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225 奥迪A4L论坛 >  悲催的70后,家庭年可支配收入40万,不敢出手A4
  • 机器猪2011

  • 发信息

  • 精华:0帖
  • 帖子:88帖 | 4770回
  • 注册:2011年11月21日
  • 来自:北京
  •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精华标准
发表于 2012-6-15 18:31:31

悲催的70后,家庭年可支配收入40万,不敢出手A4

 

本人今年刚好33,算是个悲催的70后,写这篇***的原因是看到小4的坛子里面经常有人讨论多少收入出手小4没压力,有说1万的,有说3万,还有说5万的,其实收入多少和你的购买力有的时候是不完全对等的,关键是你能有多少结余资金,下面就用个人的经历和坛友们讨论交流一下:

 

1. 本人2001年大学毕业,那个时候就业机会还算不错,不会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怀着一展抱负的心情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也因为老婆那年留校保送了研究生,所以我们计划未来把家安在北京,一切的梦想都是那么美好,但首先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你要有个住的地方,那时候刚参加工作的我税后工资只有2500元,一个月的房租650元,老婆读研的时候每月会有一些收入,大概400~500元;我们都是平常百姓人家出身,比较节俭,每月大概可以有1千多块的结余,现在想想那段时候最有远见的就是我母亲,老人虽没什么文化(普通工人),一辈子省吃俭用,但始终认为要有个窝才谈得上安稳,拿出了全部积蓄8万块钱逼着我买房,再加上岳父岳母(那会还不是)的帮衬及亲戚朋友的帮助,凑了15万,(我记得2002~2003年那会北四环亚运村附近的二手房价格已经5000左右),2002年10月最终定了一套60多平米(8年房龄)的小两居,没电梯,3层/共6层,这已经是我住过最大的房子了,怀着忐忑的心情贷了20多万款(公积金),按照当时的收入,以为未来20年就要为这房子打工了;我没有大规模装修房子,简单的收拾装饰后,租出了一个一居室,月收入550元,也算是减轻一下自己的还贷压力;

 

2. 一转眼2年过去了,老婆2004年毕业后进了一家研究所事业单位有了北京户口,我这个有房北漂的工作也算比较顺利,税后月收入达到了4千以上,再加上奖金什么的一般3个月工资,年收入大概6万多;这2年时间我还清了亲戚和未来岳父岳母的借款,老婆刚工作的时候工资一个月也有2千多块,突然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而且很幸运2004年12月我老婆单位在回龙观分了一套不到120平米的两居经济适用房 还是3层/共7层 ,总共30万房款,我们自己凑了10万首付,我老婆贷了20万公积金,又买了一套房; 2005五一顺利结婚,那套经济适用房成了我们的新房,花了8、9万精心的装修了一下,这钱万是我们结婚时双方父母给的钱还有亲戚朋友的礼金,尽管口袋里面又又是干干净净,但是因为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还有一套房子可以出租(那套老房子1800元出租了);所以生活开始变得不再拮据;

 

3. 2005年底,我选择了跳槽,月税后收入提高到7000元左右,年收入10万;老婆工资也增长到了4000左右,再加上房租,家庭月收入过万的目标完全实现了,对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购入了一辆伊兰特犒劳一下自己,2006~2007年是我和老婆这些年生活最轻松的一段时间,年龄不大,没什么压力,工作也都很顺利,收入稳定增长,也把我们那套老房的贷款还清了;

 

4. 2007年底有了小孩,而且是个惊喜,双胞胎!高兴之余,压力也就产生了,4个老人到了北京帮忙照顾孩子,回龙观那套房子实在住不下那么多人,于是老房子不租了,让给岳父岳母,新房子里面我和我老婆再加上我爸妈和两个孩子,有的时候岳父岳母会替换我爸妈休息一下;我和老婆都还算是比较传统的家庭,父母过来帮忙,日常所有的生活成本全是我们承担,老人们也总是想给钱贴补我们,但是我们都拒绝了,他们一辈子辛辛苦苦,前几年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帮衬我们,这会儿过来给我们看孩子,再让他们贴补家用说不过去;这个年月在北京养车、养两个孩子和一大家子的成本大大想想也知道了,生活再度变得紧张,呵呵;

