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可能是全网等车时间第二长的嘉华车主,从选车订车到提车的作业!
1 111 发布于 2022-05-03 16:19:23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先上钥匙镇楼,区别水军贴

上周终于如愿提到了嘉华,算是了却了一桩家庭大事。
我也不是标题党,从二月末订车到四月末提车,长达两个月的订单周期应该在嘉华车友的里算较长的了,为什么说我是时间第二长的呢,因为我知道我订车那家店有一位车友比我还早一周定,然后跟我的车同一批到的,在我后两天提车的,他应该才是最久的那位。为什么这么久稍后我再讲,先分享我的选车订车过程,也给还在观望和犹豫的朋友们一些信心和参考吧。

一、 年轻人的下一辆车,为什么是MPV?


       看了论坛里几乎所有的软文和水贴,几乎所有人开场白都是“人到中年”,“二胎家庭”,“成熟男人的责任”等等的话术。而我在这个问题上反倒不太一样——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是毕业刚工作几年买的二手法系标致206,当年就非常喜欢研究各类改装,所以也看到了香港和日本有用奶爸车奥德赛改装的,非常帅气又实用,所以当年奥德赛就已经在我心里种下种子。开了几年后因为客观的原因换了一辆日系的中型三厢轿车;这车确实皮实耐用也陪我走过了结婚到生子,但它的后座空间确实局促,孩子上下车也不方便,所以这两年一直琢磨着何时换辆大车。从早年杰德6座版,到奥德赛,再到上一代的神车汉兰达,以及XT6等车都一一看过关注过。我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会乘坐到GL8、V260甚至埃尔法等商务车,这些车二排的从容体验以及开门上下车的仪式感,让我开始对MPV无比热衷,尤其是对电动侧滑门这一物种有了一种奇怪的情愫,我总觉得要么是ModelX式的大开口翼形门要么是电动侧滑门,才是现代科学而舒适的上下车人体工学设计。而相比起GL8,GM8等标准的商务外观,我觉得只有奥德赛之类的设计才是开起来没有“司机感”的有家用生活气息的MPV。
        去年年初,终于看到奥德赛在日本和台湾地区改了前脸和内饰更新,迎来了半代升级。我几乎看遍了当时台媒的各种评测,我觉得等这一代奥德赛内地上市后我应该有足够理由为它换车了。

关注MPV期间看遍了台媒的评测。

二、 从奥德赛到赛那,为什么最终选了嘉华?


      其实早在去年6月份的时候,嘉华就在北京欢乐谷搞了很久的巡展,当时应该是我第一次关注到第四代嘉华这款车,第一观感像是一台美式全尺寸SUV,侧面线条像极了福特的探险者;而侧滑门和第三排的折叠收纳空间,看起来深得我心。但是巡展时因为是韩版车也没换标和改前脸,所以对于动力和配置以及定价一无所知,所以我也没太放在心上,但是查了下资料得知它在北美市场与赛那能分庭抗礼。说到赛那,北美版我早有关注,国产版呼声也很高,我甚至一度觉得如果嫌奥德赛太小的话就选赛那吧,我甚至也天真地希望它能跟新汉兰达一样线上排单不加价。
       在历经了嘉华上市被群嘲定价过高以及赛那定了个更高价并且全网唾弃加价订车后,时间来到十二月,新一代的奥德赛终于上市发布,各项都刚刚好,又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车款,几乎没有任何其它备选和顾虑的情况下,终于下定决心跟家里商量卖老车腾指标换新奥德赛吧。
    

今年一月初的一个周末,联系了一家广本4S,带上全家人去看了奥德赛展车,大家看过后都无比满意,空间魔术师,省油的混动,柔软舒适的新座椅质感,本来我的目标是次顶配耀享版,丈母娘却看上航空座椅和二排加热,当即拍板要定顶配版。但是当时因为没有试驾车并且新车上市没有优惠还有各类明目的服务费手续费,于是决定一周后找另一家有试驾车的店试驾后再下定。

   本着多看多体验多一种选择可能性的原则,回家路上强行带家人去了附近一家广丰看了下赛那展车。
      

说实话见到实车的第一感觉还是挺失望的,塑料感极强的内饰和按键,后备箱缝能塞进一根指头,主驾电动调节按钮也有宽大的缝隙,二排空调按键廉价感很强,以及并不太舒服的第三排等等,全家人看了都直摇头。尽管这样,还是不影响它是人气最旺的崽,展厅里挤满了各种人在体验,销售忙得招待不过来,只是隐晦地跟我说了句订车找经理屋里谈,当时行情是加两万现金,签合同3月底前提车。我算了一下按我的配置需求起码得铂金版或者次顶配才能满足,连同购置税和加价,得接近50万才能开到它,实在离谱。

