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遇雨,行驶及保养解析 (转载)
1 24 发布于 2012-08-08 11:16:20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一、水浸车体危害七大系统 小心伤发动机变速箱

下雨天行车会危害到车子的七大系统。据了解,车被水浸之后,主要先危害到发动机,如果发动机进水不及时修理,可能会在行车中发生连杆瞬间断裂、缸体爆裂、制动瞬间锁死的危险。如果发动机压缩机进水,会使轴承缺乏润滑,短时间过水没事,如果长时间泡在水里,油脂会乳化 ,轴承会因缺乏润滑会产生异响,磨损机件。

由于雨水碱性大、腐蚀性强,汽车进水还会导致行车电脑电路板被腐蚀,但如果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摘下吹干,则损失可降到最低。

此外,汽车进水可能会导致安全气囊失灵,主要表现为感应器不做工,由于预紧式安全带以及安全气囊都是电脑控制,在碰撞发生时通过感应器发出指令引爆。如果雨水浸过感应器,可能导致其失灵,无法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灯是黑夜里的眼睛,水浸车还可能导致大灯不亮。专家告诉记者,“大灯尽管不是大件,对整车影响不大,但在夜晚,尤其是路况较复杂的路段,"心明眼亮"才更安全。”

如果车轮轴承长时间被水浸泡润滑油会被冲掉,车轮轴承有了润滑油的保护,才能高速运转。如果长时间浸泡在水里,油脂被冲掉会产生异响,半个月后响声增大,对轴承的损害也已造成。

最后专家告诉记者,水浸车体还有可能导致变速箱进水,主要表现为手动挡挂挡发涩,自动挡感应不明显,变速器是发动机之外的又一个大件,如果损坏产生的维修费用将不菲,车主们需多注意。

 

车被水浸保险理赔指南

什么是涉水险?

涉水险或称汽车损失保险、发动机特别损失险,各个保险公司叫法不一样但本质一致车辆涉水险,这是一种新衍生的险种,均指车主为发动机购买的附加险。保险车辆在积水路面涉水行驶或被水淹后致使发动机损坏可给予赔偿。但是如果被水淹后车主还强行启动发动机而造成了损害,那么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

 

什么是涉水险

有些车主对车险不是很在意,认为只要投保了车损险和三者险就万事大吉,或是直接投保全险,认为投了全险就万事无忧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只要不是发动机因为被淹受损,都属于车损险的理赔范围。但如果发动机进水受损,只有投保了涉水险的车主才能获得赔偿。很多车主困惑的问题是,在购买了“全险”遇到涉水现象无法得到理赔,这是因为所谓的“全险”普遍说的是所有的主险三者险、车损险、盗抢险、交强险,而如涉水险这种附加险需要另外购买。

 

涉水险会赔付哪些险情

因此车主投保时必须按照当地的天气情况投保涉水险,不过最近两年经常出现极端天气,编辑还是劝大家尽量投保涉水险,做到有备无患,毕竟发动机进水损坏的维修费用非常高,为了减少车主损失涉水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涉水险会赔付哪些险情?

涉水险,顾名思义就是针对车辆涉水后造成发动机损坏的险种。如汽车经过涉水路面是发动机进水、下雨造成的水淹、车辆掉入水中、车辆停在地下车库等地方被水淹没。这些情况都是可以赔付。但对于山洪、泥石流这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水淹涉水险是不予赔付的。

 

哪些情况下涉水险不予理赔

哪些情况下涉水险不予理赔?

车辆涉水是发动机进水导致熄火后,车主千万不要再次启动发动机,因为二次打火保险公司是绝对不予赔付的。许多车主在水中熄火后,由于紧张、害怕会再次启动发动机,这会对发动机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

 

哪些情况下涉水险不予理赔

因为水是不能压缩的,在水中再次启动会水会被吸到发动机内,会造成气门和活塞连杆等系统的严重损坏,这是人为造成的损失,各家保险公司都有权利拒绝赔偿。

 

 

如果车辆没买涉水险或已经对车造成二次伤害该如何理赔?

