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5s用车心得】:干货!使用篇——5S完美的机械素质和奇葩的设定
1 246 发布于 2020-05-06 18:42:28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我又来了!熟悉我的朋友或者看过我的帖子都知道,我新车入手之后会发一些帖子,但是过个三五年就不怎么发了,趁着热乎劲,发一篇使用篇,主要是说一说这车的感受和一些不为人知的设定,顺便简单给大家讲讲车辆的日常使用和保养,保证跟你们听过的完全不一样

本贴满满干货,耐心看下去,除了新车的使用感受,会使你们对5S有新的了解,为那些观望的准车主吃一颗解毒药,还有一些日常使用和保养的知识,我说过,绝对刷新在车辆使用、保养的旧认知。

进入正文。标题说了,完美的机械素质和奇葩的设定,你们会不会有疑问,既然完美了,为什么还会有奇葩呢?因为所谓的奇葩,只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和习惯,但是当你玩透了之后,就根本不是问题,所以依旧可以说完美。

先来说说驾驶感受把,我主要从几个方面叙述,你们可以自己想象一下:
1、转向。
  转向还是比较轻的,他这个设定是低速很轻,但是一旦你开始给油,就变重了,速度越快越重,高速时你可以轻轻扶住,不会被地面过度抢方向盘。

2、底盘。
  这个东西很多车评人都会说什么回弹啊、路感啊、支撑啊等等,我觉得太老套,而且很难直观感受,所以我简单描述一下,你们自己想象。这车在一般路面过滤震动是一个什么感觉,就有点像座火车的卧铺,晚上听着外边铁轨咣当咣当,你跟着火车进行晃动和起伏,就大概是这么一个感觉,没有生拉硬拽,整体很随意,但是又有一定拘束。
  这车的四段阻尼减震具体原理我也不知道,但是简单理解就是有点像剪切增稠液,悬架受力越猛,越硬,但是不全是完全硬,有一定韧性,受力越慢,越软,这也解释了高速过弯支撑性足,但是烂路又很软。我对这一套底盘调教基本可以给出满分

