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8,从Jonkoping到斯德哥尔摩
Jonkoping是一座安静的城市,而我住的IBIS是E4公路旁的一个二层小楼,空间小得让我感到难受,也让我有些后悔为什么要在这里停留。
根据2005年的统计,Jonkoping的人口是8.4万人,它是瑞典第9大城市(按人口数量计算),它座落在瑞典第二大湖Vattern的南部,所以被认为是一座漂亮的“湖景城市”,不过这次没有时间去湖边晒太阳了。
IBIS虽是著名的经济型连锁酒店,不过仔细算算它的价格也并不划算,房价中即不包含早餐,也不包含上网,而且房间非常小。早上离开酒店时天空下着小雨,不过今天要到斯德哥尔摩了,所以心情还是很好的。
出了酒店后沿着E4北上,而E4又正好在Vattern湖的东岸,这时发现Vattern这个湖非常的大,特别是南北的长度几乎是一眼望不到边,这让我想起了云南的洱海。
Jonkoping到斯德哥尔摩一共300多公里的路程,路上没什么风景,也没啥感受,就是觉得这段近似搓板路的路很颠,胎噪很大,虽然全程都是双向四车道,但是开了几个小时还是感觉有点累,这时才感觉到从哥本哈根出发前往斯德哥尔摩的中途在Jonkoping休息一下是有必要的。
白发老爷爷开着老爷车
黄色宝时捷一辆,一般这种跑车都是老爷爷开的
克莱斯勒300C也有旅行款,欧洲是旅行车的天下。btw:这屁股得多大啊
记得去年看奥运会转播时解说员说欧洲的水上项目很强,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有群众基础,欧洲人度假时经常带着皮划艇去玩,这样背着船到处跑的车经常看到。而我们呢,仅仅把它当作是比赛,是为国争光的手段仅此而已。
斯德哥尔摩是一个开车进城要收费的城市,出发前查了一下交进城费的方式,发现不能上网交,而且交费的手续好像还比较麻烦,所以订酒店的时候就远远的选择了一个城市南部郊区的IBIS。
虽然都是IBIS,但是Jonkoping的IBIS和斯德哥尔摩的IBIS差距蛮大的,可能是首都的缘故吧,斯德哥尔摩的IBIS房间很大,而且“户型”也很好。这家IBIS酒店的附近是居民区,加上是郊区,所以外面很冷清,人、车都很少,走在街上觅食时发现超市和餐馆一个都没有,离酒店大概800米远有个城铁车站可以直达斯德哥尔摩市区,不过晚上没有心情进城了,所以决定回酒店餐厅吃饭,看看有没有昨天没吃到的“瑞典大杂烩”。
首都就是首都,这里IBIS的餐厅不仅布局比Jonkoping的更加考究,而且每桌都点着烛光,气氛相当的好,不过代价就是比较贵,而且没有“瑞典大杂烩”。
坐下没有多久就来了一位漂亮的瑞典MM送来了菜单,菜单是按照西餐开胃菜、正餐、甜点来排列的,不过还有一个“每日推荐”,就是当天提供的特色菜,根据MM的建议我选择了当天的希腊菜,后来发现的确非常好吃。
Day 09,斯德哥尔摩缩影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位于瑞典东南部波罗的海沿岸
斯德哥尔摩是一个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城市,老城实际上也是一个小岛
据网上资料介绍,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欧国家中,斯德哥尔摩是岛屿最多的城市,算上郊区的岛屿,斯德哥尔摩共有24000个岛屿,被称为“北方威尼斯”。
斯德哥尔摩面积为186平方公里,虽然是瑞典第一大城市,但是人口不过才78.3万,和中国的城市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斯德哥尔摩始建于公元13世纪中叶,那时,当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盗侵扰,于是人们便在梅拉伦湖的入海处的一个小岛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并在水中设置木桩障碍,以便抵御海盗,因此这个岛便得名为“木头岛”。关于斯德哥尔摩这个名称,在当地还有传说是,即古时梅拉伦湖上漂浮着一根巨大的木头,引导来自锡格蒂纳的第一批移民至此,建立了这座城市。另有这样的传说:以前这里一片荒凉,海浪冲来的遇难船只的碎片堆满海滩,当地居民便捞取这些木片搭起简陋的小屋。由于这些木片均不成块,只是一条条木头样的废料,因此,搭起的房子东倒西歪。
1250年,这种碎木房屋在小岛上形成了一条街,外国船只开到这里进行商贸活动,看见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样,不禁感到好笑,随口喊出“斯德哥尔摩”。“斯德哥”是木头的意思,“尔摩”则是岛的意思,合起来为“木头岛”。由于斯德哥尔摩地理位置适中,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在1436年被定为都城,并逐渐发展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最大城市。
