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开了8000多公里,重新发个作业。。嘿嘿
1 71 发布于 2018-03-11 21:03:26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从7月底提车,到现在一下子就半年多了,刨去春节我跑海南去了一个月没开,i3到手后开了8700多公里。基本上算是把这车各种情况都弄明白了,重新整理个使用帖,争取骗一个精华。。。。

先插图一张,i3的造型反正各有评价,但是在侧面看起来比很多电动车都协调,主要因为这个19寸的大轮子,尽管是个小面包车的造型,轮胎直径大的好处就是轮子比例接近车身高度的一半。忘了啥地方看来的,好看的车侧面,轮子都得占一半高度。。
锅盖轮毂看起来真是造型太简单了,但是为了风阻,忍了。。其实对我这种神经病型强迫症来说,我真受不了带旋的轮毂设计,一边是左旋,另一边还是左旋,看起来两边轮子转的方向都不一样。。。。锅盖这种对称造型是唯一能接受的。。


在我看来,这车是目前少有的可以让你能感受到一丝未来的产品。在这个市面上,就没第二个产品能达到这个高度。i3实现了在一个尽可能小的车身上的最大化空间使用,在不损失驾驶性能的同时还保持足够的续航里程,作为城市用车,i3基本上就是典范了。

我在11年时候买过一辆smart,14年底置换成了双门A1,17年买了这个i3,所以BBA的最便宜最小的车,我至少都有过。这仨车在欧洲其实定位也类似,以城市使用为主的小车,符合欧洲人出远门有大车,进城开小车的需求。


A1亮个相,这个车我都没发过提车作业,主要是比i3还小众,到现在这都3年多了也没找到个北京的组织。

smart在北京限牌的背景下,作为个性化小车没问题,但是一个只能坐俩人的车实在是太奢侈了。尽管开smart时候自我感觉觉得挺环保的,实际上算账来说,百公里油耗5个左右,对于只能带俩人来说,其实并没有飞度或者混动丰田之类的划算,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车足够小,无论是行驶还是停放都占用了非常少的道路资源而已。另外由于老smart的AMT变速箱一着急就顿挫,越急越顿,长时间驾驶实在谈不上舒适,最后决定干脆给换掉。。
ps,尽管我smart就开了3年,其实也开着跑过好几趟天津,还跑到东营转了一圈,开长途久了是真的不舒服。。

插图一张,纪念一下当年开着我smart小摩托突突突到东营。。
从侧面看,smart的轮子就只占高度的1/3左右,明显就是个小面包造型了。

A1是在觉得smart实用性不够的情况下买的,14年全落地应该24w左右,本来想买红色+黑色,但是全北京没有舒适版双门的红色车,只能选了不够拉风的斯科巴兰+银色。。
A1是典型城市用车,低功率的1.4T+7速干DSG,在城里开基本上6-7个油,比原来smart也就多了1个。考虑到性能比smart的提高和稍微能坐4个人的实用性,其实这车在家用方面还可以。双门车上下车尽管不方便,但是还是挺拉风的。***事情为重,不然就买个polo就好了。
ps,尽管A1就是polo改的,但是很多设计都变了,A1把电瓶扔到了后备箱,配重上比polo要好一些,然后发动机舱看起来就像是有东西被偷了一样。。。

估计也就我这种神经病有这强迫症,我喜欢顺着合模线摸,然后。。
A1的这些杆连注塑口都不带修的,不打磨就算了,居然连挫平都懒得弄,欺负买便宜车的人。。
就这水平比WEY都差远了,我看VV5都把这点东西处理了。

其实我挺想演示一下A1坐后座的效果的,算了还是不自取其辱了。。
上一次我钻后座是爬着出来的。对于我这种胖子,双门车就只有我当司机的份。。
就空间来讲,smart尽管车不大,内部远比多数人想的要大,我很多朋友都认为我肯定是挤在smart里面的。smart副座的空间更大,在副座都可以让180以上身高的人把腿伸直,毕竟是个面包车,头部空间那就更别说了。。
A1就一标准小型车,底盘也低,座位也矮,当然也更紧凑,坐在里面紧巴巴,倒是挺有包裹感。。这就是看追求的方向了,坐smart里面肯定不会给人运动的感觉,A1好了不少。。
ps,继续废话一句,A1有非常不错的运动感。。无论是排气声音,dsg的反应,转向手感,都很有运动感,驾驶有一定乐趣,但是只限于运动“感”。。距离运动性那就差远了。。主要是90KW的1.4T实在是不够看的,就算是一脚油7档变3档,也就是一普通车水平,纯粹是只有加速感没有加速。。
相比之下,i3在基本同等重量的情况下,马力从120匹变成120kw,换了一个单位,而且尽管dsg很快,电动机更快。。加速简直就是随踩随有,基本上随便啥时候要加速就启动,完全没有等待。