3、动总
  熟悉观致的都知道,老款观致的那一套除了大众以外最垃J的动总,其实那一套动总,不完全是变速箱的问题,主要是发动机低扭太弱,奇瑞的那个4G16的1.6自吸发动机,也就是我原来虎3和观致3上的那个,被外包出去装了一套涡轮,这个发动机本体有个很奇怪的设定,最大扭矩是4000转往后,你可以称它为高转速发动机,所以他低扭弱的出奇,除此之外,奇瑞还在他上边加了一套VIS控制系统,低扭更弱,具体有关这个发动机可以看看我以前的帖子《动力的游戏》这一篇,不仅如此,外包之后,外国人还根据中国人的特性,特意把涡轮扭矩输出调后了,而且根据中国的拥堵路况,延迟了变速箱换挡时间来保证低速蠕动的平顺性,这不就是雪上加霜么?本来低扭就弱,好不容易加了个涡轮还把扭矩调后了,所以老动总饱受诟病,也是观致这个车唯一的缺点。
  现在不一样了,奇瑞的三代菊花机动总横空出世,当初没开这一套动总,总觉得奇瑞在吹牛逼,你能牛逼到哪去?地表最强发动机也不过是个噱头,人家其他国产车2.0T+8AT轻松秒杀你,更不用说合资车了,我之前开过无数合资车,没有任何一套动总比我虎3手动挡来的利落和流畅,这也是我不喜欢自动挡的原因,合资车都这德行,虽然减配坑人,但是技术是实打实的,你破奇瑞虽然技术牛逼,但是总归有点差距,所以我虽然觉得奇瑞新动总不错,但是我也觉得一般般,但是现在!我可以说,对不起!奇瑞!我错了!这套1.6T+7DCT的动总绝对是目前地表最强动总!!!
   我为什么这么说?喷子说了,现在好多车的动总,排量比你高,档位比你多,你破奇瑞算个鸡儿?但是我可以跟大家说,一套好的动总,不只是评测视频说的动力足、延迟低、无顿挫,这只是基本中的基本,最重要的是,动总一定要聪明,聪明到什么程度?聪明到瞬间100%理解你驾驶员的意图,变速箱进行合适的换挡,发动机给你合适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保证无顿挫!!你们知道这样有多难么?要知道驾驶员的意图只能通过脚传给油门,然后传给电脑,电脑进行换档,同时发动机提供给你换挡之后对应转速的扭矩,这时这个扭矩必须要跟你的意图完全吻合,同时车辆保持平稳,如果在这个扭矩低了,你觉得加速不够,那么你就会再深踩油门,那么变速箱再换挡,同时扭矩一下爆发出来,就不平顺了;如果这个扭矩高了,你就会收油门,那么你就会搓一下车,所以做好这个非常难,但是奇瑞这一套的调教做到了!
    这套动总调教几乎可以和手动挡媲美,我下面说说这套动总的几个小细节。首先起步阶段,如果你油门比较缓,那么就是缓慢提速,换挡转速落差为2000-1500,这个感觉有点像新手练车,没有推背感,但是能感受到换挡的动力中断,一般堵车时适合这种;那么如果你稍微踩深一点,换挡转速转换为2200-1800,此时动力线性输出,绵绵不断,变速箱没有任何存在感,非常平顺,有一点推背,但是不至于像被踹了一脚,一般家用推荐这个油门力度;如果你是暴躁小青年,再踩深一点,那基本就是3000-2500,这时你起步稳稳第一名,但是发动机噪音也会出来,乘坐的人也会感觉像被踹了一脚,如果你再踩深一点,那感觉,就像被撞了出去。
  其次,在日常行驶中,如果你需要小油门加速,发动机并不会给你降档,而是完全依靠发动机此转速的扭矩加速,而这个扭矩完全符合你这个情况所需要的加速力度,如果你再稍微踩深一点,那么发动机会给你降一个档,拉起转速,但是你基本感觉不到降档,只能感觉动力比刚才强了,一般使用超车基本就是这样,如果你需要马上超过大车,我建议你不要油门瞬间到底,而是慢慢越踩越深,发动机和变速箱会平稳降档,然后保持这个档位持续拉高转速,290的扭矩也会爆发出来,但是很平稳的提速,很舒服,你收油就会升档。
  最后,这套动总有两个我很喜欢的设定,其一:如果正常行驶遇见下坡路,你收油,那么变速箱会自动降一个档位拉高转速,帮助你用发动机制动,防止车速过快,此时如果你再加油门,那么变速箱会恢复你收油之前的档位。举个例子,假如你现在是5挡 ,下坡,你为了不超速,收油控速,那么变速箱会变成4挡拉高转速帮你控制车速,如果此时你刹车,变速箱不会变,然后如果你继续踩刹车,那么会依次4-3-2-1降挡;如果刚才你不是踩刹车,而是再加油门,那么变速箱还是升回5挡,助你继续加速行驶,如果你再踩深一点,就会像上边我说的降档加速。其二,堵车的时候,这个变速箱在你起步升到二档之后,如果前车刹车,你也收油刹车,但是没刹停,那么变速箱是不会降回1挡的,防止你又再加速导致再升2挡再减速又再回1挡,因为这样会有明显顿挫,现在大部分车的变速箱1和2挡落差是比较大的,为的是1挡能提供更大扭矩,而这车你们知道多慢的速度才会降回1挡么?3km/h!,没错,你没看错!3km/h!而堵车时2挡升3挡的速度大约为18km/h,也就相当于一般蠕行的时候,你全程是2挡加速和减速,基本不进行升降档,也自然没有顿挫,2挡的扭矩完全够你跟车防止加塞的,偶尔会用到3挡,但是由于一般2-3落差没那么大,所以也没顿挫,也是由于这样的设定,这车在堵车几乎完全没有顿挫,除非你喜欢猛踩油门和刹车。所以我说这一套动总绝对地表最强!
顺便说一句这车的奇葩设定之一:不显示S挡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档把后边按了运动模式之后,仪表盘的屏幕上显示的还是D,我估计是因为老款的5本身就没有S挡,所以屏幕没改过来。这有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如果你误碰了,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它每次不管你怎么轻踩,都是2500转以上换挡,而唯一的指示,只有变红的“SPORT”按钮,但是当你开启大灯的时候,这个按钮也是红色,因为氛围灯就是红色,运动档的红色更重一点,但是基本看不出来。