如果发动机进水后,由于人为操作导致的发动机报废,车主将得不到涉水险的赔偿金,涉水险仅仅针对发动机由于进水后造成的损失,而车辆由于涉水后造成的其他损失由车损险进行相应的赔付。另外,如果车辆在停止状态被水浸泡,一般不会造成发动机损坏,发动机以外的水淹损失都可以由自己的车损险进行赔偿。

 

 

涉水险的“不计免赔条款”

涉水险的“不计免赔条款”

此外,车主还需要注意的是,涉水险在不同的保险公司会有15%到20%的绝对免赔率,即使是买了车损险、涉水险以及车损险的不计免赔,也只能最多获得损失的80%到85%赔偿。要想获得全额赔付,车主必须在购买车损险、涉水险以及车损险的不计免赔之后,再购买一个附加险的不计免赔特约险。另外,涉水险和附加险不计免赔随时都可以投保,车主不必为投保而担心。

 

车辆涉水时发动机进水我们应该做什么?

第一步:撤离

发动机进水后,司机要查看周围水位是否有没过车顶的可能,如果水势较大的话司机要尽快弃车逃命,不要再顾及车辆。

 

如果水势较小的话,发动机进水造成灭车,自动挡车型的司机要把挡位挂到N挡上,以防挂到P挡后变速箱不能重新挂档导致不能拖车。另外,司机还要拉起手刹固定车辆,但装备电子手刹的车型则不能拉起手刹,以防车辆电路失效后手刹不能解除。全部处理完毕后,车主必须尽快撤离。

另外有些车辆使用了电子挡杆,一旦车辆熄火后变速箱只会锁定在P挡上,此时车主也须下车后再给4S店打电话询问。

第二步:报案

车辆强行涉水熄火在积水中,相信摊上这种事车主已经快要崩溃了,但逃出车辆后,车主必须第一时间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报案、出险。如果车辆坏在积水严重的地区,车主最好再拨打122向交管局报案。

 

打完报案电话后,有条件的车主最好第一时间用手机、相机拍摄下事故现场,以便日后理赔作为证据。因为车主报案后,有些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到场,如果到场后积水消退,那么在理赔方面就会有一定困难。

 

第三部:尽快将车移出积水、等待拖车

报完案后,车主根据积水情况须尽快将车移出积水,以防长时间浸泡导致更大的损失。将车移出积水后,车主也不要启动发动机,这样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现在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有免费道路救援服务,车主将车挪到安全地带并摆放好警示标识后,只需等待拖车即可。一般在大雨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拖车排期较满,车主还可以致电汽车品牌的紧急救援电话等待救援。如果这两个途径都无法尽快拖车的话,车主还可以致电专业的救援公司救援,救援后必须索要发票方便日后找保险、汽车品牌救援报销费用。

车辆涉水导致发动机进水是谁都不想遇到的,但为了防患于未然,车主还是尽早投保涉水险为妙。另外,车辆坏在积水中车主必须尽快撤离,等待救援。不过防止车辆涉水最好的方法还是雨天尽量不要开车出门,并把车停在地势较高的地区。

 

 

 

二、雨天得控制住车 几个误区易让车失控

一场覆盖全省的大雨,宣告了入梅的消息。不过交警眼中,可没有“梅子黄时雨”的浪漫:一下雨,意味着更多的事故与车祸,心都吊着呢!前些天,从6月10日早上8时到11日早上8时一场暴雨,台州高速公路就发生了19起事故,其中15起是由于雨天路滑引起的;梅季的第一场暴雨(16日~17日),又造成了近20起事故。通过总结这些事故,高速交警总结了雨天行车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打滑时急刹车

一脚急刹,50多万的车撞报废

大雨天,车子在积水路段打滑,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急踩刹车——这一错误的举措,导致大雨天事故频发。

前几天的大雨中,台金高速上就发生了一起典型的雨天操作不当事故。一辆价值五十多万的凌志轿车急刹后失控碰撞护栏,车子基本报废。

在事发的苍岭特长隧道外下坡处,惊魂未定的司机小李捂着受伤的嘴巴告诉台州高速交警陈警官:“感觉忽然车子打滑,我就踩了刹车,车子就撞了。我都懵了,连撞了两下……”由于撞击得比较厉害,凌志轿车前排的安全气囊全部弹出,把小李嘴巴都撞破了。小李很懊恼:车子是跟朋友借的,几乎报废,他还要对事故负全责。

