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双旦大征集-图文】苏州游记
1 21 发布于 2022-01-13 20:15:45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锦绣南国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苏州园林的魅力得于人为山水亭榭的巧思妙构,也得于自然之气的生生不息。苏州园林看的不是山——身在山间不见山;看的不是林——林在身边早已融进视觉的盲点里;看的也不是建筑——建筑是功能的服务品。苏州园林看的是水,水在地上也在镜中。苏州园林讲究借景,真假虚实,移步换景,如何才能寻到最佳角度,镜像的布置如何使空间无限扩容,亭台楼阁轩榭廊如何造于一体,有时靠的是游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园林的精彩在于变化和不变,不变的是建园法则与规矩,变的是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不同看法折射出的,是每个人心中的自有天地,这也是中国文化绵延流长的魅力所在。而对于园林之外的苏州,谁又能说山塘街的河影没有投射在园林中的水榭里,谁又能说昆曲的华美没有映照在园林的屋宇中。某种意义上来说,园林之美与戏剧之美有着共通之处。从昆山腔到水磨调,再到今天的昆曲,昆曲与苏州这座城市的关联深刻且坚固,也给园林带来了文化与人文的展现力,正如网师园中所上演的《牡丹亭》。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楚辞·渔父》
世清世浊,出世入世,屈原尚且困惑,真正又有几人能不随波逐流?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南宋初年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清代,苏州四大家族的张树声重修沧浪亭。《重修沧浪亭记》中载:“凡所有事庵僧司,大抵今所建者,唯亭在巅,仍宋中丞之制,余则以意为之,不特非子美旧观矣”。

园林文化,有很多讲究。从相地、立基、掇山、理水、建筑、植被、文学、曾经的主人,样样皆学问。

园林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没有一定的修养是很难体会其中的韵味的。其文化涵盖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绘画中的《芥子园画谱》、美食中的《随园食谱》,芥子园、随园,皆是园林名称。

沧浪亭内曲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漏窗运用与借景,真假虚实,移步换景,寻找角度的过程,耐人寻味。

沧浪亭复廊,将园内的景致与园外的水,融合一起。在廊墙分隔的同时,又衔接在一起,也弥补了园中水流的不足。沧浪亭的这条复廊,是借景的典范,其与拙政园的水廊、留园的爬山廊,一起被誉为苏州古典园林三大名廊。

五百名贤祠,位于沧浪亭内西北部,贤祠供奉了与苏州有渊源的五百余位先贤。苏州,而今是除深圳外,外来人口入籍最多的城市,包容着远来的人,待其成才。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绿杨白鹭皆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圆灵证盟,系林则徐亲笔为陶澍所书。原是“禅語”,圆灵指月,证盟即对佛理的印证。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沧浪亭记》苏舜卿

观鱼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清代,重修沧浪亭的张树声。其后人张武龄育有四女六子。六个儿子各有建树,术有专攻,学有所长。张武龄的四个女婿都是当时的翘楚,便是 大名 鼎鼎的“张家四女婿”:顾传玠、周有光、沈从文、傅汉思。

世事沧桑,几度浮沉。观世家豪门纵横,品沧浪之水浊清!


苏州市阊门外的留园。明太仆少卿徐时泰筑东园、西园。清嘉庆五年观察刘恕就东园改筑“寒碧山庄”,又称“刘园”。清末归盛氏,易“刘”为“留”,今仍称“留园”。

“寒窗苦读”的寒窗,是指这种冰裂纹窗格的窗,喻意凌寒不催、冰清玉洁。
寒窗,并非贫寒人家的窗户。寒门,也是如此。
寒门,指门第势力较低的贵族门第,当然是相对于像 苏州 顾家、张家等这样的当地豪门望族而言的。

花步小筑,留园附近有装卸花木的河埠,所以这一带曾经称作“花步里”,“小筑”则是园主自谦。够雅致、够文艺吧!

