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70周年,我们在路上】1957年,越来越短的回家路。
1 120 发布于 2019-04-01 17:27:08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论坛达人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欢迎收看这一期的“70周年,我们在路上”。这一期我们要讲述一位1957年出生的人所经历的交通工具的变化。

    我是论坛红人馆三只脚的邱老板。这次贴子与以往的出游帖不同,这是一次寻找我母亲回忆之旅的帖子,回忆她的不断缩短的回家路。提到回家的路,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这是2015的我和我的比亚迪秦。这张照片拍摄于泰国的清莱。当时我正在驾驶这部比亚迪秦带着我的母亲环游中国。

       2014年7月出发,2015年11月我们环游中国之旅结束了。北极村、海南三亚、新疆喀什,祖国大江南北我们走了一遍。

  游完中国后我选择了在云南的大理开了这家三只脚民宿,所以我的ID也就是三只脚的邱老板。

因为老家是河北的,所以我们会经常往返于云南和河北这条回家的路上,由于距离遥远,现在回家就是乘坐飞机。

这就是我的母亲赵金芳,1957年出生。我母亲说她真的没有想到,自己到了这个年纪能够享受如此便捷的交通出行。

所以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70周年之际,我带着母亲让他寻找她小时候出行的交通工具,回忆这63年以来她所经历的交通工具的变化。

大理直飞石家庄,上午10点半出发。

下午1点半,飞机抵达石家庄。

上午云南出发,下午就能抵达河北,用我母亲的话说“现在回家的路越来越短了。”

下了飞机辗转了几次,我们回到了老家。母亲回忆说就在她小的时候,去一趟几公里外的姥姥家都远的不行,因为那时候没有任何的交通工具,出门只能靠步行。到后来,有了一种很古老的自行车。

母亲打听到他朋友家有那种自行车,我们走进了小胡同里寻找我母亲儿时的回忆。

这就是1967年那种最老的自行车,自行车都没有车撑,需要一根木棍来作为支撑。母亲讲,他们上初中的时候就是骑这种自行车,并且能骑这种自行车上学的都是家庭条件很不错的人家。

可能是自行车的出现勾起了母亲的回忆,也可能是面对这个年纪想挑战下自己,母亲决定尝试骑这个自行车。

轮胎没有气、链子没有油,落满了灰尘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居然被母亲骑了起来,从她灿烂笑容的脸上,能感觉到母亲内心的开心,对于他来讲,这个自行车代表的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1967年到1977年那段时间童年的美好回忆。母亲说这自行车并不是她最喜欢,因为这种自行车体型大,重量大,很不好操控。

母亲最喜欢也是骑的时间最久的自行车是这种的。1977年到1985年左右的时候,母亲结婚的流行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是三件之首。

再到后来1990年左右,就有了这种没有横梁的自行车,在我们老家被称为“坤式”自行车。母亲说,在她的记忆中与这种自行车同时出现的还有农用车,比如拖拉机。

在1990年代往后的一段时间,这种拖拉机用途广泛。农忙时在田里拉庄稼,如果亲戚朋友家有事了,就开着拖拉机去。速度能比自行车快出好多倍。

母亲说有了拖拉机后,村里面很多女性也会开拖拉机,但遗憾的是她不会开。

拖拉机是我堂哥家的,他家还有一台汽油摩托车。汽油摩托车的兴起是在1995年,母亲说汽油摩托车的出现就太方便了。因为汽油摩托车的速度能够达到80码。

但汽油摩托车我母亲也不会骑,那时候母亲去赶集卖东西还是靠骑自行车。母亲说如果能给自行车装上一个电机就好了。

在2003年,我家买了上图中的这台电动车。母亲说去赶集有了电动车就很方便了,不怕刮风了。转眼间16个年头了,交通工具在不断变化,而这台摩托车依旧静静地在这个房间里站立着,他是我们一家人的回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们农村老家也就家家户户都买了小轿车。2016年,我堂哥买了一台现代瑞纳小轿车。母亲说现在的小轿车,就像他们结婚时候的自行车一样,对于家庭出行都很重要。

    我堂哥是个农民,家里有一台推土机,靠推土机为生。没有买车之前,堂哥去远处干活就要开拖拉机,风吹日晒、刮风下雨很不方便。后来就想买一台经济实用价格还不贵的小轿车。最后选择了现代的瑞纳。在我们老家,这部车的保有量还是蛮高的,一是价格便宜,二是油耗低。

母亲说短途有轿车,但对于长途来讲,轿车就不方便了。除了开始提到的飞机,母亲认为第二大方便的就是高铁了。

我姐姐2004年嫁到了天津,我母亲说当时她不是很乐意,因为觉得太远了。

妈妈的姑姑也在天津,她说她1970年的时候,跟着爸爸去姑姑家最开始要骑自行车倒火车需要两天的时候,到后来1990年有了长途车也需要1天的时间。

现在坐上高铁一两个小时就到了。

母亲说老家到天津,1960年的时候,从两天到1天用了后来10年的时间,从1970年代1天的交通时间持续了整整40年,但从1天到两个小时却用了只有最近短短的5年时间。。

母亲说这几年高铁发展的太快了,现在做高铁就像原来的公交车一样。原来有公交车,现在也有公交车,但现在比公交车方便的是地铁。

原来去他姑姑家,到了火车站要背着大包小包等很久一班的电动公交车,乘坐2个小时。

她现在去闺女家,下了火车有电梯直接换乘地铁。

只需要等3分钟,然后乘坐10分钟就能够到达目的地了。

母亲感叹,从1957年到2019年交通发展的太快了,他很高兴自己能赶上这美好的时代,现在回家的路只有一步之遥。

母亲说社会依旧在发展在进步,未来十年什么样她也不知道,但她要好好的珍惜,享受未来更好的出行方式。

    我们的祖国日益昌盛,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与之伴随的是交通工具的变化,不断快速发展的交通在缩短着空间的距离,也缩短了亲情的距离。尤其是最近10年的发展变化,突飞猛进。然而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未来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最后在这建国70周年之至,邱老板祝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想知道1958年来的变化,敬请收看下一期的我们在路上。

  • 用车感受
  • 自驾游
  • 摄影
最后编辑于2019-04-01 17:40:14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 6
前往
/6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