高速交警提醒:下大雨时,路面会有一层自然积水,车速比较快的话,车辆会打滑,这个时候最忌急踩刹车。正确的操作应紧握方向盘,缓收油门,努力控制好方向,适当的时候采取点刹控制车速。

误区三:开热风除雾

越吹雾气越重,撞上护栏

台金高速金华方向120KM处一起单车撞护栏事故,驾驶员小李无奈地告诉民警:“我用空调除雾,没想到车窗雾气越来越重,就撞了……”

小李平时车开得不多,当天有急事借了朋友的轿车去台州。开到事发路段时,挡风玻璃开始起雾。在小李不多的开车经验中,冬天起雾都开热空调,他就想当然地开起了热空调。没想到,开了热空调后,车窗上雾气越来越严重,不小心就撞上了护栏。

高速交警提醒:暴雨天长时间高速行车,外面温度低,车内容易起雾。一般情况下,用冷空调除雾的效果比较好。要是用热空调,反而会越来越严重,要等十来分钟后,玻璃才会渐渐清晰——高速公路上车速快,一分钟的视线影响就会发生险情!

误区四:收费站等候挂N挡

广本“亲”了X5,损失数千元

都要下高速了,在收费站排队缴费,黄师傅把挡位挂在N挡,顺手去拿烟,没想到闯了祸——收费站的通道刚好有点下坡,加上雨天路滑,车子挂了N挡后向前滑行,黄师傅的黑色广本,结结实实地撞上了前面的宝马X5,这一撞要赔数千元。由于黄师傅操作不当,要对该起事故负全部责任。

高速交警提醒:雨天高速公路收费站也是事故多发点,不少驾驶员到了收费站就放松了警惕,尤其是开自动挡的驾驶员,在排队等收费时会把车子挂在N挡,而不是挂P挡,万一遇上有坡度的通道,就容易出事。

雨天行车注意事项

出门前——仔细检查车辆。天气潮湿,容易有电路短路、制动失灵等意外。

遇大雨、暴雨——打开双闪灯提醒后方车辆保持车距,并从最近的出口驶离,或就近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

能见度低——慢速行驶,打开大灯、雾灯或示宽灯,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也让人家看到你。

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小雨不低于100米,大雨不低于200米。

密切注意路况——大雨导致山坡塌方、路面下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雷雨天——收起车辆外置天线,尽量不使用手机,防止被雷电击中。

发生险情——牢牢把稳方向,点刹制动,切忌猛打方向、急踩刹车。

 

 

 

三、暴雨天开车6项注意 注意排气管别进水

1、检查雨刷,尤其针对夜间行车又逢雨大时。

2、保持车距、控制车速。道路因下雨而变滑,轮胎的附着力会下降。如果车速过快,惯性力增加,遇紧急情况时,制动距离比良好天气时长20%—40%,制动效果明显下降,发生事故的机会增多。

3、遇积水处不要急于躲避。若看到积水就闪或马上踩刹车放慢速度,急于躲避会让后边行驶的车辆反应不及,容易发生意外。可目测水深,正常情况下,积水深度若不超过15厘米,以正常车速行驶便可。涉水时控制住油门,不可猛烈踩油门而导致发动机的负荷在短时间内猛增,以免发动机熄火或轮胎打滑。

4、有条件的话,找一根软管套在排气管尾部,并向上弯起高出水面,防止水灌入排气管;对油箱的加油口、机油尺孔和发动机等其他通气口都要用防水物包扎堵塞。

5、下坡时需控制方向。首先要镇定,别踩刹车,及时收油门,踩下离合器踏板,保持原状跑一小段,待轮子有重新抓地的感觉后,控制好方向。

6、雨大时要将雨刷调到最快,不要超车。

 

 

 

四、暴雨连连小心开车 过积水应低挡匀速驾驶

行车需小心

由于弯道路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地势低的地方容易积水,一旦车辆一侧轮胎经过积水时,车辆就会打滑失控。这时,驾驶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把车速降低,然后匀速通过。刹车时也要小心,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用力不能太猛,同时缓踩刹车。