花步小筑与古木交柯,运用了简练的手法,化有为无,化实为虚,使得整个空间显得灵动起来。

留园中部的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山上的银杏,秋天时分外显眼。池水仿佛来自山间,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留园的主体建筑。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连接山上闻木樨香轩。秋日桂花香气沁人。

留园充满设计感的漏窗,幽旷之间让人难免若有所思。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长廊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 苏州 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体系。

留园,“五峰仙馆”对面的假山,意指“庐山五老峰”。

风叶又鸣廊

水榭凭栏

纵观留园,错落相应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建筑空间,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观山水、纳万物,此情,长流天地间。

或许,【长留天地间】才是其得名的根源吧。


寒山寺,因唐代诗僧“寒山子”得名,一千多年后,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奉为嬉皮士运动的祖师爷。这位唐代少有的白话诗人,因其诗作的通俗,在日本的影响力远超中国。中国古代的精英文化,从来都是高深的,直到如今民众的文化普遍提高,寒山子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寒山寺,随着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枫桥夜泊》,而闻名于世。

虽然,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愚昧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危险的。但从前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是不能完全与封建迷信切割的。

谁告诉你鱼的记忆只有七秒的?格物致知,谈何容易!
白天,寒山寺变得人声鼎沸,驱散了“枫桥夜泊”的静意。


吴中第一名胜。
到苏州,不可不游虎丘。
虎丘,有很多历史故事。
也有光怪陆离的神话传说。

李白在《侠客行》中写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吴钩”一词至今都是“神兵利器”的代名词。
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国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吴越的崛起与争霸,都源于当时领先的冶炼铸造技术,以及当时铸造的矿物原材料。

风壑云泉,米芾这四个字算是说到极致了。虎丘,有许多关于书法的传说故事,大都是一听一乐的事儿。

虎丘,还有很多“沈万三赖债”、“点头石有了佛性”、“睡仙陈抟”、“二仙亭下棋”等等,离奇的传说故事,也许有一天虎丘能出个漫威宇宙英雄呢。

虎丘的传说很多,但大都有些无聊。不过有一个虎丘的故事,倒是挺令人寻味的,那就是关于“虎丘茶”的故事。陆羽在《茶经》里,未曾提及此茶。但是,顾湄在康熙年间编修的《虎丘山志》中具体描述了虎丘茶。文震孟写过一篇《剃茶说》专记了虎丘茶的故事,极尽讽喻之情。

明朝天启年间,当时的虎丘茶园归虎丘寺和尚管理,有位京官来到 苏州 ,他早闻虎丘茶 大名 ,遂利用职务之便,让虎丘寺和尚献茶。由于虎丘茶产量稀少,加上当地官员与寺僧饮用,当时也就无茶可献了。这位京官不依不饶,把住持带到了衙门,索要虎丘茶。住持无茶,就被暴打至半死。住持后怕,便毁了虎丘茶树,此间再无虎丘茶。

顾湄在康熙年间所修的《虎丘山志》,记述了虎丘茶的特征:“叶微带黑,不甚苍翠,点之色白如玉,而作豌豆香,宋人呼为白云花。”。所以,明代虎丘茶被毁的故事,也可能就是个故事。但虎丘茶的确失传了,这总是让人唏嘘的。

虎丘茶,的确是存在过的,《虎丘山志》、《剃茶说》、《试虎丘茶》、《试墨帖》、《虎丘松月试茶图》等等文献书画,足矣证明虎丘茶曾经的名噪一时。


虎丘茶故事《剃茶说》作者文震孟,曾居于艺圃,只是那时这座园林还叫“药圃”。

文震孟是文徵明的曾孙,擅长诗文、书法,状元及第、步入仕途。与魏忠贤的党争时,被贬为民。后被崇祯召回,官场沉浮、由退隐田园。再后又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再次遭受排挤后,结束了仕途生涯。

文震亨著有《长物志》,对园林的研究见地颇深,书画也很有造诣。

长物,本乃身外之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则凡闲适玩好之事,自古就有雅俗之分,长物者,文公谓之“入品”,实乃雅人之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艺圃,为典型明代园林风格。布局造园手法,以简练疏朗、自然质朴取胜,构筑精巧,园景幽致,为文震孟、文震亨等文人雅士故居。

艺圃相对其它苏州园林,来此游览的游客较少,略带幽然空寂之感,或许才更能在此体会到园林的美妙。


拙政园真的很大,全园占地78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梧竹幽居,与普通园林亭榭相异的是,此亭以白墙代柱,为便于观景,白墙上开有四个圆形洞门。

借景北塔寺。

善于利用水,营造园林景观,是拙政园的造园特点。
水是拙政园的灵魂与纽带,造园景物都以水相调和、以水相映衬。

水,会让人产生隐约以及不可穷尽的幻觉。分散用水还可以随水面相对狭窄的溪流则起沟通连接的作用
各空间环境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连通,从而具有一种水路萦回、岛屿间列和小桥凌波而过的水乡气氛。拙政园就是以这种方法而给人以深邃藏幽的感觉。

