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G文里分享的是一看G300 CDI“重改”的自行式房车,里面的车顶帐篷实在是夸张的高,那么在这期***里,byGo会对绝大部分G级越野车的车顶帐篷加以分析。本文共分两期,关注完这期,别忘了关注下一期的“奔驰G级越野车车顶帐篷的那些事儿”!这一期先介绍G级车的两种车顶帐篷。
上一期的G300 CDI改装的车顶帐篷实在是太高了,高于原车车顶大概1.2米,这就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车子在遇到严重撞击后roll over(翻滚)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还记得byGo微信公众号里播放的4x4平方翻车视频吗?其实丰田prius的速度并不快,但是生生从侧面将4x4平方干翻了,其中不乏门桥的G升的太高,重心上移才是它翻车的罪魁祸首。当然,这属于小概率事件,并不能阻挡G友们改门桥或者直接购买4x4平方的热情。
那么什么样的车顶帐篷系统(RTT, roof top tent)适合奔驰G级车呢?其实真的是见仁见智的事儿,关键还看自己喜好,自己越喜欢,那么它的最大缺点就成了不可逾越的硬伤;反之,自己真的不喜欢,再大的优势也有可能被G友打入冷宫。
不出乎意料,奔驰不主张任何的稍微超过一点点尺度的改装,大概的意思就是:要想对于顶棚有任何改动和调整都必须经过奔驰本身或者有相关资质的合作部门进行。任何的改装都会影响到安全性,有可能导致安全气囊、感应器、油门刹车、离合器部件、电线等失灵。这就等同于你要穿单裤在数九严寒上街,你妈嘱咐你穿秋裤,别冻着,别嘚瑟一样。说归说,但你该干还得干。
其中有一条关于在顶棚增加任何东西的要求就是,任何在顶端增加的配重都会提高重心的高度,言外之意就是车子增高了,重心高了,容易栽跟头。再通俗一点就是,你不是郭敬明了,你突然变姚明了,注意容易摔跟头。
当然像Jon Olsson这样“虐待“自己的4x4平方的方法,连我看了都觉得他是真的“爱”G呀,没见过这个网红里滑雪最好的,极限滑雪里最网红的Jon亲手下功夫改造之前的车子。插一句,比较期待他的作品出炉。
这里具体的意思就是从前柱上方到后柱上方的位置都可以作为支撑点,与车顶内部的横梁平行的横杆支撑也是必要的,言外之意要求就是稳固的四边形至少。
对照表格写的是:
六对支撑脚(12个爪)可以支撑最多200公斤的东西;
三对支撑脚(6个爪)可以支撑最多150公斤的东西;
两对支撑脚(4个爪)可以支撑最多100公斤的东西;
这个对照很重要,G友赶紧收藏下来,至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设计顶部支架是很有用的。如果你要睡觉在上面,以我为例,就至少是三对支撑脚的架子配合车顶帐篷;如果要是睡两个人的话,以我为例,就得用200公斤六对支撑脚的架子。所以在中国大陆市面上经常见到武装到200公斤的架子,上面就放个备胎和琐碎的东西,那么100公斤其实足够。当然,如果G友就是喜欢那么范儿就又另当别论了。明白了吗?用适合自己需求的架子!需求,需求,需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别盲目看好看就上,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这一段奔驰对G级车主说的是:当在顶部增高并且负重的前提下,增加后桥稳定支架是必要的。后桥稳定支架的作用是加固后桥平衡,使行驶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而偏移,影响安全驾驶,是保障车辆平稳行驶的必备改装件。很多G级用户的小白,被不良商家忽悠着装了架子却没有装后桥平衡支架的;或者装了反而骂商家黑钱的,都要作为知识点记录下来。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介绍车顶帐篷的四种种类和优劣势比较,G友们各自都会见仁见智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项,千万别盲目上,一定要想清楚。
那么第一种要介绍的就是内嵌式车顶帐篷系统。
这是一种“上托”式车顶帐篷产品,品牌略型号略(不想有广告嫌疑)。主要是针对长轴版的底盘型号为460、461、463的G级越野车开发的。设计的最大亮点是直接可以从车体内部直接进入躺卧区域。新增部分的重量只有十公斤重(据官方数据,对没错,就是10公斤,安全性呢?)。
从后部看的样子,两个液压支杆分别从两个后柱稍微向内的位置网上托升。高度空间为90厘米左右。
这种顶棚的安装特别像大众的vanagon(一种复古的大众经典面包车,自己可以去百度搜搜看)安装了一个westfalia的托升车顶帐篷。
各位看官或者G友是不是马上又五个问题浮上脑瓜?
