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超级试驾员。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人生总要有一些事情值得回忆,刚刚完成的30岁摩旅就给我的回忆录留下了不少素材。可有句话说的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下一次出发我一定要带上家人一起,所以我在寻找一台可以带家人看遍美景的车。第二站,我来到了岚图展厅,看看刚上市的梦想家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一直关注岚图梦想家的朋友应该知道新款梦想家刚刚上市,它在动力、配置和内饰质感上都进行了升级,但目前为止北京的各大体验店还都没有到新款展车,好在新款梦想家和老款车型并没有在设计上体现出区别,并不妨碍我看车。
我的需求也很简单,我希望一台车能够在续航、动力、安全性和舒适度四个方面都给我不错的体验,只有这样我才会把它放入我的购车名单中进一步研究。接下来的内容,大家将跟着我的购车第一视角,看看梦想家这台车有哪些科技点值得说一说吧。
出去玩就烦排队加油,梦想家1231km综合续航真挺诱人
新款梦想家的最大升级莫过于综合续航能力的提升,其中PHEV版CLTC纯电续航达到236km,综合续航长达1231km;纯电车型CLTC续航里程提升到650km。从城市通勤的角度来看,购买PHEV版的用户给梦想家充一次电,基本能满足一个星期的上下班纯电通勤需求。对于我来说,加满一次油,也有接近1000公里的综合续航能力,非常适合准备长途自驾的我。
续航能力的提升不是凭空说来的,最终还是要落在动力系统的技术更新上,官方公布,新款梦想家采用的岚海动力全新混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5.18%,这一热效率已经是全行业最高的水平。关于热效率为什么这么高,其实通过前几次与东风品牌产品的接触来看,我推测新款梦想家的1.5T混动专用发动机也采用了包括全新高效抗爆快速燃烧系统、混动专用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350bar缸内直喷系统、高压EGR(废气再循环)全域耦合控制技术、高能点火、集成式水冷中冷在内的诸多领先技术。
这里我想跟大家聊的是MAKC高效抗震快速燃烧技术,这项技术包含了高滚流气道技术、350Bar高压喷射技术、燃烧系统匹配优化以及外部冷却EGR系统。
350Bar高压燃油喷射技术是目前主流发动机品牌都在用的技术,燃油在350Bar的高压作用下可以变成更加微小的燃油粒子,均匀的被喷射到气缸内,再由点火系统进行点燃。燃油粒子越小越细腻,就更容易被点燃,同时燃烧的也就更加均匀。被点燃后的燃油也能更充分的燃烧,获得更多的能量,提升了燃烧效率,这样一来车辆的油耗降低,动力也就随之增加了。
EGR系统其实就是发动机的一个废气再循环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发动机做工后产生的废气重新吸入气缸进行二次利用,这样设计的目的一个是为了降低油耗,另一个抑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产生,利于环保。1.5T混动专用发动机还采用了赛车发动机下放的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增加压端最高效率达到80%,在不同工况下均能保证良好的动力表现以及燃油经济性。
高滚流气道系统,相比以前提升了21%,滚流比其实就是指燃烧室内滚动的混合气体转动速率和发动机转动速率的比率,数值越大就说明气流的流动的速度越快,得到的结果就是燃烧会更加充分,发动机的动力表现也就越强。能有这种效果要归功于这台发动机的鱼腹式进气道设计,配合导气屏和平顶式活塞,能够将发动机内部的气流梳理加速流动,增加了燃烧效率。
