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820 自驾游论坛 >  2012国庆延安、壶口、西安、华山、洛阳、开封自驾游(五上首页)
20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发表于 2012-10-14 17:06:41


收费10元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长安西北方向,即八卦的乾位,故称乾陵。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乾陵以山为陵,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气势雄伟壮观,规模宏大,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乾陵现在把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一并纳入,联票门票122元/人(不单卖),65岁以上老人和学生半票,讲解80元,游览车20元/人,停车10元。






 
发表于 2012-10-14 17:07:24


乾陵的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陵园周长40公里,由内外两城组成。外城遗迹已难寻觅,内城遗址至今犹存,面积2.4平方公里,四面有门,北为玄武门,西为白虎门,东为青龙门,南为朱雀门,门外均有石刻。当年陵园内有献殿。下宫、画像词堂等建筑。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










《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以北残留朱雀门遗址。朱雀门内就 是墓园。墓园左右排列着61尊宾王石人像,东侧29尊,西侧32尊。从遗址可以看出,这里本是侧殿,石像当初是放置在殿内的。石人一般高1.6米,宽0.65米,头部早已失去,但从服装和腰间佩物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汉族官员,西面两尊石像的残存头部,浓眉深目,高鼻短须,具有中亚一带民族的面貌特征。 这些石人残像高在米至米之间,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 称之为“蕃像”、“宾王像”,也称“六十一蕃臣像”。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领紫袖的。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但最为奇怪的是,这些石像都是没有脑袋的,这就让人产生了许多的疑问,为什么乾陵会用这些没有头的石像守陵呢?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会发现从这些人的脖子上可以看出石像的头被砸掉的痕迹。那么,这些石像的头部失踪是人为的呢,还是天灾呢?

关于石像没有脑袋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就是,这些石像的头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在明朝初期,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去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这里给唐朝的皇帝守陵,觉得既有损国格,也有辱于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强大的损害,便想把这些石像给毁了。但是他又怕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妙计。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乾陵附近的庄稼里践踏粮食,然后在第二天又煽风点火似的,和百姓说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他们在晚上便成精了,开始糟蹋庄稼。要想保护好庄稼和粮食就必须把这些石像消灭掉,砍掉它们的脑袋,让它们不能在出来祸害庄稼。当地的群众认为这个外国使者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一气之下便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给砍碎了。

而在明朝末年一些诗人描写乾陵的诗句中出现了“赤马剥落离倒旁”的诗句,说的应该就是乾陵的立马和石像都纷纷地倒在了地上。诗中所描述的石像倒地的情景,似乎和民间的传说在时间上有相近之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八国联军侵华时,看见唐乾陵前面立着外国使臣的群像,同样感到有辱他们的脸面,于是就把石像的脑袋给砍掉了。但是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因为据历史学家考证,当时的八国联军并没有来到乾陵这个地方,哪来的砍石像一说呢? 

虽然上述都是民间的传说,不能作为依据,但考古学家又进一步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可能是自然灾害给这些石像带来了灾难。通过大量资料证明,在明嘉靖年间,也就是1555年的1月23号这一天,在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11级。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所以致使80多万人死于这场地震中。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同样属于震中地带,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关中大地震。据专家们推断,这场地震才是造成这61座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巧的是,许多陵前的石像石马都是在头部上受损了。再有就是这些石像的材质不是很结实,由于当时采用石料的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损的时候,头部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研究人员推断,这61尊石像很有可能是一部分毁于那场大地震中,还有一部分是毁于明末清初的那些战争中。

我就纳了闷了,地震怎么专门破坏头部呢?还是听砖家的吧!

 

 
发表于 2012-10-14 17:07:58



乾陵墓前有两通石碑,西边的一通是唐高宗的金字“述圣纪”碑,它是女皇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纪念碑,碑高6.30米,宽1.86米。碑文约5600余字,武则天亲自撰文,中宗李显书丹,笔画初刻填以金屑,现今个别字的金迹尚在。东侧一通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约98.8吨。碑身雕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龙,左右两侧各四条。碑身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两侧各线刻高4.12米的“升龙图”。碑座阳面线刻“狮马图”,长2.14米,宽0.66米。整个无字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美,为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无字碑唐时立,但不铭唐人一字,留下诸多待解之谜。