过积水低挡匀速

过积水时首先要检查积水深度,没有超过半个车轮或达到淹没排气管的深度,车辆就可以安全通过。涉水时应使用低挡位并稳住油门,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如涉水途中熄火,也不要尝试启动发动机,以免发动机进水。一般轿车缓慢通过城市15~20厘米深的水路是没有问题的,需要注意车速不能太快,尽量不要让水花溅起,最好使用低速挡稳住油门通过,涉水时千万不要收油门。

停车注意选地方

下雨天要注意停车位置的排水情况,尽量不要停在树下。因积水会对汽车的轮胎以及轮毂进行腐蚀,雨量大的话,还会对车辆的底盘造成腐蚀。车辆若停在树下,车表面就会积聚大量的虫胶及其他杂物,这些物质能对车漆造成的损伤。

雨后养护要及时

雨季蓄电池极柱容易被腐蚀,用砂纸打磨,再涂上黄油即可防止腐蚀发生。为防止车轮轴承损坏,在雨天停车时应先半踩刹车数分钟,使刹车盘摩擦生热,将水分挥发掉,防止底盘上的零件生锈,使制动恢复正常。

 

 

如何消除内部进水隐患 

 

电路进水

·1、雨季里潮湿的环境,还会让车子产生另外一种毛病——电路故障。这种故障往往由两种情况导致,一种是保险丝被烧坏,一种是纯粹的电路故障;
·2、多用用车上的各种电控设备,试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自检的过程;
·3、车到雨天不易启动,一般是车的电路或者点火系统受潮,应需用非纤维的纸巾或纺织品将电器设备擦干。

 

 

排气管进水

·1、如果汽车排气管进水、发动机熄火,这时不要强行打火,应该直接拨打救援电话;
·2、如果涉浅水,进水不严重,可以自己检查电子系统、车壳底下有无积水。如果必须启动发动机,要先把火花塞拆掉,将发动机的水排出一些,之后再安装继续启动。
 
 
变速箱进水
 
·1、手动挡进水后挂挡发涩、自动变速箱进水后,主要故障是车辆挂挡不走,加油时抖动。如不及时排除,可能导致摩擦片和自动带有损伤。需要放掉变速箱油,再灌入新的;
·2、变速箱进水会使变速箱里的齿轮油变质,造成齿轮磨损。因此变速箱进水后应及时更换变速箱油。

 

 

  • ·涉水程度轻重分析:涉水车大体分为三种情况:轻度损伤,水到达车门槛或司机座椅下方,出现发动机、脚垫、座椅进水的现象,需进行晾干、烤干等处理,之后4S店还要对发动机或过水的零部件进行检测;中度损伤,水没过仪表盘,电器元件没水或发生损坏;重度损伤,水没过车顶,几乎所有的电器元件或零配件都被水浸泡,可能大部分零配件需要进行更换。
  • ·雨后一旦发现车况有异常,应及时寻找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进水后如何清理内饰 

 

第一步:先彻底清除车内积水

·1、车内仅是落雨影响不大,只需在天气晴朗时将车窗打开充分晾晒即可;
·2、水进入车厢内,维修过程主要是清理车内积水,位于车辆底盘下部有几个密封胶堵,打开胶堵能够放出车厢内的积水。但由于车内装饰材料地胶吸水性很强,应拆除地胶,放置于宽敞空间便于水分的蒸发;
·3、车内若还有潮气,要注意打开空调,将车辆循环开关调整到内循环,使车厢内水蒸气通过空调系统排出车外,在夏季这是一种非常快捷的除湿方法。
 
第二步:对车内物品进行清洁、干燥
·1、下雨的时候容易将一些污垢泥土带入车内,天气晴朗后应首先将车内的脚垫、座套等可拆卸内饰拆下来晾晒清理;
·2、不太脏的地毯可直接用吸尘器处理。对于更加脏的地毯,就只能动用专用洗涤剂了。先进行除尘,然后喷洒适量的洗涤剂洗刷。需要注意的是,地毯不要完全放入水中浸泡刷洗,一方面会破坏地毯内部几层不同材质的粘接,另一方面会使地毯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干透而影响使用效果,引起车内潮湿。

 

 

