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超级试驾员。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此帖已被收录至超级试驾员专题。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2021年暑期,继奥运会闭幕之后,还有什么值得追的?对于兴趣广泛的我而言,八月可追的事儿可太多了,远的有鹅厂出品《虫谷》终于要上线了,近的可就是这一年一度英仙座流星雨了。每年共有三场盛大的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其中今年仅有英仙座流星雨是最适合非专业天文爱好者观测,一来英仙座流星雨发生在夏季,二来此时正值农历初五,正值峨眉月,月球反光少,且月球大约1点前便落下,不影响观测星空,三来最重要的是流量稳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在数九寒冬去观测一场不确定的流星雨的。
我奥运闭“墓”式还没开始就计划这次观星活动。要想欣赏流星雨,讲究“天时地利”,“天时”指的是极大值爆发时间,“地利”就是选择观星地,考虑到北京市区的光污染很严重,很难看到足够多的流星,因此选择一个足够“黑”的地方就尤为重要。这里为有需求的小伙伴推荐“darkmap光污染地图”,右小角的标尺代表光污染程度0是最黑,9是最亮,通过该网站能很方便查询目的地光污染情况,方便各位“追星族”选择适宜观赏位置。
8月以来,要想观赏流星雨,除了要追求光污染要小,视野开阔,少遮挡的地理特点,如今国内疫情又有反复,为了保住双“绿码”肯定不能出京,因此经过一番筛选我将百花山(主峰2049米)和灵山(主峰2303米)设为备选地,雾灵山因主峰(海拔2118米)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未避免返工后因增加途径地而引起不必要麻烦故此放弃。
这次观赏流星雨,我也算豁出去了,虽然是只身前往,但这动辄2.5—3小时的车程,以及为了观星随身携带的简单食材和露营用具可着实不少,因此我决定借来一辆乘坐舒适、空间大、动力强劲的SUV来陪我完成这“观星之旅”—林肯航海家2021款 2.7T 四驱尊耀版。
林肯家族星辉式前格栅极具辨识度,镂空部分亦如林肯Logo,将实用、美观、品牌文化蕴含其中,尽情展现林肯的现代美学。
定位于中型SUV的航海家,4849mm的长度以及2850mm的轴距,为车内的驾乘空间打下良好的基础。
8月9日一早,我便联系百花山宾馆预定12-13号的住宿,结果大家观星热情高涨,有限的房间早就被预定一空,再加上百花山主峰不让露营,因此观星地只能选择路途更远,海拔更高的灵山景区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正是这个“意外”,才让我有机会看到流星雨。
8月10号,我便将未来几天的工作安排妥当,并跟公司请了12、13两天的假期。虽说地球离了谁都能转,但工作上的事儿我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得为我的客户负责,为我的下属们负责。
8月11号下班比平时稍晚一些,因为周边堵车很严重,送车人比预期迟到23min才到达停车场,通过WX告诉我车辆概况后便匆匆忙忙地走了。咦?车钥匙还没给我呢,怎么就走了?
