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坯豪越L,初步装修。油耗、装饰、美女,想要的这都有。
1 82 发布于 湖南 2024-03-11 23:56:42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没想到第一个帖落在了它身上,豪越L,“民间”号称20万内七座第二,没有第一。

很少开这个车,通常是人多出行游玩或者节假日全家出动开一下,外观个人认为还是挺虎的,车身秀气、棱角线条分明那种,屁股依然还是“面包”气息,唯一我看不顺眼的就是中网那张大嘴,缺少两个前雾灯的点缀加上车头太瘦,让人感觉镇不住那张嘴的感觉。

新车到手,心情抖擞!SUV提车必备三大件:记录仪、脚垫、踏板。

记录仪送的后视镜款不喜欢我新购买了原车替换原车前档雨量传感器外壳款记录仪,带稍后双录索尼2K镜头,与原车预留行车记录仪接口完美对接,无损安装,价格不贵300大洋差根烟,前摄很好安装,首先拆前档雨量外壳,直接撬棒从车顶内饰端开始撬开即可,安装记录仪主机和前视镜头替换塑料外壳直接扣上,原车开模的装上去非常吻合,注意两根线从顶棚边缘缝隙穿进顶棚眼镜盒位置,用十字螺丝刀拆眼镜盒两颗安装螺钉后用撬棒撬开眼镜盒里面有两个预留插头,一个是行车记录仪预留,一个ETC预留,接头对接即可,另一根线接后视的,后视建议买可调角度的可装车内后档调整合适角度,下面附图↓ 记录仪个人认为质量可靠够用就好,毕竟不是记录沿途风景,只作为近距离事故的一种依据而已,近距离2K已经非常清晰了,而后摄一般追尾都是后车全责所以装车内既可以避免日晒雨淋也不用拆内饰门板,我的原则是能不拆的尽量不拆,所以线我都是沿着顶棚边缘从前档一直塞到车尾,扯开尾门密封条就可以从原车线束胶套穿到尾门,挺简单的,如果车辆长期停室外建议后摄线束都用耐高温静音棉绝缘胶带包一圈,避免异响和高温因线路老化出现风险。

后摄带角度调节,可粘贴式

前摄主机和镜头直接替换原车雨量外壳,挺美观的,后视镜的凸面镜是观察后排的,有小神兽的都懂

脚垫赠送的太简陋,淘的全包围皮质加雪呢绒双层300大洋出头,家用带卧铺还得是舒适温馨的软垫比较有感觉,大多TPU脚垫原材料垃圾TPE大都吹塑或吸塑成型,边缘不美观也并不环保,吉利车也许在向沃尔沃靠拢,安全和环保上挺到位的,除全车6气囊加侧气帘全系标配外气味是真没什么气味,这个也是我选车重要考虑之一,总不能自己为了脚垫“打脸”

纸巾袋还是挺好的哈

脚垫也带后备箱整套的,还是挺服帖的

踏板赠送的离地太低丧失了SUV原本该有的通过性,也外漏太多容易脏裤腿,下手了一套拆裙边款的300大洋,拆裙边也挺简单的,两侧个2颗自攻螺钉拆了后直接“大力出奇迹”就好,都是卡扣的,新踏板也是原孔位原方式安装,注意两点就好1.先从一头卡扣开始敲进去一颗再到另一头依次对孔卡扣敲紧带底下4个支架和两侧螺钉都先不要拧紧不然侧边这头装好后另一头是带不了螺钉的需要左右调整的,2.踏板内附密封条需粘贴踏板上面板边缘与车贴合密封缝隙的,能最大程度减少泥水进入和车行驶中的磨损避免久了生锈,安装后搭配这车原车门带有车门护板,经常感觉提高不止一个档次,车门一关几乎看不出太多踏板漏出,也比原安装的踏板离地高出6公分左右,这才是城市SUV还有的样子

这样看是不是挺搭门护板的呢

打开门踏板宽度还是摆在那的,足够使用,铝合金材质,足够结实

这个车七座确实有七座的感觉,后排我试了奇瑞、长安、传祺、欧尚、捷途、三菱,确实在同价位中这个车并不是最长尺寸的,但是座椅折叠铰链设计、空间承载能力是最优秀的,这也是我选它的重要理由之一,平常我就是把帐篷和地垫收纳到第二排和第三排中间可以放进去刚刚好,然后第二排中间座位放倒,满足日常一家四口出行,累了直接二排中间爬过去一躺就好,大尺寸天窗一开别提多舒爽

