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三年又三年,E90 M3三年改装路,5月20日2楼更新赛道小活动图片!!!
1 197 发布于 2015-09-09 17:28:03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曾经想了无数次怎么样的开头才能表达我的心情. 对这3年的改装总结 论坛里的大神太多了,各路十八般武艺, 各种的提车改装作业, 总能得到版主大人激动地射...呃...咳咳... 变精华贴. 我想着也是爱车之人最希望得到对爱车的肯定吧.

   于是, 由于词穷, 我还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吧!

   对于改装, 最初的认识还是追溯到七八年前了吧. 小弟比较幸运读高一的时候就到多伦多留学. 留学八年, 由于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不YY. 总觉得生活浮躁乏味, 特别是有半年坑爹的下雪期, 心情就是特别郁闷了. 但是一到夏天, 这边就特别热闹. 于是我在朋友的感染下,就拿着家里的买菜车E90 335xi开始啥改了. 具体的作业3年前在爱卡M论坛发过,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去看看.
   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7549036

   
   还是回归正题吧.首先就按bimmerpost的惯例介绍一下车子的概况:

2011 E90 M3 原厂碳黑外米内
改装清单:
外观(包括曾经的):  1) 整车喷漆, 以蒙特卡洛蓝为基础, G-six特制蓝
                   2) BMW performance 碳纤前包角
                   3) BMW performance 碳纤尾翼
                   4) BMW performance 碳纤后视镜壳
                   5) BMW performance 高亮黑前肾栅
                   5) GT4 replica 前唇 x 2 (有一条报废了)
                   6) GTS replica 前唇
                   7) 前大灯熏黑处理 + LUX LED天使眼(失败)
                   8) Challenge 后扰流

   由于当年家里已经有了一辆911T的关系, 家里人觉得E92不实用所以必须买4门车. 当年, GTR还没出, 430没换代, 各种的性能超跑也没横空出世. 911T和M3这个搭配, 在那个年代来说觉得是大部分人的梦想. 由于这辆车名义上是买给我妈开的, 所以连哄带骗地一直跟她灌输M3是多么多么地好,跟3系差别很大. 当时自己还在多伦多, 一直口水那副V8.于是自己也退而求其次, E92这样就变成E90了. 至今还觉得当初的不坚持是错的!



车子刚买回来的时候.

坑爹的标配18寸轮毂

以前用I4拍的, 图片质量较差请见谅.

   由于当时还在加拿大读书, 车子有1,2年要不在菜市场, 要不是在去菜市场的路上...

   那段时间, 虽然全副精力财力到放到335上面了, 但是离毕业的脚步越来越近, 毕业对我来说意味着要海归了. 存点钱在这边改或者在那边带些便宜的改件回来是越来越迫在眉睫了.

原厂performance的东西.那时候价格在那边大概便宜15%-20%.为什么用原厂的? 因为我改335的时候受够了副厂的困扰,最终还是买原厂的完美, 就一步到位了.

   这些碳纤件带回来后. 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车子本来就是乌漆麻黑的, 花那么多钱装这些东西无非是有对比色, 把这些东西喷了吧, 感觉又不搭. 倒不如...把车子喷了吧!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 得到了朋友G6的大力支持, 开始各种地调色板了. 当时F10 M5刚出, 蒙特卡洛蓝也是一种很让人眼前一亮的颜色, 也比较稀有. 于是方向就锁定蓝色了. 但是我又不喜欢和别人一样, 于是独一无二的G6蓝就诞生了!

手机图..真的是由内到外的拆...






折腾好了, 就像一块未打磨的蓝宝石

GT4山寨前唇

challenge尾唇 + performance尾翼

   不知不觉地, 暑假又结束了. 就依依不舍的先把她丢在中国回多伦多见我的大老婆了. 

内饰:              1) BMW performance 碳纤内饰套件
                   2) BMW performance 方向盘 + 加长拨片(喷黄色)
                   3) BMW performance 座椅
                   4) Arron 综合显示表
                   5) IND 缝M power手刹

一晃又过了半年, 这次回中国又是时候搞一下内饰了. 我个人是很不喜欢M3原厂的内饰条, 竟然是碳纤织物.. 果断去买了原厂performance真碳+IND 中控真碳纤维件. 外加performance方向盘+ 加长薄片. 再一次地, 因为时间限制和价格原因, 我选择了自己带回来.

这个方向盘手汗大的人真不适宜用. 会很难看

这块东西原厂是没得卖的...但这块做工和原厂差不多!

这个arron的表真的要推荐一下. 啥数据都能从ECU那里读出来, 包括水温,油温,速度,横向G力,纵向G力,扭力,马力,油压,0-100加速, 0-200加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的. 这个表也是后期才加的.

反毛皮原厂performance座椅. 有原厂加热, 支撑效果不错~就是TMD太贵了.