我赶紧来到楼下,按照送车人发来的位置很快就找到了这辆林肯航海家。
送车人告诉我车钥匙放在车内,我按照他发来的一串数字解锁车门密码锁,并顺利进入车内取得车钥匙,怎么取个车还跟做游戏任务似的……
随着车门的打开,驾驶员座椅向后缓缓移动,为我进入车内提供更宽敞、更便利的空间。
来自Eagle Ottawa的浅湾蓝Savannah半苯胺皮质,触感温润、柔和,这是属于美式豪华的传承,格纹铝饰板的加入则为内饰增添层次感和现代感。
我简单了解一下车辆基本操作,并将全新林肯SYNC+与手机蓝牙连接后,即将开始和这辆航海家的旅途。
车辆启动时,星钻式LED自适应前大灯如同眼睛一样,上下左右活动的样子既高级又有仪式感。21英寸铝合金轮毂如同游艇的螺旋桨,诠释动感与张力。
当我拿着钥匙,再次站到林肯航海家身旁时,动态点亮的LED示宽灯、林肯星标欢迎毯、门把手照明及座舱环境灯一一点亮,这种关怀备至的感觉实在让人上瘾呀。
前排座椅支持22向调节,无论高矮胖瘦,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档,坐得更贴身,也更有利于缓解驾驶疲劳。如果还是觉得疲惫,那就再打开具有5种按摩模式,3级强度可调的按摩功能,让长途驾驶成为一种享受。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车型使用贯穿式尾灯,但有所不知林肯是最早应用这一设计元素的品牌之一,在夜间车流中依然十分具有辨识度。
伴着夜色与航海家,我提前迎来了“休息日”,独自驾车驰骋在大街上,享受着林肯的静谧与Revel(锐威)音响带来的“声”临其境。
虽然坐拥2.7升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但在城市道路上我却不必担心航海家动力过剩引来不必要的麻烦,D挡下初段柔和的油门设定,让初次相见也不觉得突兀,积极升挡的8AT在人稀车少的路况下几乎没有存在感,只需深踩油门踏板即可享受傲视同级的500N·m扭矩带来的加速快感,若是加速时降挡更积极更平顺些,那此刻的驾驶感受就完美了。
8月12日,即使今天已经请假休息,但7点的生物钟依然习惯性地叫醒我。我有条不紊地将行李一点点搬到楼下,准备将航海家739L的后备箱塞满。
从超市出来,两手拎着买来的食材和桶装水,只需一脚踢就可轻松打开尾门,方便取放各种行李。只不过我低估了航海家739L的装载能力,买完食材后依然无需使用一键放倒(第二排座椅),将后备箱空间拓展至1473升。
正要驶离停车场,一旁的电动车不知从什么地方斜向杀出,好在林肯Co-Pilot360TM Plus及时发现,并通过中控屏幕及警报声对我右后侧来车预警
12.8英寸超大彩色触控屏显示清晰,反应流畅,功能丰富。在现如今的车机及中控屏幕上,合资厂商往往只顾着将屏幕越做越大,依靠全球化为卖点,对于国内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调研甚少,但2021款林肯航海家上这套全新SNYC+经过本土化优化,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用车生活,用语音设定导航目的地、调节空调这些已经不算“特长”了,点外卖,看电影,预定酒店等功能只需说出“你好,林肯”,SNYC+就如同一位“管家”帮我打理那些零碎琐事,而我只需专注于掌控前进方向。
既然是工作日,那拥堵便如影随形。
通过方向盘左下侧辅助驾驶功能按键区,只需简单操作即可打开车道保持、车道偏离提醒、自适应定速巡航,上手没难度,简单又轻松。或许是试驾车的原因,这辆车的车道保持功能有一种在车道分界线间反复“碰壁”感,希望量产车型加以改进。
开了一个多钟头,终于进入门头沟,路边休息时看到气象台发布“雷电蓝色预警”,我当时心都凉凉了,难道今天真看不到流星雨了吗?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天空,云量不多且比较高,随即我打开微信小程序中的“天文通”进一步求证灵山今晚气象情况。
今晚虽然云量很多,但主要是海拔高度低于2km的低空云,而我的目的地—灵山景区海拔大约1800m,预计将处在云层的中上层,那里依然是北京地区今晚最好的观测地之一。
