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样的才是一个好的车身。
好的车身是高韧性、吸能、高反作用均衡的结构。
1、 抗性车身
G5用的不少是高锰钢,用大韧性钢材作为车身钢架结构能带来高的安全性,当发生正面百分之百的撞击时,车身的前大梁以及整个结构设计成反弹性,把碰撞产生的动能部分反抗回去。车后也同样。
2、吸收能量
以下三个图借用四十年兄的回复,使大家看得更清楚:G5吸能区。
G5的行人保护是前保险的外壳用薄铁皮,内部的前防撞梁外包一个泡沫,形成一个轻度的软缓冲区,以减少轻微碰撞时对车辆和行人的伤害。但泡沫的防护是有针对性的,遇到强烈撞击,以下图为例,泡沫安然无恙,防撞钢梁已弯:
防撞钢梁后也是标准的有溃缩盒等设计:
3、论吸能,也有吸能限度的比较。不少3H车身,在结构上低投入的设计和钢材的减量、减质,再加上3H车身的弱点在于A和C柱,后者在碰撞测试中是根本测试不出来的。
(下图来源于教父2008)
G5虽然是早年设计的,但其参照的标准非常高,从上两图可看出,除了钢材用料好,保证了强度、韧度和吸能外,G5的笼式车身的车头依然有吸能设计,并且笼式车身在吸能之后,还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把笼式结构打破,这才是最后保障人员不吸能的根本。G5的反弹式的车身和高韧性材料加上笼式车身结构,实现对车内人员和对车外行人的双重安全防护。这点在今天仍然是走在前列,质疑这个是可笑的。
不相信的话,大家也可看下G5事故中车辆和人员的受伤情况。
4、其他如车重等因素。在现实事故中,“高韧性、高反作用均衡”的车碰“只强调吸能的车”的时候,前者如果再加上质量大,那就更占了非常大的优势了,会传递或者反弹更多的动能给后者,后者会吸收更多的动能,直接导致车身溃散,车内人员伤亡。“只强调吸能的车”在速度低时可以做到及格过关,但是在实际碰撞中依然是大质量、笼式车身的车安全得多,对驾乘人员的保护最好。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