驾驶感受就这么多,接下来说一说一些实用的、又不太好掌握的配置使用。

1、天窗。
左边是遮阳帘,右边是天窗,箭头对应其运动方向。这俩开关是这样,轻按是点控,你按下就会动,不按了就停;深按是自动行进到最大。有一个例外,在天窗关闭的情况,想翘起天窗,轻按就会自动完全翘起或者完全关闭,不需要深按。图片最上方的孔是语音接收孔。

2、胎压查看方法
一般车是在仪表盘里,这车仪表盘是只有一个界面的,胎压监测在中控里,首先点击我手指的“应用”图标

然后滑动屏幕,点击“车辆保养”

然后点击最左边的这个大框

进去之后点击手指的故障提醒

然后就可以看到胎压了,出厂是2.5,有点跳,个人建议2.2即可

3、内外循环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有些人认为不就是按就可以么,但是这车有个奇葩设定之二:关闭吹风的情况下无法调节内外循环!一般的车在关闭风机的情况下,关闭内循环,出风口会随着车速升高而往里灌风,解决办法是打开内循环,就不会灌风了,一般是春秋比较凉爽时,打开车窗会有点冷,关上车窗会闷,那么我们关闭内循环,让空气灌进来,很舒适,不需要时开启内循环就行。但是这车,不开风机的情况下内循环是默认开启的,或者可以这么理解,室外的进风口是封闭的!只有你开启风机,在关闭内循环,室外风口才打开!如图所示,这个按键灯你是按不亮的,这时外进风口是关闭,打开风机之后,你才可以按亮或者按灭它:亮-外风口关闭-内循环;灭-外风口打开-外循环;关闭风机-灭-外风口关闭-内循环。这样的设定好处就是,不会往里灌风,遇见尘土不用你手动开启内循环,但是缺点就是容易憋得慌

4、自动驻车
这个按钮,我提车按了没反应,我以为坏了,后来才发现你必须系上安全带按它才有反应,如图所示,灯亮,自动驻车开启,只要你刹停,就会帮你踩着刹车,你就可以解放双脚,此时你可以直接挂N挡,防止闷着变速箱,再次行驶时,如果你是D挡,轻轻踩下一点油门,驻车解除,就可以行使,如果是N挡,需要你自行踩住刹车挂D挡,然后同上。挂P挡,自动驻车会自动解除。
  注意,这个自动驻车和虎8的不同,包括虎8和大部分车,是用手刹帮你自动驻车,在你踩油门时会听到后轮手刹“嘶”的释放音,而且踩油门之后需要等待手刹释放,这样动力就有延迟,还会猛地窜出去。而这车是用刹车帮你驻车,你在开启这个自动驻车时,手刹还是释放状态,当你踩油门时直接就可以走,只要你不是猛地踩,按照上边说的2200左右换挡这个油门深度,基本没有延迟,因为它是直接松开刹车,瞬间释放,不像电子手刹需要等他电机收手刹线。而且这个自动驻车和坡起辅助也不是一个,你在关闭自动驻车的情况下,坡起辅助还是可以触发的。顺便说一句,这车没有自动手刹,需要你手动往上扣一下,但是你踩油门是可以自动释放电子手刹的

图中绿色标是自动驻车正在启用的显示,档把旁边的是告诉你自动驻车是否开启,亮-开启,灭-关闭。这个绿标是开启之后并不会亮,当你开启之后,用上了,它就亮了,踩油门走了,他就灭了,但是档把旁边的还是亮着的。一个是告诉你是否开启,一个是告诉你是否在使用中,要注意区分。

5、分区空调
图中手指的按键是告诉你是否启用了分区空调,灯灭-未启用,此时两边的温度是相同的,拧一边,另一边会同样变化。灯亮-启用,此时两边的温度控制互不干涉,各调各的

