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柬埔寨探秘之旅,追寻高棉微笑的千年密码(下)
1 36 发布于 2020-08-04 17:27:49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一起看世界想订阅此频道,戳这里了解详情


书接上一回《柬埔寨探秘之旅,追寻高棉微笑的千年密码》(中)柬埔寨是适合深度游的地方,深度游的基础不是旅游行程的攻略,攻略只是一个框架,没有独立自主深度游的空间,就是看了石头还是石头,3天后会变得审美疲劳和枯燥无味,但是,丰富柬埔寨吴哥王朝历史知识的探究游,你将会看到处处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人类智慧,这让旅游变得非常有意义。在这,顶哥从吴哥王朝遗址千年不解之谜的解密带你去柬埔寨……


一、吴哥遗址中为什么只见“方”少见“圆”?


高棉微笑的标准笑脸

柬埔寨吴哥王朝从公元802年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Ⅱ)建立,到1181年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Ⅶ)将吴哥王朝发展到了顶峰,吴哥城成为了东南亚最繁华、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柬埔寨的国土版图扩张到了泰国、老挝、缅甸及越南等国家的部分国土;最后在1431年,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大攻入侵吴哥,彻底摧毁了整个吴哥王朝,从此,吴哥王朝就消灭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

吴哥城南门

在柬埔寨吴哥王朝的430年历史中,各个朝代先后共修建了900多座庙宇,现遗存600多座庙宇,吴哥王朝倾尽国力修建了如此数量庞大、宏伟建筑群,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宗教信仰,吴哥王朝先是信奉印度教,再信奉大乘佛教,教系的变换对国家历史影响是深远的,这些都可以在吴哥王朝遗存的庙宇中找到历史的印记。

女王宫的方形柱墙

这是吴哥的宗教文化,咱们再从建筑装饰艺术的角度看看整个吴哥遗址,会发现诸多不解之谜,其中就有“方圆”的不解之谜:1、吴哥遗存的600多座庙宇中全是方形的建筑,为什么没有一座是圆形的?2、吴哥庙宇的建筑中成千上万根柱子中为什么极少出现圆柱?3、吴哥所有庙宇中没有一个圆形的殿堂,也没有一个圆形的穹顶,这又是为什么?总之,吴哥王朝时期建筑群中的装饰艺术中就缺少了“圆”的元素,难道吴哥王朝时期的建筑艺术只喜欢“方”不喜欢“圆”?这个“圆”是不是吴哥王朝高棉建筑文化艺术的千年密码?


1、无处不见的“方”地图位置的方这张吴哥旅游地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吴哥城就是“四方城”,小吴哥地形是四方形,圣剑寺地形也是四方形,连东湖、西湖都是方形的。

柬埔寨吴哥导游图

小吴哥地图

庙宇建筑外形的方再放大地图看看,更惊奇发现,所有庙宇都是方形的,而且庙宇的核心建筑区是正方形的。

巴芳寺外观是方形的

庙宇连廊建筑的方进入庙宇看到连廊全是方形的连廊,就连天台的连廊都是方形的。

小吴哥的藏经阁

建筑柱子的方不管是吴哥城,还是小吴哥等,寺庙里成千上万根柱子,几乎全是方形的,极少是圆形的。


如巴戎寺49座莲花塔和吴哥城五个城门的莲花塔基本是方形的;女王宫的三座石塔是方形的;就连小吴哥5座莲花蓓蕾塔的基座都是方形柱建成的。总之,所见之处全是方方正正的建造设计。



小吴哥莲花蓓蕾塔,底座是方形,而塔尖部分为圆形。

2、难觅踪影的“圆”整个吴哥高棉庙宇能够见到有“圆”元素就是小吴哥5座莲花蓓蕾塔的塔尖部分,莲花塔是上圆下方的密檐石塔,塔尖部分由七、九层圆形莲花塔檐逐层向上收窄到顶尖,中心塔的顶尖还留有一个圆洞。