什么是鱼腹式进气道设计?我们可以类比歼-10B下方的蚌式进气道,通常由机腹下方鼓包和向前延伸的整流罩组成。这种特殊的鼓包有个优点,就是采用“锥形流”的乘波设计,当空气进入时使空气减速并增大压力,优化进气效率。汽车发动机中进气效果的提升和飞机DSI进气道的优势如出一辙,但原则上不是让空气减速,而是让空气更好地运动起来。
以往的发动机进气道都是笔直的通路,发动机采用鱼腹式进气道是靠着能让燃烧室内的可燃气体按照圆柱体法向面滚动的一种操作。经过这个进气道之后燃烧会变得充分一些,积炭、热效率、燃油经济性都能得到显著提升,自此新款梦想家搭载的专用混动发动机为何能有如此高的热效率也就有据可循了。
一台车省不省油要从很多方面去观察,比如发动机热效率、传动效率、电机效率甚至是风阻、轮胎滚阻等等,但也有一种最简单的验证方式,就是看续航里程和油箱容积,你可以看到新款梦想家的油箱只有51升,加满一箱95#汽油按照8.90元/升来计算也就是454元,馈电续航1000公里的话算一下油耗每公里也就四毛五?相当可以了吧。
电池和车身结构都很安全,这一点我信梦想家
如果有机会充电的话,梦想家的油耗还会进一步降低。其实新款梦想家的最大升级之处也包括全新更大容量的电池组,官方叫做“43度超大云母电池”。与刀片电池、蜂巢电池一样,云母电池也代表了一种新能源电池技术。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云母电池到底有什么技术。
说到电动车电池包,大家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安全性,而安全性中大家最担心的就是电池的热失控问题。电池的热失控其实和我们大多数人脑海中的易燃物燃烧场面和状态是不一样的,因为热失控并非普遍意义上的“易燃物+火源“的起火,而是具有“链式反应“的特征。
链式反应的第一个含义是指,电池的副反应通常是放热的,若散热条件不好,放热的副反应有可能引起更高温度的副反应,甚至达到450度引起电解液燃烧。也就是:副反应1放热→温度达到T2→副反应2放热→温度达到T3→副反应3放热→热失控。
链式反应的第二个含义是指,单体电池的热失控会大量放热,若单体电池之间的隔热/散热条件不好,热量有可能引发相邻电池的热失控,进而引发整个模组(module)甚至整个电池包(Pack)的热失控。
实际上,电池热失控“链式反应”的特征暗示了:单个电芯的起火,夸张点说我拿块布就能将其制服;如果能将单体电芯“就地隔离”,杜绝从热失控到热扩散,整个电池包也就没有大碍。岚图的“三维隔热墙”就是充分利用热失控的“链式反应”特征,力图将单体电芯的热失控“就地隔离”,从而保护整个电池包的安全,“云母”则是岚图实现“三维隔热墙”的技术手段之一。
梦想家的电池包中具有层状Al-Si云母和气凝胶,且电芯和云母、气凝胶会像云母石一样层叠堆积,因而命名为“云母电池”。云母的特点是耐高温,可以防止热失控的进一步蔓延,特别是防止明火对热扩散的加速效果。
当然基于电芯层面的保护都属于第2层面的“防止热扩散”技术,我们不应该忽略车身结构强度和机构设计带来的表层安全防护能力。说白了,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要尽量保护电芯不要变形也是保护电池不发生热失控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梦想家是如何做的呢?
这还要从岚图梦想家的超高强度笼式座舱说起,梦想家的白车身高强钢比例达到70%,热成型钢比例达到23.6%,还采用了2000MPa铝硅涂层材料的车门防撞梁。车身结构方面,首创TRB+Patch复合结构热成型A柱,并在B柱采用TRB铝硅涂层热成型材料。那在技术层面什么是TRB+Patch复合结构呢?
