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岁月长河,时光印记——春节游北京故宫
1 119 发布于 2018-03-07 19:50:02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辽阔北国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故宫简介及游览攻略


上面的小视频是我在故宫拍摄的照片制作的,请大家欣赏。
前段时间看了央视的一档非常棒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节目中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推出了27件顶级国宝重器,通过国宝守护人,先是以短剧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国宝的前世传奇,然后又讲述了国宝的今世故事,让人们对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气恢弘的舞美设计,荡气回肠的主题曲《一眼千年》,再加上国宝知识的精彩演绎,绝对是我看过最好的综艺节目。

自从看了《国家宝藏》以后,想要近距离接触国宝,亲身感受我大中华历史韵味的想法,就在我的心里长草了,终于在这个春节假期,给自己发个“年终奖“,到北京玩几天,开启我的拔草之旅。
这不是我第一次参观故宫,以前都是小时候父母带着我去过几次,记忆里的故宫是这个样子,“哇!故宫好大,走的很累。”或者是“故宫房子好多啊,老妈,我们是不是迷路了”,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是这次去故宫,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借用节目里的一句话,”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需要我们世世传承,代代守护。

游记开始之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故宫博物院。
【简介】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马上就要迎来它六百岁的生日了,国立老师说六百周年的时候他一定要去参观一次,希望我到时候也能有机会能再去一次。有点跑题了,我接着再介绍,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博物院现有文物藏品一百八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件,为全国博物院之最。
【门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元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40元
              钟表馆:10元
              珍宝馆:10元
       现在故宫门票是网上预订,每天限额8万张,提前10天可以预订,预订之后在检票口直接刷二代身份证通过,不需要换票。故宫每周一都是闭馆的,不对外开放。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旅游旺季或者节假日去,切记一定要提前预订,不然名额满了真的进不去,到时候就浪费时间了。
【参观路线】故宫的参观路线可以总结为三条,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来选择。
       1、两小时游路线。对于故宫这么大的景区,两小时的游览时间真的很少。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看到故宫的精华,那么沿着中轴线走是最妥当的了。路线安排: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2、 半日游路线。半天游别的什么景点大概绰绰有余了,但对于故宫来说,真的是紧巴巴。可以在二小时游览路线的基础上,再参观武英殿的书画馆、文华殿的陶瓷馆以及奉先殿的钟表馆和宁寿宫区的展馆。路线安排:午门—武英殿(书画馆)/文华殿(陶瓷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奉先殿(钟表馆)—宁寿宫区(珍宝馆、戏曲馆)—神武门。
        3、一日游路线。如果你像我一样,可以有整天的时间来参观故宫,那么恭喜你,也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个大概。即使你是最早进故宫、最晚出故宫的,要想将故宫完全仔细游遍仍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多宫殿建筑、再加上各种展览,虽能基本都逛到了,但无法全都游透了。这时候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着重选择一些,再忍痛舍弃一些了。路线安排:午门—武英殿(书画馆)—文华殿(陶瓷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慈宁宫—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西六宫区—御花园—东六宫区—奉先殿(钟表馆)—宁寿宫区(珍宝馆、戏曲馆)—神武门。
       啰嗦了这么多,下面进入正题,大家跟随我参观一下故宫吧。

大年初三,清晨的朝阳,京城只有在这个时节才会显得如此的空旷。

趁着时间尚早,先到故宫东北角楼拍张照片。待到春暖花开,绿树成荫,天清气朗,这里是个绝佳的拍照地点。

角楼拍完照,沿着北池子大街向天安门方向走。空无一人的北池子大街,难得一见的景象吧。

外朝三道门——天安门、午门、太和门


转到长安大街,通过安检,来到天安门,游人就逐渐的多起来了。

       穿过天安门,一下被汹涌的人群吓到了,甬道上几乎站满了人。好多人都是到现场来买票,可惜已经达到限额了,无奈的坐在两旁休息。

甬道的东侧就是国旗护卫队的营房,战士们好像都在休息,没有看到他们英姿潇洒的训练场景。

        在往前就是午门了,这里是正式的检票口了。游客需要从两侧检票,过安检,进入故宫。站在这里想起电视剧里经常有的一句台词,“来啊,将此人推出午门斩了”,实际上是以讹传讹,斩首从来不在午门举行。午门建于明代,由永乐皇帝朱棣所建。明代,只是“廷杖”时在午门处决,但有时也会打死,所以成了杀人的地方;清代只是打仗回来庆祝在午门而已。