还有在各庙宇所见象征湿婆强大生殖能力的“林伽”,是生殖阳具崇拜的神秘“圆”,也是印度教信奉湿婆的图腾表现;再看看各庙宇的窗棂,见到窗棂多层葫芦状圆柱,每座庙宇圆形的窗棂圆柱都不相同,同一座庙宇的不同位置也不相同,有圆葫芦型分层雕刻,有柱瓶式雕刻,有尖角行雕刻等,这些不同形状的圆柱是否代表不同的含意?最神秘的就是小吴哥窗棂圆柱,葫芦状的雕刻、层数与石塔的数量、形状神合,这里是否在传递某种神秘的信号?是否藏有高棉建筑的千年密码?再是隐藏在浮雕图案里面的圆,这些圆图案描绘的多数是莲花图案,还有战争的情景,还有人们生产、狩猎等生活情景,也雕刻了许多动物的形象和一些特殊的图腾,这些表达了神、人间和自然界等情形的图腾是否代表着某种深刻的含义?

在女王宫门厅摆放的尤尼,上面代表湿婆强大的生殖能力的林伽已经不在了。

3、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多方少圆?①、庙宇建筑的原材料庙宇的主要建筑材料就是红土岩和沙岩;坚硬的红土岩有如海绵一样的吸水能力,吸水后更加沉重和坚固,适合用于地基建筑和建筑结构中空隙的大量填充,因此,在高棉的庙宇中会看到许多这种岩石,这也是高棉庙宇的基础骨架材料;红土岩不适合雕刻,而所有精美雕塑使用的石头是沙土岩,这种沙土岩开采于暹粒的库伦山,沙土岩质地精细适合雕刻,而且硬度适中,因此在高棉的庙宇中被大量应用,但是容易风化。按照当时的建筑修建技术,将沙土岩磨成平面会比磨成圆形曲面容易得多,这是否就是没有圆柱、圆塔、圆殿的圆形造型的原因之一?

神秘的小吴哥窗棂雕花圆柱

②、宗教图腾的喜好吴哥王朝时期信奉的印度教和大乘佛教,教系的宗教图腾喜好是“好方少圆”?这点可没有绝对的定论,查看印度教系的庙宇建筑,方形、圆形都存在,圆柱、圆塔、穹顶等都会出现在印度教的庙宇中,但唯独在柬埔寨的印度教庙宇中就没有出现;大乘佛教庙宇建筑中“圆”的元素也非常常见,而且,往往会有大的圆形祭坛,在吴哥王朝后时期信奉大乘佛教时修建的庙宇,也没有出现“圆”的元素!难道这是柬埔寨的自己特色?

小吴哥“天界”层的窗棂圆柱

4、柬埔寨“圆”的千年秘密柬埔寨小吴哥供奉的是毗湿奴,苏利耶跋摩二世修建小吴哥实际是为自己的陵墓而修建,但在他离世的时候工程还没有竣工,最后也没有葬在小吴哥。

小吴哥中心蓓蕾莲花塔,方形的基座和圆形的塔尖。

后来,人们在小吴哥考古研究时发现小吴哥隐藏着一个独特的秘密,中心塔塔尖留有一个“圆”洞,每年3月春分和9月秋分节气,太阳正好在中心塔的正上方,阳光穿过塔尖的圆洞直射到小吴哥地下30米深的密室,那里就是原来计划用来埋葬苏利耶跋摩二世的墓室,这是苏利耶跋摩二世构想与上天神灵沟通的方法,这不是偶然的奇特现象,而是特别专门设计的,中心塔塔顶的这个“圆”就是“神界与人间”的联系点。

巴戎寺的方形尤尼和圆形的林伽

吴哥王朝供奉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湿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庙宇都会摆放代表男女交媾的“林伽(LINGA)”,寓意湿婆强大的生殖能力,也被称为“生命之神”,“林伽”图腾代表阳性的“阳具”崇拜,这也是最常见的“圆”林伽。

这些躺在茂密森林里的窗棂圆柱,也许在等待着历史的回归……

由此可见,是否可以认为“圆”在高棉文化中的装饰地位很高?代表着柬埔寨宗教体系最高级别的图腾,这个“圆”就是吴哥建筑文化艺术中的千年秘密!