后摄像我就是安装在尾窗上粘贴的

有些车友追求的雾灯可以带转向功能的,装了个人不喜欢看给拆了,留个纪念就好

贴膜我就没ssss送的,太垃圾了,不隔热,防紫外线能力也太差,主要是质量也挺差,这玩意本身胶都是打着环保胶的口号,无醛不成胶,所以尽量一次到位避免一两年或者说贴的不合适频繁更换,首先更换的成本更大,其次更换的胶大都刮到玻璃缝里头长期在车门里的隐藏“杀手”,加了几百换了套隔热效果不错的膜,前侧车门玻璃一定要用前档膜,夜晚和下午天视线会好很多,也不用开那个特别丑的三角口了,后排用深色膜,你接收多深就用多深,反正越深效果越好膜还能更便宜,天窗用冰甲,厚实点,贴外面,懂的都懂

地库,前后窗视线就特别明显了,下雨天和晚上没路灯情况下会更明显,视线好太多

开了一段时间,发现这车耳朵边风噪太大,看了下车门原车密封条太空荡 弹性也不行,A柱下前车门与翼子板缝隙太大加上翼子板空腔接通了轮胎和车门这点估计厂家意识到了特意搞了块海绵象征性的遮挡了一下,难怪会这么大风噪,网上看了下车门密封条,只有两种结构的都不符合我的预期,1.挨着原车车门框密封增加一道密封方式,这种增加密封面积的方式有效果,但是太难看了,2.整车车门密封条,这个就太智商税了,这是完全当我们是三岁小孩了,车门贴密封条位置大部分都离门框间隙好几公分了,把门关上离门框尤其是B柱和底部都5~6公分缝,密封贴着是好玩吗,而门上单密封就会太紧影响关门力度,太忽悠的不多说果断放弃,左看右看还是没得捷径走还得是靠动手来解决了,网购了2米密封条贴车门密封翼子板和前车门缝隙,买了16米胶条(俗称压脉带的那种类型),可以无损填充原车门密封条,增加原车密封弹性和密封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高速再也不用操心烦人的风声了,关门声音好听多了,不会脆脆的那种。串车门密封得注意原车密封条最好是扯下来穿避免损坏,一整根穿入否则效果没那么理想,胶管留口。

这是加的前车门Z密封,半年多了门缝还是这么干净

就是这种软胶

串密封中,整车花了我差不多一个小时,得用心

后排开窗,前排耳朵难受的正确方式来了,因为新车秉承尽量不拆的传统理念直接扯掉尾箱密封条后车顶棚中间就可以扒开,塞一个82年音响大喇叭的磁铁即可解决,本来尾门也得吸一个的不想拆了,差不多效果得了毕竟不是什么洋气的车也不会被人吐槽掉档次,之前耳朵舒服了,不要问为什么这么做,大面积薄板产生的低频要么焊接加强筋板要么转移低频噪音,我必须选后者,虽然达不到前者那么完美,也可以了,而驾驶室反馈的共鸣声和耳瓜子嗡嗡的那还是得拆,该拆还得拆,怀疑是后排和尾箱没隔音产生的。说干就干,拿掉尾箱垫,用尖嘴钳拆掉泡沫盒左右两颗塑料螺母拿出泡沫工具盒,套筒扳手拆掉第三排两个座椅,螺丝刀拆两侧轮毂内饰板安装座螺钉,再用内饰卡扣撬板撬掉地毯的卡扣,揭开原车垫一看我滴个乖乖,底盘除了钢板只剩钢板,比我口袋还干净,买了只能认栽了,自己搞呗,买了块沥青板加两块隔音棉和两块低音反射板开干又花了几十,心痛3秒钟。。搞完收工试车,我的世界开始清静多了,这个也得注意两点1.沥青板不要满铺不然你前面车顶的磁铁就相当于白放了,断续铺,第一层沥青板,第二层隔音棉,第三层低音反射板;2.注意隔音棉不是吸音棉,吸音棉不能用底盘的 没用的哈