前面扯远了,回到i3的使用问题。。
先来说空间。。

这图是某天我洗完i3钻到后排照的,前座是按照我平时开车的位置不变,直接坐到后面,膝盖距离前座还有不少距离。考虑到我是个220多斤的胖子,这个后座空间对于一般人来讲是完全够用的。

这是我在家里车库照的,在后门无法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有人说就不好下车。
其实前门只要能正常开,i3的对开门还保持了两座车的设计,前座可以翻倒。这是后门和前门都开一格时候的敞口。我觉得并不是很影响上下车。
但是这种情况,因为边上空间不够,得是前座的人先下车,然后离开车身位置,后座的人开门站到前门里面,才能关上后门。。如果俩人都挤在门里面就完了。。。。还是停进车位以前先下车或者从另外一边下车吧。。。。
哦对,这照片顺便吐槽一下后排安全带。。其实这个车后排只有俩座,中间只有杯托,这样的话为啥不能把安全带插扣的位置设计宽一点。对于我这种胖子来讲,在后排不系安全带时候是很舒服的,但是系上安全带,安全带扣就会挤在屁股侧面,稍微考虑一点屁股上肉多的人不好么。。。。。

i3的内部空间设计的非常合理,完全体现了电动车的优势,前排脚下空间巨大,随身的包可以直接扔脚底下。而且从驾驶席到副驾驶席很随意,完全不会有翻山越岭的问题。
说到这个空间,其实多数人还是没有习惯电动车和汽油车的不一样。特斯拉的内饰总被人看不上,一方面是做工不够细致,另一方面是多数人就没接受新时代的车可能就用不了那么复杂的中控这个事情。像保时捷那种整个弄个坡道的中控和扶手,究竟有啥必要么?
ps,相比之下捷豹就一传统企业,i-pace的中控就和其他捷豹一个类型,把电动车底盘节约出来的空间又给浪费掉,当然那车也i3大多了,人也不稀罕那点空间。

这个杯架原本是在扶手箱下面的,可插拔到前面,便于放两瓶水。。或者对于有些有俩杯架的车主,三瓶。。我是觉得比较占地方,拍完照片又塞回去了。。我还是觉得前面宽敞了随便放东西比较方便。
另外好多人都没注意在中控的正下方有一个点烟器是可以取电的,我用这个来接手机,扶手箱里面的用来接记录仪了。后备箱里面还有一个电源,外加一个假的点烟器,这一点还是比较方便的。。
i3作为环保先锋,车里不许吸烟,所以没有烟灰缸也没有点烟器。实际上车里都是塑料和布艺,瞎抽烟烫坏了修起来可就得哭死了。。

后备箱其实装的东西也就够买菜,28寸的箱子平躺着可以放下,外加一个书包。在童童爸帖子里的配件被减配了,三角牌只能随手乱扔,灭火器我也买了个扎带,前两天搬箱子把座位放倒所以扎带还没捆上。。
后备箱垫是群里车友推荐的,才60多块钱,我觉得超级划算。。穷人比较不能接受买个车里垫子啥的还好几百的。。后备箱地板上的那个固定带反正也没有,还是弄个垫子防止弄脏比较重要。。
后排椅子的翻倒由俩带子控制,看起来真是挺简陋。。而且最后不拉住带子,椅背恢复不到原位,或者可以恢复到原位但是我用的力度不够。。放倒座椅就是个小货车了,当床睡都没问题,平整度也都非常好。。

i3就驾驶来讲确实是很不一般,好多人开始都习惯不来,但是目前看习惯了的都觉得特方便,一脚油门就跑遍全城了。具体控制好多人都说过,重复没意思,就说点驾驶时候的小发现。。

