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大家的印象中,六朝古都,雨花台,中山陵,总统府,这些都是南京的必须景点,然而我心中心心念念的却是那些江南的园林,亭台楼榭,小桥流水,魂牵梦萦。
此番驾着大白来到南京,首选当让就是金陵第一园——瞻园。
大白是全家最信赖的伙伴,当初领回家时,最吸引我的是油耗和操作,丰田的口碑不必说,大白的配置也在同档车中遥遥领先。其次,高大的外形和靓丽的颜值,开在路上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内饰中规中矩,但是空间非常吸引人,后排座椅空间非常大,头部空间和腿部空间很宽敞。
从前往后,从后往前,从侧面,无论哪个角度,大白都是那么令人满意。
宽敞的后排空间更不用说。
往瞻园的路上,路旁郁郁葱葱的梧桐树,见证了这条街的繁华。
瞻园是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是南京市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曾是明初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 值得一提的是87版红楼梦和赵雅芝版白蛇传都在此取景呢!瞻园原来是朱元璋称王的地方,后为开国功勋、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这两位中华历史上的名人为这座幽静的园子增添了许多故事传说。
到了清代,变成了江南布政使的办公点。太平天国时期,成为了东王杨秀清的王府,如今被开辟为太平天国纪念馆。
“瞻望玉堂,如在天上”的诗词是瞻园得名的由来。瞻园虽小,但内有乾坤。它以山为主,以水为辅,较小的空间却能显示出水面的宽广开阔,池畔则多植花草并以红枫、银杏点缀其间,再配上典雅的亭榭楼台,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致。
瞻园不只有江南园林的风流精巧,格局里更透露出设计者的九曲回肠。楼台轩榭错落有致,亭台舫阁暗布其间,回廊步道蜿蜒萦转,山水花木鳞次栉比,处处有景,步步含情,清雅有之,灵动有之,端方有之,机巧有之,不负金陵第一园的称号。
瞻园的池塘、假山、走廊、太湖石、绿树、花草、风墙、飞檐、水草等诸多元素在这小小空间内合理而精致的存在。
瞻园素以“假山”闻名,分为南假山和北假山两组,全是假山堆叠而成。堆造轻巧,面积庞大,令人称赞。
瞻园分为南假山和北假山两组,全是假山堆叠而成,但堆造之精,面积之大,确是巧夺天工。南假山的假山上伸下缩,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钳住水面。进入假山内还可看到暗处有仿自然石灰岩的溶蚀景观,悬坠了几块钟乳石,造成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的山水景观。山上的植物让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机,水池东北各有古树两株,据说栽种于明代,已饱经600年风霜,紫藤盘根错节,女贞翠绿丰满。
北假山系明代园林遗存,由体态各异的太湖石堆砌成。临水面壁,纵深山谷,谷上旱桥,北假山坐落在北部空间的西面和北端,是全园的制高点。西为土山,北为石山。两面环山,东抱曲廊,夹水池于山前。山中还有著名的普静泉,水面清澈澄静,宛若明镜。在水池的北部,有一座紧贴水面的石平桥,沟通了东西游览路线。石山体积虽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
山前池畔、溪涧多植花草、灌木、藤萝,以免遮挡观赏视线山后黑松成林并兼以红枫、银杏点缀其间,这样既可形成古木参天的山林气氛,又有四季色彩的对比与变化并可遮蔽一墙之隔园外的楼房、电线杆。
北假山是以太湖石堆叠而成。临水石壁下有贴近水面的平桥山中有纵深的山谷。谷上架旱桥还有低而平的较大石矶二层,这是中国园林中的唯一一例,可使石矶与石壁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显石壁挺拔高耸,石矶生动自然。
山之东北角临池耸立峭壁假山峭壁下有池畔石径,游人行于其上向上仰视,顿觉石壁耸峭悬崖险峻,而低头俯视峭壁之倒影又反衬水池之深同时又打破了园墙的平淡呆板。其艺术处理可谓妙矣。整个北假山体量得宜,轮廓丰富,山重山水重水,佳山妙水层出不穷。
池水以小见大,瞻园是山为主、水为辅的山水园水体以聚为主,这样在较小的空间方能显出水面宽广、开朗,并为山林,亭、榭展开美妙的景色;再辅以分,使得水体漾泪曲折似断似续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
北池水面最大,与池周山林、建筑交相辉映,成为全园水景中心,在其池面处理方面则采用开与合的对比法以取得“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北池之西北角水面弯入处,架立四折平桥。桥面低矮、濒于水面既可增加游览趣味,又使水池一角更显得生动自然,产生广阔中蕴含深幽的意味。
东北角由一孔平桥分隔出一小水池,环绕至北假山后山脚下尽头处以狭窄的水湾收尾并伸入峡谷间,藏而不露有深远不尽之意境体现出“一水之漂,有江湖万里之情”。北池之西南角接一水涧经静妙堂西与南池相连。
瞻园的水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孟子的哲学理念,有着深沉的文化积淀。南池位于静妙堂南池北紧贴水榭,池南濒临假山绝壁。池面也分大小二池。两池间散点步石代桥,维持小池水位略高于大池,瀑布下泻时,于步石间形成散泉。步石贴近水面,并与池周石径相通。立于步石仰头南望,绝壁高耸。洞盒幽暗,石钟乳下垂显出山景奇观。
步石造成水体远近二重空间,也增加了园景的深度。水池西南角藤萝掩映,池岸蜿蜒曲折、凹凸相间,似与东部景区的水廊、水院一脉相承。
游览完毕,意犹未尽的感觉,江南园林,真是中华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