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双旦大征集-图文】自驾探访火星地貌——大红山/环游内蒙古边境
1 17 发布于 2021-12-18 11:56:50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前言


2021年又是特别的一年,疫情从2019年底至今已经近两年还未平息。2020年趁疫情稳定的时候去了火山,但有个遗憾,离火山不远的大红山没去成,转眼到了2021年必须安排了它。
原计划只是两天行程去趟大红山,但一想都放假出来了,就直接一路向北顺着二广高速开到头吧。
旅行概况:
一行一人一车
日期:2021年9月2日-5日,共4天
路线: 北京 → 苏尼特右旗 → 二连浩特 → 太仆寺旗 → 北京 
交通方式:自驾车,思域1.8AT
设备:索尼a6400 16-55 2.8,大疆air2。

此次行程预览图

Day1:大红山


离大红山最近的县城是 苏尼特右旗 ,从 北京 去 苏尼特右旗 县城大概580公里,开车需要六个多小时。

路上经历了三场雨一次冰雹,冰雹大到我靠路边停车了。顺便提示一下最后在兴和服务区加满油,因为从兴和 到苏尼特右旗的服务区都没加油的,而且很多服务区是关着的。

在苏尼特右旗酒店调整休息后立即出发去大红山,路线用高德导航:大红山( 四子王旗 )重点是四子王旗这个,然后选择步行,这样的路线是最快的开车大概一个小时就能到,如果选择开车那路线是很绕远的。提示这段路联通没信号,移动刚开始有一点信号到深处也没有信号,所以在出发时候导航设置好。

出来玩,终点不是目的,路上景色才是最美的,我去的时候是九月初,那时候草已经逐渐有点黄了。

这些羊的羊肉应该很好吃,在北京吃火锅的羊肉大部分都是苏尼特的羊肉,这次见到真的苏尼特羊了

苏尼特牛肉? 中间那个牛看见没,额头上有颗心??  

“策马奔腾”

一路上车很少,总共没见到十辆车。
此图这个标志也已经算是大红山的一个打卡处了,下面我放这位置地图中的位置。

这就是上面那个拐弯的位置,过了这个弯就说明快到了。

快到大红山的时候有一处水塘和一群骆驼

边上那凸起的红色土地就是大红山。

柏油路一直修到坡上,上坡左转进入景区后是搓板土路,如果轿车的话尽量沿着车辙走就行。在大红山顶上依旧是联通没信号,移动有1-2格信号有时候能连上4g看微信。

大红山:又名脑木更山,具体位于脑木更苏木所在地45公里处。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山体南北走向呈长方形,远望像一条红色的丝带环绕在莽莽戈壁草原上,经 内蒙古 苏尼特右旗 的赛额线可通往大红山。这里是一个独具丹霞地貌特色,经 内蒙古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的自治区级地质公园。这里由于风化、剥蚀等地质作用,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奇峰和类似的丹霞地貌。

因是一个未开发的景点,而且知道的人不多,刚到这的时候一辆车一个人都没,静静欣赏这美景。

整座山好像是用红色的泥土堆成一样。

说是山,也可以说是一个高地的平台。

这车开了这么多年,第一次陪我走这么远,还好没掉链子。


大红山的顶部是一层厚厚的黄土非常平整宛如刀削一般。

又见苏尼特牛

从无人机角度看这些沟壑像地球的毛细血管。

cctv10《地理中国》报道过这里,说有远古哺乳动物骨骼形成的化石被当地人称为“那伽”


荒凉的戈壁上的植物在顽强地生活。

山体的土质松软,非常陡峭,并且这里属于未开发状态,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观景的时候还是要小心一些。

红褐色的山体与黄土交汇处一道深深的沟壑弯弯曲曲伸向隔壁草原。这个叫U型峡谷,是红色碎屑岩侵蚀U型地貌。

此U型峡谷长250米,宽50米,深35米,深流水侵蚀构成。


那些毛细管仿佛海底的珊瑚群。



继续向前,能看到很标志性的山体表面的岩层纹理。山体清晰可见风蚀水冲的沟壑,从山顶向下看,雨水冲刷的沟壑一条条星罗棋布,纵横交错。


之前看其它人游记说有小蜥蜴,我也碰到了好几只,赶紧抓拍两张 

呼尔井组指的是分布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一带,命名剖面位于额尔登敖包附近。为陆相黄色或白色砂砾岩夹黑色泥岩,厚11.10米。含哺乳类化石Indricotherium grangeri、Schizotherium sp.、Entelodon sp.等。与下伏巴伦索组呈假整合接触。特征:灰白色、桔黄色、锈黄色砂砾岩与粗砂岩,夹薄层泥岩。含脊椎动物化石。下与乌兰戈楚组呈平行不整合或超覆伊尔丁曼哈组、沙拉木伦组之上,上被第四系覆盖。

