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跟我去远方 奥地利 捷克 探秘之旅
1 16 发布于 2016-10-04 12:09:47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行程安排

  • 行程1: 维也纳扫街 匆匆下的布拉格   

=====================================================

【出发时间】2016-9

【旅行周期】4-7天

【人均费用】10000以上

彩与色 黑与白 彩与灰 本一体 即 黑亦白 白亦黑~

今 彩色事物占据了大半部 黑白灰被人淡忘~

时而 偶遇 强迫遇见单色事物 反而尤其兴奋 兴奋过后便是沉思  等待 消磨时光~


欧洲的每个城市的风格 对于黑白色调都有自己的特色~ 若说像捷克、荷兰、西班牙等等这样色彩鲜明的国家用黑白来表现略有欠佳的话 那么维也纳我认为无疑保留着自己独有的黑白个性。



人们说起维也纳 都会与音乐联系起来 。例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都曾在此创作出著名的神曲,也都在维也纳度过神一样的音乐生涯。只可惜这些传世的古典音乐巨制 始终都没有在时下最流行广场舞中流行开来~ 这不能说是一种遗憾 只因我很喜欢一切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碰撞出的异样火花~



100多年前 欧洲的绅士们喜欢坐在马车上 在大街上哒哒而过 那是一种时尚。当汽车出现的时候 马车是反对的。当时传统的欧洲人很排斥汽车 认为汽车是猛兽 像一条火龙 喷吐烟火灰尘 声音极大 而且扰民!如今随着汽车工业的成熟 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的必需品 马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维也纳汽车与马车,现代与古典就这样的完美的融合着。


如今欧洲不少城市仍然可以见到马车 但像维也纳仍然保留着这么多的马车 而且随意在城区都能见到可就真的不多了。如果说百年前汽车是猛兽 那么现在的马车就是实实在在的造粪车 那味道不比猛兽的噪音好多少~~科科



维也纳不仅仅出现过莫扎特、贝多芬、施特劳斯这样的音乐大师。小说家卡夫卡、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发现遗传定律的孟德尔、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等等都有他们在此的足迹。若说在巴黎咖啡厅里人们经常谈论的是AV、贩毒、军火、SM美学,那在维也纳谈论的仅仅就剩下艺术了。



罗马时代和奥匈时代给如今的维也纳留下了很多宏伟的建筑。维也纳是奥地利心脏 而奥地利又是欧洲的中心地带。而奥地利最成功的不在于此 不在乎这里是不是欧洲的中心!而是让人们成功的相信 贝多芬是奥地利人!希特勒是德国人! 而真像 即:贝多芬是德国人、希特勒是奥地利人。



在欧洲我发现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被人所注目!后来黑子和我说:“一个老外在北京胡同里面晃荡 你会不会看上两眼?” 我说会~~  “所以你和那个老外没什么区别~ ” 所以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神 毕竟常人的眼光在你身上不会停留6秒以上~





相比那些极富盛名的欧洲牛逼的博物馆 我更喜欢欧洲的街头文化,例如:海报、涂鸦、行为艺术等等。我认为这些才是最接地气 更容易去理解和揣摩。那些豪华的宫殿文化 对于我这种不看书不看报的人简直就是浪费。对于宫殿外观的欣赏兴趣远远大于里面那些当时进门懂了 出门就忘的历史更有吸引力。所以在欧洲城市中扫街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扫的累了 进入一家街头小酒馆 看着酒鬼们对吹 也是一种情怀。







曾经有人说过:“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 我想到了维也纳。” 的确 维也纳有着音乐人梦想的音乐最高学府 我曾经也是学艺术的 只是和音乐无关~ 但我喜欢音乐 只听调子~ 那这里应该很适合我 毕竟莫扎特、贝多芬他们的那些小曲都没有词儿。







早在80年代那会如果在大中国的街上看到个老外 我们都会看上几眼 主要是他们长的和我们不太一样 浑身都是毛 所以有时候管他们叫老毛子~  至于怎么知道他们浑身都是毛的 我就不细说了~ 这是进化论的问题~  然而在现在的欧洲也会有个现象 他们很喜欢观察你 当然看的不是欧洲人~ 而是像我们这样的亚洲人种  他们也觉得很新奇 他们会也会认为 为什么我们身上没有毛?


如果你到东欧 例如乌克兰、波兰这样的国家。他们是真正的白人 金黄的头发 白的像面缸一样的皮肤。反而这样他们身上的毛就不显了 而不是没有 因为毛也是金黄的 不容易看出来而已 据说还很硬。 哎~ 我为什么总跟毛过意不去呢。。。





行走在欧洲的城市里 很多时候仿佛置身于从前电影中 一种怀旧的气息迎面扑来~ 维也纳作为一个典型的欧洲城市 去之前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惊喜。





在美泉宫门口一个姑娘在拍照 起初只是自己拍拍 感觉拍完了~ 刚要走的时候 我拿起了相机 谁知姑娘不走了 然后又摆起了POSE 还把外衣的扣子给解开了~ 虽然姑娘一直都斜眼看我 但她的胸膛是一直都冲着我的~~ 恩 我懂~~我懂!


