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被动安全一直作为中国消费者在购买车辆非常重视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车辆到底硬不硬、有多硬只是停留在汽车厂商PPT的数据上,甚至有的厂商根本就没有信心对外公布自己的车身强度有多少。这就导致有买车需求的消费者没有直观的感受。
日常行车常见的碰撞事故,主要考量的就是车辆的前后防撞梁、吸能盒、上纵梁(shotgun)、塔顶等车辆被动安全关键位置。而且安全气囊、安全带等约束系统的点爆工作与紧急呼叫系统的启动工作也很必要。
车身强度,作为车辆行驶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关乎生命的保护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车身高强度钢占比一些车型在相同的碰撞中表显就比较良好,伤害率都是比较低的。
捷途山海T1高强度钢占比大于80%的笼式车身,其中超高强度钢占比高达55%。更高的车身硬度,可以更好的降低车辆变形的风险,同时也降低对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
但是采用超大面积的高强度钢的就意味着车辆的造车成本增加,光用料方面成本就要比普通材料贵20%左右,焊接成本甚至可以高达30%左右。
车身强度作为被动安全的最重要的壁垒,自主品牌的结实的车身结构、包括乘员舱和门环结构在短短的10年里可以做到反超合资车甚至豪华车,也是值得点赞。
虽然有着高占比的高强度钢车身,但是我们依然要敬畏生命,注意行车安全,道路行驶时要注意避让大车,避免长时间的大车跟车。遇到大车注意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远离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