 

5. 2008初,我再次跳槽,这次月税后收入1万元不到,年收入在14~15万, 孩子也大了些,开支减少;老婆的收入也增加到了每月5千多,支出压力有所降低,但是居住面积不够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周六日聚在一起的时候,大人孩子一共8个,确实比较拥挤,于是一直计划着再在回龙观附近买套房子,2009年底,我们小区的房子很多满五年转商准备卖掉,1万多一点每平吧,当时觉得已经是天价了,可是也没办法,看了其它的地方人家说这已经算是便宜了,而且房主要一次性付款,也是要换房凑首付,于是又开始了借款行动,总之最后130万是凑够了,双方老人给了出了不到50万(4个几年的老人的退休金让我们全都洗劫一空了),在加上我们自己的存款20多万,还有我公积金的结余10来万,亲戚借了20万,剩下的30万都是我一个有钱的哥们借的;房子买下了,楼上楼下主住到了一起,方便了很多,那套亚运村的老房子倒是很好租,收入也可观 3200元/月;由于没有贷款,从2010年开始我们的家庭收入提高的较快,我和老婆年收入大概22~23万,房租4万,我的公积金每年3.6万,其它收入5万,总共35万,4个老人也帮忙贴补了10多万,总之到2011年夏天天,我把所有的借款都还干净了,而且又跳了槽,月税后收入1.4万,年收入20万左右;

 

6. 满以为可以松口气轻松一下来,没想到2011年6月,母亲脑出血,尽管手术及时,但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行动障碍,前前后后5个月 手术和恢复总记费用不到35万(含红包5万),尽管可以有一定比例的报销,但因为老人不是北京户口的退休职工,必须全部提前垫付,然后再回退休所在地进行报销,在这个最紧急的时候还是我那个从小玩到大的哥们帮了我大忙,说到报销,其实最后也就报销了10多万,40%不到,在中国的医院充斥着大量的高提成的非医保目录药品和服务类项目,医生也明着告诉你报不了,但对病人可能有用,你说你用不用,其实很多药客观讲没啥用处,这些事就不在这详谈了;术后老人恢复一段时间后,快到春节了,还是想回老家休养,我家的亲戚大多都住得很近,他们还是不太习惯在北京;于是看孩子的重担交到了姥姥姥爷身上,还好孩子现在已经5岁了,等到明年能上小学的时候,就可以让老人回家歇歇了,我们家的老人都还是比较喜欢在老家,感觉在北京生活不舒服;

 

以上就是我们家近10多年来的收入情况,尽管现在每年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大概在40~50万左右(35万的工资收入+5万的房租,+6万元的公积金提取 2人+其它),可依然觉得生活压力很大,两个孩子每个月的托儿费+辅导班要6000~7000块,养车2000块(含保险、停车费、油费、高速费等)、一家人的生活费5000块,加上一些其它的开着,我们总是能控制在15~20万内的支出,结余25万左右,但说句不好听的,这点钱,有一个老人身体出点问题都不够,说句实话在北京的生活压力真的很大,近一两年越来越有感触,特别是外地人;现在双方老人的年龄大概在60~65岁左右,生活及自理还都没有问题,再过10年,这批和共和国同龄的人群就会遇到一个严重的养老问题,不仅仅是金钱上的问题,他们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多4个老人对2个儿女对1个孙子、孙女,在普遍进入老龄需要人关怀照顾的时候会出现巨大的隐患,我的父母75岁的时候,我正好45岁,孩子16、17的样子,自己要上班,孩子要照顾,老人如果真的需要陪伴照料,我真不知道怎么忙得过来(母亲这次手术,让我对老人的照顾需要投入的精力有了清楚的认知),别跟我提敬老院,除非你想让辛苦一辈子的老人家早点走;

 

 

所以月入多少适合买A4,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也许你月入1万~2万,但很轻松,也许你月入3万~4万,一样紧巴巴地不得了;给外地在京的朋友们一些建议,要多一点积蓄,否则遇到事情的时候很麻烦,我们国家坑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到你用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难“,有一种感觉改革开发的30多年,特别是最近20来年,国家欠下人民的帐太多了,已经没有足够的信用偿还,到最后老百姓自己还是要多一点抗风险的准备好;