二、柬埔寨吴哥巴方寺为什么建石板桥?


这是约200米的石板桥参道,这里是否藏有千年不解之谜?

现在去柬埔寨吴哥城的巴方寺看看,那里就有一个令我不得其解的庙宇建造配套工程:从斗象台广场二米多高的阶梯进入巴方寺的外围墙门楼,就可以看到大约200米长的石板直桥,石板直桥直通到巴方寺一层回廊阶梯,石桥的桥墩是由密密麻麻约1米多高的圆石桥柱组成,石圆柱分成三排,然后在石圆柱上铺上大石板做桥面;桥的两侧是人工湖,雨季湖水蓄满时,石板桥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过水桥。

这是约200米的石板桥参道,这里是否藏有千年不解之谜?

进入巴方寺的一、三层回廊和卧佛前广场,也会发现回廊与阶梯之间同样布满了这种石圆桥柱阵,摆放的方式与外石板桥相同,且按照走道的方向连接各个阶梯、出入口,形成一个石板桥互通通道,可惜现时桥面的石板已经不复存在了。

精美雕花的石板桥圆柱阵

为什么巴方寺里外都建有石板桥?查看网络资料,只看到如下的描述:蒋勋《吴哥之美》:巴芳寺目前已是一片废墟,唯一清楚留存的是长达172米的引道。引道从入口塔门开始,用1米高的圆石柱架高,上面铺石板,圆石柱间距很密,上下都有柱头雕花。用这样密而讲究的列柱支撑,使引道显得特别庄严,好像为特定人物铺的红毯一般。巴芳寺修长笔直的引道,走在上面,使人产生肃穆安静的感觉,反而会忽略寺院正殿的存在。又如其他的网络资料:一踏进东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约200米、高约2米的圆石柱架起来的“空中参道”。这条参道同样也是具有连接地上和天界的彩虹桥的含义。据说在雨季,这条长长的参道两旁满是水,走在参道上,会有一种水中漫步的感觉。

巴方寺一层平台上的石桥圆柱阵,布局与外石桥柱一样是三排阵列,石桥石面板已经缺失

这些游客对于巴方寺石板桥参道的观感描述只是说了石板桥的景观现象,并没说出修建的原因,难道建这些石板桥是印度教庙宇建筑风格的要求?纵观吴哥王朝遗存下来的600多座庙宇,在大型的庙宇建造中会有设置道路式参道。小吴哥几百米参道是石板道路式参道,连跨过护城河的参道也是截水修建石板路;女王宫的参道同样是道路式参道,只有巴方寺是石板桥式参道。可见修建石板桥参道不是印度教的教议要求,那这里必然有它不同作用和不解之谜!

从巴方寺一层平台瞭望石板桥参道。

再看看周达观《真腊风土记》的记载:城郭州城周围可二十里,有五门,门各两重。惟东向开二门,馀向皆一门。城之外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桥。桥之两傍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将军之状,甚巨而狞。五门皆相似。桥之阑皆石为之,凿为蛇形,蛇皆九头,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势。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五,面向西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门之两傍,凿石为象形。城皆叠石为之,可二丈,石甚周宻坚固,且不生繁草,却无女墻。城之上,间或种桄榔木,比比皆空屋。其内向如坡子,厚可十馀丈。坡上皆有大门,夜闭早开。亦有监门者,惟狗不许入门。其城甚方整,四方各有石塔一座,曾受斩趾刑人亦不许入门。当国之中,有金塔一座。傍有石塔二十馀座;石屋百馀间;东向金桥一所;金狮子二枚,列于桥之左右;金佛八身,列于石屋之下。金塔至北可一里许,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郁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数间。又其北一里许,则国主之庐也。其寝室又有金塔一座焉,所以舶商自来有富贵真腊之褒者,想为此也。石塔出南门外半里馀,俗传鲁般一夜造成鲁般墓。在南门外一里许,周围可十里,石屋数百间。东池在城东十里,周围可百里。中有石塔、石屋,塔之中有卧铜佛一身,脐中常有水流出。北池在城北五里,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数十间,金狮子、金佛、铜象、铜牛、铜马之属皆有之。周达观也没有对巴方寺作详细描述,只是记录了巴方寺的方位和概况:金塔至北可一里许,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郁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数间。