斯德哥尔摩是这次旅行中的重要一站,因为它不仅是瑞典的首都,号称世界上最美丽的首都,而且皇宫的换岗仪式、老城区、购物街、瓦萨沉船博物馆也都是值得花时间去观赏的地方。另外一个重要之处就是我们要在斯德哥尔摩乘船前往芬兰的赫尔辛基。
斯德哥尔摩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漂亮但是拥挤的城市,IBM“智慧的地球”广告里介绍说斯德哥尔摩拥有智慧的交通系统,也就是开车进程要收费了,所以我决定还是搭乘公共交通进城吧,否则还得想办法交进城费,再说停车也是个问题。
早晨起床后步行10分钟到了城铁站,准备坐14号线进城参观加采购,顺便看看IBM做的那个收进城费的拍照系统是啥样子的。虽然是郊区,不过地铁站里面还是有售票亭的,于是去售票员里买了张A区的单程车票,不过售票员却收了40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40元)给了两张一样的车票,每张票面价格都标明是20瑞典克朗,但是印象中单程票应该是30瑞典克朗啊。于是问售票员这是单程票还是往返票,答曰“单程票”。站台上等车用我的P565在网上查了一下斯德哥尔摩的地铁车票价格,发现原来在斯德哥尔摩从自动售票机上买票和在售票处从售票员那里买票价格是不一样的。以A区单程车票为例,自动售票机收费30瑞典克朗,而在售票亭买的票是一个单位(也就是一张纸)20瑞典克朗,那么乘客就只能买20、40、60这些20整倍数的票价,所以买30瑞典克朗的票就只能花40瑞典克朗买2个单位才行,够狠吧。不过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利用经济手段让人们尽量在自动售票机上买票,避免人工窗口的拥挤并降低人力成本,原来斯德哥尔摩智慧的交通是这样子的。
斯德哥尔摩城铁的车厢要比柏林的地铁好很多,跟北京的5号线、10号线类似。在列车上看到两位MM接吻,很cool...
下了城铁就是斯德哥尔摩的老城区,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瑞典王宫。老城区的街道比较狭窄,周围的建筑物也比较高,不过P565的定位还是很快的,记得在威尼斯的小胡同里徒步时我用的旧手机基本无法定位。
斯德哥尔摩老城的街道也是用石砖铺成的,如果在这上面拉着行李箱走的话必然会箱毁人摔。
像威尼斯的叹息桥,不过下面没水。有些像威尼斯的叹息桥,不过下面没水。
街头的雕塑,骑士屠龙。龙在西方是指吐火的那种恶龙,也是魔鬼撒旦的化身,而在中国则完全不同,这就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斯德哥尔摩旧城的建筑感觉有些威尼斯的味道,在这里甚至找到了类似威尼斯叹息桥一样的建筑。顺着人流来到了王宫内,发现很多人都在广场的周围等待着什么,这才想起来12点好像有换岗仪式,于是费尽力气找了个位置加入到等待的人群中,位置虽然不太好,但是也幸运地记录下了换岗仪式的整个过程。
历时40多分钟的换岗仪式并不壮观,因为他们没有采用人海战术,也不整齐,因为每个“御林军”的军人都高矮不一,甚至肤色和性别都不一样,不过这个换岗仪式是我见过的最具观赏性的,比后来在奥斯陆看到的挪威皇宫换岗仪式要好很多。
兵哥哥A:“换岗仪式就要开始了,要保持广场中央没有游人,还有通道要保持畅通,马队就要过来了。”
兵哥哥B:“Yes sir!保证完成任务。”
“广场中央都没人了,游客们还挺自觉的,一到12点就都闪到一旁了”“是啊,游客都看论坛里的帖子了,知道12点有换岗仪式”
兵哥哥C:“今天人真多,广场一圈都坐满了”
兵哥哥D:“别说话了,那边有个用500D加长焦的正拍我们呢”
“1-2-1,1-2-1...”
瑞典皇宫换岗仪式结束后继续在斯德哥尔摩老城里欣赏这些“颇具历史”的建筑,实际上北京市的历史有3000多年了,作为都城也有800多年的历史,不过今天我们能见到的历史遗迹似乎仅限于几个旅游景点,真正意义的古城已经没有了,欧洲人的“懒惰”让我们至今仍能够看到600多年前斯德哥尔摩的样子。
离皇宫不远就是斯德哥尔摩的市中心,当看到水晶柱标志的时候我们就到了瑞典的“王府井”,如果你和一位喜欢在商场里血拼的MM到这里的话就要注意银两是否足够了,这里的商场是非常多的。
说到斯德哥尔摩的商业街就不能不说H&M品牌,H&M品牌于1947年在瑞典创立,目前在全世界1500多个专卖店销售服装、配饰与化妆品。不久前H&M在中国开了分号,国内媒体有的介绍她是国际知名时尚品牌,有的说是高端品牌,还有的说它是奢侈品牌,总之评价很高。不过在汉堡、在欧登塞、在斯德哥尔摩,H&M的专卖店都是以时尚而又平易近人的风格进行布置的,而且完全是超市式的管理,只有你在结帐时才有店员为你服务,不过也仅仅是收钱而已。至于价格,夏装一般都是200到400人民币之间,比北京的百盛更具性价比,所以这个品牌在我看来相当于是瑞典的班尼路。至于产地,我见到的服装有产自中国的,也有产自土耳其的,还有别的国家生产的,但是没有一件是瑞典本地生产的。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
回复主楼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