安装怎么解决?
这个是从463底盘的天窗位置作为通道直接上去躺卧?还是要在现有的车顶棚进行切割和安装?
如果是需要切割,那么怎么个切割法?
价格如何?
是否所有的G都可以安装?
别急各位看官和G友,慢慢听我解释。
这张图就是这种“托升”式车顶帐篷的真身!怎么样?看起来好像很轻便的样子。
对于刚才的五个问题:
1,安装的问题当然要找专业人士来解决,这种绝对不是个人能够解决的;
2,那么基本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现有的天窗和顶棚都要切割掉!对没错,都要切割掉。这个听起
3,来很吓人。我说过如果要是想对车体进行任何的切割,无论后期处理工艺多么的完美,最后锈蚀的位置都是
4,从这里开始,因为水无孔不入。所以在这里还是有个大大的问号。
5,当然贵,车顶帐篷就是4000欧元-9000欧元的价格,再加上工时费等,价格不菲(大概安装的工时费在4000美金左右,在中国比这个便宜,但万八千的是至少的,遇上负责任的收费高的也得一两万);
适合所有的长轴版G级越野车。
从使用上来说,以G友个人体验来看,当时是海拔3000英尺(相当于900米高度)的零下9摄氏度为例,帐篷内使用合适的睡袋以后非常暖和。出入还可以从前后的两个弯月形拉链出入。如果有驻车加热系统的话会更好一些。
“托升”式车顶帐篷的优劣势如下:
优势:不增高车体、不增加重量、说走就走方便开启和闭合;
劣势:切割车体、费用高、车顶不能在安装支架放置货物和备胎等杂物,勉强放个滑雪板还ok。
第二种车顶帐篷就是大动干戈的车顶箱体帐篷,就是上一期所介绍的G300 CDI。
具体我就不码字了,大家可以去看上面的链接或者打开byGo***列表看上一期的***。
这种车顶箱体帐篷改装的优劣势如下:
优势:更舒适,说走就走方便开启和闭合,能让驾驶者休息的更好走更远的穿越;
劣势:增加重量、费用高昂、切割车顶、增加高度有些地方通过性差、油耗高;
下面会是这个系列的第二部分,继续介绍车顶帐篷的另外两个种类。
感谢大家继续支持byGo的***推荐,上一期当中说到了G级越野车车顶帐篷系统的两种,具体可以查看往期***列表。这期我们继续来说另外的两种车顶帐篷系统。
前两种劣势之一都是太贵了,不过存在既有可能,万一哪天就能实现了呢?有的人会说:算了,我就每回都睡在地上搭建的帐篷里就好。但是,实际上睡在地上的帐篷里,有一天你也会厌烦的!地不平,潮湿,偶然有小虫子侵袭是在所难免的。有人说,等我有钱了我就住酒店,可是,关键有些地方有些时候是没有酒店的,那么合理的价格有一个实用的车顶帐篷就显得更重要了。
先声明,本文介绍的东西和国内的某宝上的所谓液压、气压车顶帐篷,甚至什么五人车载帐篷都不一样,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你要说国内都有的话,对,你说的是外形都有,但实际上你就大错特错了,我说的保证国内都没有,都得漂洋过海来看你。
先来说说硬体式车顶帐篷。这种硬体式车顶帐篷是比较多见的,还有一种就是软体式车顶帐篷。
这种硬体式类似于蚌壳,它的优势就在于它的价格、重量和相对空间。别看它像个蚌壳,但是在关闭起来的时候还有有一些小困难的。
单说其中一个JB品牌(该品牌名称的缩写,平台还是不让给出平台,不用问我,问了我也不会说),非常舒适,暖和干燥很容易开启和关闭。里面的床垫也非常柔软,当然也只是睡睡觉而已。绝对不是一个很大的空间可以让你在里面随心所欲,而且在进入的时候并没有提供一个在进入时可以遮阳挡雨的部分。在下雨的时候,尤其是暴雨的时候,还是会有些透水,如果有一个在进入时挡雨的部分就会更好。有些小潮湿是不可避免的,头顶空间在开启状态下对于个子比较高的人来说就很不适合了。
这种硬体式一般都会有一个扳手,可以更轻松的开启和闭合帐篷。开启的时间大概在30秒,而关闭的时间会在2-3分钟,因为你需要把周边的篷布往里塞,然后才能完全闭合。一个M打头的品牌,自称最新一代的产品(我还没有见过,也只是听说),即便在关闭的时候也可以用大概30秒的时间,这就方便很多。因为它在开启的时候,整个个帐篷并不“软”,类似一个房间,是非常硬挺的,就算是在风很大的时候,你都不会感觉到风吹动帐篷。在下雨的时候,可以保持100%的帐篷内干燥。床垫有3英寸厚并且很舒适。当然,这也只是听商家自己讲述,也属于道听途说,真正效果还得未来有机会自己亲眼看看,把把关。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带有门廊设计的(vestibule)车顶帐篷特比影响空气流通和空间应用,这个一定要避开。回头我找找这种装好的图片,以示警告。