汽车生产中的钢材,主要的处理方式是钢板冲压成型,然后焊接为车身结构。像 A 柱、B 柱、纵梁等关键位置,为了保证强度和刚性,一般会尽量设计为单一部件(由同一块原材料制成)或尽量减少部件数(减少连接)。但这也会带来一定的结构冗余,因为首先同一部件的不同位置,所需承受的应力并不相同。
其次其他客观要求导致的形状变化(比如 B 柱要做成上细下粗),也会让部件各个位置的强度和刚性有所不同。你可以这么理解:把一张纸卷成一个锥形,尖端的强度一定要大于下方的强度——因为纸的厚度是统一的,尖端形成的截面更小更紧凑,当然更“结实”。但回到车身部件比如 B 柱上面,我们其实是希望下方强度更大以抵御撞击,而上方我们只是需要它更细一些以改善视野。
传统的钢板冲压部件,如果要满足下半部分的强度要求,那么上半部分的强度必然是过剩的;反过来如果上半部分恰到好处,下半部分就很难满足需要。材料过剩有什么坏处?重阿!如今这个汽油车被碳排放撵着走、电动车拼命减重增续航的时代,轻量化正越来越重要。
TRB 是一种近年来新出现的可变截面板技术,在它之前,汽车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的是另一种可变截面板:TWB(Tailor Welded Blanks)激光拼焊板。TWB 的原理是借助激光焊接,将不同厚度甚至不同材质的两种金属板焊在一起,然后整体冲压成型为一个零部件。借助在不同位置使用不同材料,TWB 也可以起到优化分配、减轻重量的作用,同时还能帮生产商减少废料率、降低成本。但不同材料、不同厚度面板之间存在焊面,以及两种面板的厚度突变,使 TWB 面板无法避免应力薄弱点的存在。
更新锐的 TRB 技术,其实原理很简单:在传统钢板轧制过程中,实时调整轧辊的间距,得到厚度可连续变化的变截面钢板。用粗话讲,就是“滚”出来的厚薄可变钢板,让材料可以“按需分配”。与惯用的 TWB 激光拼焊板相比,TRB 的厚度可以做到连续的平缓变化,不会出现拼焊导致的硬度突变,能用最少的材料(重量)获得零部件所需的机械性能。所以 TRB 可用于车身关键受力位置,比如纵梁、A 柱等对整个车身至关重要的部件,同时又能大幅减少这些关键部件重量,从而让重量-强度最优分配。
此外,岚图梦想家高强度白车身和车辆结构对电池起到了完好的保护,以及岚图自主开发的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将电池平铺在车辆中心位置,尽可能免予碰撞,从而减小对三电系统的损坏,保证碰撞事故中高压系统无绝缘失效、短路、起火风险,混动版车型油箱无变形、燃油无泄漏。
动力充沛才能无惧道路艰险,梦想家的驾驶模式很贴心
自驾的路上总是挑战与美景并存,如果你想要欣赏高原美景,就需要拥有一台动力充沛的车,“动力”这道题梦想家给我的答案还是挺满意的。新款梦想家搭载的岚海动力全新混动发动机,可输出420kW系统总功率和840N·m系统总扭矩,最高车速203km/h,告诉巡航完全够用。同时零百加速5.9秒,这样的加速数据我依稀记得已经超过曾经的MPV速度霸主奔驰R500了,走走高海拔地区也可以胜任。
一台整备质量超过2.5吨的MPV可以做到零百加速5.9秒,这其实离不开梦想家的双电机四驱搭配,此外全系标配智能电动四驱系统,可以实现前后电机扭矩从0-100%的智能无级调节,满员满载时仍然动力充沛,也能在湿滑路面能有效提升安全性,这一点对于喜欢自驾的我来说真的超级重要。
以电机作为主要动力的来源的梦想家在高原上相比燃油车来说很有优势,氧气稀薄似乎很少能影响到电机的性能。另外,梦想家的多种驾驶模式也给我了我更多征服未知路况的信心。最值得说的就是郊游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岚图梦想家的空气悬架会自动升至最高,以应对可能的复杂路况。同时,该模式下车辆会自动保持40km/h的速度,当速度超过该值时,车辆会自动切换回舒适模式。
魔毯空气悬架,享受每一刻的驾乘舒适感
舒适层面,2024款新岚图梦想家的底盘也进行了升级,高配车型搭载了魔毯空气悬架(空气弹簧)+CDC(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自动调节及不间断减震控制系统)。那么,岚图梦想家的“魔毯”功能是个啥?