第三步:消菌杀毒,彻底清洁

·1、洪水夹带着地沟水等脏水,细菌非常多。坐椅、座套等最好用漂白粉冲洗,吸水棉必须更换,以免细菌繁衍,也可以做一些臭氧杀菌;
·2、空调的蒸发箱也应该拆开漂洗、消毒、烘干。鼓风机也得仔细清洗;
·3、进行车内空气净化治理,采用“光触媒”技术净化车内空气,这项技术在日本被成功应用于汽车抗菌净化处理上。也可以采用竹炭活性炭吸收车内湿气、甲醛等;
·4、采用车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去除车内的异味。
 
 
 

 

雨后常见故障如何解决

 

故障一:车灯进水

目前汽车进水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曾做过车灯改装,安装不紧密,水从密封垫处渗入;二是车灯发生过碰撞等事故,车灯出现了裂纹或是车身变形影响大灯的密封性;第三种是车灯工艺不过关,或密封垫老化,大灯后面的防尘罩等部位的密封出了问题。

一般在雨后很多车灯会产生“结露”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车主如何自行解决“结露”?

“结露”是正常现象,不会造成使用问题。由于车灯内各空腔与外界空气由通风孔相连,当车灯使用或者外界较高温度时,车灯内部温度上升,导致内部温度加大。当车灯停止使用或遇到外界骤冷空气时,内部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形成“结露”。判断车灯是“结露”还是进水,最好的办法是打开大灯并把远光灯也打开,看30分钟后车灯内的水雾是否开始消失,一小时后是否能够彻底消失。如果消失了就证明是“结露”,否则就是车灯进水了,要到专业服务站处理。

 

故障二:雨刷损坏

车子的安全性能再高也没有驾驶者自身的安全意识重要,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雨天
雨天路滑,车辆行驶中出现侧滑的可能性随之增大,除良好的驾驶习惯与技巧之外,刹车与轮胎状态的良好也是安全行车的关键。轿车制动系统绝大多数是双管路真空助力液压制动。其中传递制动力的制动液有极强的吸水性。如果有水进入制动液,在制动的过程中,摩擦的高温会产生水汽。而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在制动液中被压缩,就会造成制动失灵甚至失效。因此要经常检查制动液。另外,在雨季到来前如果发现车辆轮胎磨损严重、胎纹消失,一定要更换。有人每逢雨季便将胎压降低一些,目的是使轮胎和地面间摩擦面积增大,进而增大附着力,其实适得其反,这样更容易造成车胎打滑,保持正常胎压十分重要。
另外,雨天视线不清是最大的隐患,雨刷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而此时如果雨刷发生状况,如振动或有异响,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它在给你发警示。
对雨刷的检查要仔细。若叶片老化、硬化或者出现裂纹,就应及时更换。更换叶片的工作并不复杂,可以自己动手。
雪天
在雪天行车,关键的就是要“慢”!因为雪天不可预测的因素有很多,在雪天行车,车子容易打转或打滑,发生车祸的概率大增。必须与前车保持比平时多一倍的距离,保持低速行驶,随时注意周边车况及路况,随时应变。
开手动挡车的朋友切记要慢抬离合器,轻给油。开自动挡车的朋友要把挡位锁定在低速挡,如果带有雪地模式功能要及时开启。要平稳地减速及轻踩刹车,绝对不要在冰雪滑的路面上猛起步,或紧急刹车。而必须缓缓地加速,以避免轮胎打滑。刹车时,则必须预留更长的刹车距离,然后和缓而平稳地踩刹车。路面积雪深时,尽量走在其他车辆开过的轨迹,或是已经被车辆压干的路面。
车辆打滑时千万不要慌张,方向盘要顺着打滑方向轻轻地转,待车辆回正后,再轻轻地踩刹车,直到整个情况完全控制住。不带 ABS 系统的手动挡车辆在踩刹车时要“一松、一踩”地进行连环式点刹。装配有 ABS 刹车系统的车辆在踩刹车时必须一次踩到底,同时控制好方向盘。
雾天
春秋季,全国各地均有长时间的雾天。雾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雾天行车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
“雾天行驶,一定要使用防雾灯。出车前记得全面检查爱车的灯光装置,驾车时打开前后防雾灯、尾灯、示宽灯和近光灯,利用灯光提高能见度,看清前方车辆及行人与路况,也让别人容易看到自己。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雾天行车不要使用远光灯,这是由于远光偏上,射出的光线会被雾气反射,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开车的人反而什么都看不见了。”
如果发现前方车辆停靠在右边,不可盲目绕行,要考虑到此车是否在等让对面来车。超越路边停放的车辆时,要在确认其没有起步的意图而对面又无来车后,适时按喇叭,从左侧低速绕过。另外,也请注意小心盯住路中的分道线,不能骑线行驶,否则会有与对向的车相撞的危险。
在雾天行驶,当能见度在500米-200米时,必须开启防目眩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行车间距应保持在150米以上;能见度在200米-100米时,必须开启防雾灯和防目眩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时速不超过60公里,行车间距保持在100米以上;能见度在100米-50米时,时速不能超过40公里,行车间距保持50米以上。
此外,遇到大雾时,要勤用雨刷刷去水汽,以提高视线的清晰度。
山路
山路上坡时应让发动机保持足够的动力,提前选择好合适的挡位,随时作好避让下行车的准备。应该尽量避免在山路上停车,必要时应选择相对平直、视线好的安全地段。不得不在坡上停车时,一定要拉紧手刹。
下坡时绝对禁止空挡滑行,因车辆重心前移,车速会越来越快,驾驶员在控制车速时若频繁使用制动踏板,会感到腿部乏力、疲劳,车轮刹车鼓和刹车片子也会过热,轻者使制动效能降低,重者使刹车失效。因此,下坡时,应根据坡道的情况以及车辆载质量的大小,挂上适合所需车速的挡位,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控制车速,这样可避免过多地使用脚制动器。