在接下来的山路中,我切入S挡,彻底激活了这台2.7双涡轮增压V6发动机的潜力,2500-4000rpm的扭矩平台配上换挡拨片使得航海家在峰回路转中,游刃有余,这套悬架将路面绝大多数的振动隔绝在座舱之外,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山路中依然具有较好的侧向支撑性,并不像有些SUV为追求舒适而过于疲软,忽忽悠悠像坐船,航海家听着像“艇”实则是“舰”,像大吨位的舰船般具有良好的适航性、抗浪性,座舱内的我始终保持平稳体态,航海家的前排座椅还支持通风、加热、按摩,因此这些路面颠簸,丝毫不会影响我享受这段旅途。
经过近2个钟头的山路驾驶,我终于在航海家的陪伴下来到灵山风景区。初来宝地,犹如仙居,云雾缭绕,草木茵茵。
山上的时间似乎比城里的时间过得快多了,明明到山上时才下午三点左右,怎么搭完帐篷,架好炉灶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太阳西沉了。
坐在帐篷中,赶紧给家里报个平安。我这儿还处在北京范围内,网络信号还好,据村民和其他游客说再往前走些就能收到“京畿福地,乐享河北”的短信了,而且河北一侧的网络信号不太好。
虽然现在还在暑伏时节,但夜间的山顶不仅气温低、湿度大、风速高等因素将导致体感温度低于10℃,如果按照城区般穿着单衣过夜很可能会感冒,甚至发烧,因此我不仅携带了冷山3Air以抵御可能的小到中雨,还携带了全套的夜间御寒装备:充绒量约1.8kg信封式羽绒睡袋适用温度低至0-5℃,足以确保目前的气候条件下的我不被冻醒;速干内衣则便于我身体始终保持干爽,避免活动时汗水积聚过多导致体温流失;抓绒衣裤、冲锋衣裤、抓绒帽、户外靴则确保我体温不外溢,湿气进不来。
太阳在暮色地催促中走得越来越快,山间的冷风也带走了温暖,单薄的衬衣不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湿寒,航海家宽敞的后排空间和后排隐私玻璃可比帐篷里更适合作为我的野外更衣间。
开了一天车,饭前稍事放松放松。12.8英寸高清屏幕配合13扬声器的锐威音响为航海家化身移动影院提供硬件支持,SYNC+系统则有爱奇艺提供各种高清甚至蓝光影片,最后打开座椅按摩,关上车门后,我便在这京城之巅独享一片私密观影空间。这样的享受真是太棒了!
影片看得再爽,但也架不住饥肠辘辘,果断生火做饭。这里结合我的购买和使用经验,给真想在自驾游野炊的朋友们个关于选购卡式炉的建议:首先,一定要选择大厂的产品,质量有保障,安全可靠最重要;其次,能买高功率的就别买低功率的,以免加热速度太慢影响游玩心情;再次,炉子自身最好有防风罩,否则就只能在窝风或背风的环境使用,那样就大大降低了使用便利性;最后要正确使用卡式炉的炊具,严禁使用面积过大的炊具覆盖气罐散热区域,以免因气罐散热不利引起爆炸和受伤。
我的晚餐很简单,一份煎牛排,一份咖喱,一份面条。
待吃完晚饭,我还顺手把锅碗瓢勺洗刷刷,洗刷刷。此时居然已经22点多,此时户外已经伸手不见五指,偶有流星滑过天穹引来众人雀跃。我还是早点休息,等待等待最大值为好。
我身高181cm,实在在后排躺平,要不然就可以在后排座椅加热的温暖中睡去了,算了,我还是钻回我的营帐吧。
睡到凌晨2点,或许是自己太兴奋了,或许是“邻居们”太兴奋了,我居然睡不着了,爬出帐篷发现自己在云海顶端,借着星光看到随风而去的云层就在身旁围绕,虽然没有下雨,但所有暴露在户外的物体,帐篷、车、桌椅都蒙上一层水珠,这就是所谓的“仙宫”吧。但是!仰望头顶,群星璀璨,英仙座就在东北方地平线之上,稍加等待一颗颗流星便在夜空中留下光辉的尾迹。
在茫茫宇宙中,不仅有太阳这样的恒星,地球这样的行星,月球这样的卫星,还有很多彗星、小行星等天体的存在,当这些天体靠近太阳时会因为太阳的热量、引力等作用而出些“汗”,这些“汗”中夹杂着很多小石块、小雪球、小冰晶,并留在其轨道附近。当地球运转到它们轨道附近便会在引力作用将这些“汗”吸引到地球附近,当这些小碎片从真空环境进入稠密的大气层时,会因摩擦生热燃烧而发光,因此便形成了流星,如果它有幸没有燃烧完全并落在地球上,则成为一颗陨石。