        午门的门钉,共有九九八十一颗。故宫的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除了东华门是八九七十二颗门钉外,其他三门都是八十一颗门钉,主要是故宫建造时,考虑阴阳五行学说而设计的。另外说到门钉,北京有一道特色小吃,门钉肉饼,因为外形很像城门上的门钉,所以得名“门钉肉饼”。

       过了午门,左转,可以登上午门城墙参观,我此行的目的之一《千里江山图》就曾经在这里展览。可惜非常遗憾的是,青绿山水画特展已经结束了,并没有看到
     《国家宝藏》中展现的《千里江山图》,大气磅礴、色彩明艳,画工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此画长11.91米,宽0.51米,用一幅整绢画成,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唯一存世作品,当年作画时,年纪只有十八岁,罕见的少年天才。

登上午门城楼,看看外面游客的数量吧

        从城楼下来,直接去右手边的文华殿(陶瓷馆),此行的第二个目的,有着“瓷母”之称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就在这里展出。但是~~~~~~,展馆升级改造,不对外开放,我对自己的运气无语了

        从网上找一张图片给大家看看吧。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洗口瓶,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从烧造工艺上看,青花与仿官釉、仿汝釉、仿哥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等均属高温釉、彩,需先焙烧。而粉彩、珐琅彩、金彩及松石绿釉等均属低温釉彩,需后焙烧。如此复杂的工艺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种釉、彩性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这件各种釉彩大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称,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传世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唉,没办法,拍张精美的大门门环,走人。

       穿过太和门广场,来到另一边的武英殿(书画馆),这次终于没有闭门谢客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最早是皇帝斋居、召见大臣的地方。在此举行了即位仪式。清兵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在此理事。康熙以后,武英殿设书局,刊刻书籍。

武英殿展出的是当代艺术家刘炳森先生的作品展。

刘炳森先生作品

刘炳森先生作品

       从武英殿出来以后,回到中轴线,正面就是太和门。
       太和门,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奉天门”,在明代是皇帝早朝“御门听政”的地方。清军入关后,顺治在此即皇帝位,改名为“太和门”。

       太和门前的铜铸狮子,是故宫最大的一对古铜狮,高2.36米,前后长2.4米,宽0.7米,基座高2.04米,总高4.4米。铜狮成双成对,左雄右雌。

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门后面即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为外朝三大殿之一。如今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近镜头下的太和殿,雄伟壮观。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00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其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米、重约4300公斤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汉族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第一个饰物是一个骑凤仙人,相传原是南朝齐明王,后修道升仙。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

太和殿前台阶中间御道上的丹陛石(又称陛阶石) ,刻有九条蟠龙,有祥云、寿山等花纹,这是帝王身份的象征。

        太和殿月台上站满了游客,大殿已经用栅栏封闭,禁止游客入内参观,大家都拥挤在大殿门口拍照。本想近距离拍些大殿内的照片,看到这情景,挤进去再挤出来,没有半小时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决定放弃了。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
        中和殿的大殿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执事人员等的朝拜。每逢加封皇太后徽号和各种大礼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中和殿内,中间是供皇帝休息的龙椅。上有“允执卷中”的匾额,意思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

       外朝三大殿的最后一个为保和殿。
       保和殿,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舒适。
       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王公大臣。顺治皇帝的大婚在此举行的。清乾隆五十四年后,这里成为“殿试”的固定场所。

       保和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悬挂着乾隆皇帝御笔“皇建有极”匾额,意为人君建立天下最高准则。

雕镂金漆宝座。

       保和殿后的大石雕,分为上中下三块,其中最下方的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块石雕。

       螭首,是用作排水的。故宫三大殿台基上共有1142个螭首。每逢大到暴雨,雨水逐层下落,螭首上的排水口便可以将台面上的雨水排尽,并形成“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

前朝妃嫔居所——慈宁宫、寿康宫


       出了保和殿以后,我再次离开了故宫的中轴线,左转经过隆宗门,到慈宁宫参观。
       慈宁宫,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按照封建礼仪,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东西六宫。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特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
       慈宁宫现在为雕塑馆,展示从古代各个时期雕塑艺术作品。

木雕彩绘贴金观音像(北宋)(960-1127年)

姚举造铁罗汉像(明弘治十年)(1497年)

朱雀铺首门扉画像石(东汉)(25-220年)

二桃杀三士门楣画像石(东汉)(25-220年)

“尚均”款田黄石布袋和尚像(清)(1644-1911年)

木雕彩绘大势至像头(辽)(907-1125年)

铜鎏金千手千眼观音像(大理国)(902-1253年)