岚图梦想家在MPV车型上应用了“魔毯”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车辆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以及空气悬架系统。在硬件配置上,岚图梦想家采用了主动式的悬架系统,以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魔毯”功能的核心在于根据需求,主动改变单个 CDC 减振器的阻尼,以改善转弯时的侧倾平衡,确保操纵稳定性。在加速或刹车时,传统的螺旋弹簧和普通减振器的组合可能会出现加速抬头或者刹车点头的现象,而梦想家的“魔毯”功能则能够在毫秒级时间内改变前后轴减振器的阻尼力,大大改善这一情况。
此外,“魔毯”功能还能够在紧急制动及电子稳定系统触发时,实时调整悬架阻尼,控制车身姿态,缩短刹车距离,提高车辆瞬态稳定性。这种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一套系统来实现,其中包括四支CDC减振器、五个加速度传感器、一个前置摄像头以及一个控制单元。
具体工作原理也很易懂,ADAS系统前置摄像头实时扫描车辆前方 5~15 米的路面数据,识别出特殊路况如减速带、凸起等。控制单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根据路面情况和车辆姿态,计算出最优的阻尼力调整方案。控制单元将调整方案发送到CDC减振器,根据方案进行阻尼力的实时调整。
不仅如此,这辆车还解决了很多其他中国家庭用车时的痛点,比如说老人和小孩的上车难问题。由于其使用的空气悬架可调行程达60mm,在乘客上下车时能主动下降,配合第二排座椅的舒适进入功能,能够更好的方便老人和孩子上下车,让整个的使用过程更加体贴。
除了悬架的舒适性调教之外,同样不可忽略的还有新款梦想家的座椅配置。新增前排座椅按摩功能、顶棚及上立柱区域麂皮软包、二排座椅电动滑轨、三排ISOFIX接口、靠背角度调节、侧滑门双侧隔音玻璃、多种座舱情景模式等等。
梦想家,似乎可以让我带着家人去追逐梦想
该说的科技点也聊的差不多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一台车能不能下定决心购买,科技够不够前沿只占一小部分决定因素,更多的还是这台车能给到用户什么样的体验。梦想家给我的感觉很明确,像家一样舒服,可以带着家人出去,这个体验值拉满。
岚图梦想家的车机系统绝对是一个优势,搭载了当下级别很高的高通8155旗舰车载芯片,算力达到了360万次/秒。经过实际操作体验,个人感觉系统功能切换、启动流畅度高、触控响应速度快,并且屏幕的分辨率也是很高的。
副驾驶前面的屏幕不仅可以追剧,还能秒变KTV点歌台,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外接一个麦克风,要是能的话这车可以秒变移动KTV。
很多人说梦想家从外面看着那么大,怎么坐进来感觉空间小了不少呢,原因主要在座椅和内饰用料上。梦想家的座椅非常厚实,功能性也非常多,包括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等等,此外电机、滑轨等等都比较占用空间。
第二、三排零重力座椅仅仅是看上去,那真皮的质感、细腻的缝线和打孔,就能带来极为豪华的视觉冲击力。再加上头部和腿部充裕的空间,它能够为家里的每一位乘员提供舒适且安逸的乘坐感受。
对于论坛中大家比较关心的第三排座椅空间问题,说实话,超过170的朋友会感觉空间相对紧凑,但是要考虑到三排座椅都利用的情况下,后备厢还有超过400升的容积,放下一家人的行李也够了,就算弥补一些乘员舱的空间损失吧。
说实话,对于现阶段有购车需求的我来说,梦想家也算是我备选名单中的一个,我给他的归类是公路旅行舒适之选,不去走烂路我觉得梦想家真的还不错。寻找一台可以带家人看遍美景的车还在继续,我们下一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