话说在欧美国家 很多姑娘都不爱穿内衣~ 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很自然 很真我 很透气 很凉爽 有奶香~ 但如果这要是在国内 那就是一种…………其实依然很自然 很真我 很透气 很凉爽 有奶香~





美泉宫是奥地利人民心目中的女神 茜茜公主的夏宫。我们知道茜茜公主大多都是从那部《茜茜公主》的电影中所得之!但这部电影我始终只看过3遍开头那5分钟而已。


美泉宫原是皇家狩猎场,包括美泉宫皇宫、巴洛克式庭院、凯旋门、御车堡,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家动物园。这样的地方对于花爺我来说 外观的欣赏更大于它内在的辉煌!可以进到里面去参观 总共1440间房间 开放了40多间房间供游人欣赏 凭票可以领取中文的讲解器。


听着讲解器逼逼叨 大约1个来小时吧 就可以出来 里面禁止拍照! 你也可以选择性听10分钟就出来!但是吧 基本上就是你听完出门就忘的那种 因为你不生活在这段历史中。





身处深宫大院 在外人看来是多么的多么的那啥~ 其实这里面的苦衷朕可是最有体会的!曾经茜茜公主她自己曾说,自己婚姻实际就是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被卖给了别人。但不管怎么样 人们心中留存的更多还是那个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茜茜公主。


其实别想什么大宅门里面的生活 与其向往这不着调的日子 还不如这辈子好好修行 想想下辈子怎么好好去投胎 投胎是门艺术~ 如果能从来我一定选择一个富二代 官二代的大宅~~





从里面转了一圈 让我唯一记忆深刻的就是 这皇宫里面有着大量中国元素的物品以及装饰物。至于来源我也懒的查了  为了世界的和平 我就信都是当时朕送给他们的。。。呵呵


其实这样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欣慰!在大英博物馆、在巴黎卢浮宫、在台北博物馆都保存着大量中国国宝级的文物 而且都保存着完好。不像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那些稀世珍宝都早已不见天日。





这里是茜茜公主曾经经常走过的大道 现在叫茜茜公主大道~ 在电影中茜茜公主和她的丈夫的浪漫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  但实际并非人们所愿。她嫁给弗朗茨·约瑟夫的时候只有十六岁 还不明白婚姻的意义 也许只是错将好感当作爱情。 以至于在数年后认定自己是被卖给皇家 在她的房间里连丈夫的一张照片都没有。可能一开始是爱的 后来遭受了各种繁文缛节加上婆媳关系不和 茜茜性格特立独行 她越来越不适应宫廷生活 想爱也爱不起来了。


后来茜茜公主后来离开维也纳到处旅行 也是因为和约瑟夫国王结婚六年以后 就被丈夫传染上了淋病 最后和约瑟夫国王基本属于绝交的状态 后来儿子又死了 终于心灰意冷。 所以这不是浪漫的爱情 也不是凄美的爱情 是糟心的爱情。 再一次验证了 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 电影也都是骗人的。





这里是美泉宫对面山上的凯旋门下 多少情侣都在此依偎着。 多少姑娘梦想自己有一天能当上公主!但公主真的那么好当吗?平淡生活的人向往着宫廷大院 宫廷大院里面的人向往着山间田野。即使有过一段非同凡响的时光 最终还是得回到自己的日子里。





茜茜唯一的儿子,30岁出头的王储鲁道夫被皇室传统和父皇的权威压垮,他在维也纳郊外与情人费切拉饮弹自尽。茜茜的精神支撑彻底垮了。自那 以后 除了黑色 她再也没有穿过其他颜色的衣服。她越来越不喜欢美泉宫 不喜欢宫里的一切。只要有可能 她尽量在四处旅行。直至她在瑞士日内瓦 湖畔遇刺身亡。


茜茜公主曾在诗中写道:“我逃离了这个世界和友人,如今他们离我好远。我不再熟悉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好像孤独地站在另一个星球。”



跟我去远方 这辆途观来自上汽大众!是的!上汽大众! 并不是德国大众。这话说的有点变扭 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这车的的确确是来自上海大众!哎……  凌乱了~  


简单的说 这辆途观是从国内一路穿过中亚、中东、最后抵达欧洲大陆的! 乃神车!


我对一辆好车的定义很简单 并不是要求有多么强大的动力,有多么强大的配置!一辆能把你带出去 然后又能把你安全带回来的车 那就是一辆好车! 奥地利是说德语的国家 所以大众品牌在这里的地位 不用质疑!





维也纳既不像柏林伦敦巴黎那么受人关注 但却是仅次于柏林的德语区第二大城市 联合国三大驻地之一!曾经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中心之一,以它的历史和地理地位绝对是欧洲前几名。







维也纳享有世界音乐之都的美誉不是随便说说的 这里街头的艺人同样也有很多。不像在巴黎地铁里拉二胡的音乐人把音乐降到混口饭吃的地步。而维也纳卖艺人能在几秒钟内就能让你驻足!这才是他们的厉害之处!