砾岩为主的沉积岩,根据目前已知的中外丹霞地貌的基本特征,初步认为,丹霞地貌是由砂岩砾岩为主的沉积岩经侵蚀作用所形成的赤壁丹崖群地貌。


不仅形状各异,同样是红色也有深有浅。

据说,6000多万年前,这片高原上本是一片湖泊,随着地球构造的影响,湖底向上隆起,而湖水蒸发殆尽。隆起的湖底沉积物在风蚀、水蚀的作用不断下,呈现出凹凸有致的红色山体。经过岁月地壳运动的变迁,从古湖演变成山峦逐渐形成了大红山现在的模样。




雨水冲刷的沟壑。

光线的映衬与折射最能体现大红山的美感。

台地变断崖,我把这些图发群里时有个群友说你怎么去了火星?可见这地方真的犹如火星地貌一般。


大自然真是神奇,在这戈壁草原腹地大红山像一朵盛开的红花般镶嵌在苍茫大地上。


这些美丽的纹路就像是一幅艺术作品。

这里太适合航拍了,无人机的视角可以完美的展现出大红山的壮观艳丽。







红色的山体格外娇艳,平坦的山顶上分明更像草原却比草原更为平整。



不得不说在大红山航拍是一件非常非常令人赞叹的事情。用上帝的视角看这里简直太美妙了,那一道道沟壑,那一座座红色山峰,那光影斑驳的戈壁草原都充满神秘瑰奇得色彩,俯瞰大红山,犹如上帝在这里放置了一块巨大无比壮美绚丽的花地毯,真是一场视觉盛宴,她太美了!
等夕阳落地我也返程回 苏尼特右旗 ,这一路很少有信号,沿着来时的路走就行就这一条路。

Day2:二连浩特


第二天一早从苏尼特右旗出发到二连浩特 ,开车用时约2小时。当天要去的景点为:1.如来神掌,2.二连盐湖,3.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这三个地方几乎是挨着的)

二连浩特标志性的恐龙大门。

Day2.1:二连浩特如来神掌


很早刷地图的时候就看到过这个大手掌,感觉特别神奇,真的犹如如来神掌从天而降。
如来神掌在二连浩特的东北角,直接用高德导航搜就能开车到这附近,临近到路不好走,轿车谨慎慢行。最好带无人机才能体现它的壮观。

这个手掌印占地约4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拼在一起的大小。很多网友调侃这是不是周星驰电影里说的如来神掌,其实并不是。此手印是一位知名当代艺术家的手印,名为“真蒙国际地景艺术园”的一个大地艺术作品。

旁边有个看起来经常玩沙子的土坡,在这上面也可以看到只是不太明显。

这种艺术又被称为地球艺术,是一种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出现的艺术运动。

“手指尖”

大地艺术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例如在创作的现场发现和选择的土壤,岩石,金属,冰块,以及各种植被和水源等等。


走近看能清楚的看出关节。

继续给爱车合影

旁边就是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所以周边有很多恐龙场景。

这些大地艺术的选址基本上都远离人群,因为这样比较好操作,当然,这种艺术由于涉及的面积过大,很多都是在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之外,再人为加工的。 比如 我们见到的这个巨大手掌,就是由中远亨峰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恐龙地质公园南侧。

这个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建设内容为大地景观、艺术公园。项目于2013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9个微缩景观雕塑已完成,雕塑基础正在建设中。




Day2.2:二连盐池


二连盐池位于中蒙边境,距中国边境城市二连浩特市约12公里。用百度地图搜二连盐湖能到这个地方。

大约在六七千万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恐龙出没在这个绿色的大千世界中。后来,恐龙以及其它爬行动物都在地壳运动中葬入地下。浩瀚的水面由于气候干燥而逐渐蒸发,形成了今天的二连盐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其附近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被国际誉为“恐龙的墓地”、“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而载入世界古生物学名册。