小技巧基本就这么多,其余的一定要通读说明书,而且如图所示,这车看似廉价的内饰,好多地方都是软的。
还有我一定要吐槽的奇葩设定之三:谜一样的室外温度传感器。

这个温度传感器怎么回事呢?观致有一个奇葩设定,你启动时的室外温度显示,是你上一次停车时的温度,你需要跑一跑才能达到你现在用车时的室外温度,而且不是跑一会就行,而是要大量的跑,而室外温度主要控制你的空调压缩机,低于3°压缩机是不工作的,这有一个什么问题呢?我提的车是去年10月的车,大约年底停在四儿子,那时候是冬天,也就意味着我提车时温度显示-7°,空调压缩机不启动,而当天温度接近30°,我刚开始以为传感器坏了,后来试了试他们店里其他车,全是这样,我就知道了,这绝对不是故障,后来做PDI,检测师傅给我看了观致官方的维修手册,里边明确写了这个传感器的设定,让我多跑跑,然后我跑了500公里左右,也就是4天之后,室外温度终于能够是当天温度了。这也意味着,如果你们提车提的是去年的车,一定要注意他的温度显示,在屏幕显示的右上角,如图,在图片左上角,今天早晨是16.5°,如果显示的是负的温度,一定要等天气凉快了在提车,否则你们会在30多度的日子开三到五天没有空调的车。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车辆的日常使用和保养,其实这些东西大家经常网上能看到,但是我告诉你,他们好多都不对,我今天简单从原理是给大家讲一讲。不过我丑话说在前边,这些知识你可以不按着做,一般也没什么问题,因为不这么做大部分都是慢性病,不明显,车知识越来越不好开而已,不过那时候大家基本换车了,所以不要跟我杠“我没这么做也跑了十好几万”之类的,大街上的精神小伙和黄花大闺女正常生活也没问题,但是也有许多慢性病,就比如掉头发,车也一样,你开着没事儿,不代表他内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今天说的这些如果你按着做,那么你的车只要没有质量问题,基本可以说会越来越好开

1、新车磨合
现在不知怎么回事,说新车出厂磨合过了,因此不需要磨合的言论满天飞,还有什么速度不超过100什么的,1500公里怎么着,3000公里怎么着,什么提前首保,都不知道怎么就以讹传讹了,在此我给大家明确一下,新车磨合期为5000公里!!!首保之前绝对不能拉高速!!

再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磨合期,必须澄清新车磨合的必要性!和危险的新车拉高速!网上说新车出厂,发动机在汽车厂已经过磨合。所以不需要再进行磨合。

现代发动机的冷磨合是使用电动机低速带动曲轴,反拖各运动部件加注含有润滑乳液进行强制磨合。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最佳各部分间隙,但是这时发动机并不在最佳工作状态。因为发动机没有点火,而且这个间隙非常脆弱!活塞环一般以弹簧钢65锰制造,这种锰钢合金材料经过淬火,回火处理后。在有高弹性的同时他的硬度也会非常高,能达到HRC45到55!而发动机缸套是球墨铸铁制造的,这种材料硬度非常低只有HRC20左右。即使通过酸洗、二次加工硬化处理也提高不了多少。这种冷磨合会像少女初夜一样痛苦!
 
     重点来了!!!新车磨合并不是要得到什么优良的间隙,而是要进行一个缸体碳化涂层的过程!!!一台发动机要保证几十万公里不大修拆缸体,工程师要保证活塞环和缸体不会发生铁碰铁的硬磨状态,缸体不能有拉伤。在这10到20丝的间隙里镀上一层机油碳化物混合的软质涂层,保证活塞环的密封,也要保证活塞环不接触缸体!而这个过程很缓慢,在漫长的5000公里磨合期, 新车的磨合期间,发动机转速被限定在转速红线的三分之一,2000转左右,在磨合期保持转速,可以保证较低的运动强度,发动机气缸不会过热。
  因此新车磨合不是什么速度限制,而是转速限制!!5S跑到120速度,转速是2100,所以出厂跑高速没问题,但是要控制转速在2000左右,不要超!这对你后期降低油耗,不烧机油非常有益,你像大众的车,缸壁上甚至都是菱形花纹,每次活塞运动都会有机油挂在上边,如果没有这层碳化图层来密封,后果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大众和宝马等德系发动机必烧机油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机油的选择,在后文我会细说


  再说一下拉高速,其实那是拉高转速,以前的车档位少,跑到120速度大部分车都是3000-4000转,这样接近极限的转速能够强化缸体和活塞的极限能力,后期油耗越跑越低。但是现在车档位多,跑到120也就2000多转,想拉高转速只能跑到160-170,很危险,所以我建议大家,切换到手动模式,在速度不高的情况下保持发动机5000转左右1-2分钟,同样可以达到拉高速的效果,还安全,但是一定要在首保之后,磨合期的机油会有杂质,此时高强度运动会损坏涂层,个人建议二保之前,在去四儿子的路上,用手动模式吧转速拉高,然后到店里直接放油。