曾经 遇到一个端着纸杯咖啡的中年妇女 坐在路边花台上 放下杯子就那样坐着开始唱歌。女中音 刹那间整条街都仿佛安静下来, 剩下她空灵又浑厚的美声 连卖唱这个词都不好放到她身上 她只是那么唱 就像在学校教室里练声的时候一样 心无旁骛。这才是音乐真正的样子 为了生存也可以很高雅。





当去过一些国家后,若问我喜欢哪里 我会毫不犹豫的首先会说出欧洲。欧洲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华丽的建筑,而几千年的历史又深深吸引着我。相对于美国 与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 一东一西完全不搭调 而欧亚大陆是相连的。


欧洲有文艺复兴 我们有春秋百家争鸣;欧洲有战争不断的四分五裂 我们有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欧洲有罗马帝国和拿破仑的如日中天 我们有秦王汉武的一统江山…







途观在欧洲也不算新鲜车 但挂着国内牌照走在欧洲的大街上 那绝对就是一景!没有人不多看几眼 就连警察都在默默的懵逼……


在曾经的欧洲大陆上 汽车和马车会车时 汽车要停车为马车让路。如果马车夫有要求 汽车司机还要使发动机熄火 以便让马儿安静地通过。早期的汽车性能很不可靠 故障频繁 走走停停 每当汽车抛锚时 开车的人就成为嘲笑的对象 而他们手忙脚乱的狼狈样 更使街道两旁嘘声四起。


虽然现在在维也纳 汽车遇到马车同样会让路 但已经不是被歧视的焦点~马车依然是100年前那个马车 而汽车早已经不是那被马车嘲笑的怪物! 以前出门坐马车是一种时尚  而今不管男人还是女人 出门是应该有辆车的。







维也纳议会大厦 号称是是欧洲最美的议会大厦~这座仿希腊神庙式的建筑坐落在维也纳的市中心。议会大厦前矗立着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雕塑 女神象征着自由和民主。大厦的两侧分别是一尊骑手驯服烈马青铜雕像。两旁坡道上有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的群像~















喜欢艺术的人大多都很喜欢维也纳 我是对大城市不是很太着迷的人 来之前并没有对这里报有太多的期待 但越是这样的不在意 反而最后会有更多的惊喜。而维也纳这座城市拥有太多珍贵文化 让人忍不住去发现去触碰 而且不能急 只能慢慢来。


我不敢说一座城市可以让你褪去心里的浮躁 但我觉得当你看见那些树木 那些街边的盆栽 那些街头艺术家 那些博物馆 音乐厅 还有那个早晨散步时偶遇的牵着两条狗的老人家对你微微一笑时…


你会认为这个世界 很可爱 ~:)









偶尔空旷的地方 太阳好的地方 瞬间明媚的觉得幸福~

维也纳有可爱的地方 也有死气沉沉的欧洲大城市的气味…


安全问题对于维也纳你几乎都可以忽略掉~ 在维也纳的街头基本上你都看不到一个警察的影子。景点也不会有人和你强迫卖东西 也不会有人硬要往你手上戴东西 这点巴黎应该好好学学。


最后到维也纳,切忌一件事,


千万不要得罪任何人!

千万不要得罪任何人!!

千万不要得罪任何人!!!


维也纳注册的间谍机构就有7000家 没注册的比注册的还多 大量间谍以百姓的形象出现在你的面前 这些人真的得罪不起。



希特勒原本是奥地利人 我想很多人都会认为他是德国人吧!不知道奥地利用的是哪家公关公司 这是我认为危机公关做的最好的范例!说起希特勒自然就会想起德国纳粹 说起德国纳粹也会自然想起希特勒!我操 这个洗脑简直太牛逼了!


其实距离我们很近的日本和德国很像 我指的是严谨 一丝不苟的工业。但日本和德国的区别就是 德国纳粹承认了历史 道歉了!而日本人学到了德国人的轴 却一轴到底 不承认历史 没事再改改弄个恶趣味 所以至今扔遭到唾骂! 但历史终究是历史 我们可以记住 但不要太较真!毕竟未来还是有远方和诗歌的~





霍夫堡宫 我把车开到了这个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当年希特勒就是在后面雕像后面的阳台——霍夫堡宫的阳台上宣布了奥地利从此与德国合并! 跟我去远方 这次我把从中国开来的大众品牌的车开到了这里 不知算不算重回故里了呢~~


大众品牌来自德国 虽然此车并非德国原产 而是来自我们的上汽大众 但经过3个月的奔波从中国不远*** 安安全全的来到这里 也足以证明了大众品牌的实力! 进口车固然好 但并不代表国产化后就一文不值~ 我们不用数据去洗脑 我们只用实力去证明!





在霍夫堡下有很多马车聚集在此 花上50-80欧元 可以坐着马车在老城区绕上一圈 时间在20-40分钟 时间的长短是和你付出的银子成正比的。


既然坐上来了 那我们就聊聊希特勒与奥地利那些被奥地利公关公司特意抹掉的故事……





可能有的人知道希特勒是个艺术家 他喜欢画画 喜欢古典音乐 曾经4次考取维也纳美术学院3次落榜!最后一次甚至连试都没让他考!只因为“砖家”们一致认为他没有绘画的专业能力而已! (其实我特别好奇这些砖家到后来都还活着吗? 呃~~废话  当然是都早就死了 好吧!) 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 不要轻易看扁你身边的任何普通人 说不定哪天某人真的牛逼起来 你都不知道牛逼该怎么写了。





我信宿命论 但我不信历史的宿命论。每个人每个阶段都会经历一些事情 认识也一些人 不能说这是特意安排 那也是你必须要经历的!  如果希特勒当年考上了维也纳美术学院 是不是历史就不一样了? 


如果按照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理解 即使希特勒考上了维也纳美术学院 可能会成为一代的画家 而不是战争狂人!但历史终究是无法改变的 即使希特勒没有成为独裁者 那么也会有别人来替代他的位置!这个是我们被一贯灌输的思想!历史不会改变!