拙政园的池水处理,务求其迂回曲折,一览不尽,是和一般 苏州 园林集中用水相对立的分散用水。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一座廊桥,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

小飞虹从每个角度都显得很有韵味,更是能饱览周围的水景,廊景。

老藤、漏窗、秋叶、碧虚。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文衡山即文徵明),扎根拙政园一角。拙政园最早的园主王献臣,解官回乡后,请文徵明设计了该园。每到仲春时节,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就会一起到这个园子吟诗作画,园子的卧虬堂,就是根据传说复原的建筑。卧虬堂园子的匾额题词就是从唐伯虎书法当中集成的,“虬”字就指代这棵紫藤树,就像一个盘曲的虬龙一样,还有文人雅士们遁世隐逸的含义。

文徵明,著有《拙政园记》、《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为我们了解拙政园的历史,提供了详实的史料。

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

经幢,也叫石幢。刻有经文(常刻《陀罗尼经》)与佛像,因 江南 一带易溺水,故以此超度水中亡灵。拙政园的水位较高,已看不到经幢的莲花宝座。

拙政园水廊,苏州三大名廊之一。


盘门,古称蟠门,为吴都八门之一,是全国现存唯一的水陆城门。盘门曾是苏州西南交通枢纽,是范成大笔下“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的热闹之地,曾是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

古城、运河,大龙江、汇于盘门。

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所杀,他逃至吴国,助吴王阖闾筑城练兵,吴楚争霸。夫差时期,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不谐,吴王赐剑自尽。

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春秋吴国都城,盘门为吴都八门之一。现存盘门是元明清三代陆续修建的遗构,是中国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有“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的说法。

似见范成大笔下:“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之景。

吴门桥,位于苏州古城西南盘门外,为北宋初建清代重修的单孔石桥。跨古运河(护城河),为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通道。

吴门桥,眼熟吗?他曾经出现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

从盘门至山塘街,可乘运河游船前往。


一千多年前的唐宝历元年,结束了杭州任期来到苏州的刺史白居易开始修建山塘街,那时候前往郊外虎丘的河道因为泥沙淤塞已水路不通,山塘街是第一条通往虎丘的旱路,就挨着山塘河。

历史上的山塘街是一个苏州吸纳外来人口的地方,很多人都是沿着运河来到这里,杂糅在一起生活。其中也包括很多文人雅士,他们住在山塘街,可以便捷地通过七里旱路和后来疏通好的水路去往虎丘聚会要是乘坐运河游船,从闾门码头下船便到了山塘街的入口。

今天的山塘历史街区虽然商业氛围浓厚,但仍是一个“生活”的街区,80%以上的人口都是本地居民。山塘河畔遍布文化馆、绸缎庄、小吃店、茶室、餐馆、酒吧、民宿、古戏台旧迹等,河上摇橹船往返川流不息,夜晚灯影摇曳波光粼粼,粉墙黛瓦的民居沿河而长,走过千年时光。


苏州博物馆,由贝聿铭先生设计,将古典园林的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例如中厅与展区入口间的大门,灵感就来于园林中的月洞门,造型是外方里圆,暗含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从中厅的落地玻璃向外望去,可以看到苏州博物馆最著名的“一面墙”:片石假山。它的灵感源于米芾的一幅画《春山瑞松图》,采用了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理念,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绘制在白墙上的水墨山水画。

常见江南园林中的假山都用太湖石堆叠,但这里用的是泰山石,线条更加简约。石头分为前后两组,后一组相对平整光滑,前一组较为粗糙暗黄,由此制造出错落有致层峦叠嶂的感觉。假山后的白墙和墙后繁茂的树木都是属于拙政园的,这也是典型且巧妙的“借景”手法运用。

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出自虎丘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它在最初的时候被误认为是青瓷,直到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出土之后,经过对比才确认了这一件莲花碗的珍贵价值。

另一件镇馆之宝是瑞光塔真珠舍利宝幢,在宝幢中的一个葫芦形小容器中,曾收藏着九粒宝贵的舍利子【宋代真珠舍利宝幢(复制品)】。

曾经的吴越崛起,是冶炼铸造的先进技术驱动的,剑首端部的同心圆、分铸技术,都是高超而绝妙的精湛技术。

苏州博物馆,简洁的风格既富含苏州园林特色,又充分考虑到采光等实用功能的需要。

走廊里的石造佛像,随着自然光影的变换,也多了几分灵动。

苏州的很多重要文物,因为种种原因吧,很多都并不在苏州博物馆。以书画为例,吴门画派的画作流散于各大博物馆;能以假乱真的“苏州片”,精品也大都为清宫旧藏,多在两岸故宫博物院;“过云楼”的三百多件书画精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过云楼的藏书,现大多在南京图书馆。