轮毂:              1) HRE P44SC    19 x 9.5 ET22 / 19 x 10.5 ET22
                   2) Advan RZ-DF 第一套 19 x 9.5 ET 35 / 19 x 10.5 ET 35
                                  第二套 19 x 9.5 ET 35 / 19 x 11   ET 30
                   3) MS种植螺丝 + R40螺丝

之前由于在加拿大各种各样的轮毂都研究过, 见过, 用过. 所以这次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轮毂中的劳斯莱斯- HRE. 这是我的第二套HRE了. 之前那套是给加拿大下场用的R40 18寸,很轻. 买R40的时候有那么的一刻是犹豫究竟买TE37 SL好还是它好. 后来两者价格只差300加币, 就选择R40了. 玩车的人都懂TE37, 不懂的就不是玩车的了. 但是到现在我都没拥有一套, 也是遗憾的. R40我实际称过大概就是19磅一个, TE37也就是18.x磅. 现在的这套19寸P44SC, 也是延续了我轻量化的路线: 21磅. 相对于普通原厂或者铸造的轮毂来说, 操控无可置疑地有了质的提升.

然后因为轮胎尺寸或者是轮毂ET值当时没算得太好, 以后始终有机会用垫片的. 垫片又要配套加长螺丝很麻烦. 于是直接上了套种植螺丝.(就是日本车那种子母螺丝)

tinted brush aluminum,中文知道叫啥. 就是带点枪灰色的拉丝银. 实物看上去非常有质感,漂亮. 但是一旦刮了很难修复


后来装了白色的brembo之后,银色轮毂加白色卡钳太低调了, 就喷了个枪灰色, 效果一般, 至今后悔中,因为要不回来原来的拉丝银了..

再后来就干脆黑色了,为了大大的鲍鱼


   人总是贪新厌旧的. 一套轮毂就像一双鞋子,用久了会腻, 要换. 可是我真的再也负担不起HRE, adv, BBS FI之类的轮毂了, 怎么办? 于是我把目光再次投向了日本轮毂.

曾经的挚爱.

日本轮毂牌子出名的无非就是那几个, advan racing, volk, rays. 之前在多伦多的最后一套轮毂advan RZ-DF完美地完成我对这辆车的改装,效果很好,显得鲍鱼很大. 当时其实也有其它选择, volk的TE37SL或者是RAYS的G25, 但是我追求的是别人没有的, 或者少有的. TE37SL和G25很明显的因为性价比好才受到那么多人的青睐, 而我却选择了也是重21磅一个RZ-DF, 为的就是unique.


285/30/19加垫片.

刹车:              1) 卡钳: Brembo GT 前6后4; 颜色:珍珠白+正常字体 
                   2) 之前用Brembo的打孔碟 380 x 34mm/ 380 x 28mm
后来用Brembo type-III 交错划线碟 
                   3) 刹车皮用过的: Hawk HP-PLUS
                                    Endless MX72
                                    Pagid RS29
                   4) 定制前唇导风槽散热刹车盘


   原厂的M3刹车, 前后单活塞. 相信被很多车主喷过不少了吧. 改刹车, 说白了一半为了好看, 一半为了激烈驾驶的时候提供更好的安全性. 这里就不累赘重复刹车的作用了. 为了生命着想, 该换的还是得换!

卡钳颜色选用了宝马矿石白加brembo传统字体, 看上去比普通的logo饱和很多

再一次地, 我傻乎乎地从多伦多托了几个行李箱自己带回来.其实价格和在中国买差不多



   当初订刹车的时候十分后悔订了打孔碟. 其实打孔碟和划线碟各有好处. 打孔碟会比划线碟轻, 散热要好. 但是用硬的皮打孔碟会裂. 前碟在经历过4套皮的摧残后,终于有机会试试传说中的brembo type III划线碟了.看起来很racer的样子! 实际使用还是比前面的要好,就是磨皮一点.

   关于皮, 原套件跟来的brembo皮太软, 新皮用几千公里就很明显的不耐热, 踏板行程也越来越长. 后来因为要赶着换皮, 就用了HAWK HP-PLUS. 这套皮真心不贵, 性价比好. 最最最大的缺点就是划碟啊!意思就是会把碟刹得一个一个坑的. 碟这样就差不多废了. HAWK用了一段时间后, 还是不能因小失大, 赶紧在给碟造成致命伤之前换下来, 就用了Endless MX72. 这套皮的初始反应(initial bite)是不错的, 但是在高速极限驾驶下还是会过热导致刹车震, 也不符合要求. 最后还是在多伦多带了一套之前下赛道一直用的Pagid RS29. 目前为止我自己用过最好的皮~极限耐操,耐用! 当然其它朋友有更好的选择不妨提出来.

