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晴,江山(廿八都)—武夷山—沙县,行程约430 公里✔
伴着鸟鸣声,天刚亮便醒来了,推窗望去,在朦胧的晨雾中,成片金黄的稻田连着远处的青山,仿佛一轴多彩的画卷,远离城市的喧嚣,想来如能生活在这样的田园中,也蛮好的。
早饭后,再去体验了下古镇的清晨,游人都还没来,非常的宁静。然后去戴笠特工训练馆看了下,里面各种有趣的训练方法大开眼界,不过今天的路程很远,也没时间好好研究了,就赶紧告别廿八都,向着武夷山进发。
出古镇不多远,就进入福建境内了,过去武夷山大概160公里,路况非常好,迎着初升的朝阳,伴随暖暖的清风,还是先顺着95大道一直走。这边的路都是一边靠山、一边靠水,水很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让人心旷神怡,这时候我打开耳机,在音乐的陪伴下,大概12点多,顺利的到达了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武夷山。
有人不喜欢一个人骑车,因为会感觉孤独,我反倒很少有这种感觉,虽然景色再美也会疲劳,除了可以沉浸式的听音乐、感受风外,我还有一个秘密法宝,那就是背书玩,经典的文章如滕王阁序、岳阳楼记这种太简单的不说,一些比较长的,如道德经、金刚经等上五千字的经典,也都是我在骑车的时候背完的。
说起武夷山,大家肯定最熟悉的是茶叶了,这次到了才发现,这里的景色也是非常的不错。刚开始不知道去哪,只能骑着车随便转,因为整个山全都是景区,非常大。需要说的是,武夷山所有的景点是不收钱的,只收那个中转车的钱,转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武夷山好像有几棵非常珍贵的大红袍,据传每年茶叶炒到几十万一斤,虽说我非常清楚,这几棵树看了肯定失望,但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还是决定去看一下。
从大红袍景区门口,到看到这几颗珍贵的树,大概要走小半个小时,我穿着骑行服、背着包、拿着头盔,还要爬山,直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这时候遇到一帮宁波的大哥,大老远也是过来看这个的,我们用王安石的那句名言安慰自己,“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希望辛苦不会白费。
半小时后,终于看到了这几颗珍贵的大红袍,总共有六棵树,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这也太其貌不扬了吧,我以为得跟迎客松那么大呢,原来只是像平时道路两边的那个普通的冬青那么点,如果不是那么大名气,我打赌任何人从旁边过,都不会多看它一眼。
从大红袍出来后,赶紧导航沙县过去,距离大概230公里,这时候已经下午两点半左右了,时间非常赶。 武夷山附近的路况非常好,好像叫旅游一号公路,有点像上次黄山那个世界遗产大道。
骑车到下午五点左右的时候,已经非常累了,这时候想着,能到就到,不能到就随便找个地方休息吧,总之是不能冒险赶路的,本着路口必减速、超车必确认的原则,尤其是超车,由于路上有很多大车,我反复的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脑子热,要确定百分百没问题,即使超成功,也就快几十秒,万一超不成功,可就快几十年,没必要。
路上遇到一个骑农用摩托车的工地大哥,头戴安全帽,脚踩人字拖,骑的非常快,逢车就超,闪转腾挪,我估计他一直是油门拧到底跑的,不知道是有什么急事,还是对自己技术非常自信,让我不禁感慨,这是谁的部将,如此勇猛,要是放在当阳长坂,估计没赵子龙什么事事了……
下午六点左右,天已经要黑了,这时候离沙县还有五十几公里,昨天才说要尽量避免走夜路,尤其是山路,今天又不得不走了,世事多有不得已而为之之时,好在一路小心翼翼,于七点半左右,安全到达沙县。
今天总行程超过400公里,加上还爬了一小时山,有点超负荷了。复盘发现,最大的问题还是定的目标有问题,这两天都是把目的地定在300公里左右,这样中间耽误点时间,或者遇到临时想去的拐一下,就太紧了,以后要多留余量✔
回复主楼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