这个仪表指示的应该是个加速度,具体是不是得高手来确认,但是我的感觉就是个加速度指示。有测评说i3在动能回收时候是没有刹车灯的,其实不是。根据我在大公共前面的测试,指示标到图上这位置,车开始有明显减速时候,就会亮灯。在这个位置右边那两个动能回收,估计是减速度不够,对车速影响不大,并不亮刹车灯。所以不会说i3在路上跟一脚油门一脚刹车一样的开,当然如果收油过头了,每一次过了这个位置肯定都会亮一下。。。。后车认为是故意刹车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了。。

这照片因为是运动状态用手机抓的,照模糊了,但是差不多能看清。
在正常动能回收情况下,全松油门指示标只能到这一格,回收动能大约是50kwh/100km。。也就是这样子我拖这i3跑60公里应该就满电了。。

当踩刹车时候,这个指示条可以到最后一格,也就是减速度最大。但是这个标示也没有量化的概念,不知道这个最大是绝对值多少。
在冬天某些时候冷车状态下,i3会出现刹车变硬。根据群里各种讨论,疑似的结论是冬天动能回收似乎处于预热状态,也就是稍微带了一些刹车,刹车相当于已经踩了一部分,以至于实际踩刹车时候比较硬。但是只要踩下去这个指示条就是达到这个顶端的,也就是减速度应该是一样的。。
但是这种症状随着车温度上来,很快就没了,我就一直也没机会试验出来究竟刹车效果上是不是有区别。。

在特别冷的某一天,我发现我的i3冻透了,论坛上也有人发过这种情况,类似于被限速了。
这种情况下我开车回家从东直门走京承回小汤山,走了城里和高速,我感觉这个是限制了最大扭矩。因为这种状态下还是可以维持加速到120的时速,也就是最大功率应该还在,但是加速度明显低于常规时候能踩到头的效果。不知道有没有高人能解释一下。
不过没有高人也没事,反正这种情况不影响开,随便哪里还都能跑,不会说一下子就从小宝马变成瘸逼乐了。。

在宝马的i remote里面有个这个能效成绩,总的来讲就是开eco pro,别瞎跑,别开空调,就能100%。。我刚提车时候以为100%有个花呢,其实就是这碎片堆得高一点,一点也不激励人。。

再说开车的杯具。。i3作为实际价值40万的车,千万要小心。。

这是提车刚一个月时候,我妈开i3扎个啥玩意,但是没停车一直开,然后轮子彻底破掉了。估计再开一会胎面都要掉了。。
i3的轮毂还是很结实的,估计这样开了3公里,没有磕坏,谢天谢地。。。
一个轮子1600,***比我s60的都贵。。关键是特稀少,后来群里车友轮子坏了就没得买了,订轮胎要一俩月。这个问题宝马应该解决一下,哪怕我们集资预存一点钱也该随时有轮子可以换。

扒下来的轮子里都是橡胶沫,0胎压状态下一路磨,基本上钢丝都磨断了。不过这个轮子破的还运气,是折叠着瘪的,所以侧壁都是一楞一楞的压痕,要是平着瘪的估计轮毂就磕地面了。。

这就是罪魁祸首,就特么这么大的一个石块,就把这轮子刺穿了。这个轮子特别金贵,特别金贵,特别金贵,别觉得现在优惠多了这车就20多万了就当作买了个20万的车,这车比3系金贵多了,捡了便宜的车主别真当是廉价车开。。不然随手就1600块钱没了。。

这是刺穿了的里面,明显看得出来一个洞,这个轮子又轻又薄,节能的同时,可能不太节财。。记得不要瞎开,不要瞎开,不要瞎开。。
ps,现在有做轮胎防扎处理的,其实我觉得可以做一下,但是这个轮子其实也就一般19轮子的一半宽,如果做了我怕喷太厚造成轮胎过重。。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实际做过这个防扎处理,喷胶的厚度和量是不是有啥标准的。。

这是外面扎石头的地方。才开了1000多公里的胎,就被一个石子硌了这么大一口子还刺穿了。。
肯定有人问不是有胎压么,i3的胎压是个abs版的,需要时速40以上才会测出来,也就是如果走了个破路,刺破了轮子失压了,如果路不够好一路都没开起来,胎压监测等于0。最后还是获得破轮子一条和满世界找轮子。。