这里中生代晚白垩纪地层发育完好,在河湖相间的砂、泥质沉积物中埋藏着丰富的恐龙等爬行动物化石,在 亚洲 乃至世界恐龙研究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

化石埋藏点北纬43°43′25″,东经112°04′53″,海拔924米,是白垩纪晚期的标准地层。二连 盐池 横亘于 蒙古 高原这一巨大内陆盆地的中心,地势低洼,海拔在九百米左右,四周为起伏的 高平 台所环绕。整个地形平坦、开阔,素有“浩瀚盆地”之称。就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查干诺尔龙。

在此解释一下白垩纪,白垩纪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历经7900万年。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
白垩纪时期,大陆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最大的恐龙出现时期,许多新的恐龙种类开始出现,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出现了。被子植物也出现于此时期。

侏罗纪和白垩纪有啥区别?什么意思?
首先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
而侏罗纪和白垩纪都属于中生代,中生代分为三级,按时间排序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三叠纪:2.5亿年前到2亿年前
侏罗纪:2亿年前到1.45亿年前
白垩纪:1.45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
简单讲,侏罗纪比白垩纪早。

这个盐池和二连浩特的名字息息相关,之前这个 盐池 叫“额仁达布散淖尔”,系“额仁”的讹音,意为“斑斓”,“浩特”意为“城市”,“ 二连浩特 ”意为斑斓的城市。“ 二连浩特 ”是蒙语的汉译音,“二连”原名“额仁”,沿用市郊“额仁达布散淖尔”(现译二连 盐池 )之名。“额仁”是牧人对荒漠戈壁景色的一种美好描述,有海市蜃楼的意思。






嗯,这就是从盐湖回来的路,雨后不建议走,底盘低的或驾驶技术不好的就别来了。

Day2.3: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直接导航就能到。
在停车场停好车,就被路边的恐龙模型吸引住了,据说这都是1:1比例修建的。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亚洲地区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其发掘面积广泛,化石保存完整,种类多,是研究亚洲地区恐龙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古哺乳动物化石的重要基地。加上公园内的二连盐池和湿地景观,构成了公园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群。

公园坐落在沙漠里,到处可见恐龙骨架,恐龙大模型,虽说这些都是人造景观,但还是挺令人兴奋的!







白色这是独龙,是一类十分凶猛的肉食性恐龙,体长可达8米,同北美洲霸王龙有较劲的亲缘关系。





恐龙化石原地埋藏馆,这个馆应该是整个公园的核心,这个不看就白来了。


因为这个馆是在晚白垩世二连达巴苏组骨层的基础上建立的恐龙化石埋藏遗址,向游客客观地展示了恐龙种群在集群死亡之后所经历的搬运、堆积和埋藏过程。场馆内的说明上写道,这里肉食类恐龙和植食类恐龙的骨骼是堆积在一起的,可见当时恐龙是非正常死亡的。

馆内有个玻璃栈道,可以环绕一圈。


有一种尸骨如山的恐怖感觉。



枯树林,都是从戈壁沙漠中收集来的枯木组成。用以唤醒世人的环保意识。


前面一片石头林,回程时候会路过,一会说~

伊林驿站是一个以驿站为主题的博物馆,它是在原伊林驿站遗址上整体放大翻建的建筑主体,里面有介绍驿站文化的布展。

据史料记载, 清康熙三十七年至五十七年(公元1698年至1718年),俄国商队沿恰克图(今属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张家口、北京 这条路线进行大宗商业贸易11次。清朝时期各商队沿此路进行贸易,主要依靠驼队和牛马车队。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将恰克图开辟为中俄贸易的主要商埠,张库商道作为通往恰克图的货运通道日渐繁荣。伊林驿站作为张库商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伴随着旅蒙商贸易逐渐形成而盛极一时。仅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一年,经过伊林驿站运往俄国以茶叶为主的各种中国 货物就数以千计。贸易鼎盛时期,每年有数万峰骆驼和成百上千辆牛马车经过伊林驿站。

二连浩特市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民族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战国至西汉时期,这里是匈奴的游牧地。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设立“伊林”驿站。光绪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架通张家口至库伦(今 蒙古 国 乌兰巴托 )的电话线,又设电报局,并将此地标入当时的地图,名为“二连”。

