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老家伙改头换面,切大梁,抬中冷,重建车头,装绞盘
1 42 发布于 2019-09-16 21:10:56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改装有理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四月的某个下午,天气居然反常的凉快。在家闲坐时,看到微信群内朋友的车在雨林里开路,上次来我家拿去做前杠的4厘米方管顶得很多小腿粗的杂树应声而倒,比较好用。马上起身查看剩下的材料还有三米,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动手,将我这老将武装起来。
这么多年一直没动大改车头的念头,就是因为要改好这个车头实在需要很花精力。随着近年来年审越来越严格,改装的难度就更大了,毕竟车子一年一审是个很大的制约。但已经决定下手,干就完了!
这次改装有三大目标:1.提高中冷位置,降低中冷损坏概率、减少卡住车头的突出部件;2.重建车头受力结构,提高接近角,强化车头撞击能力,推土撞树干脆利落,改变原来车头过于突出的造型;3.加装绞盘。
明确目标后就可以开始设计,创新唯一性的改装,设计是最关键的一步。好在我操刀过自己很多车型,有点心得,需求、材质特性、使用经验和各种法律法规限制条件清清楚楚,这都是常年频繁实战得到的。

上一版的车头是这个样子,维持了两年多,终因大战太多,浴血而残

照这张照片时两侧护住中冷管的部分已经快完了

这车悬挂行程太短,轮子不贴地,对驱动力、制动力、方向、轨迹保持、车身姿态、安全、触地缓冲都有显著影响。

同样一处障碍,悬挂的威力

设计的第一步是拆,那天下午花了两个小时把车头拆了个干净,没有中冷接下来十多天车子就原地不动了。拆完就可以就车测量了,按着初步思路测量各个部位的尺寸,安排位置,如果尺寸不足就调整设计。原车的中冷实在是太大了,那么小的涡轮实在没有必要使用那么大尺寸的中冷。我以前用测温仪测过中冷进气端的温度也就50多度,分析原因是车子涡轮小,打压不大,而且管道很长,涡轮出来经过近0.8米的管道(其中还有一段是铁管)进入中冷时只有不到60度的温度,厂家还设计一个一米多长的中冷,让我左右为难,连厂家自己也只能放在大梁头段那么尴尬的位置。经过反复测量,赶走了喇叭和一堆线束,磨掉部分大灯底座,中冷算是刚刚合适放在车头中间位置。安顿好中冷本体,管道是最大的难点。我因此差点重新买个中冷,后来考虑到中冷上有个气压和温度传感器,新买的中冷开孔不一定合适,就没换。由于原车机舱各种管道各种结构复杂,我买了很多变径转角管,经过省略一万八千两百三十六个字的艰辛和努力,终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塑料杠下面还藏有第一次改装前杠时遗存的“古迹”

这中冷打得让我一度很头疼,完全看不出什么地方可以装下它

奇葩的原厂中冷管


考虑了两天,综合了几个方案,最终这样布置

拆掉中冷后才感觉这个两头多么突兀

现在第一步重新布置中冷实现了,处理掉以前保护中冷管道的结构(它们也是被撞得没有了当初的样子,但仍然发挥着作用),再重建车头。
本想以原来梁头为基础,在上面焊接新结构以安装绞盘并装撞击杠,没想到中冷管通不过这段梁头与车体的间隙进不到机舱内,只有狠心干掉梁头,而且干掉它比换一条更细的中冷管容易,处理掉它还可以微微提高接近角。经过两分钟的电锯声,饱经风霜、久经考验、省略千字的原车第一道梁应声退役。用游标卡尺量一下钢板厚度,2mm!回想起此车刚上市时有个大神喊喳喳的3mm厚大梁,什么良心造车、越野复兴、好车让某厂耽误了,我都早已嗤之以鼻,车子前桥传动系统全部断了一遍,整个传动系统躺在我的陈列室里。另外扯一个事,212的半轴和LC80的一样粗,但80的半轴可以轻松带33胎,带35胎不是极度暴力也是可以的,而212上到31不到轻松断,用料天壤之别。当然,价格也十倍之差,现在80的配件日本还在生产,到手价1600一根,212的一百多。价格低用料不比人家是正常的,但不要吹,老老实实地结合实际,有时候可以超水平发挥也算一种乐趣。

