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印象
在 南京 日子,总是在不同的时空中转换。前一秒在南唐,后一秒就穿到民国,转个弯又是明朝了。 南京 给我的一个大写的FUSION.
于是我给 南京 编了个段子,还觉得挺贴切。
“一个 江南 大户人家娶了一个来自淮河的姨娘,生了一个大小姐,取名叫 南京 。”
为了节约时间,又能够增强体验感,我一如既往的选择住在景区内。这样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成本。早晨当明孝陵还是空无一人的时候,我已经在神道上和每一个神兽对话。中午人流达到顶峰的时候,就索性回到房间补个觉。傍晚人流散去,我就在美龄宫外的梧桐下乘凉。
一切的故事得从民国说起。占地36000平米的国宾馆,在森林里坐落着一栋栋巴 洛克 风格建筑。可是被这群巴 洛克 建筑环抱在中间的却是一片 江南 园林。 南京 给我的FUSION第一天。
民国范最神奇的地方是让西洋建筑和中式宅院和谐共处而互不冲突。就像他们想到在西装上加一个立领一样,一些巴 洛克 建筑上也经常被盖上一个歇山顶。在我们民族最黑暗的深谷有人点起了火把,即使到了现在也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断回望。想得到的答案,我们是否活成了他们曾经希望的样子?他们中间一大部分人曾为这片山河拼过命,却又选择出走。他们努力带走的,和刻意留下的,至今未能怦然心动的相聚。
国宾馆内的紫园,提醒我 南京 毕竟也是姓“苏”的。从东郊国宾馆出来沿 紫金 路往前走不远,就是一片巨大的 江南 园林。蓼风轩,蘅芜苑,芦雪庵,潇湘馆依次被安排在园林各处。刚刚从国宾馆的民国Style一头扎进红楼梦大观园,这真的很 南京 !
知道“芥子园”是因为《闲情偶寄》。就知道这里是个画兰花的地方,却也没真正读过。 苏州 园林去的时候都是人声鼎沸,少了些意境。没想到有机会住进“芥子园”。颐和在 南京 的能量真不能小觑,居然把整个芥子园纳入酒店之中。一番人景壶天的 苏州 园林,恰逢 江南 小雨,呷上一口 南京 的雨花茶,能够弥补未能去西湖的遗憾。
晚上的“芥子园”上演了昆曲。《牡丹亭》在各种场合听过不少,每次都是“游园惊梦”或是“还魂”。隔着水榭看还真是平生第一次! 昆曲配上园林,无论是画面还是结构,都是东方美学的典范。
在 南京 的历史年轮里,六朝,南唐和民国一定是最显眼的三圈。尤其是民国,给这个城市留下了两个永恒的背影:一个是穿着 中山 装的孙逸仙,一个是穿着长衫短袍的蒋中正。 颐和路上一排排洋楼和瞻园里一扇扇飞檐各自讲述着这个城市的故事。 南京 市政府和民国总统府中间隔了一座1700岁的鸡鸣寺。国宾馆巨大的巴 洛克 式建筑安静的座落在这座城市最大的 江南 园林里。地处三吴都会, 南京 人却说的是中原的官话。 南京 真的好fusion. 秦淮河里流淌过六朝的明月,乌衣巷里归来了谁家的北燕。美龄宫里上演了一折长生殿,最终被 满城 的梧桐唱成了一首长恨歌。
南京 在长江文明和 黄河 文明的分庭抗礼中一直举足轻重,但是真正作为大当家的时间并不长。就像是大户人家的姨娘所生下来的大小姐。也曾颇受宠爱,饱读诗书。世事不济的时候当起了这个家,艰难度日,还惨遭凌辱。等家里境况再好些了,正房生的苏锡常三弟妹就不爱听话了, 南京 也不争,默默的退在身后。只有走近她的时候,才懂她非凡的阅历和气度。
用车感受
这辆车子开起来是十分的舒服的,因为我本身当初选车的时候也是看中了它空间比较大,大空间的车子的优势就是乘坐起来会更加的舒服,家里人和孩子坐着都不会再觉得很紧凑了,不仅仅是把它当成一个代步的工具了,坐车已经逐渐变成一种享受了。车子动力比较强劲,发动机的声音也会比较大一些,这辆车子驾驶感受在动力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就是会有一定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