赛那的后排空调按键

       在等候试驾奥德赛的日子里,我看了各种恰饭车评人的评测,然后心血来潮地做了一个针对我个人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的奥德赛,赛那,嘉华几项关键指标的三者横评表格并分享给家里人一起打分,表格量化值一出,确实奥德赛还是各项均衡最适合我,嘉华次之,赛那垫底。这也是家里人才第一次知道嘉华这款车,我也才第一次意识到在这两者之间,原来嘉华这么能打。
        好不容易凑齐了家人们的时间等来去试驾奥德赛的周末,前一天偏偏北京下了场大雪,一早出发在路上时,广本店说可能要中午以后雪化了才好试驾。于是我们临时起意,先绕道去一家起亚店看看嘉华。坦率讲起亚店的软硬件水平不太让人满意,不积极的销售,冷清没开灯也没开暖气的大厅,稀稀落落的各款展车。

但是当家里人第一次看到嘉华还是被它惊艳到了,也是觉得它像一台带有电动侧滑门的大SUV,在车里仔细体验体验一番后,大家开始感到惊喜:扎实的用料和质感,宽大的三排和后备箱空间,满配的配置,以及第二排的剧院式视野。当时由于下雪的原因没能上路试驾,但还是在4S的院子内开了两圈。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么大的车并不难开,没有什么大车感,转向油门悬挂都感觉很轻盈舒适。试驾车装了电动踏板,长辈和小朋友上下车也很方便,于是很快俘获大家芳心,觉得值得再次慎重考虑它。我也开始第一次动摇是不是应该考虑选嘉华。

无论三排折叠与否,后备箱空间都足够家用。

下午再去试驾奥德赛时,雪已经化了不少,但显然大家心思已经不在奥德赛上了,同时因为扭力梁的后悬和松垮的行驶质感,让老婆在第三排带来不好的体验,试驾结束停车时,那个粗糙画质的倒车影像,让销售也跟着一起吐槽。最致命的是,家人们普遍对第三排紧挨着后门的安全性表示出极大担忧,于是本来这天原计划应该是交奥德赛定金了,但我们决定还是回家仔细商议再做决定。

        回家后正好看到了某帝和某车分别做的主流MPV大横评的视频节目,虽然节目观点带有隐约的倾向性,但是仔细对照了空间对比、刹车、加速、麋鹿测试、智能辅助等多项评比数据后,嘉华的实力再次让我感到可靠,于是决定就它了!

三、 纠结的订车过程


        时间来到春节前最后一周,有一天不太忙的时候我又联系了本市另一家最核心的起亚4S,说是想今天下午去试驾;那边问了我电话说会有销售经理联系我的。结果等到下午三点都没人联系我,不管了直接开车去店里。

这家店也是一样冷清,门口的经理知道我是来试驾的意图后,面露难色,好像当时是他们的那个CSM系统登录不上没法登记试驾了。后来他又让我扫小程序码又是一顿操作终于是能试驾了。一开始我坐第二排,销售开出院子上马路跑了一圈,然后换我开。不知道是销售开车太猛还是旗舰版座椅高的原因,我总是觉得有点晕车难受。我自己开了几圈后,确实觉得这车开起来很舒服,一切得当,当即跟销售开始讨价还价。

销售再次面露难色,说厂家规定裸车不能优惠,然后店里的什么出库费上牌费也一分不少,最多就是送个脚垫贴膜啥的。并且官方那个无息金融还要再收3000手续费,我一算不管是13万一年还是8.5万两年期的利息正好是三千多块,合着这还是没省利息啊。恰逢过年前我看销售也无心卖车,定了车年前也提不了,于是我决定先缓缓过年后再说。

黑米内饰看起来很有质感,只是这辆展车被磨的座椅都褶皱了。


 过年期间也没忘了继续关注论坛和研究嘉华,同时也发现了家附近还经常能看到一辆嘉华停在某小区门口,于是有一天也找到了车主跟他当面聊了聊用车感受,总之是褒大于贬吧。
后刹车盘乌龙事件也是这时爆发的,之所以我觉得是乌龙,是我觉得起亚压根就没想做通风盘,只是其市场宣传部门混乱把宣传资料给搞错了(这也足以见得他们内部的管理运转一定是存在内耗和脱节的),这事本来我觉得很好解决,但是官方连夜下架网页和修改资料,并且也没啥解释和危机公关,实属做得有点不磊落,总之让我对这个品牌的信心又打了折扣。加之一月销量数据出炉,可怜的数据让我看清现实,期待它与赛那像北美市场那样正面较量完全是痴人说梦。我也开始纠结和担心保有量和品牌网络较弱所带来的未来长期使用的麻烦。
      这期间也不知道是我在哪个渠道登记过手机号,郊区的密云店、房山店纷纷打来电话约我去试驾订车,这里不得不说起亚的经销商网络也是岌岌可危,北京一共只剩五家店,东西南向各一家,剩下两家都在较远的郊区。想想曾经的爆款千里马和狮跑的年代,那可不是这番景象啊。这期间也加了车友待购群,群里大家热火聊天地观望着聊天,越发证明了这车真是好车,产品力没问题,品牌力拉了后腿。