圆石桥柱阵的排列方向纵横交错连接各阶梯、出入口。

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人准备修复巴方寺,将坍塌的石块及位置做好标注,拆解再重新拼装,但1970-1992年间柬埔寨20年的内战,将所有的重修计划搁浅和资料尽毁,整个重修工程已经变得寸步难行、毫无头绪,因此,寺内的石板桥修复已经变得无能为力了,要还原石板桥的功能就难上加难。

石板桥参道连接一层平台阶梯

但是,巴方寺为什么要建石板桥通道呢?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和探究,是否可以通过探究巴方寺的建造过程找到蛛丝马迹呢?据网络资料:巴方寺(Baphuon,又叫巴普昂寺)是11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II,公元1050-1066年在位)于1060年修建献给湿婆神(Shiva)的国寺,它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现巴扬寺西北200米,紧邻皇家宫殿的南围墙。巴方寺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二世在1060年修建巴方寺,目的献给湿婆神,并将此寺定位为当时吴哥王朝的都城中心,重点借力湿婆神彰显君权与神权的合一,向人们展示自己就是代表天神在人间的统治者。


在吴哥王朝从九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几百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都清楚柬埔寨只有雨季和旱季,雨季的水灾与旱季的旱灾往往令农业生产颗粒无收,如果没有粮食、农产品等基础物资的支撑,国家的命运是毫无保障的,因此,吴哥王朝的每一个朝代都倾力开挖庞大的人工湖和水利工程来抗旱减灾。吴哥王朝时期开挖庞大的东大人工湖、西大人工湖和运河、沟渠系统就是治水、用水的例证,高棉先人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农业,为固本强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高棉人的聪明智慧。


吴哥旅游地图:左边蓝色的湖就是西大人工湖;右边浅泥黄色的湖是干涸的东大人工湖,现在已经干涸了。

但水利系统开挖往往受制于当地的实际地理地质条件,这条件对水资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吴哥城位于湄公河的下游,地表层属于河道滩涂沙土地貌,沙土的特性是吸水不保水,水渠和水库都会因沙土失水而渐渐水位低下,从而失去了水利的功能,吴哥王朝先人们开挖的东大人工湖就因为严重失水而逐渐干涸;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主政吴哥王朝时高度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在修建巴方寺的同时下令开挖西大人工湖来代替东大人工湖。


修建巴方寺和开挖西大人工湖这两项重大工程同时开工,在项目共性方面必有相关的联系,因此,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修建巴方寺时特意将寺外围墙修建成约2米多高的厚石围墙,建成方形的超大水池(寺内人工湖),雨季的时候整个围墙内就能蓄满约2米深的水;同样的原理,在巴方寺的一层、三层回廊平台及卧佛广场平台,也特意建造成浅水池。

吴哥旅游地图:左边蓝色的湖就是西大人工湖;右边浅泥黄色的湖是干涸的东大人工湖,现在已经干涸了。

由此可见,巴方寺石板桥参道、通道是因水而修!虽然我们无法看到几层水池满水的景色,但石板桥肯定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红地毯通道”,也不是“空中参道彩虹桥”的美丽画面。

三、小吴哥的东门,一定要走走


小吴哥东门

小吴哥是吴哥王朝时期唯一向西的建筑,其他的建筑全是坐西向东的,这曾经一直是考古界的不解之谜,后来,经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考证:小吴哥不只是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为供奉印度教毗湿奴的庙宇,也是苏利耶跋摩二世为自己修建的葬庙,然而他在小吴哥还没有竣工之前已经战死沙场,为国而崩;在小吴哥竣工后,苏利耶跋摩二世也并没有回葬到小吴哥,这一点也成为了不解之谜,但是高棉人还是一直把小吴哥当作他的庙墓。