 

故障三:车漆生锈

生锈处要细查

有多年汽车养护经验的陈师傅告诉记者,没有损坏的车漆表面一般不会生锈。正因为这样,很多车主看到光鲜的表面,往往容易忽视内部的车漆,而一些不注重品质的厂家也正是在这些大家不太注意的地方做得不精细,所以这里正是容易生锈的地方。容易生锈的地方一般是门的合页部分。合页部分因为螺丝较多,上漆的时候很容易有漏洞,沾上水以后容易锈。还有发动机舱盖、后备箱盖的内侧,也是最容易生锈的地方。对于这几个部位,不管是新车、旧车,车主都应该时常检查,尤其是潮湿、经常下雨的季节。

发现及时处理

如果过了保质期,发现锈点或者锈印,车主可以及时到修车的地方进行修补,严重的话需要重新喷漆。如果锈蚀很小,可先用水砂纸蘸水磨去锈斑,将锈斑完全擦净后,涂上底漆以及原厂或色近的油漆。去掉锈迹时,应该注意面积稍微刮大一点。因为有些锈可能在漆内,不处理干净及时涂上漆还会继续锈蚀。

此外,在出现轻微划痕时应该及时处理。划痕修复车蜡在进行汽车美容时使用得比较普遍,它的作用是可快速去除车漆表面的微细划痕,有效治理车漆发白、褪色等氧化现象;同时可以对车漆进行上光、养护,使车漆的光泽度更理想。对车身出现不太严重的划痕时,可先用干净的擦布沾上少许这种产品,在划痕处反复擦拭,直至划痕消失,然后用毛巾抛光。针对微小划痕的补漆笔也能解决不少问题。这种笔外观和普通碳素笔相似,可里面装的是车漆。它有两个笔头,一个如圆珠笔般粗细,可修补较细划痕;一个像毛笔尖,可修补更多车漆。据了解,这种补漆笔基本上涵盖了所有汽车品牌,在补漆后颜色的相似度也比较高。此外,补漆笔还可以配套使用研磨膏。研磨膏在补漆前使用,可以磨平划痕和漆面,增加车漆的附着力;补漆后漆面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平整,这时候研磨膏可将漆面打磨平整。

不过,以上这些产品只适用于应急。比如车主实在太忙,在短期内难以到维修店作车身漆面上的护理,可以暂时修饰一下,也使爱车受损部位不至于那么难看。而最终还是应该抽空到汽车养护店进行更进一步的漆面修复护理。

