖的。

因为我提前让交付专员给车的底盘装了护板套件(3298元),查完外观后,把车开到车间升起来仔细观摩了一遍,之前选车的时候已来用户中心看过其它裸车底盘,现在装上护甲后更加平整了,开起来也更加放心。我之前那辆开了11年的别克英朗XT遭遇过好多次底盘暴击(轮胎弹飞的石子、凸出路面、夜间水坑),好在装了机舱护甲,没出什么问题。所以新车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先装了底盘护甲,顺便装了挡泥板(148元)。

验完车就去付款开票、办保险,小订膨胀金+商业折扣总计优惠16000元,到手车价309800元。各保险公司的车险大同小异,可能主要需要对比看下补充险,新车可能有捆绑销售的小项目,虽然保费也不多,但有些公司推的组合感觉不太实用,最后选择了平安的,交强险+商业险+平安出行险(四川),总计7130元。

之后售后专员详细讲解了用车注意事项、质保范围和时限,我也提了很多问题,学到了很多。转告给大家最重要,,的就是三电+增程器质保8年,整车关重件前2年包换,第二个2年只包修不包换,即整车质保4年。被他推销一番后,我和老婆一致觉得延保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购买了延长4年的保修换件,6888元。

没有安装脚踏板,主要觉得电机和传动暴露在外,水里来泥里去会不会容易坏?开了几天车,发现踏板也许还是需要的,副驾和后排老人上车还是会略嫌高,主驾座椅虽然有迎宾模式,我177的个子下车还是会有点磨压座椅边。

没有贴玻璃膜,因为现场给我介绍和展示的隔热效果有点超出我的置信范围,两块仪表我稍一摆弄就发现是没有检定校准的。周六开车出门,大太阳一晒,跟我的老车一对比,发现前挡和车窗不贴膜还是要热很多,还得补上。

车辆登记上牌办理点离用户中心很近,过程很快。我想选F9号段车牌,老婆坚持要选FB号段(包含了两人名字),我妥协,自编了5个号码就中了一个,交费600元,快递费22元,第二天上午车牌就寄到家了。

以上3小时,在用户中心吃过午饭,举行了简短的交车仪式,鲜花与新车还是很配的之后交车专员详细讲解了驾驶操控和车机设置要点,认真听完我基本掌握,敢开车上路了。开车回家先到物业开具了一张车位充电桩施工许可证明,然后在国家电网APP上申请充电桩接电装表。然后匆匆赶到单位14:30上班,完美!

后面还有两件事待办,装电表装充电桩,等待推送购买城市增强版智驾包。

------------------------------------------------ 分割线 ---------------------------------------------------

再说说我的选车考虑和购车过程。

很早就在考虑新车选纯电还是混动的问题,去年过年回家租了一辆纯电车,往返省城确实有点里程焦虑,充电也有点耽误时间。今年春季车展前,基本明确了要买6座车,看了一圈,大致决定在理想L8和问界M7之间二选一。

其它对比过的车型:蔚来ES8、极客009、魏牌蓝山DHT、问界M9、理想L9等,不详述。问界M9有点贵,车展时还没见到双拼色,且我对硕大的投影幕布遮挡视线心存芥蒂(后来知道可以不选装),相比之下理想L9就要顺心得多,怎奈上班挣的钱容不得挥霍,30万元价位的M7和L8的性价比就要高得多。

车展回来就是每天晚上在汽车之家、懂车帝两个平台反复对比参数,看车评、看亮点、看细节。看了一个星期,就去体验店看实车、约试驾。

说个小插曲,本来一直对接的是万达鸿蒙智行体验店的销售,车展的时候他们店没有去设展位,我以为看不到问界,理想的销售很自信的向我告知了露天广场上鸿蒙智行人民公园体验店的小展位,让我去做对比。说实话,展车有些显旧,加上木纹内饰显眼且略老气,对M7的初印象好感不多,就这样留了电话给销售W。试驾的时候,我首先又去了万达鸿蒙智行体验店,因为没有提前约,对接的销售又刚好没在,另一个小伙接待的,约了下午2点试驾,我就在商场楼上吃了饭,刷手机等到下午2点多都没接到电话,到店里去人也没在,瞬间感觉不爽,可能我穿着过于随意邋遢,也可能客户太多忙不过来了。