       慈宁宫西侧是寿康宫。
       寿康宫,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是乾隆皇帝为生母崇庆皇太后(也就是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的原型)而建造。正殿为皇太后接受朝贺之所,后殿为日常起居之地。崇庆皇太后去世后,乾隆皇帝为纪念母亲特制的金发塔即供奉在此。

正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慈寿凝禧”匾额。

寿康宫西配殿

方胜式勾莲纹掐丝珐琅三式(清)(1644-1911年)

金长方梅花盆景(清)(1644-1911年)

霁蓝描金粉彩花卉诗句纹瓶(清乾隆)(1736-1795年)

金錾花嵌珠杯盘(清)(1644-1911年)

养心殿、西六宫


       慈宁宫北面是养心殿和西六宫。
       养心殿在建造之初,只是作为一座为皇帝临时休息而设的宫殿,但是自雍正到清末的二百年间,皇帝多在这里进行日常活动,居住在此,包括处理政务。养心殿在故宫古建筑群中举足轻重,承载了清朝顺治帝起8个皇帝的故事,“垂帘听政”就发生在养心殿。目前,养心殿正在进行百余年来首次大修,没有对游客开放。
        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太极殿六座殿宇,是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太嫔们居住的地方。

       永寿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因为距离慈宁宫、养心殿最近,所以屡次作为筵宴场所,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文物陈列室。

       鹿角椅(清乾隆)(1736-1795年)。椅座面四周、两侧、椅腿均用皇帝狩猎所获鹿角制成,椅背木板中心开光内书乾隆皇帝御题诗。

楠木雕龙纹鹿哨(清)(1644-1911年)

镞射鹿箭(清)(1644-1911年)

太极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慈禧太后曾居住于此。太极殿内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未对游客开放。

从窗户处,看到太极殿内的文物。

从窗户处,看到太极殿内的文物。

       翊坤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前殿悬挂有乾隆皇帝御笔“懿恭婉顺”匾额。慈禧太后住储秀宫时,每逢重大节日都在此接受嫔妃们叩拜。殿内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未对游客开放。

      翊坤宫有一道木影壁,此处的影壁也是牌坊。如果把门关上从外面看有四个大字:“光明盛昌”。明的“日”字边被写成“目”字边,多一横,而盛字缺少了一个点,暗喻“明不再重来,盛永无止境”的意思。

        翊坤宫有一道木影壁,此处的影壁也是牌坊。如果把门关上从外面看有四个大字:“光明盛昌”。明的“日”字边被写成“目”字边,多一横,而盛字缺少了一个点,暗喻“明不再重来,盛永无止境”的意思。

       储秀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慈禧入宫后曾居住储秀宫后殿,并在此生下同治皇帝。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大寿时又移居储秀宫,并将后殿定名为丽景轩。殿内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未对游客开放。

储秀宫前的铜龙。

内廷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游览完西六宫,再次来到中轴线上。
       乾清门,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故宫以乾清门为界,分为内、外朝两部分,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内朝则是后宫起居之所。清代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

       进入乾清门后,迎面而来的是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自雍正始移居养心殿)。他们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

       近镜头下的乾清宫。
       乾清宫的南庑房有一南书房,据载,年少的康熙皇帝就在这里智擒了鳌拜,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虽然故事流传的版本很多,但其确确实实发生在乾清宫的南书房内。

       乾清宫大殿。
       乾清宫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由清朝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明清时于此举行册封皇后和皇后诞辰典礼。皇后于此接受后宫妃嫔朝拜,同时,皇后在春分要去西苑亲自采桑喂蚕,因此在春分前一天皇后要在此验看采桑工具。

交泰殿中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

交泰殿内顶部,盘龙衔珠藻井。

       坤宁宫,位于交泰殿后面。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时,崇祯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是在坤宁宫自缢身亡的。清朝对坤宁宫进行了改建,成了专门的祭祀场所。它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清代有康熙、同治、光绪三个皇帝用过这个洞房。

坤宁宫全景。

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坤宁宫后方。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的北侧,清嘉庆、道光两帝经常在这里休息读书。民国初年,英国人庄士敦曾在这里教授逊帝溥仪英文。

御花园的太湖石

御花园内的鼎式香炉。

香炉的细节,可见做工非常精美。

       堆秀山,位于御花园的东北部,由各种形状的太湖石块堆砌而成的假山,依墙拔地而起,山高14米。山前正中有门,门内有洞,沿洞内石阶盘旋而上,可到达山顶。山顶建有四角攒尖顶方亭一座,名御景亭。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清代帝后都要上堆秀山登高,到御景亭揽胜。