说到“过云楼”,顺便说两句苏州顾家。从三国孙权的丞相顾雍,东晋的顾恺之,南朝梁、陈间的顾野王,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过云楼,则是晚清顾文彬所创建的私家藏书楼。

云烟过眼,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母”。

明朝的“魏良辅”,通常被认为是昆曲的鼻祖,魏良辅所著的《南词引证》中,昆曲的渊源可追溯到元末,其前身由昆山人顾坚草创。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三百年。


清朝末年,昆曲受到京剧等艺术形式的冲击,逐渐没落。张家四姐妹的“二姐”张允和,曾做过这样的记录: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同一年中先后死去。为了国丧,全国的大城市停止了各种戏剧和其他文娱活动。苏州城里,“文全福班”(又叫“坐城班”)也无法演出昆曲。这样一来,整个戏班断了生活来源,不得已和“鸿福班”(又叫“江湖班”)合作,大家走江湖去。

昆曲和茉莉花的故事。最早的关于名曲《好一朵茉莉花》的介绍来自,乾隆年间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中的记载,还附了五线谱。他听到这支曲子后便记录下来,后来人们发现,他的记录与更早的昆曲中的《鲜花调》曲调几乎一致。不但如此,在之后山东出版的《小雅集》里,也明确记录了这首曲子的唱法。

来源于昆曲《鲜花调》的《好一朵茉莉花》得以在中国大江南北广泛传唱,与茉莉花茶的运河运输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联。最早的茉莉花产自福建,但因为向北运输不便,就有商人将茉莉花移种到虎丘附近,苏州制成的茉莉花开始通过水路经过山东河北运往北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运河传递的不仅仅是物资,更重要的还有文化。

昆曲工尺谱,此谱为蓑衣谱,工尺字在唱词旁斜行注记。为近代手抄及刻印曲谱中最常使用者。谱既易识,又不至因工尺字过多时容易混淆。

昆曲扮妆角色,称为扮戏,又称扎扮。素来有:红忠、黑勇、粉奸,之说。

这里所说的:苏州昆曲研习所,也称苏州昆剧研习所旧址,位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附近。不是网师园附近的苏州昆剧研习所。也不是拙政园附近的昆剧艺术展示馆苏州昆剧传习所。这里还有个不容易混淆的名称:苏州爱慕昆曲体验馆。

这里日常是不对公众开放的,不过,可以来这里看昆曲演出,购票可通过大麦等相关票务网站。

此处,还有昆曲造型的主题摄影。化妆造型:由苏州昆剧院专业昆剧化妆造型师完成。并提供服饰,实景拍摄,成品是精修照片与相册。

汝能格律否?

我游姑苏城最爱是此间,可惜行程匆匆,不能体验更多。

研习所,还有一些纪念品和文创产品售卖。

水榭花墙,雅致恬静。吴侬软语,婉转空灵。


相比拙政园的疏朗开阔,网师园给人的是相反的紧凑错落,它被誉为最小的苏州园林。

夜游又在观景的基础上,带来浓厚的文化熏染。人的智慧在这里展现,莺歌燕舞、琴瑟笛箫、戏剧音曲,在这安静得如默片一样的庄园里忽然响起,悠远传近,几百年来的苏州旧时生活,就在无影无形中,用传统的声音还原了。

《访鼠测字》为《十五贯》,传奇剧本中的一折。这个故事是著名的昆剧剧目,收录于明末作家冯梦龙的《警世恒言》,在清代又被改做《双熊梦》。整个桥段一气呵成,文字和对白节奏逐渐加快。

水与池是江南园林的标配,网师园中的池,或依低注地势而铸造,或用砖石搭切成形,都是观景必不可少的元素。《牡丹亭》在月夜下的园中上演,身穿戏服的演员和古典的池、桥、廊、园融内一体,真真好像是从历史中走来。

《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的一折,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

游园。一日,背着父母和塾师,杜丽娘和丫环春香到后花园游春,花香鸟语,触景伤情,游倦之后,回房休息。

惊梦。在梦中,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在花园中相会,并有许多花神一起来为他们做媒。杜丽娘的母亲来到床前将女儿唤醒,母亲看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咐她以后少去后花园。

杜丽娘虽然应允了母亲,但心里仍在追恋梦境,不久竟忧郁成疾。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苏州历史上也被称平江府、平江郡,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最著名的一条路。