如果你想跟我说,说明书上写了该怎么磨合,那我告诉你那只是在不限制你随意开的情况下最基本的方法,能保证你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一定会有小问题,至于多少公里慢慢出现问题,那就不好说了,有可能你到换车都不会出问题,但是在你的噪音和油耗上是一定会反映出来的。好多人后期车有问题,大多怪哉发动机质量上,从不会考虑自己的磨合和日常使用是否真的对发动机有利

2、冷车启动和热车
网上大多流传不用热车,着车就可以走,低速行驶,其实也不是完全不对,大家都是知道发动机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特别是在启动时会多喷油,让发动机迅速升温,这也是为什么冷车着车尾气都是汽油味,为了减少尾气排放,汽车加装了三元催化,而这个三元催化工作温度是400℃,所以尽快升温,减少有害尾气排放,原地热车升温慢,有害尾气更多,所以现在流行着车就走。
  但是!存在这么个问题!着车就走,机油还没有充分喷到发动机每个部位,冷机状态,你马上就给发动机负重,你有没润滑到的的地方会不会磨损先不说,负重了一定会导致喷油量更多,你还怠着速走,那不必原地热车排放还高?而且像大众的发动机,可变正时链条的泵也是靠机油润滑的,机油压力还没稳定,你就挂挡走人,只有你油门稍微大点,正时链条立马跳齿顶你气门。一般的车,冷车负重也会加重发动机磨损和尾气排放,还不如原地热车,那么到底如何热车?

为了降低排放,根据我刚才说的,冷车启动主要是两个问题:1、发动机需要迅速升温,让三元催化器达到工作温度。2、机油需要充分润滑降低发动机磨损。如何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原地热车机油能充分润滑,但是升温慢;行驶热车增加发动机磨损,排放有可能更高。怎么办呢?

很简单,那就是先原地热车让机油充分润滑,然后开起来拉高转速让发动机迅速升温

着车之后,先原地热车一会,一般等怠速降下来,就是发动机告诉你我机油压力稳定了,你可以开了,夏天你可以先着车,然后系安全带,导航输入目的地,就差不多了。冬天机油比较粘稠,做完上述动作之后再等1-2分钟左右,机油就润滑得差不多了,就可以上路了。上路之后,如果你是自动挡,就可以正常行驶,不要猛踩油门,但是你可以慢慢踩深一点,因为大多数自动挡车在冷车时会明显延迟升档,让发动机转速攀升高一点,加快升温,日本车尤为明显,冷车怠速甚至高达2000转左右,就是为了快速升温;如果你是手动挡,也是不要猛踩油门,根据你的车速合理的控制你的档位让发动机一直维持在2000转左右,这样大概2公里水温就上来了。这么热车,既不会损害发动机,也不会让燃油过多消耗,虽然高转速油耗高,但是维持时间短,怠速热车时间长,举个例子,转速升高相当于你一秒喷5L油,车5秒热,那么就是5X5=25L,原地热车相当于一秒喷2L油,车20秒热,就是2X20=40L,所以按我说的方法油耗会更低,同理也可以用在日常起步,大脚油门,加速起步,减少在起步阶段的时间,尽快到匀速,反而比你轻轻油门到匀速更省油,因为你在起步耗油阶段逗留的时间更短

3、机油的选择
网上对于机油的选择,那真是五花八门,什么晚上温度啊,白天最高温啊,新车老车啊,花里胡哨的,实际上告诉大家,选择机油只有两个要点:1、你所在地区冬天的最低温。2、你车上装载的发动机品牌。至于原因,第一点我就不多说了,主要是机油标号前半部分,举个例子,5W-40,字母“W”前边代表低温启动性,数字越低,冬天越能承受更低的气温,让你在上文书说到的原地热车时机油流动更快,一般除了东北必须需要0W以外,大多地区用5W即可,南方可以用10W,至于标号后边的数字,指的是粘稠度,数字越大,越粘,油膜越厚,一般日系车、韩系车,用20或者30,国产车、德系车、美系车等,用40,至于具体原因,我慢慢给大家讲。(下文所有图片皆为盗图)