这是当年伊林驿站的真实写照。近200年,无数茶商、旅蒙商人,在这条道路上生生死死,但这条道路也是他们寄托梦想的地方。

“(他们)饥渴痨病,寇贼虫狼,日与为伴。”《朔方备乘》作者、清代史家何秋涛,在谈到张库大道的商旅者时,这样描述。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架通张家口至库伦的电话线,又在伊林驿站设电报局。在当时的地图上,伊林驿站被标注为“二连”。1918年, 张家口至库伦的汽车运输线路开通,伊林驿站为这条汽车运输线上的重要站点,汽车站名为滂北站。


伊林驿站以北,大部分为荒无人烟的草地、戈壁和沙漠。因此张库大道上川流不息的汽车队、驼队、老倌车队等,都会在伊林驿站休整几日,再出发。商队运送的货物主要有砖茶、生烟、马鞍、皮靴、钢铁、杂货、丝绸等,还有口蘑、鹿茸、皮张、驼毛、羊毛、墨晶石,以及牛、马、羊、畜产品等。1943年以后张库大道商贸运输中断,伊林驿站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息,载着人们的期盼,驶向一个新的辉煌。

骆驼和牛是极耐劳的动物,每只驮拉四五百斤茶叶。史料载,驼队日行可达80里,从张家口出发,到库伦需用30天,到买卖城恰克图,要45天。老倌车较慢,每年清明草发芽出发,往返库伦需半年时间,多则1年。

“有着770多年历史的伊林驿站,不仅是的张库大道的重要载体,更是二连浩特古老历史的印证。” 斯琴毕力格说。

往回走路过了树化石景区,展示的是蒙古高原形成的硅化木标本。中间有12个雕成十二生肖的样子。








顺着栈道往回走,前面是恐龙地质科普馆。



园里各种恐龙元素

恐龙地质科普馆门口有一些艺术造型, 比如满墙的恐龙头破墙而出,拍照留念很有意思


馆里面有恐龙蛋化石。门口还有仿真恐龙,会感应人的存在而发出吼叫声。然而我们的关注点在:人类怎么知道恐龙到底是怎么叫的?






这个园区整体而言如果喜欢地质文学方面的可以多逛逛。

Day2.4:天鹅湖湿地公园


从恐龙地质公园出来去酒店的时候路过个天鹅湖湿地公园,准备停车进去看看。但到门口发现不让进了,只好用无人机飞起来看看了,正好能看到夕阳日落。

二连浩特市地表无河流 ,地下有古河道穿境而过,那么污水怎么处理呢?答案就是天鹅湖湿地公园,废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到这里,之前荒草众多的地方如今成为了美丽的湿地。



看看二连周围,地广人稀,二连常住人口七万多。


Day3:二连浩特国门


地址导航二连浩特国门景区就行
入口迎宾区与景区大门遥相呼应地建有一座主题雕塑,名为“驿路”。这雕塑高8.6米,重10余吨,由下而上依次叠放的是内蒙古老的勒勒车轮、现代的汽车轮、火车轮和飞机涡轮的夸张造型。这个雕塑的寓意就是力图通过交通工具的演变告诉世人: 二连浩特从古代到现代不断走向兴旺发达。

从大门进去经历13个门,代表了中蒙边境线上的13个口岸。这这些口岸当中,二连口岸是对蒙开放的最大铁路、公路口岸。

穿过13个门后首先到达的是火车纪念广场。
二连浩特市与铁路有很深的渊源,1956年1月4日北京经乌兰巴托至莫斯科国际列车正式运营, 二连浩特口岸开通,之后才有的二连浩特镇设立。所以才有人说: 二连浩特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时至今日, 二连浩特早已开通了公路口岸,国际贸易的总体规模已扩大到当初的几百倍,但大部分货物运输还是通过铁路实现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二连浩特的经济是“绑在火车轮子上的经济”
火车纪念广场的建设,是为了诉说这座城市极为特殊的铁路情节。






隔着一道栅栏就是开往蒙古国的火车。

虽然今天天气不好,但国门依然雄伟,矗立在那不怒自威!