堆秀山顶的御景亭。

东六宫


东六宫分别为: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是各位嫔妃的居所。

       钟粹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代为妃嫔所居,曾一度为皇太子宫。清代为后妃居所。东太后慈安自入宫即在钟粹宫居住。现在内部改造,没有开放。

钟粹门上的镇瓦兽。

永和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现在作为青铜器展馆。

蟠螭纹编钟(战国前期)(约公元前476-前4世纪上半叶)

争儿钟(春秋后期)(约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前476年)

王子婴次钟(春秋后期)(约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前476年)

虎戟钟(西周晚期)(约公元前885-前771年)

双鸟钮镈(春秋后期)(约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前476年)

承乾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此宫在明代为太子或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现在作为青铜器展馆。

颂簋(西周晚期)(约公元前885-前771年)

来父盉(西周中期)(约公元前976-前886年)

臣辰父乙卣(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046-前977年)

荣簋(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046-前977年)

青铜剑(战国后期)(约公元前4世纪中叶-前221年)

景仁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代为嫔妃居所。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其后此宫一直作为后妃居所。现在举办故宫建筑的讲解介绍。



逛完东六宫,沿着甬道继续前行,去参观钟表馆和珍宝馆。

奉先殿(钟表馆)


        奉先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重建,此殿是明清两朝于内廷中祭祀皇帝祖先之处,即为皇帝家庙。现为钟表馆。
        清乾隆年间,宫廷中已经大量使用以发条为动力的机械钟表。清宫收藏的各式钟表,主要是乾隆和嘉庆年间在广州、苏州和宫内做钟处制造,部分是英、法、瑞士等国出产。中国制造的钟表多以黄金、珠玉、宝石为装饰,造型模拟楼阁、宝塔、花果、盆景等。英、法等国出产的钟表则模拟西洋建筑、车马人物等。

铜壶滴漏(嘉庆四年)(1799年),清宫造办处制造。

铜镀金四马驮水法转花钟(英国)(18世纪)

铜镀金象驮宝塔变花钟(英国)(18世纪)

铜镀金嵌珐琅祥禽报瑞钟(英国)(约1780-1795年)

铜镀金自开门寿星葫芦式钟(中国)(乾隆1736-1795年)

铜灯塔式座位钟(法国)(19世纪)

铜轮船模型表(法国)(20世纪初)

铜质热气球式钟(法国)(19世纪末)

铜质女神举表(法国)(19世纪末)

铜镀金滚钟(法国)(19世纪)

黑漆描金楼式钟(瑞士)(20世纪初)

铜镀金嵌料石升降塔钟(英国)(18世纪)

木楼转人塔式乐钟(清宫造办处)(乾隆1736-1795年)

红木套圆形双面钟(清宫造办处)(乾隆1736-1795年)

硬木雕花楼式自鸣钟(清宫造办处)(乾隆1736-1795年),此钟为宫中存留的最大自鸣钟。

宁寿宫(珍宝馆)


        宁寿宫(珍宝馆)。宁寿宫是紫禁城的城中之城,乾隆改造后的宁寿宫建筑群,宛如紫禁城的缩影,也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部有九龙壁、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规制分别仿紫禁城中路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宁寿宫的后部又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和已毁的北三所,东路有扮戏楼、畅音阁、阅是楼、寻沿书屋、庆寿堂、景福宫、梵华楼、佛日楼,其中畅音阁为清宫内廷演戏楼,其建筑宏丽,全称为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西路就是俗称“乾隆花园”的宁寿宫花园,主要有古华轩、遂初堂、符望阁、倦勤斋等建筑,是公认的宫中苑精品。

      进入珍宝馆展区,首先看到的是九龙壁。
      九龙壁,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此处九龙壁与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

宁寿门,依照乾清门制度建造。

宁寿门的鎏金铜狮。

       皇极殿,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作为乾隆皇帝当太上皇后居住和临朝受贺之所。

       皇极殿为仿乾清宫制度改造。嘉庆元年(1796年),传位授宝典后,太上皇乾隆帝于此举行“千叟宴”,宴请90岁以上老人,时入宴群臣、耆老及并未入座者达五千余人。

龙椅

珍宝馆在皇极殿两侧庑房分别陈列了珠宝、金银、玉石、盆景等约400件珍贵的文物。

点翠嵌珍珠宝石金龙凤冠(明代)(1573-1620年)

银镀金点翠嵌宝石花果纹簪(清)(1644-1911年)

金累丝嵌珍珠宝石五凤钿(清)(1644-1911年)

金胎绿珐琅嵌红宝石高足盖碗(清乾隆)(1736-1795年)