拆座椅。。

乖乖,比我口袋干净太多了,这是坑爹还是坑爷爷了。。

施工中了。。

23款车机是不能完全熄屏的只有时钟屏保,我不喜欢它那我就改了它,车机显示屏后盖拆开,找到车机排线,拔掉高电平供电线直接加个点触按键长通电路板,我是用的可控硅控制电路板,直接接方向盘按键控制就可以实现随时点亮、关闭屏幕,再顺手搞个方向盘按键直接接车机主机倒车影像信号线,就实现了行车随时打开540影像了,我用的是吉利图标主页按键控制屏幕黑屏,语音键控制的540影像,这些还是比较简单不是什么体力活,还能受得住了。
受不了的是轮胎卡钳改色,没有提升机的痛苦是只能一个轮胎一个轮胎的拆了再屏蔽好用高温自喷漆给卡钳上色,我选的红色,两瓶没用完一瓶又不够,得喷2次,喷了又得等干,这一个一个搞太浪费我时间了,从早上直接干到晚上这个项目才算完工,不过有这个休息时间我还是没闲着的,搞了一些小装饰装修一下我独处时的“小家”还是挺好的。

红色卡钳,还是挺妖娆的哈

保温杯和烟灰缸还是必备车品的,按尺寸买的,可以关掉盖子隐藏,看上去中控没那么乱

几块钱的钥匙套也是标配

正面

小装饰必须要有

45°仰视

发动机护板,城市多用碳钢就好

完美替换原车塑钢护板

后排小神器,几块钱

打开固定手机,折叠起来就是挂钩

后视镜盲区和后轮观察这个小镜子都兼顾了,超薄,直接粘贴,不会显得突兀

这个车内部没有锁车门按钮,所以车辆没电或者遥控没电就只能用小螺丝刀或者拔出遥控钥匙插这个锁块里面白色塑料块旋转60°即可手动锁车门

不装窗帘都感觉对不起这车,双轨,铝合金材质,档次还是有的,后排+三排+尾窗安装




尾箱垫也得整上,折叠的

打开的效果也看着挺舒服的

比较关心的话题来了,油耗。这个车还是挺意外的,油耗比较适合代步,动力也适合偶尔的撒欢,只使用舒适模式,其他模式我几乎没用过不好说,我正常使用基本上一个月加一次油,加满油表显基本在860公里左右,过年这个月因为高速开了300来公里所以平均油耗要低一点后面加油表显900公里,实际应该是一箱油860公里上下,家住市区,公司经开区,老家农村,平常基本是这几个点来回,上下班21公里,接送小孩6公里,偶尔休息一家人出去浪一浪,一个月大概油费350上下,平均油耗7个多,挺省油的,目前行驶6000多公里无异常,也挺省心的。

年后加满油是900公里,这是过年跑了300多公里高速,平常很少高速的所以不做最终参考

实际每次加满油到跳枪都是860~870左右,这个是比较符合我实际用车油耗

平均油耗7~8个之间

769÷0.89=864公里一箱油总里程

692÷0.81=854公里一箱油总里程

611÷0.71=860公里一箱油总里程,基本上表显对的上我实际使用情况,这就又省事一点,基本看油表就行了不用每次记了。

基本上高档低速+提前误判减少急刹结合加油脚要干脆直接点不要舍不得踩油那种,最后开了自动启停的话红绿灯起步建议使用两脚油门,第一脚轻碰解除ABS驻车后松掉,马上第二脚连续干脆直接加油

个人小方法,带一键启动、电子档、自动驻车、自动手刹都配了的车都适用,平坦路面下起步:开门上车-脚刹5秒(细听会有蜂鸣声 就是自检,一般3秒就可以完成自检)-一键启动-挂挡-加油走,停车只要没坡度停车:脚刹踩停-熄火-关门走人;有坡度情况停车:刹车踩停车辆-电子手刹-拉上手刹后松脚刹 车辆会微微蹿动一下后再熄火-关门走人。

码字不易,点点关注点点赞呀

  • 改装清单
最后编辑于2024-05-22 12:56:16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 5
前往
/5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