二连国门被誉为祖国的北大门,矗立于中蒙边境, 门楣上嵌有“中华人民 共和 国”七个大字。国门横跨铁路,共4层,高21米,长71.4米,宽13米,建筑面积2406平方米。

国门内部是一些展览,关于二连的历史和丝绸之路之类的。





粗略一看,直接登顶眺望蒙古国。对面是蒙古边城扎门乌德,扎门乌德相对来说算是蒙古比较繁华的城市,这里号称蒙古小香港 。

远处公路口岸的七色彩虹门,像征着两座城市之间的友好互通,共建和谐。

我国繁忙的火车,装载的不仅仅是货物可能还有蒙古人们的希望。

国门下方的中蒙铁路,是连接首都北京和乌兰巴托 、 莫斯科的铁路交通大动脉,被誉为“欧亚大陆桥”。

远处那个黄色门型的建筑,就是蒙古国的国门。

矗立在中蒙边境二连—扎门乌德口岸815、816号界碑是全国边界站点唯一的一处双号双立界碑。这块界碑距二连浩特市和蒙古国的扎门乌德市均为4.5公里。

2003年8月15日中蒙两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巴特包勒德亲临中蒙边境为815(1)号界桩揭幕。同时中蒙两国边境线上长达40年之久的357号界碑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光荣退役, 中国 历史博物馆珍藏。815(1)、815(2)、816(1)、816(2)号四块界碑分别矗立在两条铁道的两侧, 大理 石碑身,两面分别嵌有两国镀金国徽,庄严肃穆,气派非凡。

二连国门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双号双立界碑。

公路口岸上忙碌的货车。

国门证件照“欧亚大陆桥”的英姿。


正在国门下拍照突然发现有一列火车串国门而过,赶紧咔咔咔拍起来。

看了下火车型号是CKD4B型内燃车。CKD4B型机车是由 中国 北车集团 大连 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为 蒙古 伊罗河公司铁矿石运输需求而研制开发的新型内燃机车。

该车以东风4D型货运内燃机车为基础进行设计。与东风4D型货运内燃机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转向架,重新设计宽轨转向架。车钩采用GOST3475-81标准车钩。该型机车于2010年11月开始陆续交付使用。

回到火车纪念广场边上矗立着一座四面都是“门”字的高大立体雕塑,让人耳目一新,多少也让人涨一点关于“门”的姿势。

从国门出来后下起了雨,个人不喜欢在雨中游玩,所以直接导航去下一站的酒店为明天做准备。

目的地为太仆寺旗 ,大概开了六个小时左右,这一路可以说都在下雨,快到的时候经过一片风车草原,此时雨已经小点了,停车拍拍照片。

看到了如此景色即便是因为下雨糟糕的心情立刻变的开心了起来。



原本全车泥土,经过雨水的冲刷变得很干净。




Day4:石条山


石条山位于太仆寺旗 政府所在地宝昌镇西偏北约4公里的地方,地图直接搜石条山,但位置不是最终石条山的位置根据我图中终那里就是导航的位置,到了后还要沿着我红色划线的位置继续开车才能到,到终点有一大片停车的位置。

停好车后顺着石条山的方向向上爬就好,最好穿登山鞋。

到这里来的人虽然络绎不绝,却也顶多是三三两两,形不成规模,或许是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有座很有名气的石条山。

石条山并不高,大概爬个二十分钟就能到石条山脚下,前段1000米路程是平缓的坡地。

太仆寺旗石条山见证了地球两亿年前的地壳运动,这座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质景观。



站在山脚下仰望,垂直的石条层层矗立,几乎成为直线,险峻而挺拔。




亿万年的风吹雨打,火山锥体大部分坍塌,并剥蚀严重。


山坡上,大块的石头被平平地丢在了那里,而山顶上却是形状各异,让我们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条山是我国七大火山岩 石柱 群之一。这些 石柱 是火山喷出的岩浆凝结而成的玄武岩 石柱 ,据说在约两亿三千万年前,在海洋深处的海底,因为纬度高海水冷,火山喷发的熔岩被海水迅速冷却,就形成了柱状节理(石条的样子)。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第8期的封面图就是这里,并且还是美剧《冰与火之歌》的外景取景地。



周边的山坡也很美,有小北欧的感觉,不虚此行。







为期四天的独行自驾内蒙古之旅到此就结束了;
感谢观看,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能去更多的地方;
照片转载请保留水印注明出处;
新浪微博同名。

  • 自驾游
最后编辑于2021-12-26 21:25:25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