英仙座流星雨是由一颗回归周期约133年斯威夫特·塔特尔(Swift-Tuttle)彗星引起(图中纵向白色线条为其运转轨道)的,该彗星的核心—慧核是已知彗星中最大的,其直径足有25km,比我们更为熟悉的哈雷彗星(11km)还大得多。关于这颗彗星还有个故事:1862年该彗星首次被天文学家发现,经过天文学家的计算认为该彗星运转周期是133年,因其体量过于庞大,与引发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相似,而被认为在未来千年内与地球或月球相撞,引发又一次物种大灭绝。这一说法立即引起众多天文学家关注,为了进一步摸清该彗星运行轨迹,他们需要更多的观测资料来进行验证。但这颗彗星是1862年才被西方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并记录,西方世界没有关于这颗彗星的更多记录了,因此他们将目光转向有着更为悠久历史文明的东方古国—中国,并从《汉书》等众多典籍中发现在公元前69年及公元188年便有相关记载。经过材料补充和数据完善,最终确认该彗星运行轨道平稳,暂无与地球碰撞的可能。
由于其轨道因为彗星产生的尘埃颗粒相对地球轨道(从太阳向外数第三条蓝色圆形轨道)上的位置是恒定的,所以流星雨每年会周期性地发生,因为地球与彗星轨道夹角(蓝色轨道和白色轨道重合区域)恰好是向英仙座方向辐射,所以就叫英仙座流星雨。
今晚,星空晴朗,不仅可以欣赏流星雨,还可观看中国空间站过境。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已于2021年4月29日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CZ-5B精准送入远地点高度约394.9千米;近地点高度约384千米的椭圆轨道;6月17日神舟十二飞船搭载着三名中国航天员奔赴“天宫”并于同日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按照天文通的预报,3:21—3:24天宫空间站将会经过我头顶的太空,我立即将准备好的天宫空间站模型准备妥当,并放置在航海家深邃的黑色车顶,如果不是露水太多,或许航海家的车顶还能倒影出星河。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我紧张地望向东侧天空,几乎是分秒不差,一个极为明亮的天体快速划过星空,它比流星更亮,而且运行轨迹稳定,我确认那就是我们的天宫空间站,我激动地按下快门完成了大小“天宫”空间站的合影。
经过半宿不断地擦拭镜头上的水珠,不知不觉中天慢慢亮了,我也更清楚看到在云海中的世界,所有的物品表面都是湿漉漉的。
远处的人们登上高出准备拍日出了,而翻滚不断的云海始终不让太阳出来。
这一宿我光顾着激动,肚子又开始咕咕地叫唤。再次生火,做饭,收拾行囊。这次我为我的“御姐”找到了个更好的位置,中控台下方的储物格正好安放它。
大家可能无法想象,在8月初,此时此地的户外温度仅有14℃,而北京城区温度高达23℃,穿着冲锋衣裤的我,进入车内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打开空调加热。
“我轻轻地来正如我轻轻地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留下片张弃物。
航海家的名字源“NAUTILUS”于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它代表了人们对科技的向往。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将漫漫征途变为舒享旅途,让我们能将远方从天边拉到眼前,让我们能将起居地从城市移到山巅。
经过这几天的体验,林肯航海家大气的外观,细节上的设计无一不深深地打动我;充沛的动力,舒适的底盘调校让我在旅途中畅快前行;周到的安全配置,便捷的操作控制,让我专注于眼前。
探索永不止步,我们的下一步,会是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