关于加胎压和前雷达。。

解决方案很简单,花钱。。
装一套传感器,刷电脑,就有可以显示的了。
这里我觉得有俩选择,如果喜欢车里零碎少,喜欢车载系统的,装宝马原厂,这个是非常完美的安装,也不复杂。价格上小贵,但是所有品牌的原厂胎压都是同一级别的价格。
另外如果希望省点钱,也可以装一些其他品牌的胎压,弄一个小显示屏看着。零碎会多一些,但是也有好处。
宝马的胎压在偶尔会出现重置,重置大约需要连续开20分钟,也就是如果重置时候实际上有漏气,这个时间段是没有提示的。。相比外置系统的胎压近乎随时测量,原厂是有一点小不方便。

这幅图说明,这轮子受天气影响严重,记得平时多测胎压。我在车库里室温13度左右打气到前面2.2后面2.5的状态,在室外停车-6度时候,前面就掉到2.0了,后面2.3。在继续行驶胎温上来,到0度左右大约是2.1和2.4。在北京的冬天基本上胎温不会更高了,所以冬天记得压力要打多一点。。
大约是差个5度就会掉0.1的压力。相比一般车的轮子冬天基本不会变压力来讲,这简直就是气球。。

装胎压反正得刷电脑,干脆就加了前雷达。
这里吐槽宝马的宣传材料,我觉得肯定是德国人翻译的中文。在i3的宣传册配置单上,写的是”前后部驻车距离报警器“然后只有增程版才有这个功能,纯电的俩都没有。说人话就是纯电的标配了后倒车雷达,但实际上配置单没有写,这玩意是不是以后不标配也可以?反正宣传材料都没有写这个。。
宝马不是第一天弄这种匪夷所思的翻译了,之前有人讨论什么叫做“带制动功能的巡航控制系统”?这是因为宝马有一批***丝配置,里面还有一种“不带制动功能的巡航控制系统”,在下坡或者把巡航时速降低时候是没有刹车的,只能靠滑行减速。。i3先天带有动能回收,收油就减速,所以是带制动功能的巡航。。。
很遗憾,宝马没有给i3选装ACC的机会,所以不要以为这个功能是ACC,或者自动刹车。。哈哈哈哈

这是拆前杠装前雷达时候,前备箱只能装点零碎,尺寸不大,关键是前备箱盖那个挡板漏土漏水漏树叶。。基本上前备箱就跟敞开口差不多。。为此宝马贴心的提供了“前备箱防水储物袋”供大家购买,可以联系桃老板咨询。哈哈哈。
至于车壳,i3和smart如出一辙,除了结构以外都是塑料壳,以至于冬天不保暖。。从很多地方都会漏风。。对于开了热风就少20%续航来说,其实保温提高一些在夏天也会少用空调的。。
拆了前杠远光灯就一灯泡,近光是个总成。
说到灯光,宝马抠门的特点异常突出。现款i3配备了我见过的最高级的led自适应大灯,所具备的“自适应”功能仅有水平适应——随便一个氙灯都标配的功能。啥随动转向、啥转弯补光、啥自动远近光、都没有。不仅没有功能,还就是个单近光,远光是下面的卤素灯泡。我开始以为是远光led+卤素补光,想多了,啥都没有。。
马上要上市的新i3,估计是宝马回过味了,远光灯位变成了个日行灯,如此看来大灯变成远近光一体了。。

换完前雷达,会多一个控制按钮。我一直不知道为啥倒车雷达还需要个按钮,直到开了i3。。
i3的前雷达探测距离比较远,但是给我的感觉是待机时间比较长,只有非常慢或者比较近的时候才会出现。不像一般前雷达随时都在探测,i3的前雷达似乎处于暂停时间比较多,激发的比较慢。我家门口有两个2.16宽的限宽门,我开s60过的时候基本上靠近了就出来前雷达提示,开i3如果不减速,直接开过去了也不会探测到有东西。。
不知道是不是后装和原厂的区别,我还没找到机会蹭群里高配车友的原厂前雷达看看。。。

前面说完了用车,再说一些感觉不是很方便的问题。。

先提一下天线的问题。我也不知道宝马是怎么考虑的,天线装在跟说明书一起的塑料袋里面,并且没有明显提示这个车需要装天线。通常情况下鲨鱼鳍就是天线,只把鲨鱼鳍当造型,然后单独立个天线的应该就i3了吧。我差点就随手把天线扔了,看别人照片我才想起来回去找。。似乎有车友就拿出来说明书顺手扔掉了塑料袋和天线。。。这件事应该让ssss给提醒一下。

