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日系车的吸能技术(个人观点)
1 216 发布于 2007-10-28 20:18:59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这次C-NCAP来到中国测试,以吸能标榜的日系车可以说大获全胜,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首先,C-NCAP的碰撞标准是撞击100%刚性物体,那么汽车的刚性越强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变形大质量轻的日系车安全性当然好了。这是和实际情况不符的,实际的碰撞不会是100%刚性碰撞,刚性好质量大的车往往把质量轻塌陷技术好的车撞到一边去。而且我们知道力是相互的,两车相撞,一方的变形吸能是对双方受益的,也就是说你自己车的塌陷其实也为对方的车提供了缓冲空间,换句话说牺牲自己保护他人。更何况车子被撞离原来的车道往往还要后面车的二次撞击或造成翻滚形成二次伤害。 比如说以前的那种有着大鼻子的解放车,如果让这种没有保险带、没有气囊的车做C-NCAP测试,别说50公里/小时,就算30公里/小时司机也得断几根骨头,实际上如果你用5星的皇冠去撞这种大解放,完蛋的肯定是你。 所以我认为在都具备保险带安全气囊的条件下,刚性好质量大的车一定能撞过以吸能见长的日系车,在我眼里日系车就是一个免费的缓冲大气垫,和他相撞你小修他大修;你大修他报废;你报废他完蛋。 自从发表了《我看日系车的吸能技术》得到大多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非常感谢。但有些人却是挖苦和讥讽,我是学化学的,是材料化学硕士,没错在汽车方面我是个土老冒,但我只是针对汽车吸能技术上提出一点看法(不涉及汽车的其他方面),用的是中学学到的理论,你可以反驳我,可以直接指出我的理论使用的不对,或告诉我汽车的安全技术是个复杂的工程,汽车的刚性和柔性是需要一定的比例才能更好的保护车上人员,日系车的吸能技术比德系车的吸能技术好在哪里。 在这里我再重申以下我的观点 1、 在碰撞过程中,质量越大动能的损失越小,也就是车越大越安全。这不分欧系还是日系,也就是不论皇冠还是沃尔沃都撞不过质量比他们大的大解放。 2、 在碰撞过程中,变形越大对能量的吸收就越大,伤害也就越大,也就是车不能太软。 3、 塌陷吸能技术不是日系车独有,是绝大部分车型都采用的技术,但做到登峰造极只有在中国销售的日系车。在日本销售的本国车不仅质量和性能都远远超越在中国销售的同类车,而且材料的不同刚性也要强很多。 4、 C-NCAP的测试也许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最好的测试,但即使排除人为因素也不是最公正、最客观的。驾驶五星级的车并不表示你是安全的,两星的QQ也没有想象中的弱。安全开车要比开安全车更重要。
最后编辑于2007-12-18 20:20:59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11
前往
/1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