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我的用车体验#领地首保+油耗+底盘展示+一些有的没的
1 20 发布于 荷兰 2024-05-13 20:31:51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相关车型:领地 2023款 2.0T 穿越旗舰版 7座

******分****割****线******
叠甲:
以下内容均为我个人片面感受。
如果您认为我说的不对,那您肯定是对的;
如果您认为我的内容存在个人偏见,那我肯定是有偏见;
如果您认为我是收了好处了,那我得告诉您,我不仅没收到好处,那个提车礼工具箱什么的我都没有,而且说好的终身质保在上汽大通维护系统内也没查到,经销商还在帮我找厂家问这个事儿,,,当然您不信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此贴篇长图多,建议在WIFI环境下浏览。
绑定授权码:VI2J0E
******分****割****线******

正好一个月,三千公里,根据经销商提示预约了5月11日的首保。
看其他车主说,到三千时车机会提示首保,但我没见到有啥提示(可能是我没注意)
预约是在微信和售后预约的,也可以在app上直接预约。

APP内预约维修或保养的地方

这三千公里,高速占七成,市区及省道占两成半,非铺装路面占半成。
前1500公里,高速上基本以100km/h跑。1500-2500以110km/h跑,2500-3000拉到120km/h跑。
跑这个速度是因为提车时请教了厂家销售、厂家维修、经销商和其他车主,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理论上这个车是没有磨合期一说的,但建议在首保前不要把转速拉太高(给我的建议是不超过三千转,我连两千五都没敢上)。

先说首保。

首保


首保换了机油、前后桥油、机滤,四个轮重新做了一下动平衡(提车时以为做过,然后高速抖)
机油是上汽大通的什么双涡轮专用发动机油,5W30的;前后桥油是上汽大通的前后桥专用润滑油(忘记拍了,就是那个绿色标签纸的那种,网上能搜到,就不盗图了)
机油灌了四升半,前后桥油各灌了一升。
四驱车型前后桥油都得换,单后驱的话好像就不用换前桥油了。
穿越原厂配了底护板,但原厂底护板没有保养窗,所以放油前先得把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护板拆下来。
(维修师傅表示厂家设计时并没有过多考虑维护的麻烦程度,但我在此时还没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
看其他车主说,换油需要往外抽,,,但我这辆的油底壳和前后桥都有放油的螺丝,把加油口打开后拧下螺丝油自己就出来了。

油底壳螺丝位置

1是前桥底壳螺丝,2是加前桥油螺丝,可能看不出来,位置大概就在那儿

粉色的污渍是之前膨胀水壶喷泉时的痕迹,当时情况请点飞机票查看


然后是换机滤。
机滤的位置让我理解了维修师傅说的“设计不考虑维护”这句话的意思了。
机滤的位置在机舱内车头左侧保险盒下方,,,上方有管有线,我手是根本伸不下去。。。
这车,机舱这么大,放前面放下面哪儿不行,非要放在这么一个地方。。。@*&#@……%*!#&@¥(我和维修师傅的脏话,省略80字)