对于我这种农村人,没有天线的时候这个广播基本就不能听的,啥都收不到,我一直怀疑是不是纯进口的车先天水土不服,我的a1也有一些收音机不清楚的情况,但是s60从来都没出现过。。

嘿嘿,i3的天线正好可以插一个米老鼠。其实我想插一个胖鼠,但是这市面上就没有好看的老鼠天线球公仔,退而求其次弄个米老鼠吧。。

这图片截取自汽车之家网站,因为我车里太乱了。。

i3的中控相当于把3系中控从屏幕那里扯开往后推,空出来一个储物空间,非常好。。
不好的是下面的一半,相当于把3系的中控上下倒置了塞进来。当然对于整个i3的中控来讲,由于中控台只有这么大,可能只有这样放才能把按钮和空调管道都放下。但是缺点就是本身i3的坐姿就比轿车要高,基本上驾驶时候胸口位置就在红线了,以至于i3的出风口都过低。对我来讲这中间出风口平吹基本上就是吹肚子。。必须调整往上吹,但是由于i3车顶的高度,实际上空调出风并不能像轿车中部出风口往上吹时候带动全车,就必须开大风量,然后噪音和能耗都来了。。
如果选择上出风,哦对了这调风向也是个头疼的玩意,按好多次才能选个风向,相比之下我觉得我s60的中控真是太友善了。。上出风的出风口在玻璃附近,i3的中控造型决定了前面玻璃离人员的距离也远,夏天车里坐4个人就得使劲吹空调了。。

另一个就是idrive,我不知道其他的宝马有多好用,但是我一直不能理解为啥方向盘就不能完整的控制idrive。干啥事都得手放下来去扭那个圆钮。。用蓝牙听歌,方向盘除了能调音量以外就没别的作用了。切歌的左右键居然在副驾驶那边,这是需要副驾驶来决定听啥音乐的意思?。。

ps,i3的蓝牙很奇怪,我之前开s60,我妈开i3,我俩车停一起等红灯,我的手机就连到i3上了,改回来,下一个红灯又跳过去了,可能接收信号太强了。。
另外当手机连上蓝牙,如果开导航,如果在听广播或者usb,导航的语音还是走到蓝牙里面,也就是没有外放,也听不见声音。这点跟我在s60上不一样,我用s60听广播时候,导航就是手机外放,但是接电话时候会切换进蓝牙。。不知道是我操作还是设定有问题?还是说本来就这样。。

接下来是关于i3装etc的问题。
我发现群里朋友们都没有装,似乎大家开高速都太少了。对于我这种天天得路过一下高速的,还是有个etc比较方便。
ps,算钱时间到,以前我开s60,百公里10个油,我进城一趟走高速往返60公里,油费40多块钱,高速费10块。。现在电费5块钱,高速费10块,简直都不要钱了。。。以至于我现在城里停车都不怕贵了。。。。

这张照片是我偷桃老板之前的“小能喵”作业的。。我刚发现桃老板是有etc的
i3这部分玻璃做了加深处理,大幅度降低了朝阳和夕阳的晃眼程度,但是似乎跟有部分etc的电子标签有仇。。
桃老板图上这个etc应该是个老版的没有太阳能充电,完全是电池的,现在已经没有了。。。

我车真脏。。但是脏才能看清楚。。。哈哈哈
ps, 我的rcmp beaver的背影。

现在去办的etc都是个带太阳能板的,只要晒太阳就可以一辈子用下去。但是以我的车的使用情况,如果挂在上图桃老板etc那个位置,也就是这个图那条红方框里面,太阳能基本上完全没用,大约在1周到1个月左右,电池用完,插卡拔卡都没有动静了,死翘翘。。就得送回去etc换新的。我在第三个etc没电之后把电子标签拆下来晒太阳,晒了20分钟插卡就有动静了。。
我在换了三个etc之后,etc那个柜台给我换了一个新版的,也就是图上这个etc。跟以前那个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个卡槽的边上就是太阳能,以前那个黑色的太阳能是在远端。从原理上说,这种无线标签没有方向的问题,其实可以转90度来安装,这样卡往下拔,就可以把电子标签的大部分都隐藏在加深的地方。。黑色的那种etc因为太阳能在另一端,竖过来安装,卡就变成往上拔了,会跟顶棚卡住取不出卡。
总之,对于开i3走高速多的人,可能注意一下太阳能板和前档加深区域的位置,避免跟我一样总跑etc柜台。。