几刀下去,清除干净

这大梁的厚度就是2mm,对于切割机来说,一碰就掉,豆腐一样

拆干净了,不破不立

这样的车头就有了极限车的风范!和我“南宁仙湖4X4”俱乐部的标志大木桩很配。


中冷先确定位置,然后制作固定件和安装点,才能确定管路,购买角度合适的管子。

管子买回后发现原来的管子有不少还可以用,晕

最终中冷固定好了,由于中冷迎风面是可以过气的,而且这车涡轮出来的气温不高,完全不影响后面的蒸发器和水箱。

锯掉梁头后,就地做个护板安装座,将来安装护板,防止树枝岩石挂到车内管路。
这些都做完,就可以焊接新前杠了。造型越简单越好,受力强度大,撞坏随时切下来换。材料使用经过朋友验证的3.5mm厚,40X40mm方管,一如既往地废旧钢材市场地摊货,2块钱一斤,精确地买齐这次改装的材料仅花费120元。绞盘安装点也合并在上面,充分减轻重量。我七年前用2mm厚,60X60mm方管制作的后杠经过撞岩石、撞树、撞土堆、猴爬杆顶起、冲击性拖车、撞车(有时为了快速脱困,队友会从后方直接用车辆推这条护杠)只造成了接触面部分变形,主结构很好,充分证明这个厚度在小结构杠上非常可靠。我改车所有螺栓全部使用普通五金店购买的强度4.8的日常货,充分够用,绝对不用担心强度,四根螺栓固定的杠,可以拖或者撞到结构主体报废了螺栓也不会断,用直径12mm的,缺点是容易生锈。
总耗时80多小时,全部利用平时闲散时间,终于做完了!受制于车头尺寸太紧凑,花的时间比较多。要保证接近角比之前进步一点,又要保证车头最终的样子方便年审(把切掉的原车塑料保险杠下半部分套上去用透明胶带一包就行),这样苛刻的要求下,每个部位的尺寸就要吃到合理的极致。比如绞盘导口的设计,根据实战经验要比主撞击结构靠后5mm为最低,还要考虑车辆与不规则的撞击面接触时绞盘导口预留一定的位置,不至于先于撞击杠接触;如果设计得太靠后,要装下绞盘就要牺牲接近角了。精度高一点,精力多十分,连绞盘离合把手设计都是距天花板不到一厘米。
期间朋友们来看情况提出直杠造型实在不和谐,我立即整改成羊角形,看上去确实比原来好。
接下来就是试车咯,经过检验才能说明是不是好东西。先静态用猴爬杆顶起整个车头,这招在救援时经常使用,没问题,两轮离地。接下来就是召集小伙伴实际试车啦。场地:南宁五塘河道。水陆并进、坑洼沼泽、牛鸟蛙鱼什么都有的一个户外露营好去处。
进入这个区域,拖车救援少不了,有台绞盘施救就快速多了。原来车上装备了一台移动绞盘,那是从猛禽上拆下来修理后制作了一个绞盘架,就给这台车用了。可惜它过去工作太辛苦,在新岗位上没服役几次报废了。移动绞盘优势是很大的,自己车和队友车都可以使用,而且车辆的前后左右均可使用,缺点也很明显,每次要挂好发力点又要连接电源和控制线,比较麻烦和耗时。固定绞盘优缺点正好相反,日常使用比较快速,但装在车上影响车子布局,如果我不装这个绞盘,这次重建车头至少把接近角提高到45度以上,有利有弊吧,改装就是取舍和平衡,这也是乐趣的一部分。

切了梁头,要重新设计一个未来前杠安装点

用5mm的钢做这小部件不算重

手艺就这样了

再切!