过年后带家人又去试驾了一次,这次重点让他们感受二排是否晕车,以及过弯和颠簸时的舒适性,大家一致表示没问题很满意。

这时恰好车友群里有几位北京的待购车友组团去一家家砍价,我也跟着去了。不过因为大家各自心理价位以及置换补贴以及地理位置便利性不一致,最终也没统一定,我还是去了最早去的那家店,跟销售砍了两次价,终于在2月底交了定金。

这里有个小插曲是整个过程我签了个定车意向书,但也没有啥合同留给我,只拿到一张定金收据,而且据说车型还选错了,我要的旗舰版白外黑棕内饰车型代码应该是H016,但是从销售到收银员似乎都不熟悉业务,也是去系统查了半天还反复确认车型代码,结果收据上给我写了个H014。

四、 漫长的等车时间


交定金时销售说查了厂家大库,有现车,应该一周内就能安排提车了。一进入三月我就一直在出差,也没太关注进展,过了一周后有同期在别家店订车的车友都纷纷提车了,我才想起来我这单怎么没动静,结果一问销售,说还没分车,让再等等。行吧,又过了一周,再一问,说还是没分车,再问啥情况说不知道,他让信息员去查了,销售说他们还没权限,订单动态还只能靠信息员查,然后跟厂家的沟通好像又有专门的专员在负责。总之就是效率极低又流程冗长,有时候我第一天发消息销售说去问问,第二天说问了还没答复,第三天再告诉我说去跟厂家沟通了,再等等。如此往复又过去了几周,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
       三月下旬因为我因为被判定成次密接,“喜提”了居家隔离十四天,这期间我也懒得催了,我甚至还想着万一车到了人又出不了门也没法提车,还给店里产生了资金压力,所以我偶尔想起来就随口问销售一句,记得有一次时销售给我看了库存,发现厂家大库也没有H016库存,只有米褐内饰及其他外观的有少量库存待分车。大家猜想可能是因为白外黑棕内预定量大,加之韩国疫情原因零配件没到位或者订单排产还没轮到。
        四月初我终于解封出关了,结果一问店里,还是没分车……我这时已经动了退订的念头,但是退车后买什么呢?奥德赛已经看不上了,加点钱可以上赛那,但是也还是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不满意。
而我的销售似乎也不太积极回复我了,恰好这时传来了盐城也受疫情影响停工和封路的消息,据说主机厂的生产和发车都受到了影响。
恰恰是这时我得到了销售反馈说已经分车了,但是车发不出来……又过了一周多,盐城解封了,结果北京似乎又开始对进京物流有管控,据说板车司机来了就得被隔离回不去了,所以没有司机愿意跑北京的货。
眼看着原本二月就应该开上的新车,却遥遥无期拖到四月,并且可能会一直拖下去。并且我原计划在旧车4月份验车保险到期前把旧车卖掉腾指标,因为新车没到,我也不得不先把旧车留下继续开着,并因此又续了一年保险和跑了一趟验车。我终于忍不了了跟销售反馈要退车,大不了这车我不买了。
这时另一位销售接待了我,他跟我说原先的销售已经离职了……
可能是事态确实严重,也可能是这个订单确实太久了并且乌龙状况太多了,总之说是在他们店长的想方设法的积极协调下,我的车终于在第二天发车了。
经过前几次的状况频出,我也不抱什么希望,我说等车到了再联系我吧。
大概过了三天后新销售联系我说车到店了,3月出厂的新车,合格证第二天能到,可以安排提车了,并给我发了一张新车到店的图。