小吴哥环城河

座东向西的小吴哥门口在西面,参拜者都从西面经过护城河的石板参道进入西门,再通过长长的参道进入小吴哥主殿;现在游客参观方向同样是通过护城河参道和西广场参道进入。


但查看小吴哥的卫星地图会发现,其实小吴哥有两个经过护城河的门口,除了主门口西门,还有东门,那么为什么古往今来极少人从东门进来呢?是否东门藏有秘密?1、恐惧的密林前一天从西门进入参观了小吴哥,今天为了赶上拍小吴哥的日出,凌晨四点多,天没亮,打着手电从东门进入小吴哥,穿过茂密的森林,走过泥巴路,没有灯光和石板路参道的指引,连个人影都没有,真怀疑自己走错了。


幽静的树林里四周传来一阵阵虫叫声和树叶的“莎莎”响声,走着走着,突然一队黑影流窜,瞬间将我们吓蒙了,定神后,手电光照下是一群野猴子来回的探串,若不是几个人为伴,还真有“吓破胆”的可能。


走这一段几百米的路,觉得特别的漫长和恐惧,这种恐惧来源于对小吴哥神秘庙墓的初认识和环境的森密,虽然知道不会有危险的情况发生,但心里的恐惧关仍然无法翻过。


太阳出来前的天亮,渐渐让我大概看到前面的风景和道路,微风送来了清清的凉意,还带有甜甜的棕榈糖的甜味,也带有淡淡的鸡蛋花香,也听到了晨鸟的吱吱喳喳,刚才所有的恐惧全被这些取代了……我更喜欢天亮后这条路给我完全原生态的自然之美,没有人工干预的杂件。


2、神秘的日出进入小吴哥的东门,顾不到东门景色,急忙来到西门广场的净身池,这里已经聚满了看日出、拍日出的游客,与刚才的景象完全不同。

观看日出的游人

我拍过无数情景的日出,但小吴哥日出给我的感觉不是热烈、五彩斑斓的朝气蓬勃景象,小吴哥五座莲花宝塔在净身湖的倒影只能用“神秘”来形容,高大的棕榈树并没有喧宾夺主,反而给整座小吴哥的剪影添加了生气,净身池的睡莲如一个个静坐诵经的和尚,就连五色的晨彩给我的感觉都只有“安静”……


小吴哥日出还有个更加奇特的景观,每年的春分和秋分节气时候,太阳刚好在小吴哥中心圣塔正顶升起,这两天是观看日出最好的时机;这一天的正午,太阳光正好由中心莲花宝塔的塔顶圆孔直射到地下30米深的墓室中(据说这个墓室是用来安葬苏利耶跋摩二世的,但后来并没有安葬在这里),阳光直达墓室,苏利耶跋摩二世通过阳光与上天沟通对话,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生前的构想,这符合他供奉印度教毗湿奴的宗教教义和政治目的。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古高棉人特意安排,从考古的科学考证推断:这就是高棉人将天文与宗教文化完美结合在建筑艺术中的智慧。


3、静谧的沉浸日出的神彩随着一队和尚和女信徒从南面徐徐绕主殿走来而渐渐消失(这个时间节点可能是特别选定的),金黄色的晨光将莲花宝塔和回廊镀上了金光,东门的样貌已经尽显出来,从泥巴路到小吴哥的主殿,并没有一层又一层的回廊和藏经阁,也没有净身池的参拜配套设施。


这边并没有来回穿梭的游人、导游,只有稀疏的几位游客;没有肃穆的朝拜氛围,只有享受晨光的小憩;没有旅游打卡的拥动,只有沉浸式的思考;没有历史故事的翻滚回放,只有静谧的人境相融……小吴哥的东门,只有静谧的沉浸……

晒晒晨光是件美事

面向着太阳打坐,是一种境界。

面向着太阳打坐,是一种境界。


外国朋友友善会意



四、柬埔寨吴哥塔普伦寺的现状是天意?