焊上去后看不出吧,这就有了护板安装点和前杠焊接点


40X40的方管,3mm厚,虽然不算很厚,但结构小,非常结实,小腿粗的木本植物随便撞,做好后这几个月我在树木和岩石面前嚣张了好多,小区物业叫我帮忙拖走旧车,我用车头顶着推着那破车走。

制作绞盘导口安装点,为了提高接近角,前杠仅比导口凸前5mm,极致搞法

国产神器:蜘蛛绞盘,非常好用可靠

极度减重但保证够用的设计,是无数实战中得到的:绞盘和前杠最简便的结合方式

为了极致的接近角,纵深精确到半厘米的设计

基本成型了。有一天朋友来家里喝茶,提出一条直杠虽然简单实用,但缺乏美感,于是……

又设计了个牛角造型

方管不像圆形钢管,要做造型还是不方便

前杠比导口前凸的5mm,保证前杠受力部分先顶到障碍,短短几个月干掉了多少土石啊

朋友称赞这种设计简单、细致又实用,刚好放得下手拧动绞盘离合

为了防水以及方便插入线控,绞盘控制器放在机舱内。玩极限的千万别小看绞盘线控,我们曾经同时用3台绞盘救援,如果都用遥控,信号互相干扰是无效的。

静力试验

同时顶起前面两轮


制作护板

涂油漆

完成了

重新装了补光的LED灯

转角处都有加强件

年审时将上面塑料前杠拉出来盖住钢质部分,再罩上下部塑料件就行了



两块铝板防止树枝石头刮伤绞盘绳

塑料前杠被我切去了后部,整体不显突出了,原来前凸太多,结合处很多细节处理,不一一反映了



老家伙就是老家伙,在改造试车期间陆续发生了一些故障。先是水箱漏水,淘宝买了一个,恰逢五一,等货耽误了一周。做完保险杠装绞盘之际,真空罐旁边真空电机又坏,这些都是小问题。前杠做完,第一次去试车,发现没有四驱,查出是分动箱四驱档位电机坏,两年前出现故障的四驱电脑板也终于寿终正寝。这次是去4S处理的,他们检查了一周才找到问题,订货又一周,两周后才出院。
其实这车真的不耐用,上述这些我都不当毛病,其最大的问题是传动系统强度太差了,以前我的帖子说得非常详细了。每次开它去玩我都在以自己最强大的驾驶技术和逻辑能力在保护它,这样几十次次下来,以至于现在一个虚拟路线在脑子里出来后会像机器一样快速反应出几条备选,过几秒还会有最优方案,再过几秒还有档位、油门、入射角度、速度估数。在这种神经质般的保护性开法下,虽然玩得很累,很多时候感觉非常憋闷、不过瘾,但车子也能跟上前车,而且有一年多没断传动件了。这车最大的损坏风险是前轮离地后又快速落到地面上,此时如果没有收油,发动机还在发力,车轮落地瞬间又转不动,脆弱的前桥传动系统就有可能断掉。掌握了这个原理在实践中尽量在车轮离地时丢油或平油就可以较大程度保护车辆。但这种憋屈让人烦躁,而且不少难度收油就过不去,对驾驶技术的历练非常有帮助,学会保护车辆也能让自己津津乐道于救援队友。
两个月前还在地下车库里断了一次副驾侧的转向拉杆,拉杆调节螺纹损坏,导致连接处脱出。幸运的是在地库里,速度慢,用脚慢慢把轮子踢到位置,移动到车位。叫朋友到家里拿来焊机,用个6000W的车用逆变器做电源,直接焊死拉杆,操作十分钟搞定。
玩车就得能改会修,特别是玩这车,跑得不多,坏得不少!









有这前杠根本不怕这些石头,巨石照推,这些小的无视


白色的是石头打到的地方

原装发动机护板报废了

这些护板其实防护作用有限,这块是底盘最后一块护板,分动箱变速箱那些一买车就装上的护板早多少年就报废了,分动箱变速箱从来没刮过。


这个发动机护板牺牲后,底盘就再没装过护板了






夜战沼泽,每台车都有绞盘




方向拉杆弯成这样


拆下来敲直了,直接焊死加固

将军百战死,牛角折弯处撞断,当时不想修,下雨断口生锈了。断口是不平的,断时是被撕烂了,不是焊接处断。


打磨焊好



单车刨坑最怕没有锚点,还好找到个灯杆


这后杠制作使用了7年,超级坚固,方管部分厚度只有2mm



这次是发动机曲轴后油封烂


制作简易锚点,以后单车出行可以快速制作锚点




组合锚点


组织大家去河道刨坑










  • 用车感受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前往
/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