看到图上我的车在那儿静静等着识货的主人去认领的样子,那一刻我还是释然了,约了时间第二天提车。

五、 提新车咯


经历了前面的曲折,提车过程就顺利得不值一提了;有个小插曲是检查轮胎时发现这车的四条胎日期标号都在内侧,通过各种钻车底拿手机盲拍轮胎的方式,也才看到一条胎时22年第二周的,其它几条胎实在看不到就算了,不过我的车的轮胎虽然很新但是却没有胎毛,很是蹊跷,但我也懒得深究了。另外就是出厂胎压3.5,幸亏朋友陪我提车时带了胎压表,辛辛苦苦放了半小时气才放到2.5。跟我同一批车来店内的还有另外两台嘉华,有一台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比我还早一周定的订单,那位车友说是会在我后几天提车,不知道他等得比我还久是啥心情。

新车撕膜花了很长时间,陪我提车的朋友刚刚几天前提了坦克刚撕过一次新车膜,他也感叹嘉华怎么全车到处是塑料膜和贴纸保护得很好,很少见有车这样,我说这可能是CKD的原因吧。

整车各个零件标签上都是韩语,包了好几层塑料膜,保护得很好。

 交尾款上保险办临牌耗时了一整天,从选车到提车历时半年,终于在下午五点开上了属于我的MPV,出了店门就去了加油站。

记录第一箱加油,害怕颗粒捕捉器的问题,打算一直加95了。

终于开上了自己的嘉华回家了。

提车回去就去接孩子放学,一水的奶爸车。我刚停好车就吸引了旁边理想one的大哥的目光,他亲自上车体验了下,说打算半年后把理想卖了还是换个正经的MPV。

提车第二天就去贴了车衣,罗利普斯的RS90系列。日常停车环境复杂,时有树胶鸟粪,所以还是贴个车衣能省心些。

贴膜区嘉华夹在一众好车中,也丝毫气场不减。

夜里停车的时候才发现中门上的迎宾灯也很有氛围感。

五一带着家人开着新车去京郊玩了一趟,可能是这车确实罕见,所以到哪儿都能吸引路人目光。这环境里停车确实有点难度,好在有足够多的摄像头和雷达辅助,也能从容应对。

后记——


一、到底看中嘉华什么了?
1、 并不刻板和商务的MPV形象和相对舒适的行驶质感,家用和通勤不违和;
2、 秒杀对手们的几乎满配的配置,全景影像、L2+辅助驾驶、七气囊十一喇叭,双天窗,全液晶仪表和大液晶屏,Nappa真皮座椅、通风加热的第二排电动座椅等等;
3、 秒杀对手们的空间尺寸,第二排座椅的横向移动带来的宽敞过道,第三排收纳后的巨大后备箱,以及第三排能舒适坐人等等;
4、 安全性:同级中最高的工艺质感及各种防碰撞和盲区影像等安全配置;
5、 值得称赞却一直被被忽视的人性化细节:乘客交谈模式、后排摄像头、安静模式等,还有深圳浩哥帖子里提到过的安全带防异响的设计、第三排座椅后面的魔术贴垫板、开门预警,全车感应车门等等……
6、 CKD生产模式,几乎等同于进口车的品质。
二、嘉华哪里不满意?
      1、传统动力,油耗无优势,用车成本高;
      2、二排上车门槛略高,需要加踏板解决;二排垂直空间也较低,我坐容易顶头,但是我应该也没啥坐第二排的机会;
      3、据说车机系统联网后也有诟病,但我还没体验到,未来也会考虑自己加装Carplay的方案来解决;
      4、草率的颗粒捕捉器方案,目前看来后期堵是一定的了,怎么解决也不知道,似乎连4S都说不出个靠谱方案,只能先加95观望着车友们自谋生路的解决方案吧;
      5、令人担忧的经销服务网络,售后及维修配件是否有保障存疑。
三、产品力?品牌力?
       我依然认为嘉华的产品力毫无异议在当下市场不说第一也是非常能打的;从品牌力上说确实大部分人对韩系车不感冒,加上近年中韩关系尴尬,所以大家先天认为起亚品牌力很差。事实上可以看下JDpower排名也罢,或者看下现代起亚集团在全球的份额,就能知道不是起亚弱,而是起亚中国太弱。说起来也巧,我订车前的某一天,打车时跟出租车司机聊天,他说之前开十几年的伊兰特,几十万公里下来,除了正常的保养和按磨损换零件,从未出现什么疑难杂症和奇怪毛病,在他看来韩系车并不比日系车差。
       对韩系车的鄙视链,早年日系车在国内也走过一样的路,而如今却是180度大转变;我因为曾经工作上与韩国企业有过业务合作,也数次去过韩国,甚至现在的办公地方也是有韩国企业入驻,地库里一水的韩系车,所以接受起韩系品牌并无任何障碍和压力,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起亚完全是个国际品牌,消费者真的不必固步自封给自己设限。另外就是东风退股后,起亚又与盐城签订了新的投资,寄望新的悦达起亚能重回千里马时代的巅峰状态吧。
四、定价贵吗?
      说句可能最引战的话:我觉得嘉华定价并不贵。