柬埔寨吴哥王朝遗存的塔普伦寺已经被原始森林湮没吞噬了,庙宇与树木结合成了相生的合体,几百年的相生与共造就了自然的奇迹,有人认为是爱的交缠,有人认为是森林破坏了庙宇,还有人认为是自然力量大过神力……

《古墓丽影》在塔普伦寺取景的位置,这里成了网红打卡之地,排队拍照留影。

吴哥王朝遗存下来的六百多座庙宇中,唯独塔普伦寺是这般树与寺庙密集交缠的情形(其中圣剑寺、崩密列等寺庙有几棵类似的树)。在这,我只见“蛇”不见寺,整座寺到处盘满了大大小小的那伽“蛇”,我认同当地人说的是“天意”,可这“天意”究竟在哪?是否还藏有不解之谜?

部分坍塌的连廊,依然可以想象出塔普伦寺当时的雄伟。

1、卫星地图看塔普伦寺既然当地人说塔普伦寺的景象是天意,那就从天的角度看看塔普伦寺究竟是否与众不同?

柬埔寨暹粒吴哥中心景区是一片深绿色的森林海洋

从卫星地图看整个暹粒吴哥古迹区域,是一片平原满满绿色的森林景象,能够看见的寺庙有小吴哥、大吴哥、巴肯寺、圣剑寺、茶胶寺、女王宫、斗象台等大型寺庙建筑,如果不是地图位置名称标注,的确无法找到塔普伦寺的位置,因为该寺庙已经被森林湮没了。

小吴哥的卫星地图

吴哥城的卫星地图

再放大仔细看看各个寺庙地图,唯独在塔普伦寺周围的树木形状和颜色与其它寺庙的都不一样,是否这里树木的种类和数量都与众不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塔普伦寺的卫星地图显示树木的颜色和形状都与众不同,红圈部分的树木在吴哥王朝遗址范围这里最多。

在1431年暹罗军队入侵并攻陷吴哥,吴哥城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吴哥王朝被迫逃离而迁都金边,从此吴哥城就渐渐湮灭在丛林莽野之中,并如人间蒸发般的完全消失了。四百多年后吴哥王朝遗址被重新发现,到现在经历了八百多年生态变迁,森林树木繁衍生息吞噬了整个吴哥王朝遗址;从树木、植物繁衍区域分布的规律来看,应该不会出现某些种类树木局部集中的现象,但从卫星地图上看到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难道就是“天意”之一!

2、塔普伦寺的实景卫星地图上的塔普伦寺与众不同,实际现场情景是否更加惊奇?

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

这棵是名贵的几百年酸枝树

这棵是几百年树林的黑檀树,价格不菲。

进入塔普伦寺范围,宛如置身于参天大树的森林世界,茂密的树冠将太阳遮得严严实实,夏日火炉般的闷热全已退去,迎面而来是阵阵阴凉。景区道路周围全是高大的油树、黑檀、酸枝树等树木,名贵树木大量集中也是这里的特色,有的已有几百年树龄,成为柬埔寨政府重点保护的名贵树木。

塔普伦寺的正门四面佛石塔

入口处四面佛塔的背面已经全部被大树的根系穿满了,只能从根系的空隙中看到石塔及围墙的石块。

长在石塔上的蛇树树根已经将整座石塔贯穿石塔和基础

乱石堆中的木棉树生长依然长势茂盛

蛇树根将围墙包围起来了

树根的形状像到处延伸的那迦

环视塔普伦寺的城门、宫墙、连廊、石塔等大部分位置已经被参天大树占据了,庞大、错综复杂的树木根系竟然将神庙的巨石建筑全部包揽交缠,石缝中任何空隙都不放过,并结成一张张巨网,寺庙仿佛成了树的“网中之物”,雄伟的寺庙建筑已经面目全非了……

绞杀榕的树根结成了树根网将石塔全包围起来

其中有一种树是我们常见的榕树,树型比较小,当地人叫它为“绞杀榕”;另一种是高大参天、根系粗壮的木棉树(Kapok),但当地人称这是“蛇树”,为什么叫蛇树?这里是否有不解之谜?