维修师傅在努力的拧机滤。。。

这个带点粉的罐子就是机滤

换完机滤,再将轮胎动平衡重新做了。
我也是没想到新车是不做动平衡的。
保养部分基本就是这些了。
然后说油耗。

油耗


话不多说,先上车机显示的油耗

5月7日车机的油耗显示

车辆行驶模式:auto+normal。在高速上也切过一次2H试过,加速比自动慢,加速比自动费油(车机显示看,高大概百公里1升左右),巡航比自动省油。
提车当天加了一个跳枪,后续都是剩两格就加跳枪,一共加了四箱油。
73+60+64+63=260升;
562+478+431+430=1901元;
平均下来一公里1901÷3091=0.61501元,百公里260÷30.91=8.41151升;
纯高速油耗更低,纯市区油耗更高。
但与汽油车相比,且车重摆在那,总体来说还是省油的。
看起来车机与实际有一点误差;
但我在此期间有过累计约4个小时左右的原地怠速,而且长春市区堵车时油耗也是高的吓人的,所以这点误差在接受范围内。
厂家宣传的一箱油一千公里,8档1600转跑没什么问题,而且根据我这台单高速的油耗来看,慢点跑一千一百公里也能跑下来。
毕竟快三吨的车,这个油耗,真的省油!
另:(本地)中石化的油要比中石油的油抗烧!而且中石化的油价格便宜(可能是二类油吧,便宜一块)(反正加不到-10号的军用油,开起来没多少区别)
常用速度和油耗如下(自己在开时看车机显示的,不一定准,也看当地路况)
80km/h,6.8
100km/h,7.5
110km/h,9.6
120km/h,11.3
130km/h,10.2
140km/h,12.8
这个也看上下坡和风向,,,我这个基本是在平路和微上坡时的油耗。。。风向控制不了,这车毕竟大,风阻还是很高的,顺风和逆风有较为明显的油耗差别。
如果全是下坡,120km/h巡航的油耗最低3.8。
由于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原理的区别,纯放坡油耗为0。
这个车很有意思,正常行驶提速期,变速箱在74km/h时6档进7档,83km/h时7档进8档,在市区内的快速路上要么超速,要么不是最省油。。。逼死强迫症。
然后变速箱可能是有黑科技(看之前上汽大通的资料,也可能是上汽π发动机的黑科技),130km/h的油耗反而比120km/h的油耗低,但140km/h以上的油耗就高的吓人了。

法律不允许超速,请各位驾驶员遵守法律法规安全文明驾驶!!!
法律不允许超速,请各位驾驶员遵守法律法规安全文明驾驶!!!
法律不允许超速,请各位驾驶员遵守法律法规安全文明驾驶!!!

下面是手机挂胸前录的几段发动机转速和油耗的变化。(没钱买GoPro,对付看吧)
油耗目前就是这样。之后我会拉一拉速度。待第二次保养以后理论上油耗会更低。

柴油机和汽油机不同,柴油机在水温80℃左右最省油,水温太高或太低都费油。
因此我还没装那种扎带绑的防虫网,也没装整体的下护板,就是怕影响散热。
上汽π发动机热效率是很高的,这个高热效率也是省油的一方面。
防虫网计划找商家做一个那种可拆卸的、类似与纱窗的防虫网支架,方便清洗和拆除。如果找到了,再给各位车友推荐。




松油门(或纯放坡)时0.0的油耗,要是一直这种路那这车可太香了。

之前记得还有个朋友说想问100km/h的转速,在这儿了(加速至100km/h瞬间)。

防杠,加个巡航油耗和转速

怠速油耗,0.69-0.7;开压缩机1.3,温度降下来后1.0。

底盘


不保养也没什么机会上架子。
不废话,直接上图。

开始抬车

首先是原厂轮毂。
据维修师傅说,轮毂上螺丝那个盖子(塑料的)很容易跑丢,让我自己勤检查。

底盘整体,后向前

底盘,前向后,变速箱护板还没拆掉,发动机护板拆掉了

底盘,右向左,拆掉了变速箱护板

发动机舱

发动机舱,垂直向上

变速箱&前桥,再用一下这张图。。。流下来是排出来的机油,也是够黑的。。。前桥油倒是挺干净。

变速箱后部和分动箱特写

后传动轴特写

后桥特写

右前悬挂

左前悬挂,没对焦,对付看吧

右前刹车

左前刹车

左后悬挂(糊了,对付看)

右后悬挂

右后刹车

左后刹车

左前刹车片,,,四个都一样,瞧一个得了

底盘基本就这些东西。
原厂的悬挂很舒适,感觉还不错,所以暂时不考虑换氮减什么的。
护板方面:
原厂自带发动机护板、变速箱护板、油箱护板。厚度目测2mm左右吧。不是天天走乌克兰那种地方的感觉也不用换护板。。。换装全护板我个人觉得会影响催化器和排气管的散热,而且这车离地间隙挺大的。
真要说能把尿素箱刮漏的什么路况,估计悬挂和前后桥也够呛。

哦,对了。
拆发动机舱护板时,护板上卡着一颗螺丝,,,三千公里都没颠掉,卡的也是挺瓷实的。
和两位师傅一起研究半天(满机舱找,就差抬发动机了),也没找到是哪儿掉下来的。。。一致决定先跑着,出问题再说,反正保修。
不管是总装落下的还是机舱颠掉的,这令人抓狂的装配工艺啊啊啊啊啊。。。