苏州城内纵横交错的河道、枕河而居的民宅,形成了“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

今天开发开放的平江路全长1600多米,从南入口到白塔东路1092米,东北街600多米,再向北就到了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和狮子林。

通过便捷的由桥梁构成的通路,人们可以在平江河两侧任意游走,购买苏绣和丝绸等纪念品和文创礼品,在老茶室听一曲苏州评弹——“雨打芭蕉酝吴音,竹点小巷花相迎”。

穿梭在斑驳的砖墙和木门窗之间,坐在二楼的向阳咖啡馆,与屋瓦上的猫为伴。

尽管城市开发和改造从未停止,但今天的平江路历史街区仍然保留着古老的面貌,虽然店铺的招牌焕然一新,但近800年的社区格局不曾改动。

有时前路不通,但豁然开朗之后就回到了老路上,这里的巷子永远走不丢。而老路上纵横的流水和精巧的石桥,将苏州托起在柔波之上,也将生活拉扯得更平缓和慢悠悠。

幽幽水巷巷幽幽,我乘小舟水上游,快浆轻橹拱桥过,碧波清清抖绿绸,一条水巷画一幅。
乘一条摇橹船,体验一下水生之城的旧日生活方式,或在那些被低矮房屋夹着的侧街里寻找一个原生 苏州 。

平江路上的“猫的天空之城”全国连锁书店。其一大特色就是可以在选定的日子寄明信片、寄礼物给你的朋友。

来平江路,别错过中国昆曲博物馆。这里以前是全晋会馆,戏台、建筑的风格与江南水乡迥然不同。

昆曲俞派,是清末业余昆曲唱家俞粟庐创立。


花开时节,芸娘曾雇佣馄饨担子,伴随着沈复与友人上山游玩,众人因此有热茶与热点心佐美景。
《夜上海》的词作人,苏州文人范烟桥也曾如法炮制,聘请馄饨担子一同郊游。
如今他的后人把他的音乐带进了一栋老宅里,卖起地道的苏式茶点。
苏式茶点店邻雅堂,店主郑敏玉,正是《夜上海》与《月圆花好》的词作者范烟桥的第四代后人。

一座建于光绪年间,闹钟取静的老宅子里,飘出了周旋演唱的《月圆花好》。墙上,贴着老照片,写着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故事,案上放着范烟桥的著作《鸱夷室文钞》。

开了这间茶点店,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太公,也传承家传的私房点心,范烟桥是民国初年有名的 江南 才子,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文人,也是生活美学家。

范烟桥在《鸱夷室文钞》中提到的曾访《浮生六记》芸娘聘雇馄饨担子野炊,对美食也多有描述,而范家独创家传的太湖银鱼卷,如今在林雅堂就能品尝到。
邻雅堂的太湖银鱼卷,只用完整的银鱼做馅料,加入硬膘丰富口感,装入方皮,厚裹芝麻,下锅炸至金黄。

虾仁烧卖

玫瑰软糕

烟桥酥饼

鸡头米

邻雅堂,通常就只做这几种精致的点心。

邻雅堂旁边的哑巴生煎,不用担心点心吃不饱。

同德兴的大肉面,青花大碗中,不仅有好看的“鲫鱼背”造型,丰俭由人的浇头,“红汤”、“白汤”,不仅是面汤颜色,也是讲究时令的。

红汤,味道浓郁鲜美。虽说更适合冬天,但全年都吃“红汤”,也没毛病。白汤,则是高汤为底,相对清爽,老饕都只在夏天吃“白汤”。如今,白汤也常年有售,但你在苏州冬天来碗白汤,人家一定知道你是棒槌。


秋风起,蟹脚痒。赏菊、饮酒,再来个阳澄湖大闸蟹。

响油鳝糊,属于苏帮菜。因鳝糊上桌后盘中油还在辟叭作响而得名。

松鼠镢鱼,是苏帮菜的代表,这是一道“鱼身雕花”的功夫菜,口感上又酥脆又松软,口味上酸中带甜。这道菜在 江南 地区的很多城市都能吃到, 苏州 的得月楼和松鹤楼是做松鼠鳜鱼的名店, 常州 老店德泰恒的松鼠鳜鱼也做得好,比 苏州 口味更为柔和。 北京 松鹤楼的松鼠镢鱼也能凑合着吃。

感谢您的浏览与阅读。
祝各位看官:新年快乐!虎福临门!

  • 旅游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前往
/2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