      贵与便宜都是比较级的形容词,既然是比较,就要看跟谁比?
是跟同样的配置,定价40万并且还要加价的铂金版赛那比?塑料的质感和粗糙的工艺,座机画质的倒车影像,贵不贵?
还是跟差不多同样价32.88万的奥德赛顶配比?轻薄的车身扭力梁的后悬,落后一代的内饰配置,小一个档次的车身尺寸,贵不贵?
剥离掉品牌溢价,仅就产品价值而论,34w的裸车价,能买到5米大尺寸,满配的车内配置,进口零部件工艺的全球车型MPV,我认为这是个正常合理的事。
五、选购建议?
如果你看完我上面的话,终于被说动了想要选嘉华,那么我有什么建议给你?
关于配置:我建议无脑上旗舰版,无论是带腿托的电动座椅,还是后排可视,这个配置都是值得的。如果实在接受不了二排过高的坐姿和局促的垂直空间,那么建议第二选择是科技版,当然除了上述配置,你还会损失可横向移动过道空间这一功能。
关于外观颜色:纯属个人喜好,白色主流耐脏显大,黑色尊贵且酷,蓝色时尚个性,灰色据说很少也没见到过;
关于内饰:也是个人喜好问题;黑棕更有年轻运动感,黑米内饰其实也挺显档次感并且很耐看,但据说排产很少;灰褐色个人最不喜欢但是也最多,我看上去灰色的部分总感觉塑料感极强,并且很容易让我想起胖头鱼时代的GL8,那个年代的车多是这个颜色的内饰。
六、 最后,给厂家的话
嘉华上市至今也就2000多台的销量,这背后却是2000多位车主和他们背后的一胎二胎或三胎家庭,他们的爱人孩子父母家人等乘客加起来,或许也是近万人在体验着嘉华;他们中可能有嘉华真爱粉,也可能有人因为价格和做工放弃了赛那,也可能有人因为空间和安全放弃了奥德赛,也可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GL8放弃了imax8放弃了GM8放弃了威然等等,总之他们最终选择了相信起亚,选择了信赖嘉华,我也相信他们绝大多数至今也都没为自己的选择后悔甚至还感到庆幸。
希望厂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绩,也善待这两千多个家庭和几万名观望待购的用户们,尽管嘉华在起亚中国的产品线里可能只是一台战略卡位的车型,否则也不会坚持采用CKD并且国内始终没建专用生产线,但我们从产品力上看它真的是台能扛能打的市场常青树才对。
所以希望起亚能好好打造品牌力和重视市场,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早前有车主反映问题,看到有厂家专人负责并且拉群跟踪解决,这是非常好的态度和体验,但希望后续能提升效率并保持下去。
对于经销商,希望主机厂一方面加强管理培训另一方面也请善待和帮助他们,疫情这几年,实体销售都顶着巨大的流量流失和房租人员成本压力,我不止一次地听过起亚的经销商们吐槽过厂家的政策太苛刻并且对经销商的激励不友好,甚至听说过销售卖一台嘉华只能拿到200块绩效奖的传闻,这可能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都佛系卖车,卖多卖少一个样。用户这头却是恨铁不成钢皇帝不急太监急。
经销商才是起亚面向消费者的终端窗口,他们好了用户印象才会好。
最后就是希望厂家好好梳理管理下内部的市场部策略和外包的市场公关服务机构,不论是刹车盘乌龙事件后听说又有写着后通风盘配置的错误活动页面上线,还是某家论坛里每天涌现的三图二百字的五毛贴,真的令我一度怀疑是不是有竞品的卧底潜伏进了厂家。
上市初期大量的车评人们蜻蜓点水式敷衍的体验软文和视频,赚走了你们的市场推广预算,留下了短期的百度指数或是媒体指数等冷冰冰毫无价值的KPI数据,对用户口碑和市场热度却并无任何实质性帮助。
回顾我选择嘉华的决策过程,真正起到推波助澜的关键信息,可能就是论坛里深圳车友的提车改装作业、“楠哥说车”连发几条视频讲自己选车提车用车的感受、以及两大汽车媒体平台所做的MPV横评节目。对于真正选车的消费者来说,这些才是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作为车主,我们跟厂家一样希望能看到嘉华销量提升保有量增大的那一天。最后祝每一位嘉华车主未来用车的日子都愉快安心,也祝所有MPV的观望者们也都能选购到最适合自己心仪的车。

  • 选买
  • 提车分享
  • 用车感受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 6
前往
/6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