上面说的用就是传统的宿命论 机械唯物论。其实也是可笑的!如果希特勒当年考上了艺术学院 那么将不会有二战 德国将会苟延残喘 历史将会是另外一副模样。极有可能德国被苏联征服 然后英美和苏联打得不可开交 那些谈论历史规律的人忘了最重要的人 历史是由人构成的。


比如列宁喊道这个树要倒了 然后他把树砍倒了 然后我们就跟着起哄到  果然那个树要倒了 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逻辑。


当然也有很多人会认为 希特勒只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 即使不是这个人 站出来 也会有其他的人 甲 乙 丙 丁……站出来 这又回到了宿命论 这就相当于地球是圆的 不管怎么都都会走到原点。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 所产生的必然性 完成历史使命的人 也有可能是随机选择的。





希特勒对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品位也足够。如若维也纳艺术学院当年收了这个19岁的年轻人 即使培养不出画家 也培养得出一个出色的艺术批评家。希特勒只是不拥有他们所谓艺术家的专业能力 事实证明他在另一方面取得了巨大艺术成就 尽管反人类。







百年前有谁会想到马车会被汽车替代呢~~以前的马车只是简简单单的交通工具而已~ 然而如今的汽车已经打破了传统代步工具的理念。



我们喜欢把车当作恋人 会量身为自己选择爱车。我的爱车 不张扬 有个性 妩媚如小家碧玉 而齐全的功能 强劲动力又象火爆辣妹。尽管排量不大 但轻踩油门 轰轰的马达声 很有赛车的风范。


起步的速度似出膛的子弹 车子如烈马般强烈的挣脱感 轮胎与地面发出“吱吱”的磨擦声 车好像在对我说她已准备好了 你来吧!我们开始上路了 我感到 她沉稳 那么的有节奏 就象和心仪已久的女孩缠绵 温柔的爱抚 慢慢的协调 而后带来激情的快感。 



我们在这里叨逼叨 历史已经是历史 电影《回到未来》已经验证不可改变!  至于对未来的遐想更是无用 想了也白想! 肯德基会想到曾经被他们拒之门外的马云 最终会把肯德基给收购了吗? 马云申请哈佛学位10次 10次被拒 可是哈佛想到了马云最终会站上了哈佛的演讲台上吗?


但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马云如今高调的现在~~ 我很欣赏日本的首富柳井正! 说起此人可能没几个人知道 但说起 优衣库 你就知道了!是的 柳井正就是优衣库的创始人。。。此人很低调 真的很低调。


其实对于存款只有4位数的我来说 我是没有资格对这些人品头论足的~ 现在是的!但未来什么都说不准 

(以上想法只是个人想法 我喜欢讨论 欢迎来批判  但不要把父母加进来 吃鸡不说巴 健康你我他 )





人是最不定性的生物 人存在着一半的兽性 是人就会犯错。再严谨的人也会有他邪恶的一面。像黑格尔、歌德、贝多芬、马克思、恩格斯、瓦格纳这些牛逼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均来自德国!他们都善于用哲学思想意志民众 但最后却被一个疯狂的奥地利人阿道夫·希特勒引向邪恶的极端。也说明看了一个事实 就是  精神食粮在有理 也是救不了肚子的饿!





这个萌物无疑是我至今为止最喜欢的车~ 记得好像去年大众把T1给复刻了 但价格也不是当年的价格了~ 但如果国内能上市 我肯定会来一辆~ 现在谁还用法拉利 玛莎去把妹~落伍啦~~这车底盘高 我不要什么速度 速度上去了 都看不清姑娘的烟熏双眼皮~ 这车空间大啊  装个小型折叠床不是问题…… 







早期的汽车外观也并不像现在的这样漂亮 开汽车的人浑身上下都是油泥 和烧锅炉的没什么两样儿 这同贵族马车装饰富丽堂煌 驭手制服整洁成为鲜明的对比。如今在经过了近100年的演变 汽车已经变了模样 你能想象到的 想象不到的样子都一一展现在你的面前。千里马日行也就千里 现在的汽车一脚油已在千里之外。而且屁股不疼 腰不折 蛋不碎 菊不爆……这是如今的马车不可比拟的。







这里是维也纳音乐博物馆  我不知道我怎么会到这里来 可能是受到了音乐的熏陶~ 但我并不是很喜欢这里 音乐是无国界的 不是不喜欢 是完全不对我的味而已 我喜欢的是凤凰传奇啊。这里一共有5层 每层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可以听到很多平时听不到的声音 也可以做一些小游戏互动~





这里也是各个音乐大师的聚集地…… 算了 还是你们自己好好呆着吧~~都说艺术家都是疯子。。我现在觉得也是







有时黑白并非为对立 例 黑色液体与白色液体 混合后 呈现出的便是灰色~

但在黑与白中间 又很难寻找过渡的事物 写意的水墨 对立而又存在着~


这个世界是对立的 这个世界从来就又不是对立的 关键是我们行走的姿态~

难道真理也是对立的吗 黑与白不可强分 它是雪地上那只乌鸦  还是乌鸦尖叫着飞走后 留下的空茫雪地~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张照片  很欧洲 很古典 很大众!完美的视角 完美的构图 完美的抓拍……完美的东西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恩恩 就酱!