怎么说呢,总是不能有一个特别完美的方案,你想舒适了就贵就费油,你想便宜了就沉重长期下来就费油。有的G友做过一个测试,在用硬体式车顶帐篷(架子加帐篷)和一体式托升车顶帐篷(仅增重10公斤那种,前一期介绍过)的高速路综合油耗对比中,前者比后者每百公里多消耗5个油(23.5 L/100km对比 17.7L/100km,当然我觉得这个数字有些夸张,23对20还差不多,五个油实在是有点夸张)。所以说没有一个全都满意的方案,只能妥协一部分,最后就是大多数看官会选择一次性投入低,增重多,长期费油多的解决方案。
有的品牌硬体式的头部空间有明显差异,有的比较高,有的则比较低。C打头的品牌比较高,M打头的品牌比较低。在看官们想购买的时候,头部空间这一块也要注意,因为当你起身穿衣服的时候,严格意义上,头部以上空间更大对你起卧都是更方便的。
做个小结,第三种硬体式车顶帐篷优劣势如下:
优势:相对其他四中最便宜,安装最简便,
劣势:头部空间不够。
插一句废话:我是真希望平台能够改改规则,正常提一些产品的名字能不能别给我们把***下线?弄得好好的***支离破碎的。没办法,接着继续。
下面我来介绍第四种车顶帐篷:可载重式硬体车顶帐篷。我准备用一个比较特别的方式来介绍这种帐篷,就是分享一位G友使用可载重式硬体车顶帐篷的心路历程:
G友期待已久的A打头的品牌帐篷从南非定制过来了,他还用上了自己的乌尼莫克(咱们叫乌尼莫克,他们叫HMMH,是high mobility material handler的缩写),他还建议每个G友都准备一辆自己的乌尼莫克吊装机,这样就可以把重物随意安排了。(G加乌尼莫克的组合国外很常见,主要老G配老乌还是很方便的,配件也全;国内也有几个大佬也是这样的组合,但吊装机的乌尼莫克国内个人车主还没有看到过,更多都是箱体改造穿越无人区了,随便自己在车库后院吊个树重物什么的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
这个A品牌的硬体式车顶帐篷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闭合的情况下,还能在上面加装载重,比如可以增加一个独木舟等小重量的物品,而其他硬体式车顶帐篷之上是不能载重的。同时,G友也在想是否能够只用支架和固定爪手,抛弃车顶架本身(传统的方式就是固定爪手配合支撑杆把车顶架支撑起来,再在上面放车顶帐篷,不仅增加了很多重量;而且又增高了十厘米),把铝合金质地的车顶帐篷直接放在支撑杆和固定爪手上。
第四种可载重式硬体车顶帐篷的优劣势:
优势:闭合状态下还能放东西;
劣势:几乎没有。费油?可它一次性投入要比拆顶子可节约多了!
来,作为附送,最后看个遮阳棚的效果,是不是很省心看起来?这种遮阳棚的方式把车子前挡风和后门位置也包括进来,在暴晒或者下雨的时候都是很好的帮手。唯一缺点就是防风性能差,一阵狂风过来估计得翘辫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简单做个归纳:整体而言第四种可载重型硬体车顶帐篷在我看来是目前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第四种。当然,每个G友也都有自己的答案。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和推荐?那种睡地上搭帐篷的就别说了。哈哈。
-----华丽的分割线------
敬请关注订阅本车家号:byGo!
明天继续推送相关G文!
看了觉得不错的看官!
可以点赞或者留言,留下自己的想法。也欢迎大家转发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