上图另外的两条弧线是雨刮器能刮到的位置,下面接着说雨刷器。。

我从汽车之家网站上再借用个照片。。
这是i3的前雨刷照片,作为对刮的雨刷,挂的范围这么小的应该也就是i3了。。
当年smart的对刮雨刷,基本上前风挡90%的面积都可以刮到,其实对于i3完全都可以用同向的雨刷器了。。
这样设计我估计是因为海外版i3有ACC之类的选装,所以涉及到后视镜底座背后应该有摄像头,而不仅是上图我车上那个雨量探头,这样左侧的雨刮条就必须加长来刮干净中间上部的水,对应的右侧就短了很多。。
我的s60其实也有这种问题,只不过同向的雨刷是靠加长副驾的雨刮条来刮中间上部的雨水的,结果就是s60的副驾驶雨刮降不到底,在平时不用时候还能看见。。
由于副驾驶雨刮器短,其实右侧上部有1/3的面积是完全刮不到的,看我上面那个脏玻璃。。对应的问题就是行车记录仪建议挂在后视镜左侧,尤其摄像头是在记录仪偏右侧的那种,因为雨刷右侧刮不到的位置比较多,很可能镜头前面的玻璃就一直都是脏的。。
另外还有童童爸帖子里也提到,反光镜右侧的背面是光亮感应,记录仪得避开不然影响防眩光这些功能,再避开上面加黑的部分,还有一个etc的标签,所以能挂上还能拍的范围比较大的地方基本没有了。。

后面是重复了一些以前的内容,关于安装充电桩和申请电表的过程。不过这种流程肯定总在变,每次还是跟ssss确定比较好。

在刚才那个照片里也能看到我的充电桩,华商三优的施工还是比较认真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桩子绕线不好看,充电枪只能挂着而不能插在桩子上。。
现在一共开了块9000公里,一共用了不到500快钱的电,总的来讲比汽油车省多了。

安装充电桩我发过帖子,这里就抄过来点重点,便于阅读:

关于安装充电桩,目前宝马主要是联系华商三优来做安装。其实充电桩的简单接法就是从配电箱直接拉个线,只当是多了个大空调,电费全算到屋子的费用里,接线长度不会超过20米,也不用施工土建挖沟,也不用跟物业沟通协调,华商三优在取完充电桩之后直接就可以把线接了,啥手续都不用走。。

另一种方法是接小区派接箱,由于涉及到公共区域拉线和埋线,需要用户自己跟物业协商施工问题,协调完了华商三优来施工充电桩,完成充电桩安装之后供电局会来审核,安装新的计量电表,然后充电桩才可以用,每度电就控制在0.47元,前后预计可能要15天到30天。。。

原则上应该是办完买车手续,SSSS给一个购电动车的文件盖章,拿着文件去找物业,物业给电动车购车文件盖章,再开出来《车位证明》和《停车位安装电动车充电装置申请》俩文件,几个文件连同车主身份证明一起给华商三优,然后华商三优来现场勘查做方案。。

实际上这个流程是订车以后就叫华商三优去看现场,预估一个施工方案和报价,然后用户去跟物业协调,协调成功,付款买车完成文件;协调失败,宝马只能退定金了。。。。

其实跟物业协商的事情很简单,1在小区里施工挖沟的问题,2从派接箱取电,如果小区只能由物业动土建,就还得协调个施工方案和费用问题。。其实这年头北京市的文件都有,一般有自有车位的小区,跟物业说说应该都没问题的。我就简单最协商了一下就拿到仨盖章文件。然后快递给华商三优,开始到供电局申请新电表。。

至于施工,按照国电的地下埋线的规定,要求把电线埋到70cm以下。按此施工,华商三优的土建报价是土地50/米,铺砖地面150/米,水泥200/米,柏油300/米,这价钱包括挖开,埋线,再恢复。。我家的派接箱离车库大约40多米,铺砖地面,这么算就得。。。6000多块钱。。

经过咨询一些朋友,其实埋70cm主要是怕被后来的施工把电线刨断了。。既然不是说埋10cm就会引发什么磁场造成某些触电事故,那显然我也用不到那么深。。ps,其实华商三优的施工也不一定挖70cm,所以实际施工价格也会有优惠。