无字碑



述圣记碑

 
发表于 2012-10-14 17:08:33


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一生体弱多病,昏庸懦弱,缺乏领导能力。皇后武则天(624年—705年)则精明强悍,工于心计,富于政治才能。高宗晚年多病,精力不济,朝廷大事几乎全由武则天裁决。她趁机积极培植“后党”势力,高宗死后,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继续控制实权。继位的唐中宗仅过两个月便被废黜。另立唐睿宗作为幽闭在宫中的傀儡皇帝。她临朝称制,恩威并重,软硬兼施,在赢得对政权的绝对控制之后,终于以“圣神皇帝”的名义统治天下,并改国号为“周”。高宗遗命葬在洛阳,多数大臣也主张就地安葬。武则天 “独违众议”,决定送高宗灵枢回长安,陵址由武则天一手选定,公元683年修筑乾陵。22年之后,武则天临去世前留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

据乾陵《述圣纪》碑记载,唐高宗临终遗言,要求将他生前所珍爱的书籍、字画等全部埋入陵中。武则天营建乾陵的目的是为了报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因此,陪葬入乾陵的稀世珍宝一定不少,这是一个满藏无价瑰宝的地宫。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围也没有找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从而证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可以深信,乾陵幽宫重启之日,必是石破天惊之时。那时,盛唐文化的独异风采将让世界为之瞩目。





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章怀太子墓(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永泰公主墓(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女)都是乾陵的陪葬墓,历史上几经盗掘,实在没有什么看头,纯属搭车卖票的主。这一路走来,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所有的景区只要有条件的,几乎都把景区扩大,正门修在离景点很远的地方,然后“逼迫”你乘坐观光车或是缆车(当然时间充裕、体力好的话,你也可以选择徒步)前往,重复收费,实在无语得很!

 
发表于 2012-10-14 17:09:21

结束乾陵的参观,沿S107前往法门寺,路上只有这一个收费站,5元





景区大门修在很偏僻的地方,管理的很“规范”,周围连个吃饭的地都没有,只能吃景区的自助素餐,38元/位,害得我惦记多日的岐山臊子面都没有搞成!

 
发表于 2012-10-14 17:11:35


合十舍利塔始建于2004年,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策划设计。塔高148米,呈双手合十状,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塔内供奉着举世闻名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舍利塔总投资超过五十亿人民币。总建筑面积为76690平方米,其中地上为60225平方米,地下约为16465平方米。2009年3月29日,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2009年5月9日举行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佛祖真身舍利每逢初一十五和双休日展出,不巧我们来的不是时候!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法门寺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山门,佛寺院的大门,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是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山门也称三门,也以山门做寺院的别称。如今的法门寺包括真身舍利塔、大雄宝殿、地宫以及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馆)等四大部分。

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唐代建立后,法门寺走向它的全盛时期。唐武德元年,定名法门寺,第二年僧众恢复。后来法门寺收留避隋末战乱中的流民,不幸失火,后在僧众的努力下重建。贞观五年时,一个叫张亮的人获准拆望云宫来修塔,高宗显庆五年重建,建成一座四层方形楼阁式塔,后唐中宗提名为“真身宝塔”。唐中宗殷勤事佛,曾与韦后等人下发入塔(于1978年秋出土),景龙四年改法门寺为“圣朝无忧王寺”,并为塔提名为“大圣真身宝塔”。在文宗开成三年曾更名为法云寺,但不久仍成法门寺。武宗会昌灭佛时,法门寺受到了波及。懿宗时举行了唐朝最后一次迎奉佛骨的活动,法门寺在这时得以重修,地宫的情况在此后就未曾改变过。唐朝皇帝曾迎奉佛骨7次,每次都对寺院大施财物,这为寺塔的扩建提供了方便。法门寺经过多次修筑增建,形成了二十四院的形制。

真身宝塔因塔下藏有佛祖真身舍利而得名,初为“圣冢”,唐代建四级木塔,明代改建砖塔。此塔见于典籍记载,均称其为“古塔四层”、“木塔四层”,金人称其“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1981年8月24日明塔的一半崩塌,剩下半壁残塔。1987年春发掘出唐代塔基,证实其为正方形,边长26米,木结构,有4根承重柱,20个回廓柱,楼阁式结构。四道流水屋檐,有高拱飞翘的重檐。参照碑铭的描写,可推知它的构造与地宫出土的铜浮屠相仿佛。

1988年四月按坍塌前的明塔实测图施工复原,以钢筋水泥为骨架,青砖砌色而成。形状与明塔相同,八卦定向,十三级,四十七米高,雄伟壮观。塔内还修建了平台供游人登高眺望。


 
发表于 2012-10-14 17:12:14




法门寺地宫,是20世纪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被列为世界第九大奇迹。面积仅31.48平方米,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

地宫按唐代状况复原,只对个别损坏严重者予以更换。整个地宫用汉白玉和石灰石板构筑而成,内壁和石门上布满雕刻。在地宫修复过程中,设置了环绕唐地宫的环形地下室,并设有佛龛。仅存于世的佛指舍利在地宫中央供奉。