 

一篇如同嚼蜡的流水账分享给和我同龄的悲催70后吧(成功人士莫如),算是唠叨,同时也分享给那些已经来到和即将来到北京的80后和90后,真诚的希望对你们的生活安排有帮助;

 
分享到:
3
  • 机器猪2011

  • 发信息

  • 精华:0帖
  • 帖子:88帖 | 4770回
  • 注册:2011年11月21日
  • 来自:北京
  •  
发表于 2012-6-15 23:16:54
引用:
原帖由 东东冬冬 于 2012-06-15 21:00 发表在 21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尼玛,我月工资2500入S8,你入40万不敢上A4,你去死,还有脸说出来。

还是挺佩服你的勇气的, S8 每年 保险+油费+道桥费+停车费+车船税+保养两次,好最少也得1.5万~2万吧,你月入2500,一年也就3、4万的收入真不知道你怎么生活,有点辛苦,有点遭罪呀!还好你不在北京,否则肚子都吃不饱,看来你应该是不愁吃、住的;
 
  • 机器猪2011

  • 发信息

  • 精华:0帖
  • 帖子:88帖 | 4770回
  • 注册:2011年11月21日
  • 来自:北京
  •  
发表于 2012-6-16 00:12:04
引用:
原帖由 wwf8 于 2012-06-15 19:40 发表在 11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百善孝为先,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是我们永远都回报不完的。楼主的考虑很现实,80后向你致敬!

父母的恩情确实重于泰山,我父母那代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我从小就是看到的确是他们对老人细致入微的照顾,我相信身教重于言教,这恰恰是东方文明的基石,现在也并不过时,生活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身边人的幸福,那也是一种快乐。绝对自我的享受其实本身就是放弃了另外一种方式的快乐。
 
  • 机器猪2011

  • 发信息

  • 精华:0帖
  • 帖子:88帖 | 4770回
  • 注册:2011年11月21日
  • 来自:北京
  •  
发表于 2012-6-17 23:26:03

济南车友6033038 2012-6-17 13:08:15 发表在 济南车友6033038

机器猪2011 2012-6-15 18:31:31 发表在 主楼 本人今年刚好33,算是个悲催的70后,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看到小4的坛子里面经常有人讨论多少收入出手小4没压力,有说1万的,有说3万,还有说5万的,其实收入多少和你的购买力有的时候是不完全对等的,关键是你能有多少结余资金,下面就用个人的经历和坛友们讨论交流一下: 1. 本人2001年大学毕业,那个时候就业机会还算不错,不会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怀着一展抱负的心情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也因为老婆那年留校保送了研究生,所以我们计划未来把家安在北京,一切的梦想都是那么美好,但首先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你要有个住的地方,那时候刚参加工作的我税后工资只有2500元,一个月的房租650元,老...

 
很认同你的观点,其实买辆车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提起这件事情就有些感慨,家里有人得过大病的都知道,在我们国家特色的医院里面钱已经不是钱了,就是个数字,俺老娘得病的时候基本上我都是5万5万往里存的,术后在ICU那两个来星期基本一天8千到一万,后面到普通病房少些,每天不到2千;我们的国家天天嚷着刺激消费,可普通老百姓哪里敢这样过了今天不管明天,其实谁不想生活潇洒一点;俺娘在北京住院,亲眼所见楼上有一个单间(高干)病房住着位司局级的老太太(忘记是海×署还是审×署的了),护工是俺家护工的老乡,经常下来聊天才知道,那个老太太已经住了快2年,手术治疗、恢复疗养花了至少一百多万,基本上全是公费医疗,据说来陪护费用都有补贴(咱不知道这护工费用是怎么国家报销的,没有发票,大概是给补贴吧),老人的三个孩子每个星期轮流露上2面,每次最多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大字不识的陕北护工憨厚地讲“这老太太可是这些孝顺儿女们的摇钱树,一家人从老到小的拿药的费用全都走老太太的帐”(包括护士大夫,有时那个护工也会开些要给在北京上学的孩子),家属们就一句话,把老人伺候着活着就行,不惜代价;确实要不惜代价;可咱老百姓没法不惜呀,也没法像老太太的儿女们那样潇洒;
 
1 / 1 页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