我喜欢所有古典和流行碰撞出的火花~ 古典与流行有着必然的区分吗?或者说古典与流行就一定是对立的吗?流行音乐家和古典音乐家就有着必然的鸿沟吗?流行就意味着低俗 古典就意味高雅 是高雅艺术就要被束之高阁吗?我觉得不是这样 曾经的流行也许成为现在的古典 现在的大众也许就是未来的经典。





欧洲各地街头艺人的手法都是大同小异 充分利用当地源远流长的丰富文化资源 以一种文雅的、艺术的手段吸引游客的眼球 同时为自己赢得不菲的收入。


据说 这些街头艺人一般都受过专业训练 有一定艺术素养 有的还出版过唱片或画册。尽管如此 他们也只有放下架子 在街头“卖艺” 才能换取相应的酬劳。而在维也纳街头的艺术家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 就是他们大多都来自维也纳的艺术院校的学生。 他们之所以街头卖艺 并不是为了挣钱 而是在练习自己面对观众的胆量!而当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时 也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





奥地利的大街小巷上 你可以随处看见遛狗的人。如果在奥地利养狗 你要将狗狗送到专门的学校 让它接受培训和教育。因此 奥地利狂犬病很少发生。超市还有贩卖专门收狗狗便便的垃圾袋 养狗的人都会自觉将狗狗的便便捡起 不会听之任之。值得一提的是 在奥地利你不仅可以遛狗 还能遛马呢!


当然这家店不是宠物店……而是一家卖地板的!





维也纳的老城区以圣斯特凡大教堂为中心 从这里辐射出去的几条主要街道都是步行者的天堂。这里一路看到最时尚的店铺和老字号的咖啡馆并肩而立 。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古老雕塑像是在诉说着古城中世纪的历史 一座座古朴典雅的老建筑显示着哈布斯堡帝国曾经的兴盛与繁华。









都说在欧洲远离吉普赛人 他们怎样怎样~他们与周围的环境完全的拧着 他们不是艺术家 而是纯粹的乞讨者~只是我看到她的那一刻 世界对她来说 太过寂静。









圣斯特凡大教堂是仅次于德国科隆大教堂的世界第二高的大教堂! 只要在维也纳 几乎任何一个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也是维也纳最显著的地标……欧洲的建筑是美的 古典的、骄傲的美,看不到谦逊和乖巧,美得正确、理所当然。







这里的艺术是美的 是理想中的美。他们自私且有种 虚荣地挥霍着惊人的才华……使这座城市 不寂寞、不无聊。







维也纳的秋天是美的~ 我形容不出那所有迷人的、鲜活的颜色。蘸满了造物主所赐予的所有崇高和热烈 却以最难忘和快乐的方式飘落至你的肩上和你的脚面。秋天不是维也纳独享的 但秋天和维也纳 是绝配的。







文化遗产的变与不变 也是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缩影 在这里 你不会因为城市的飞速进步而无所适从。当你背过高楼和大厦 转身看到这些古老的建筑 一如既往地矗立在那里 你会感到亲切无比。这就是文化遗产的魅力 它们就像是看尽春秋演绎的老人 静静地诉说着整个城市的故事。







脚下是美的 但 夜晚更美。美的摄人魂魄 步步惊心。穿过浓浓的夜色 迈着大步小步游离在一块块斑驳石头铸成的古巷中 眼边漫过阴郁古堡的轮廓 耳边飘进“chill out club”重重的电声舞曲低音 你能不恍惚?





图片已删除







无数人趋之若鹜 奔向维也纳这座城市 只为在现代的喧嚣中触摸前人留下的灵魂 这是多么地神圣啊!如果你也来到了维也纳 请千万不要错过这些 它们已在这座城市为你守候百年之久。





这家中央咖啡馆是很多人来到维也纳都要去的地方~ 说实在的咖啡味道其实还可以 但这种老字号完全就是为了游客而设立的!所以不推荐来 不如找一家路边的小咖啡馆 听听旁边的人谈论AV、军火、SM美学来的过瘾。


主要的是这里的服务员很忙 很忙 真的很忙 几乎没时间搭理你~~如果你抬手叫他们 他们更不鸟你~





图片已删除



艺术 

图片已删除



还是艺术



大蒜汤



烤猪排~~ 这个其实在美国很常见 只是美国的略甜~



没有哪一座城市像维也纳这样热衷于文化生活。它华丽而优雅,低调而辉煌。就像大众一直低调的奢华一样,我们有的是内在 只是轻易不套路。


在这里艺术的天使在此长眠,音乐的符号随处跳动,整个城市笼罩在金色的阳光中。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漫步在历史中,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幸福。







维也纳金色大厅 我认为是维也纳最没意思的地方……因为我在里面听着 听着就睡着了~ 其实这类的古典音乐如果你喜欢那就是真喜欢 如果不喜欢那就是和听京剧一样…… 75欧一张票 干什么不好呢?哎~~





一般这里每场音乐会 都会分上下两场  我是听完了上半场后就闪了…… 我知道这样很不礼貌 但我实在不想在这里打呼噜……流口水 他们不关灯 我睡不着啊!要问我听的是什么?好吧 是  莫扎特的义勇军进行曲!