对于物业可以施工或者自己能施工的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把沟给挖了,让华商三优来接线就行。现在宝马i3可以免费提供40米的电线,外面带镀锌管,超过40米的话一米45快钱。

对于需要挖一根超长的线才能接到电的朋友,自己买3*10平方的线,大约一米17元,如果准备未来换tesla,3*25平方的线大约是45元/米 。

最后关于i3的一些乱七八糟:

1. 一定要有充电桩,220v的随车充电才3kw的功率,33kwh的电池充满要10多个小时,用充电桩7kw的功率4个多小时。尽管90%的机会可能一天车就出去一次,但是还有10%的机会可能我白天跑完了,晚上还得出去,用随车充电器根本不够充电的。。

2. 一定要有新电表,既然政策上允许申请一个新电表用0.47一度的电费,干啥非得把成本都算到自己家电费里,然后每年提前好几个月用0.78块一度的电费?i3在电动车里算是比较省电的,百公里也得11度电左右,也就是大约一百公里5块多钱。如果不能用新电表或者个人充电桩,使用成本会有不少的上升。

3. 一定要赶紧下手,以后汽车电动化是个趋势,早买的不仅早享受,还占上了坑。我家小区里刚装了公用桩,以后是不是每家每户还可以任意申请在自家车库装充电桩是个问题,避免未来出现需要扩表箱、电线增容的问题,早买早装桩早占位。

4. 我最初觉得i3适合家里第二辆车,其实最近想想并不一定。如果一个北京人家庭,上来第一辆车要买电动车,100%说明家里没车,所以才没有办法选汽油车。摇不到汽油标,退而求其次弄了电动标。对于以前没有油车的家庭,通常情况下,是熟练开车的老司机的可能性有多大?作为一般司机,开车正经跑好几百公里自驾游的可能性又有多大,还寻思家里7口人都凑一起自驾游?其实放弃那些基本不切实际的幻想,弄个在城里好用,好开,花费少的车才是正经的。如果每天充电,有多少人每天都能把200多公里续航都用完?我的车到现在最多一次充电间隔是190公里,这还是连着跑了两天专门试试看的效果,对于绝大多数人i3就完全适合使用了。4个人不挤,开起来不肉,占地方不大,花费不多。

5. 对于目前i3的价格,估计随着北京备案制取消,估计对销量的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是不是能维持这个价格也很难说。但是对于进口小型车来说,不到30万的价格,百公里7秒的宝马,还能带4个人,一天开下来几块钱,基本没有保养的需求,满足这样的还能选啥。

6. 从i3的概念车发布,我就一直很关心这车。我认为电动化会是大趋势,所以我在11年就给所有同学都安利了特斯拉model s,只不过我不够钱买。i3从环保的理念到用料和设计都是我认为城市用车的最优方案,在14年我买A1的时候只不过是i3刚上市还是40多万,要是当时i3就不到30了,我肯定就不会买一个A1了。电动车这种产品,跟ACC这类功能一样是必须去体验的,很多东西想当然的听别人一说,体验一下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觉。

7. 关于配置,新款i3只有一个配置了,所以没有纠结得了。但是对于一般来讲买车,如果说不打算加车友会,不打算跟人瞎扯淡,随便买啥配置,够用就完了。***,如果决定要加车友会,车就只能买顶配!只能买顶配!只能买顶配!要不然随便一聊天就羡慕嫉妒恨,“嘿!你有大屏”,“嘿!你有LED”,“嘿!你有导航”,“嘿!你冬天座椅可以加热”,嘿!嘿!嘿!嘿!嘿!我咋都没有啊。。。这特么攀比之心一下子就来了,远比买车时候多花那两万块钱的打击大多了。。我就是买A1到现在也没组织,一直就没机会讨论配置,结果忘记了买低配的后果。。。。我s60就没这痛苦,都是我在群里炫耀方向盘加热,后排加热,ACC这些的。。。。

好了,扯淡结束。

发一个这个春节在海南喷漆玩的高达照片作为结尾,哈哈哈。

i3车头的空间非常大,非常适合摆玩具,但是塑料模型在车里面,被透过前挡玻璃的阳光照射是会被热变形的,所以记得淘宝上那些带个高达的香薰之类的其实都摆不了多久的。

  • 用车感受
  • 评测
  • 风景展示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 4
前往
/4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