 

故障四:车内漏雨

汽车漏雨其实是一种常见现象。漏雨通常出现在门、行李厢的开关处,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在于防水条,也就是胶制防水条的不良、变旧老化或者断裂,雨水就会从那里浸入。用防水条专用的黏着剂重新黏接,可以完全防止漏水。

 

一般雨水从上面漏下,但也有从底部逆流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底板的胶栓。底板上有几个孔,胶栓从上面嵌入,这里偏离后,车内与地面变成直接联接状态,大雨时雨水便从底下渗入。地板浸湿时,首先应该怀疑此处。下雨时,从淋湿的雨伞滴下的水滴会弄湿脚踏垫,如果不将其晒干,容易发霉。车内如果生霉,就很难除掉霉味,有时会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将雨伞放入车内时注意把水甩掉,装入塑料袋内,弄湿的脚踏垫也要尽早晒干。

一般的汽车漏雨情况不外乎以下几种:

1.门周围镶嵌的防水条,很容易偏斜,如果雨水进入车内,请检查防水条。

2.发生松动的防水条,用专用黏着剂重新粘贴。恢复密封性能,使其不会再漏雨,旧车还请留意防水条的老化。

3.门周围漏雨,原因大多在于周围粘贴的防水条,检查有无断裂、剥落。

4.防水条一部分浮起或扭曲,雨水经常会从那里流入,严重变形时须更换。

5.剥落时,使用一种叫密封剂的防水粘着剂重新粘贴,注意不要过分拉扯以免弄伤。

6.一小部分松动很难粘贴时,干脆将其剥开再粘接,这样可以修复防水条的扭曲、松弛。

7.行李厢周围也贴有防水条,常会出现弯曲部分较紧、扭曲,雨水从缝隙浸入的情况。

8.剥下防水条,重新粘贴后,涂上橡胶用保护剂,使其恢复弹力,就可以解决了。

9.翻开地垫,露出胶栓。如果胶栓脱落,水就会从路面浸入车内。

10.行李厢也同样,检查底部的胶栓是否完全嵌合。

 

 

故障五:车内异味

点火系统受潮

汽车引擎堪称汽车“心脏”,最重要也最容易暴露问题。暴雨之后,引擎启动难是最常见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点火系统受潮产生漏电。一旦发现是因点火系统的潮湿而造成点火不良、引擎性能下降的话,可以暂时用干纸巾或干布把分电盘内外及电线等擦干。如果是因为老化漏电,一定要及时更换。

车内有异味

雨天后因车内受潮会有霉味等异味。对此,首先挑通风的地方把车门全打开,让湿气远离爱车。然后把内饰中可以清洗的物件清洗一次。车内的霉味通常是由通风系统受潮引起的,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将暖风调至最大,开2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让车内的湿气迅速蒸发,味道也随之消除。要注意的是,不要用香水掩盖霉味,因为有些霉味正是由香水引起的,比如呈酸性的柠檬味香水,散发后更容易发霉变质产生异味。

车灯进水

雨天容易导致汽车大灯进水。大灯进水后亮度会受到影响,而且进水过多还可能损坏大灯,使车灯的照射方向发生改变,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驾驶员朋友如果发现灯内有水雾,可将大灯和远光灯同时打开,一小时后观察车灯内水雾是否消失,如果消失,就可以断定是灯泡座密封不严而引起漏水。如果还有水雾,就有可能是大灯罩的粘接处出了问题,需要把灯罩粘接处清洗干净,风干后打胶。

雨刷有异响

汽车雨刷如人体的睫毛一样,扮演着安全卫士的角色,防止雨水和灰尘的入侵,因此对它的检查保养要更加细致。驾驶员可以将雨刷开关置于各种速度位置处,注意一下雨刷在工作中是否有振动或有异响,检查不同速度下雨刷是否保持一定速度,观察刮水的状态以及刮水支杆是否存在摆动不均匀或漏刮的现象。这两种故障出现任何一种,都意味着雨刷叶片有损坏。此时可以将雨刷拉起来,用手指在橡胶雨刷叶片上摸一摸,检查是否有损坏及弹性怎样。若叶片老化、硬化或者出现裂纹,就应及时更换。