左边是护板螺丝,右边是卡着的螺丝。看大小应该是水壶或刹车油之类的配件螺丝,不像是主要零部件的。

掀开盖子的发动机舱,水空中冷器上盖着的是减震降噪泡沫板。左边红色发黄的是之前试驾车上薅的膨胀水壶,右边红色的是水空中冷器的膨胀水壶。(对,这车俩膨胀水壶)

仪表


全车仪表灯如图。
原厂膜挺好的,不耽误使,反正适配膜找不到。也不打算花这个钱。

其实还有三个灯:
一个是长得像方向盘的灰色指示灯,位置在“温馨提示”的温字上面,是自动巡航就绪的提示;
一个是公里数的灰色指示灯,位置在转速表1700转的位置,是自动巡航预设速度的提示,一般和当前速度相同,当启动自动巡航时会变成蓝色,速度会变成设定的速度;
还有一个是红色速度警示灯,是视频识别的。当识别到路边的限速标志时显示,位置在速度表215公里的位置。
这个速度警示灯,识别准确度一般,一般在将结束限速标志识别成限速标志。(不懂的请复习科目一)

智能驾驶相关


和宣传的一样,L2级别的辅助驾驶,寻线车道保持。
由于这车真的宽,当识别灵敏度从“标准”调整为“高”时,倒车镜压线也会提示车道偏离。在车轮即将压线时自动调整方向。(这个其实是优点,总比压过去还不纠正方向强)

智能驾驶识别显示

看这车也不像有激光雷达的样子,应该就是单纯的图像识别。
但这个识别只能同时追踪三个目标,前方目标超过三个会来回跳跃显示。
识别分类只有行人、货车、小车。车道分类只有实线和虚线。
所以应该就是图像识别,不是激光雷达。
那么,车头牌照上方那一大块黑色的是什么东西?就是个雷达么?还是装饰品?
然后是雷达



宣传图片的车和之前的车,红圈位置应该是有那个小的雷达的,我这个没有,,,是减配了?还是设计改款了?就是不一样的吗?
但后方来车或倒车时侧方来车,车机也有提示,,,不知道是不是把雷达隐藏了还是什么的。

保险杠改装相关


左后大梁预留孔位

右后大梁预留孔位

大梁前部,在前保险杠后侧也有相同预留螺丝眼,忘记拍了。
既然有原厂的预留孔位,厂家能否公开一份大梁预留孔位的数据?这么好的孔位,想加个牛栏杠,苦于没数据。
兴华越野和广州韩信设计的竞技杠看了,样式并不是很喜欢,而且竞技杠并不适合我的用车需求,,,同时两个竞技杠对那个小雷达的位置和角度的设计,和原车的都不一样,不知道会不会对辅助驾驶有影响,再观望观望。
同时我也再找找能做牛栏杠的厂家,找到好的再给各位大哥推荐。

还没解决的小问题


第一个是异响。
异响位置在驾驶员右前下方,听起来像前桥差速器或发动机曲轴的异响,而且只在车速44-48km/h之间响,听起来就像刹车盘失圆的摩擦声,根据车速变化异响频率。44是半秒一声,48是0.3秒一声。
和维修师傅试车听了一会儿,维修师傅也不知道是什么响。(异响很小,不仔细听、空调开大或开音响就听不到了)
一致决定先开着,等声音大了或开不动了再修,要不然找不到。(原地给油没有异响)

第二个是陀螺仪故障。
在“越野专家”功能中,车的倾角参数锁定在1.0度。
应该是陀螺仪故障,但车机并不能直接重置或校准陀螺仪,车上也没找到这个陀螺仪装在哪儿。
和维修师傅推测应该是在倒车镜上面,但厂家给了个动态校准的方法,也就没拆,准备先试试厂家给的解决方法,不行就全车断电,再不行,,,那再说。
据厂家说,河南报了相同的故障,,,看刀哥的视频中也有这个故障。。。如果真有问题应该会召回或升级车机。。。。
故障如图。

