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春暖花开】
1 91 发布于 2018-05-01 23:28:46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当然也是农村里的父母们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放假,远在外地的人们大部分会回家,对老人而言,这就是节日!在这里除了真诚祝福老人们能够享受这欢乐的一天之外,作为子女,我们更应该不要再让母亲成为劳动节里的劳动者,尽可能地用多样的方式“陪伴”母亲,或许这样才会真正慰藉母亲们的内心,家庭的温情也才会越来越浓。

第一次把这个大旗拉出来,亮个相吧







这个五一,原本有其它打算,不能回家。放假前一天晚上,儿子给在老家的父母进行了视频通话,并随口说了句:奶奶,五一爸爸带我去看国际动漫展,你们呢?

电话那端,母亲说:“家里还有半亩多蒜苔没有拔,明天就去拔蒜苔”。我听毕,心里一沉……

今年父母种了两亩地的大蒜,一亩早蒜,一亩晚蒜。前些日子的忙碌,终于告一段落。


在乡村,母亲干活算是比较干脆利落的人,但如今年事已高,白天忙活一天,第二天总感觉歇不过来。

本来,是真的想回老家给父母帮帮忙的,但每次五一回去,却总帮了倒忙。我们不在,他们就将就一下,随便吃点,完后就接着到田间干活了。我们在的时候,母亲就要七个碟子八个碗的,光做饭的时间,就已经让她身心俱疲了。

劳动节,对城里人而言,是放松是旅游是吃大餐。但对在乡村的农民而言,却是真真正正的劳动! 

提起我那在乡间劳作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他们还真是个闲不住的人。儿时印象中的父母总是忙碌的。喂猪、挑水、割草、劈柴、打包、糊洋灰缸、织席、烧饭,他们的日子,被生活的缠累,盘根错节着……甚至是哄着我和妹妹睡觉时,父亲还在搓绳,母亲还在纳鞋底呢。

但如今,乡下的劳碌,渐渐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听父亲说,昨天卖的蒜苔还不到六毛钱,虽然父母并不缺钱花,但还是忍不住的叹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想法:总希望付出和收获等价。

后来,我在小城安家后,我们便想把父母接来同住,可是,他们总是不允。推脱说自己在乡下生活惯了,邻里乡亲的还可以相互串串门、聊聊天,这里,实在受不了城里的那份拘束。

田里的庄稼,一年又一年换代更新,而父母们,却老了。他们的身影不再伟岸,他们的脸颊满了皱纹。

这是父母两个人四个半小时的劳动果实,拔蒜苔时的小心翼翼,捆扎时的一丝不苟,他们干活,总是力求尽善尽美。

收蒜苔的摊位就在离家6公里的大营西边,满怀着期待,来到了那里。

摊主打开上面覆盖的蛇皮袋子,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

和我们同去的,还有来自周边卖蒜苔的乡邻。他们和父辈一样,差不多也是六七十岁。

这样的年纪,都是本该安享晚年的年龄,但事实却是那样的坚硬和冰冷。

按照摊主的要求,一把一把的放在磅秤上

上面显示了蒜苔的重量——50斤7两。

接着,再按照要求,一把一把的递给摊主妻子的手中

是啊,时光真的很残忍,昔日干活那么“生猛”的老人,再也找不到往日的光荣痕迹。

摊主的车上,已经收了大半车厢,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一样,完成了上述的操作。

路上,人来人往,交错着卖蒜苔的人群。

摊主开始算账了——33元。

摊主一张一张的把钱交在父亲的手中。

而这些,还不及儿子看动漫会展半张的门票钱。

父母,都是年近七旬的老人,这样的年龄,正是最需要有人关心照料体贴,最需要有人与父母说说心里话拉拉家常的时候。



其实,在乡间,还有很多像我奶奶的年纪,还在田间劳作的老人。

他们只要活着,就永远没有停歇。劳作,是他们一生无法卸脱的“事业”。


劳动节,愿所有在田间劳动的农民们,都能种下一棵种子,收获一份希望吧!

  • 用车感受
  • 人物展示
最后编辑于2019-05-05 16:37:15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 5
前往
/5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