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地平线下的古村落——河南三门峡地坑院
1 46 发布于 2016-10-14 11:26:26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锦绣南国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黄土塬上,星罗棋布的村庄散落着数以万计的奇特民居——地坑窑院。地坑窑院又称“下沉式窑院”、“天井窑院”,当地村民俗称“地坑院”。我作为旅游爱好者,早就见到了关于地坑院的介绍,和一些游记照片,一直就有前往陕县实地看看的愿望。这许多年来,江南水乡、徽州民居、福建土楼、东北地窝、延安窑洞、傣家竹楼、石头村寨都看过,这种地坑院还没亲临体验过今年国庆节,我和我的好哥们儿约好,前去游览一下这种奇特的地下民居。

从三门峡下高速,很快就到了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旅游区。不知您看到山崖上的红色大字了吗?——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是一种地下古民居建筑,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在平地上向下挖5—6米深的方形土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地坑院作为民居,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穴居 , 是中国生土建筑的代表杰作,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地下的四合院……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地坑院在河南山西陕西的黄土高原的黄土塬上都有分布,在豫西、晋南、渭北、陇东尤为集中。

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境内保存较好,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依然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现存的最早的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

景区门口的广场上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着地坑院的风土人情,游客很多。

我的小泰迪犬——金豆,突然见到这奇怪的地方,呼呼呼求抱抱

展厅里详细介绍了地坑院的情况。

地坑院分布的区域都是相对贫困,且木材、燃料、石材匮乏的地区。 地坑院的建造,除了投入大量的劳力外,其它生产资料的投入几乎为零。修建地坑院一般需要三年的时间,建成后可居数百年,成本几乎是其他居住形式的几十分之一。

地坑院旅游,当然要集聚农村生产生活的特征,墙壁上挂满了火红的辣椒、金黄的葫芦,成串的玉米,一派丰收的喜庆吉祥气氛。

建造地坑院用的工具,大大小小的石夯。

地坑院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土层厚且坚硬,窑洞冬暖夏凉,特别是它建造简单价廉,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墙上挂的是打土坯用的模子。

天井院子经久耐用,一座天井可居住一百年左右,多的可居住一百五十多年。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功用,按照主窑所处方位不同称之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4种。

大炕上的苇席,与我小时候农村一模一样。

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每个坑院都有,就是我们普通农村院落的大门。尽管是地道,与我们平原村居宅院一样,这是院子的“门脸”,主人也要精心装饰。

这个坑院展示的是婚庆习俗。

抱着毛儿子做新娘

丰收的农家景象。

火龙灶。

这个长长的炉灶上根据火力,依次设置几口铁锅,最大限度地利用柴火的热能,非常科学。这种灶都是用在婚丧嫁娶的大型活动时候。

过去,在豫西地区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老百姓什么都缺,惟独不缺的是力气,于是,挖一方地坑院就成为人们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

这样的院落一般占地1亩~1.5亩,相当于地面住户宅基地的3~5倍。地坑院的建造是一项较大的土方工程,一座中型十口窑洞的地坑院要出土两千多立方,一家人要用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人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他们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深4~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和下渗流入坑内的雨水。幸亏,这里常年雨水不多。

地坑院大多数是独坑、独院,也有二进、三进院,院落互通,通过长短不等的通道相连接。

景区的院落之间是互通的,每一个坑院展示不同的特色主题。我觉得这种互通是为了游览方便而后相互挖通的。

每个院子的院心都种上树木花草,这些象征生命存在的植物,为地坑院带来许多生机和灵气,使得满目黄土的院子不再单调枯黄。

俺三口也得来一张呀只要夫唱妇随,家庭就必然是和谐幸福滴

地面上一棵大槐树,已经成为村民心目中的神灵,佑护着村民们的生息。

地坑院地面的四周都要砌一圈高50厘米左右、青砖青瓦的拦马墙(女儿墙)。在通往坑底的门洞四周同样。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流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三是建筑装饰满要,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我觉得第二点是最重要的。

由地坑院组成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所以民谣描绘它:“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

现代地坑院的建造高峰期是上世纪50-90年代,那个时候,经济落后,物资匮乏,家贫人多,一个坑院可以开挖十几孔窑洞,解决了一家三四代、十几口人的居住问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渐稀少。不同年龄的人,对地坑院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年轻人不喜欢,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地坑院冬暖夏凉,修建费用不高,是公认的优点,但采光、通风、排水不好,进出麻烦等缺点。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地坑院的数量迅速减少,更多的人走出了地坑院。我想问的是:退了宅子,真能“还耕”吗?!

民俗文化园,当然豫剧是每天必演的,高亢激昂的曲调非常优美。豫剧也是我们山东省西部百姓们最爱听的戏剧品种。

包着毛巾的几位老太,应该是专门安排的观众。

过去老百姓就是这样纺线的,我记得小时候,我姥姥家就是这样,还有一台巨大的木制织布机。纺出线来再用织布机织出厚薄不等的纯棉布来。后来有了“的确良”,人们称之为“洋布”,棉布逐步退出,现在,纯棉布又成了当代人返璞归真的追求。

点缀的小品,淳朴的乡土气息,还有绵羊、牛马等卡通造型,活泼可爱。

告别地坑院,金豆有些恋恋不舍。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改善和退宅还田政策的要求,地坑院这种弥足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对于这一古老的建筑,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楼庆西认为:建筑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特别是在农村,传统建筑全面记载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形态,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意义,给人文化的启迪与熏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老房子去掉,新房子起来,这是规律,我们保护它就是留下一种印记,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让我们知道祖宗是什么样。如果消失了,就意味着人丧失了记忆,意味着人没有了童年,没有了过去。每一种民居形式都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升华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保护地坑院院显得十分必要。

最后编辑于2016-10-19 00:04:47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前往
/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