不知道有没有车友发现上述两种故障?
还有就是之前的贴子说的,停车晃一下的问题。
这个晃一下,应该就是传动轴或分动箱与刹车配合的不好,是调教的问题。
停车时,踩刹车停下来,先挂空挡松刹车,释放一下传动轴的应力,再踩刹车,拉手刹,就没有晃一下的情况了。
希望厂家再调教一下刹车与自动变速箱的调教吧。

俯仰角和侧倾角锁定住了,但其他的参数还正常。

三点小建议


关于网传车机反应速度慢的问题。
车机在车启动后一分钟内确实反应速度慢,但应该是加载的慢而已,,,车启动一分钟后还是很灵敏的。
所以车机在刚启动时有一个10秒的上汽大通广告,,,个人认为是车机使用的内存或存储速度太慢,所以加了个广告,让用户对车机速度慢的感知不明显而已。。。
但这个找补的方式确实挺糊弄的。
现在内存颗粒应该不贵吧,建议厂家还是换个好点的,不差这点钱,哪怕加在车价里呢,压缩到10秒也行啊。毕竟我的笔记本电脑,装了一大堆开发工具和环境,启动到流畅运行才三十几秒。

然后是行车记录仪。
后方的记录仪其实还是蛮重要的。尤其是现在这种市区内车辆行驶路况。
在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不明确时,侧向和后向的记录仪很重要。
对于一些别有用心和碰瓷的交通事故,这种角度的录像很重要。
后视镜都是流媒体的了,把后视镜的图像也存起来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程序吧?
总不能让客户自己加装吧。。。
建议厂家将后视镜的图像也加入到行车记录仪的录像中。

随车工具存放的位置有个水基灭火器的存放空间,也给出了灭火器存放标识。
大方点,随车配一个灭火器可以吗,没几个钱,还得用户自己买。
用户不差这个钱,但配一个会给用户很好的心理感受的。
哪怕做成选装配置或周边呢。(雷总可不认识我啊
买个车,还得自己买配件,是不是很烦?
大通厂家的各位领导,您各位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磨合期用车感受


这是一辆底子很优秀的车。
无论是从性价比、燃油经济效益、外观、实用性,都可以说是国产越野车之光了。
不是炒出来的那种,这个车是真的挺好的。
但厂家的销售重点不在此车,也没有采用较好的宣传方式,知名度也低。
一辆车,,也不止是车,无论什么商品销量上不去其他都是扯淡,,,配套自然也就跟不上了。
也跟政策有关,这个车其实可以看做一个平台,类似于哈尔科夫的T54。不单单是一辆车,而是一个改装平台。这个车的改装空间是非常大的。
这个车虽然能够上山下河,但给我的感觉,这个车的定位不是去越野,而是带你穿越前路上的所有坎坷。
所有的设计和功能不是去寻找极端路况,而是在遇到极端路况时,这辆车能带你回家。
受众群体应该是带着一家老小出行和经常长途跋涉的人。
理论上销量应该非常好的。。。但是销量不好,也想不通原因。
工作原因我经常出差,经常长途通勤,有时也需上山下河走非铺装路面。公家车开着,既不舒服(空间小、悬挂颠)也不省油,这个车就非常适合我这种打工人。
横向也进行了比对,,,,比如新出的H9,也出了柴油款,扭矩常规油耗高加速肉还不公开车重(没有贬义),为什么没人关注领地呢?
北汽、长城、哈弗、比亚迪等厂家的越野车,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希望厂家好好对领地进行宣传吧。
也能让我们这些上汽大通车主对自己的爱车有更坚定的信心和更完善的配套。

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到吉林省长白山旅游。长白山景区接送游客的车就是领地。长白山一年近7个月的雪季,各位可以亲身感受一下在这种高海拔的极端路况中,领地带给各位的实际感受。这种路况下车辆带给乘客的自信不是试驾能感受到的。

近期我将开始研究牛栏杠、中网、附加灯光(原车灯光的亮度和照明角度太考虑行人和对向车辆了)、行李架和逆变器等,研究明白了给各位大哥分享。

以上。

  • 车辆保养
最后编辑于2024-05-21 09:06:37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