银胎绿珐琅嵌红宝石右旋螺盒(清乾隆)(1736-1795年)

金嵌宝石炉(清)(1644-1911年)

金胎珊瑚雕云龙福寿纹桃式盒(清雍正)(1723-1735年)

金錾花卉纹嵌珠宝如意式香薰(清)(1644-1911年)

金镂空大吉葫芦式香薰(清)(1644-1911年)

银累丝花篮(清)(1644-1911年)

金交龙钮“奉天之宝”玺(清崇德)(1636-1643年)

金胎掐丝珐琅嵌画珐琅人物图葫芦式执壶(清乾隆)(1736-1795年)

金累丝嵌松石佛龛(清)(1644-1911年)

翠镂空灵芝纹簪(清)(1644-1911年)

宁寿宫,建于明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坤宁宫形式重建,乾隆皇帝当太上皇时在此祭神。现在殿内陈列的就是我此行的目的之一——石鼓。在前面失望两次以后,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石鼓也是北京博物院参选《国家宝藏》的三件珍贵文物中,被选出来参加特展的

石鼓为一组花岗岩刻石,因其形状若鼓而得名,是我国最早的石刻,其上所刻文字后世称为石鼓文。石鼓文的刻凿时代为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10面石鼓上的文字虽然自成篇章,但又有一定的联系。它是描写秦贵族阶级畋猎的一首长诗。

“吾车”石,叙说游猎开始情景。

“汧殹”石,称道汧源之美与游鱼之乐。

“田车”石,记叙在原野上打猎,也是整个狩猎活动的高潮。

“田车”石

“銮车”石,记叙狩猎活动将要结束时的情景。

“酃雨”石,猫叔狩猎归途中,遇雨、涉水、行舟的情景。

“吴人”石,记叙了秦公献祭吴岳的场面。

“吾水”石,描写秦国水清道平的美好河山。

“马荐”石,记叙打猎而归时路遇之情景。

“而师”石,记叙秦献公迎接周天子使者到来的盛大场面。

“乍原”石,述说修治道途。

聪宁寿宫出来,就是畅音阁。
畅音阁,为清宫内廷演戏楼,全称故宫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与京西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大戏楼并称清代三大戏楼。

畅音阁的对面是阅是楼。
阅是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是皇帝、皇后等看戏的地方,每逢元旦(春节)、万寿(皇帝生日)等重大节日,帝、后和王公大臣都来此看戏。

再向北走,就是乐寿堂,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为乾隆皇帝预备归政后歇息之所。

乐寿堂内陈列的《青玉雕大禹治水图山子》,重约九千斤,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玉雕。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二年间,历时六年才雕刻完成。

青玉雕丹台春晓图山子,俗称“寿山”,重约三千斤。


珍妃井。
到此,一般人的故宫游览基本就已经要结束了,再向前走,出了神武门就走出故宫了。
但是别忙,我的游记还没结束,下面还有一个招数要告诉大家,怎么才能拍到没有人山人海的故宫照片。

方法很简单,就是不从神武门出去,而是逆向再走回午门,从东华门出去,不过时间点一定要把握好,大概闭馆前半个小时开始往回走。走早了,还有很多游客在那边;走晚了,时间又来不及了。
大家跟着我来看一下吧。

夕阳下的交泰殿和坤宁宫,是不是很清静。

空无一人的体仁阁,这片归我了,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太和殿,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更加显得庄严肃穆。

这时候的感觉是不是很好。

太和门。这时候,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我自己,忘却了都市的喧嚣烦扰。

过了金水桥,向东走,出了东华门,结束了一天了故宫游。
虽然经过近八个小时参观,但是也只是走马观花的把故宫看了一遍,并不是十分的细致。带着些许遗憾,离开了故宫。以后有机会,我还要来参观,静下心来,耐心的去体会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出来后,再次来到故宫的东北角楼,夕阳映照下,神秘莫测。

向西走,路过神武门,也就是故宫的北门,绝大多数的游客,都是从这里离开故宫的。

继续向西,到达西北角楼,恰好护城河有一小块冰面化开了,角楼倒影在水中,更增加了一份美感。

最后这张是在景山公园拍的故宫全景,您如果游完故宫还有时间的话,不妨也到这里来看看,这个位置看到的故宫是最壮观的了。出了神武门,马路对面就是景山公园,门票才两元钱。真的太便宜了。
我对我的“年终奖”很满意,您呢??

  • 旅游
  • 风景展示
最后编辑于2021-12-09 18:32:38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 6
前往
/6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