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音乐大厅 也就这样了  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很小 除了是金色的 也就没别的了~~别看底下人不少 至少有三分之一其实都睡着了 …… 我认为如果你不是那块料 你还是去路边喝点小酒来的最实在! 就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从维也纳去布拉格需要大约4 5个小时,捷克的高速公路是收费的 需要在加油站买高速公路通行卡 8欧元 然后贴在挡风玻璃上 有有效期限制~ 如果不买被查到了 罚款120欧~~ 科科。



身处欧洲,脑海里很难不产生出许许多多与音乐有关的联想,毕竟这里曾经是一切美好的旋律发生的地方。而此行来到布拉格,我最想见到的就是沃尔塔瓦河。很多年前那时我觉得沃尔塔瓦河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河流了。







到布拉格有将近300多公里的路 就这条路不知有多少音乐大师、艺术大师来往的奔波过 那是需要两天的时间。如今只是一脚油的时间。





后来去了几次欧洲 发现任何一个美丽的小城都必然有一条美丽的河流从中穿过 比如地处罗伊斯河与四森林州湖交界处的琉森。悲凉的易北河衬托出德累斯顿那雄伟的天际线,维也纳与布达佩斯则一同分享了多瑙河的蓝色波光。至于沃尔塔瓦河,虽然它几乎贯穿了捷克的整个国土 但要说有哪个城市天然地与之关联 那毫无疑问是布拉格。





布拉格有千塔之城的美誉 被释为浪漫,美丽,缤纷且复古的东欧城市代表已然多年。大部分的景点都比较集中 所以暴走是最好的方式!建筑风格差不多都是清一色的哥特式建筑!特点就是 高,尖,黑。又高,又尖,又黑。非常高,非常尖,非常黑。



布拉格提恩教堂又称魔鬼教堂 是布拉格最耀眼的建筑!两座塔楼像两团黑色的火焰,加上周边建筑的映衬 足以反映整个布村的风貌。清新中略带黑暗 浪漫中夹杂着恐怖。有很多教堂比它更宏伟著名 但是那种感觉难以复制。



旁边的老市政厅和天文钟 传说天文钟的设计者被当时的国王nèng死了 就是不想让他再造出第二个这样的钟。每到整点人山人海 就是为了看上面的骷髅敲钟 耶稣的12个门徒一一亮相 传说最后一个笑的最奸诈的就是犹大。。。



这个“坑爹”的天文钟  每在整点的时候就会蹦出小人来跳舞 本来觉得一定很萌 那我就等等!在还有15分钟整点的时候 我就在这里等着了~ 放了几个屁的功夫终于等到了~~上面的门一开……天呢  这是鸡毛啊?一堆鬼啊~~等了15分钟也就晃了几十秒就又缩回去了去~~~ shit!





布拉格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多雨,一下雨,阳光躲在云后,整个城市湿漉漉,阴凄凄的感觉直线上升....而且忘了在哪看到说 布拉格一年365天只有70多天是晴天的 ,那看来我晴圣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呆的这几天果真都是晴天~





这是我喜欢的角度 在这的人很多 拍张照片不容易~ 很多来自各国人在这里自拍 在我拍的时候 有个人拍了我一下,我回头一看 哇~~是个萌妹子 一张嘴一听是个日本人 她以为我也是日本人 对我说日语 我懵逼了~她反应过来了 然后就用很牛逼的英语和我说  我又懵逼了…… 


但我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的意思是说能不能给她拍张照片? 那当然了 出门在外靠大叔 这样的好事 怎么能轻易放过~ 咔嚓 咔嚓 咔嚓~ 妹子很满意 我自我陶醉着~ 妹子问我有没有FACEBOOK 我无奈的摇摇头~ 又问我有没有Twitter 我焦急的摇摇头~ 问我有没有Line 我当时都想跳下去了 摇摇头~  


妹子很无奈~ 我连忙说 WECHAT OK? 妹子摇摇头~~ 我的天呢~~  然后萌妹子两眼水汪汪的对我说了下 BYEBYE 就要走~~ 呃  这给我急的啊~~ 脑子里想了半天 我可以和你一起啊~ 我可以带你玩啊~ 我可以这个 可以那个~~  但最终只想到 Follow me! 这个词~~ 但用在这不合适啊~~ 当初英语老师也没说学好英语还可以撩妹啊! 我操……还有谁说艳遇是不需要言语的 只需要一个眼神的?  你给我出来 我一定给你扔下去……





姑娘在钟楼上转着 我跟着她也转着 想她肯定还会再需要拍照的~过了一会 谁知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来了~ 姑娘从包里拿出一个自拍杆……哦NO! 这是为何?  再一想刚才的镜头 不就是故意和我搭讪的嘛!当时我又想一下子跳下去了 那样她一定会又注意到我的~ 但我没有去做! 


于是我又开始脑力风暴 但怎么风暴 也只还是停留在  Follow me!!Follow me!! 可是佛罗我咪咪有个毛用~ 这么高 而且空间狭小 还这么多的人~ 我也带不了她去哪啊……真的太。。。。哎…


现在我可以跟负责人的说 如果你语言不成 去什么地方 买东西 吃喝拉撒 那不是问题~ 但你若想撩个妹 如果光是靠比划 和只会一句 Follow me!! 那是真不能成的~~ 这亲身经历的啊~!