 

 

 

雷雨天开车需谨慎驾驶 别打手机别碰金属物

 

Tips1 雷雨天行车忌打手机

据技术专家介绍,车辆一般没有特别安装避雷针,但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所以,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对于大家最关心的,雷雨天气在车内打手机是否安全,专家表示,最好不要在车内打手机。由于雷电的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这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但一般来说,雷电仅仅会干扰手机信号,顶多也就是损坏芯片,对人体不会造成致命伤害。总之,在打雷的时候,不管是在车内还是车外,尽量避免接打手机。

Tips2 尽量不要开启电子设备

雷雨天气最好不要打开收音机,因为收音机的天线有避雷针的作用,会吸收闪电,所以一定要收起来。对于汽车内的人身防护,在雷击发生时应避免接触车内的金属部件,并且尽量不用车内的电子设备,如GPS、车载电话、CD等。同样最好是停车熄火在路边等待闪电停止,避免造成汽车的电子系统出现问题。而如果雨势太大,要停车躲雨或者暴雨天停车,最好不要将车辆停靠在大树或建筑物的广告牌下方。

Tips3 遇闪雷勿触车内金属物

同时售后人员提醒车主,汽车比较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大多集中在汽车的顶棚、车轮的金属圈部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闪电击中汽车后电流会迅速向地面发展,而在潮湿情况下,雷电流会通过车体表面达到车轴的位置,由于车轮橡胶是非导体,所以雷电流会在车轮的金属部分留下电流疤痕,当车轮潮湿时,雷电会通过车轮接地;而在车轮干燥的情况下或者是敞篷车,雷电就会危及人身安全。所以,在雷雨天,如果发生爆胎等意外情况,最好不要在户外换胎,尽量避免接触和汽车关联的金属物。

Tips4 不要停在树和高压线下

郊外行驶时,周围路面空旷,车辆更容易受到雷电袭击,这时更不能将汽车停放在靠近大树的地方和高压电线下面。突如其来的闪电如果碰巧击中这些物体,可能会导致其倾倒,伴随雷雨而来的狂风更容易造成这种危险,应该尽量把车辆远离这些地点停放。车内人员应关闭车窗,避免将身体伸出车外,这样会增加人体被雷电直接击中的可能。 遇到雨势太大,最好停车等雨小一些或者雨停再出发。车主小刘就遇到过下大暴雨天开车外出,用雨刷的最快速挡,结果雨刷不堪重负而罢工。

Tips5 保持安全距离

据售后人员介绍,雷雨天要保持安全的行车间距。在高速路上,当行驶速度为100公里/小时的时候,行车前后间距为100米以上,左右距离为1.5米以上;时速70公里时,行车前后间距为70米以上,左右距离为1.2米以上。如果雷雨狂风影响视线,行驶速度参考前车,能降多低就降多低,安全距离应该拉长。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暴雨很容易引起道路积水,前车行驶后会卷起水雾导致后车视野模糊。在暴雨天气,高速路上会经常看到多车追尾的交通事故,一般都是因为两车距离过短,车速过快引起。

Tips6 遇水坑要低速慢行

行驶中尤其要提醒的是,雷雨天开车,注意避开骑自行车、摩托车的人。无论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挡的车,速度保持在40公里/小时以内。如果遇见水坑,则挂低速1挡或2挡平稳行驶,避免大轰油门或猛冲,以防止水花溅入发动机而熄火;水中行驶时要稳住油门,平稳通过水面,尽量避免中途换挡或急转弯。行驶中要尽量注视远处固定目标,双手握住方向盘向前直行,切不可注视两边车辆溅起的水流或浪花,以免晃乱视线产生错觉,使车辆偏离正常路线而发生意外。另外,如果在涉水时熄火,千万别重新启动发动机。 如果这时重启发动机,水会进入进气管内部,直接造成发动机爆缸。

总之,在雷雨天气,大家尽量不要开车出门,如果必须要开车,请切记老师傅们的忠告,谨慎驾驶。

 

 

 

本贴转自:腾讯汽车

http://auto.qq.com/a/20110701/000077.htm

最后编辑于2012-08-08 12:15:42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前往
/2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