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锦绣南国。精彩内容戳这里。
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哪能够呢,还要追求诗意的世界啊,而成都,就最接这句话描述的理想国度。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几乎不知道什么匆忙,可不因为他们不思进取,而在他们有记忆开始,生活就被烙印下深深的“平”字,在成都,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序的进行着。年轻人同样朝晚五,老年人就轻松些,抽个空子享享闲。
喝茶大概成都人最喜欢的消遣活动,不管老人,还装扮时尚的年轻人,无能对喝茶说不。
藏在公园里的茶馆,逢年过节,或周末的时候就喜欢带着孩子去坐坐。大人泡杯素茶,看看报,聊聊天,寄放精神灵魂,不安逸。孩子在旁边坐船、钓钓小金鱼,哪里还吵着要玩手机呢。
这间禅茶堂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都说茶陈的香,可能茶馆也这样吧,那种说不出的雅兴都靠时间来沉淀的。
20块钱的茶可以泡天,他们就可以泡天又天。此所谓,怎么过天,就怎么过生。
对于大部分成都人来说,吃吃麻辣烫,打打小麻将,这两件事已经成为刻入骨子里的信仰。
第次去成都,最惊讶的就,这里的麻将馆就跟火锅店样,甚至不需要什么遮风挡雨的店面,只要有片空,随时随就能麻。
无论老幼、无论寒暑、无论高低贵贱,张麻将桌构成成都最大的社交网络,亲朋聚会,麻起;外出聚会,麻起;临分别,麻起;闲来无事,麻起。
条条茂林修竹的竹林小道,曲径通幽,恰似帝掉落的片静谧之。
城市待久,就总想抽出两天时间,去周边呼吸下新鲜空气,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
万竿翠竹,蜿蜒曲折的红墙,红绿本色彩搭配里最忌讳的组合,没想到融入到这般中国风的场景里,竟然如此谐大气。
这里就像个成都的文化展览馆,从川剧到街头音乐人,从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店到传统手艺捏糖人,从成都特色采耳到真人扮演的铜人,所有在来到成都前知晓的成都特色,都集中展现在这几条巷子。
宽窄巷子每个来到成都的外人的第站
走在这里,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你总能品出丝水乡的古韵。
老辈留下的东西,在今天依旧熠熠生辉。
成都热的、辣的,也热辣的,这都离不开这座城市的包容性。
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
它有着曲径通幽的面,也有着仙风道骨的另面,也正到青城山之后,才明白为什么这里能引得白素贞选择在此修炼千年。
亲眼目睹岷江的水流之急,种对自然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最值得提的,这里还国宝的快乐老家,来到成都,怎么能不去看看可爱的熊猫呢?
成都,在不同的人的心中不同的代名词。可能悠闲、可能慵懒、可能熊猫、可能盖碗茶、可能麻将、可能美食,百个人眼中,就有百种对成都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