妹子没撩上 还是看看景吧~ 之所以布拉格保存的这么完好 那是因为在欧洲的中世纪 宗教盛行 哥特盛行的年代。建筑保存得这么完整,主要是当年德军进来的时候直接缴械 没有遭到轰炸。但是捷克总统阅兵访华的时候 电视上的CCAV旁白是:捷克人民在二战中对法西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哈哈哈  新闻和童话 其实都一样 都是骗人的





走到举世闻名的查理大桥 站在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桥上俯瞰着布拉格 伏尔塔瓦河的水波光粼粼 阳光如此耀眼 ~而我心中的它却该是灰色的,米兰昆德拉不回去的故乡,卡夫卡的变形之地,以平淡和自然回应着世界的无常变迁。





也许眼前这些不是梦中的布拉格 所以它才是布拉格;也许需要静下心来住上一段时间,才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也许晚上喝一杯布拉格的啤酒,和当地人唠嗑一下,整座城市的印象就颠覆了。





现在要说在欧洲哪个汽车品牌占有率最高?那绝对非大众莫属~从满大街跑的车就能看出来,而且4S店也是最多的 最主要的保养的费用也是很亲民~但最主要的还是品牌效益和牛逼的品质。不知道斯柯达对这怎么看?







在红色的城墙上 将阴森的光线抛向高高的天穹。在那片野性与皎洁的黑色大陆 诗人在星光下 去寻求采集完美的神所撒下的花朵。


诗人 生活在别处 在沙漠/海洋。纵横他茫茫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洪水的幽魂刚刚消散~



圣维特大教堂就在城堡里面 和科隆大教堂有些像 不过也有点奇怪 两边分不清哪边是侧面 那边是正面 一边是纯哥特 一边还有个巴洛克的顶。。。总统府就在旁边 象征性的几个士兵周围瞎转悠。





沿着城堡山的台阶拾级而上 华丽的庞然大物突然出现在眼前 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作为布拉格城堡区内最重要的建筑 圣维特大教堂亦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彩范例!





欧洲古典的小镇 城市比比皆是!不夸张的说 当你置身于此时 你多少都会有穿越回古代的感觉。和国内的诸如丽江、平遥之类的不同的是 欧洲的很多小镇都是活着的历史 不是死去的标本 有各自生活的气息 很美好 商业性中有渗透着原始……





会跳舞的房子!这也许听起来有点疯狂 有点不可思议,“The Dancing House”,房子也会跳舞?是的!布拉格会告诉你 这一切皆有可能。在布拉格市中心的瓦尔塔瓦河畔 就真实存在着这么一座“会跳舞的房子”。


房子造型新奇扭曲 外形看起来酷似一对正在牵手共舞的男女。这座设计现代感极强的建筑物在布拉格历史悠久 古朴庄重的老城中心显得十分耀眼 甚至有点格格不入 在当时也引起当地民众的巨大争议。但到今天它现在是布拉格的新地标。





这家馆子很地道!!







手风琴大叔 每15 20分钟出来 一次助兴!



前菜~~ 我叫它蒜泥白肉  很不错!!



主菜梅干菜鸭腿 不错哟~~~



这个黑啤是最棒的!是目前我喝过的黑啤最棒的!! 比在德国喝的还要棒! 特别的�� 无法形容的赞!狂赞!


啤酒可是捷克人的重头戏  据统计 捷克年人均啤酒消费量世界第一 不是德国哦 人均147升。也就是不分男女老少 每人一天喝一小可乐瓶!







王虫啊! 谁画的 你给我出来~~让我亲一下~



图片已删除



在布拉格不能光是看景点 最重要的是体验当地的生活。布拉格的景点跟什么斗兽场凯旋门相比 可能会感觉不值一提 但是整个城市里的感觉 确是不一样的 我更喜欢布拉格多一些。


当你离开游客集中的那几条街 大多数地方人很少 很安静 风景不输景点 找个室外喝杯啤酒晒晒太阳 安静小巷喝杯小酒 这才是真正的布拉格生活。



太过匆匆的布拉格 就这样与我匆匆而去……真的还没有品到它最深处的味道 我就离开了  这绝对不是我的作风!以往按我的习性在这里一呆至少能7-10天 因为今天的任务是要去CK小镇~~所以只能暂时别了布拉格~~



下午慵懒的阳光照射下来到克鲁姆洛夫 一眼望出去 一座贴着彩色瓷砖的高塔伫立在伏尔塔瓦河南岸一块突兀高耸的悬崖石块上 显得高大雄伟。各色建筑星罗棋布点缀着弯曲的河岸 有旧日的宫殿 有寻常的民房 还有高高的哥特式教堂。  这就是Cesky Krumlov克鲁姆罗夫 我们所说的CK小镇









石板街道上只有几盏行道灯两者 路边商铺招牌反射着微弱的光芒。在河边 我信手推开一家地窖餐厅的大门 端着一杯当地酿制的黑麦啤酒 咂摸着墙上兽皮 战斧和铠甲的装饰品 体会这座小城与中欧贵族王权分不开的种种往事。









面包甜甜圈是捷克的特色小食 可以吃~~但很甜!如果你喜欢甜食 那不会错~~

图片已删除



这两个人真不愧是一家子啊~~~ 屁股都那么的有特点~~







克鲁姆洛夫的名字来源于古德语 意思是“连绵起伏的草地”。这样的名字真实刻画了克鲁姆洛夫的自然地貌,特别是流经这里的弯弯曲曲的伏尔塔瓦河以及河流两岸起伏高低的曼妙山谷。