1987年5月5日至12日期间共发现4枚舍利。其中两枚为白玉所制,另一枚为一高僧的舍利。这三枚都属于“影骨”,和“灵骨”放置在一起是为了保护后者。“灵骨”色黄而有似骨质的颗粒分泌物,经专家鉴定,这一枚就是真身佛骨。法门寺也随着真身舍利的出土而成为佛教的胜地。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7年2月底重修宝塔,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法门寺地宫被发现,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及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发表于 2012-10-14 17:12:54

法门寺珍宝









 
发表于 2012-10-14 17:13:37











 
发表于 2012-10-14 17:14:18

返回西安,因为我们这些吃货还惦记着晚上再去回民街“扫荡”一番。过路费50元



怎么样?够清晰吧?!你的相机拍的出来吗?






呵呵,那是因为咱有秘密武器!


北院门

 
发表于 2012-10-14 17:15:23

吃货们三进回民街,因为明天就要离开西安了,今天晚上哪有不大吃一顿的道理?!








水盆羊肉和羊肉泡馍不同,感觉又是一种风味!




这下记得住BIANG BIANG面的BIANG字怎么写了吧!


涮牛肚。唉,西安太让人留恋了,特别是那些小吃,以至我们都不想离去,女儿说返程的时候再住西安,再来回民街



今天的行程,行驶320公里左右吧

 
发表于 2012-10-14 20:30:17

今天要离开西安了,计划先往东线,参观半坡、华清池、兵马俑、然后住华山脚下

半坡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

门票65元/人,我在同程上定的票45元/人,学生半票,老妈又免票





 
发表于 2012-10-14 20:31:00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




 
发表于 2012-10-14 20:32:17

半坡遗址文物






 
发表于 2012-10-14 20:33:18

正好赶上青海彩陶文化展










超喜欢这款上面的纹饰,太现代了


入选中学美术课本的裸体陶罐

 
发表于 2012-10-14 20:33:58

驶入G30连霍高速前往华清池



灞桥——临潼西,收费10元




 
发表于 2012-10-14 20:35:13



华清池位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水与日月同流不盈,不虚。每天都有很多游人在这里洗温泉澡。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华清池自周幽王修建骊宫至唐代几经营建,先后有“骊山汤”、“离宫”、“温泉宫”李隆基诏令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赐名“华清宫”,亦名“华清池”。后安史之乱,建筑残存无几。宋、元、明、清至民国逐渐衰败。解放后,依照唐代形制几经扩建,始具现今规模。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的诗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1982年,华清池被列入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同年2月,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被列为中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第四批这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华清池跻身百名“中国名园”之列。       门票110元/人,学生、65岁以上老人60元/人,停车15元。






 
发表于 2012-10-14 20:37:15







海棠汤,又称芙蓉汤,俗呼贵妃池。建于唐代天宝六载(747),是杨贵妃沐浴的汤殿。汤池为青石所砌,形似海棠。



御净轩又名御汤九龙殿,建于唐天宝六载(747),是唐玄宗沐浴的汤殿。莲花汤汤池为青石所砌,呈长方形,两层台式,形制华丽,规模宏伟。


星辰汤,建于唐贞观十八年(644),是唐太宗沐浴之所,池壁似山河,汤池和南面的“魁池”组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


西安所有的景点中,这一次我只有华清池再没有进去,因为我知道那里面不过就是。。。

 
发表于 2012-10-14 20:38:10


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是古环园中的主要建筑物,合抱粗的赤色大柱高擎于厅的前廊檐,气宇轩昂。与周围的三间厅、望河亭、飞虹桥、飞霞阁相映成趣。五间厅由西往东依次是:秘书室、蒋介石卧室、蒋介石办公室、部署进攻红军的会议室、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办公室。


蒋介石官邸会客室


蒋介石官邸办公室


蒋介石的卧室


蒋介石下榻时使用的浴池


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策划高级军事会议,坚持“攮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国策,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率东北军、十七路军进攻红军。张、杨两位将军为促蒋抗日救国,在此谏阻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联合红军抗日,蒋介石断然拒绝。张学良、杨虎城遂联合行动,于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院内进行了一场激战,蒋介石在寝室听见枪声,从后窗仓皇出走,越后墙而过,跃入深沟,碰伤脊背,由侍卫搀扶上山,匿身于西绣岭虎斑石处的草丛中,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
12月12日晨,兵谏发生时,蒋的侍卫官冲出门外,凭借院内的建筑物拼命抵抗,至今三间厅的墙壁上、玻璃上仍然保留多处弹痕。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