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把机油滴在勺子里,放在火上烧,模拟高温时机油的样子,呈薄膜状,如图所示,左边的机油,是尾号为30的机油,右边的机油,为尾号40的机油,可以看出左侧机油,工作温度时油膜很薄,但张力不错,表面均匀覆盖。而右边的机油油膜较厚,完全覆盖勺底。

左边的适用于发动机精度高;间隙小;低压缩比;普通转速发动机。较薄的油膜机油对发动机阻力较小,发动机轻快。
右边的适用于发动机精度一般;间隙大;高压缩比;高转速发动机。较厚的油膜更加完美保护,但阻力会比左边的大些。

日系车的发动机精度高,所以20、30的机油完全可以弥补间隙,而国产车、德系等,精度没那么高,必须用40的机油才可以密封住。

有人说,现在发动机加工精度都挺高的,是没错,但是你要分清是那种精度,现在物品加工精度很高,也就是所谓的误差很低,这没错,但是两个物品的间隙,一般是在设计时固定的,你可以理解为加工精度和装配间隙。

举个例子,假设国产和德系的活塞和缸壁,中间装配间隙被设置在1,那么一个宽度是4,一个是5,现在的加工精度高,可以让宽度无限接近4和5;而日系车装配间隙被设置在0.5,宽度,可以是4.3和4.8,现在的高精度也可以无限接近4.3和4.8,所以说,精度高,不代表你的间隙也近,这更多是根据发动机最初的设计来的,高精度只能让你的每一个数值跟要求无限接近,但是再接近,间隙也是设定好的。

发动机设计标准都是基于车辆的使用环境。日系车设计基于平坦地形,道路坡度不大的环境。发动机突出低转速性能。欧洲车基于欧洲的山地环境,连续的陡坡山路。发动机更偏向高转速性能。不同的性能取向,决定了发动机不同性格。低压缩比,较稀的机油,低使用强度的日系发动机设计了更高的精度和更低的间隙,和前文说的凉车自动高怠速性能,迅速提升温度,同时高温迅速蒸干电气部分潮气,避免冷车潮湿发动机缺缸断火。
欧洲发动机有着更优秀的高转速,陡峭山路连续坡道和再加速的能力。把一辆本田雅阁和一辆奥迪扔到八达岭高速爬坡山路上,日系车就现了原形。

我们拆开日系车的发动机缸体,用千分尺测量一下,可以发现日系车的气缸间隙是10丝(0.1毫米),如图所示。而拆开国产或者德系车,发现气缸间隙是20丝(0.2毫米),相差将近一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修理厂测一测。所以20、30的油膜完全够日系车,但是却不够德系和国产车等



可以看到活塞上有三道环儿,两道组个气体,一道刮油,这活塞环才是真正接触缸体的东西,我们前文说的磨合期碳化图层,就是在活塞环和缸壁之间用机油弄出一道膜,让他密封更完全,后期才不会烧机油,汽油燃烧之后也不会过多的泄露到曲轴中,让动力更强,油耗更低。而现在市面上大多德系车和国产车,许多人崇尚的说明书要求是用30的机油,再加上不好好磨合,所以德系车机油烧的嗷嗷的

有人说,我一直用的30机油,也没事啊。我说过了,就像慢性病一样,30的机油用在国产发动机上,你会觉得轻快省油,但是油膜根本不够,打开缸盖,你能明显看到凸轮轴上的黑色条状磨损面,而且40的机油适合高转速发动机,能更好的散热

保养的好的发动机,你能看到漂亮的XO洋酒色。

奇瑞的发动机,和奥地利AVL研发的,都带有欧洲血统,比如前文说的4G16的四缸发动机,有着和宝马四缸机相同的4.25升机油含量和6升冷却液含量,这是标准的欧洲发动机设计标准。儿日系车四缸只有3升机油含量和4升冷却液含量

所以同志们,该选什么机油不用我多说了吧?前边标号根据你的地区最低温,后边标号就选40的,你要是非得选30的,我也不拦着你,反正你的车一定和上图一样,能清楚看到磨损面,但是要说出不出故障,那就看运气了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版猪射一个,顺便置个顶,看过的同志们别忘了收藏啊

下一篇预告:装饰篇,不过得等上完牌,差不多月底吧

  • 用车感受
最后编辑于2020-05-29 16:17:54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13
前往
/1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