现在克鲁姆洛夫的官方名称前还应该加上“捷克”字样 以区分摩尔多瓦的同名小镇。“捷克”的原意即为波西米亚。因此 这里的浪漫名称就是“波西米亚那起伏多变的绿草坡地”。







这个是镇上很有名的蒙娜丽莎咖啡馆~ 很古朴 很中世纪 门口那辆小车车很吸引眼球~~ 只可惜爺是和茶的 对咖啡完全无感 所以还是 BYE BYE ~~


不过说到蒙娜丽莎 我还是一下子想起来一个牛逼的人对我的评价 她是这么说我的:“ 你都不知道你往那一坐 手一端  比蒙娜丽莎还蒙娜丽莎 达芬奇就是死早了 要是认识你还有蒙娜丽莎什么事 你的画像就是传世奇作了。”







目前这个小镇还有着将近14000名居民在这里生活 这里在以前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上而逐渐繁盛。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 多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风格。河岸四周的房屋 一律用橙红色的屋瓦 屋顶曲线轻轻舒展 错落有致 间中挺起一所高耸的教堂 砌成了古朴美丽的一格风景。









本来我只是想拍个菜单 没想到对面的人 一起看我~~ 而且是齐刷刷的看 看吧 看吧 估计他们没见过长的这么好看的蒙娜丽莎 而且身上没毛的~





河岸四周的房屋 一律用橙红色的屋瓦 屋顶曲线轻轻舒展 错落有致 间中挺起一所高耸的教堂 砌成了古朴美丽的一格风景~~







环绕其中的沃尔塔瓦河 如同一面镜子 没有夏季的汹涌澎湃 仿佛一位娇弱文静的少女。若站在城堡最高处腑瞰整个古城 像一幅浓郁的油画。





景色固然绚丽,人心更为美妙。这个小镇对于我相比其他小镇最大的不同就在各种小店,从窗户的装饰到店里的内容,充满了各种奇趣。一家接着一家……没有大品牌,只嫌时光太少。





漫步就能感受CK小镇之美 时间在这里停下了脚步 随处可见中世纪的旧屋和高塔 脚下则是古老的石板路,随便拍拍都是美景~





每天的中央广场上都有当地的特色表演 是不是像极了以前的音乐之声~~~



受到德国的文化的影响~ 香肠 猪肘 啤酒 绝对是捷克的招牌~





“地窖猪肘”是这里最有名的一家馆子~  当然这个牛逼的名字是我起的  具体叫什么名字 我也不记得了~ 就在中央广场附近……


所以在这里一定要体验的餐厅是“岩洞餐厅” 就是古城中心广场info旁的小巷子进去20米左右 整个餐厅就仿佛在山洞内 还有个大烤架 粗粗的木材靠着很多肉。这个餐厅很热门 如果想在饭点去吃一定要提前若干天预定 或者就和我们一样 问好何时空点再过来 坐在里面的烤炉旁。再加上那美味 现在想起来还让我流口水。





上面正在现烤的这些 都是我的 我的 我的~~~



好吧 我又想起这家馆子叫什么了~~ 叫  Krcma v Satlavske~~







不同风格的建筑汇聚在这里,带给人的只有惊叹!这里每一座古建筑,让你回眸它所承载的悠远的年代。这建筑上精美的艺术构思,让你确信,数百年前它就是这个模样。小镇的大部分建筑都成了优美的河畔“水景房”,开在河畔的餐厅吸引着游客前来。









在这样的小镇 就应该扔掉地图 随心所欲逛到哪里是哪里。而且 因为它真的很小 所以绕来绕去 都能绕回来 不用 担心会迷路。行走在小镇里 就感觉进入了童话书的插图中!







在小镇的外围左侧 你可以看到色调有点俗丽的古堡塔 这是镇上最高的建筑 也是克鲁姆洛夫最明显的坐标 它时仅次布拉格古堡的捷克第二大古堡。













那些连着远处的蓝天和青山的红屋顶 好似一朵朵娇艳的红玫瑰…青绿、天蓝与砖红不经意间碰撞出微妙的光影 如童话般 使人遐想万千 屏息凝眸…


色彩明丽的古堡 是文艺复兴 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的辉煌结晶 细腻而丰富 繁荣但不浮夸…书写着从维特克家族到施瓦参贝格的千秋往事和丰功伟绩…









很多人都会有小镇情怀 不需要是最高的教堂 也不需要有名人的故居 只要它古朴,宁静,景色宜人。来过这里的人忘不了那里的安逸美丽 没来过这里的人向往着那里的如梦似幻。


可是有时候 我们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 放下一切去行走在克鲁姆洛夫的街头 那不如让克鲁姆洛夫先行一步来到家里 以另一种方式让自己驻足在克鲁姆洛夫的街头 又或是纪念我们曾经的小镇回忆……





阳光 折在历史磨亮的青石路面上 行人寂静而跳跃,一杯咖啡 可以温暖一下午 。一张黑胶片 可以陶醉一整天。









清晨美丽的布拉格 伏尔塔瓦河静静流淌 升腾起阵阵迷雾~

有位青年站在阳台远眺入云的教堂 回想爷爷在他孩提讲述的探险的经历和艺术真谛~

他拨弄着脖子上的戴的徽章 那是祖辈传下来的信物 昭示他将继承家族的荣光 开启一段奇妙旅程~~


布拉格匆匆太过匆匆 跟我去远方 …… 不迷路

最后编辑于2016-10-18 10:33:54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