塔普伦寺的五头那伽

3、那伽的传说柬埔寨高棉人说的“蛇”就是印度教的“那伽”,那伽是印度教主神梵天选定的蛇神,它的职守就是支撑、平稳大地,是看守大地的主神,掌管着大地、海洋和湖泊,控制着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灾难。

伸出长长舌头的五头那伽

印度教传入柬埔寨后,蛇神那伽也被人们认知并成为了神兽的图腾,后来高棉人不断将那伽图腾进行演变和精华沉淀,形成了具有柬埔寨高棉文化特征的那伽形象。

巴戎寺十三头那迦

在柬埔寨的许多神话传说故事中,都可以找到那伽形象;高棉人还将人类特有的民族血缘和繁衍生息注入了那伽,并将那伽奉为柬埔寨人的祖先,祈盼那伽保佑人们生活幸福和身体健康、保佑国家繁荣昌盛。

两天粗壮的蛇树树根,就像角力的两条那伽在搅拌乳海。

柬埔寨的宗教形态从印度教转到大乘佛教,再到神王崇拜等多种文化形态交融并存,那伽是贯穿整个宗教体系的一条“长蛇”,形成了柬埔寨独特的那伽文化,因此,那伽信仰礼数都有严格的教义:三头那伽是蛇王,五头那伽是水神,七头那伽是保护神,九头那伽是至高无上的皇族的象征。

原来这种根系粗壮、错综复杂的木棉树与高棉人认知的那伽形态神似,因此,高棉人就将这种木棉树称为那伽“蛇树”了。

4、搅拌乳海中的那伽吴哥王朝遗存下来的六百多座庙宇中,那伽、搅拌乳海是寺庙装饰必不可少的重要题材之一,大量存在于石雕、壁画、墙角、屋檐、参道、回廊等位置。《搅拌乳海》是古印度最著名的神话故事,故事中代表恶神阿修罗与代表天神善神菩萨为了“不死甘露”而展开了永无休止的争夺,双方不断拉拽那迦,乳海中的两条多头那伽不断翻滚,搅动乳海海水波涛涌动,海浪花飘溢,浪花变化出各种各样的神物和神兽,一会香云甘雨,一会毒气焰火,有的变成了洁香牝牛,有的变成了女梵琉尼,有的变成了七头长耳天马等等,最后,浪花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女神阿普莎拉(Apsara),她们就是“不死甘露”的化身,是生命喜悦的喜神。

吴哥城南门的搅拌乳海雕像护栏,左边代表善神菩萨,右边代表恶神阿修罗。

蛇树大量集中于塔普伦寺,树型那伽变成了主角,这里肯定就是盛产“美丽的女神阿普莎拉”的地方,那么,这与塔普伦寺又是否存在着某些联系?


女神阿普莎拉

女神阿普莎拉

5、塔普伦寺塔普伦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于1186年为母亲修建的,是他即位后修建的第一座寺庙,“塔普伦”高棉语的意思是“祖先梵天”,他把母亲当作“智慧女神”普拉季纳帕拉米塔(Prajanparamiat)来供奉,也就是“众佛之母”,据说寺庙里供奉的这位女神的容貌就是根据阇耶跋摩七世的母亲容貌所雕塑。


塔普伦寺供奉的是众佛之母,是吴哥王朝时期修建的庙宇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佛祖庙宇。人们祈盼搅拌乳海产生越来越多的“女神阿普莎拉”,也符合人们期盼健康、繁衍生息的愿望,同时也是众佛之母的心愿——多子多孙,这就是阇耶跋摩七世为自己母亲修建塔普伦寺的目的。


综上所述,虽然塔普伦寺被蛇树交缠是自然的巧合,而且交缠的状态、形态与《搅拌乳海》故事描述的情形神似,这种巧合无法通过科学方法的进行论证,但现实存在就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可以算是这种不解之谜的一个解释,重点是符合柬埔寨人们宗教文化信仰的精神,因此,塔普伦寺只见“蛇”不见寺就是“天意”。


女神阿普莎拉

众佛雕塑

五、结束语



柬埔寨吴哥还有许多不解之谜,有待继续探究。柬埔寨之旅的游记在这先告一段落,感谢你的阅读!欢迎关注“哎呀顶”,更多旅游心得与你分享。

  • 摄影
最后编辑于2020-08-12 16:22:15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前往
/2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