转身去了理想体验店,试乘试驾L8,好感爆棚,姓黄的小伙也很热情,讲解很清楚,对动力、内饰、抬头显、怀档、置物台、前双叉臂、空气悬架、悬架可调等等印象深刻。如果不是因为2个小瑕疵,可能很快就订了,一是智驾模式下有一次自动变道我感觉时机不是很好,跟我的偏保守风格不太契合;二是掉头时感觉侧倾得很厉害,我当时还惊叫了一声,还以为是我方向打得太猛速度太快,销售解释说设置在了运动模式,悬架最软。

回去后我专门查了悬架软的问题,确有车友分享了类似经验,并提示高速上不要转向过猛。两周后我又重新去试驾了理想L8,专门只为确认掉头时体感与悬架设置的关联,还带了老婆坐在后排映证。再次试驾时要求路线做了调整,烂路小路跑了很多,也掉了几次头,空气悬架的减震和舒适度确实没得说,但是悬架调到最硬状态下的掉头时体感仍不是很好,看来是我的掉头技术还有待提高。

期间鸿蒙智行人民公园体验店销售W给我来电,邀请到店看车。接待的销售W非常耐心,办事也很干脆,我去了就马上安排了试驾。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城郊两车道小路上,智驾NCA的能力很强,在一个弯道处看不到对向开车,车道线不是很清晰,车速也比较快,我很担心它拐弯跑到对向车道上,结果完美错车。问界M7的智驾风格好像要相对保守一些,底盘比较硬,掉头很顺滑,没有明显的侧倾感。感觉韶华杏的内饰颜色还可以,但对搭配的木纹条装饰没什么好感。试驾车的内饰豪华度和舒适感确实比理想L8要差些,HUD抬头显尺寸比理想L8的要小不少,但驾乘方面几乎无可挑剔,唯一的瑕疵是刹车时感觉有些点头。

综合比较下来,是要在“理想L8的高配、豪华舒适,但拐大弯时有侧倾感”和“问界M7驾驶平稳、智辅度高,但轴距小、前悬偏弱”两组特点间权衡,毕竟M5和M9的轴距和前悬都无可挑剔,在M7上却另类了。

好几天犹豫不决之时,听说M7即将发布新款,便决定等一等,顺便小订了保留膨胀权益。遗憾的是最终Ultra版发布并没有改进我关注的两项,但外观内饰的改进和增加CDC减震确实为我的选择加了分。两弊相权取其轻,世事总难完美,M7 Ultra发布会的第二天,也就是六一儿童节,到人民公园体验店下了大订并确认。

最后说一下对两驱和四驱的考虑。车子很重,我开始总担心两驱200 kW会不会动力不够。但考虑到增程器才1.5T排量,输出功率也就110 kW左右,与四驱峰值功率330 kW严重不匹配,所以实际上不可能长时间使用四驱大功率模式跑越野什么的,销售W也介绍说四驱满功率主要用于雪地、沙地脱困,所谓弹射模式,一般道路都是智能分配动力,城市道路作用不大。四驱版的重量增加不少,电/油耗也增加不少,后来又咨询同事使用M7 Max版的体验,确信两驱的动力足够日常和一般自驾游使用。

------------------------------------------------ 分割线 ---------------------------------------------------

新车提回后,忙着加班,没怎么出去跑,3天跑了88公里。驾乘感和安全性超出老车好几个层次,有次在路上我准备变道居然被它强行拉回,原因是右后方车辆速度比较快,按我的习惯是边变道边加速,应该没什么问题,智驾系统居然比我还保守,真是恪守“宁等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在智驾模式下,我感觉自动刹车和停车入库的水平已经超过我这个“老司机”了。自动刹车时非常平稳,居然没有感觉到车子点头。我的车位左前角是个水泥柱,车位又刚好处在丁字路口位置,左方是单元电梯出口,有点不好停进去,以前停小车我还能一盘入库,换了这台大车之后,需要2-3盘才能进去。第一次使用自动泊车时,我有点不放心,当车头上到离单元电梯口很近时,轻碰了刹车,自动泊车退出。第二次自动泊车,明显感觉到车子先向左偏移了一些,然后转了一个很大的角度,最后一把就规规矩矩的入库了,让我非常惊叹,尽管转向之后车头还是离单元电梯口很近,但这次我没有去刹停。过程中每步的动作数据都显示在中控屏上,我确实感觉在精准性方面经验比不过测控数据,我相信只要雷达传感器不坏,碰撞不会发生,自动泊车可以复现。

  • 提车分享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