新装的时候.打孔碟+brembo跟来的皮

type III划线碟+ pagid rs29

当时轮毂没带回来前拿了335的做个效果, 普通划线碟~

轮胎:              1) 普利司通RE-11    245/35/19; 275/30/19
                   2) 米其林   PSS     255/35/19; 275/35/19; 295/30/19
                   3) 倍耐力   P zero   255/35/19; 285/30/19
                   4) 横滨     AD08-R   255/35/19; 295/30/19

   关于轮胎, 我可能用的不是最多的. 但是基本上覆盖了街胎到半热熔胎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啥叫半热熔胎, 可能觉得PSS, AD08之类的叫"半热熔"...在我的理解里, 除了TOYO R888, 倍耐力trofeo R, 米其林cup 2之类的treadwear只有80左右的, 其它的只能叫高性能胎. 我用过一次R888,赛道上过同一个弯至少比AD08的极限要高20%-30%. 但是也是磨太快了. 热熔胎自然的就是一点纹路都没有的"光头胎"了.

   综合性来说, 还是PSS跑街比较好,综合性够强,最大的问题是胎比较软,容易扎钉子. 其次P-zero, 胎比较硬, 感觉抓地力也没PSS强, 特别是急刹车的时候. 如果是性能控, AD08R的路感是最好的, 车子的转向反应会比其它类型的要好 抓地力也是最强的. 最后当然是RE11了, 普普通通性价比还算可以.

排气:              1) 冠军 GTC 尾段 + challenge x-pipe

   排气在E9X这个平台选择也不少, 但是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V8天性的浑厚声音. V10/V12就是比较适合高昂的. 在众多的牌子里, 冠军GTC/GT2的声音是被很多人认可的. 虽然造工差AK十万八千里了, 但是声音完爆AK. 别跟我提什么IPE了, 有量没质. 至今所有听过这条GTC的人都觉得非常满意.



有了challenge尾唇的加持漂亮不少. 话说我等了一年才买到啊

    后来换了机械增压以后, 由于技术要求要换中段x-pipe. 换了之后, 声调完全变了. 高昂, 有点破音, 共振啥的都不说了, 谁听谁知道什么叫爆. 幸好GTC有阀门, 从此回家不会被妈妈骂了~

challenge中段

避震:              2) KW HAS高低可调短弹簧
                   3) KW clubsport + RE toe arm + 前后HR防倾杆 + 铝制subframe bushing + Qualife LSD

   避震早期是只改了KW高低可调短弹簧. 舒适性还可以, 最重要自己可以定高度. 后来觉得在极限的时候还是不够韧性, 于是就在没做好功课之前就选了KW clubsport. 坦白说, 我自己只用过KW的产品, 其它ohlins, moton之类的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当时想反正都上了绞牙避震了, 要不不换要不hardcore一点就头脑发热地把防倾杆, subframe bushing也换了. 刚拿到车第一反应就是艹, 怎么变得这么鸡巴硬了. 但是劈了一个弯以后就感叹..这就是M3本来应该有的操控!

   自古以来改避震都是有得有失的. 一下子车子舒适性大大降低所以变得很少开了.

   至于Quaife LSD, 本来M3也有原厂的LSD, 但是应该是1way的, 就是加速的时候才有差速效果. 我换的quaife是1.5 way的, 就算收油了也有1半的差速效果, 结果就是, 没换增压之前想小漂移一下都不行了. 果断后悔!!! 我开车的习惯是喜欢车子各种甩, 自己各种救, 心里觉得自己在驾驭着这台车, 而不是被这台车驾驭. 至于后来换了增压后, 由于扭力的增大, 相应的quaife LSD就大大提高安全性了.


引擎               1) VF-650机械增压 (这个不多说了, 包括增大油冷)
                   2) 增加波箱油冷
                   3) 未改机增前是VF程序+ MS 铝制轻量化普利
                   4) 原厂GTS波箱程序

   机械增压从一买这台M3开始就是一直的目标. 知道F8x M3/M4的出现更迫使我要上了. 其实坦白说, 原厂V8+轻量化普利+ECU这个搭配虽然账面上不增加多少马力和扭力. 但实际上加速是快了, 车子也是出奇的顺畅! 除了激烈驾驶的时候油温会稍微过高,后来也通过加大油冷解决了, 这个搭配是堪称完美.

   但是我对动力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尤其是在8年前我脚下已经在控制480P马力的911T. 在国外玩335的时候一直都有了解M3的机增, 最主流的几个牌子莫过于ESS tuning, VF engineering, G-POWER之类的. ESS是比较早研发激增的, 世界上最速E9X M3记录保持者还是ESS的. 只是国内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牌子的支持比较少. 以至于我就选了比较主流的VF. G-POWER想都不用想了, 1套等于别家2套.

   

















   至今使用这套VF650大概有1个月了吧. 动力输出大概了解了. 快是的确快, 但是始终没有涡轮车的暴力. 这辆车会不知不觉地把你带到一个比飞机起飞还要快的速度, 特别暴力的是200-300这一段! 由于还没完全调教完毕, 还有些细节待完成, 感受就写到着了. 

   话说发帖子真累, 未完待续...!


特别鸣谢(应该不算广告吧): noise performance
                          BBA motorsport
                          骏御汽车服务                    




最后编辑于2016-05-20 17:35:19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10
前往
/10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