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一汽丰田RAV4荣放杯】守望独库路、寻访***沟
1 160 发布于 2016-09-30 02:34:52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辽阔北国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守望独库路  寻访***沟
 ---2016古尔邦、中秋节环中天山自驾行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还没有走过大名鼎鼎的“独库公路”,都不好意思给内地的朋友介绍新疆的自驾线路。
上班族的出游梦想,总好比旋转着手边的地球仪,虽近在咫尺,却远隔千里。
今年新疆的“古尔邦节”和“中秋节”珠联璧合,前后串联,连续放假七天。
机会来了!去年就想尝试的环中天山自驾游,更待何时。
不过,对于一个买车才一年半,驾驶里程不足一万五千的新手来说,这条总计一千一百公里的线路,有八百公里是山路。
心里的忐忑,真实可见。


这条线路,全程环绕天山中部,不走回头路。
不算北疆250公里平坦路,其余路程全部翻山、越岭,爬坡、钻沟。
在1100公里的路程中,直接穿过的南北疆城镇,最大的也就算独山子和巴仑台了。



之所以很想走这条线,
一是在“独库公路”,观赏绮丽风光与积累山地驾驶经验兼得。
二是***沟近五十年来的兴衰变迁,它背后的故事,就像被章鱼的触手环绕,让我逃脱不掉。


“不住店、不吃馆子”,风餐露宿。
独库... ***沟... 车友们的形容... 自己脑海里想象... 到底和真实情况相差多少?


金秋九月,乌鲁木齐空气通透。这时候出游,真正叫透透气。

大假走G30连霍高速,就得赶早。不然...如果...当然最好不堵!

车少、路好,都想快快跑。限速牌立在路边,更要立在心里。

区间测速?咱按限速跑,自然无视。



经过石河子服务区短暂休息,现在进入“独库公路”起点:独山子。

早听说独山子的安检站严格,排队且堵得时间长。不过,遇上大假,安检们也会看情况应变,这次就摇下车窗看看,后备箱都没有开。

加满油,上午12点,即将进入的“独库公路”,就始于这个横杆。

抛开杂念,抛开束缚!天之高、地之广,自然显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车车。



独库公路的天山北坡段,山上植被相对稀疏,颜色也显褐黄。

路况好,远不是我想象的,一边是断崖一边是深谷,错车都难的窄道。

路标提示:弯弯绕开始了!



在第一处比较开阔的观景点驻足,我和好友的精神头十足。

这是一起结伴出游的团体照。


在一个低谷,远远看见独库公路的第一个标志性景点:“守护天山路”

“守护天山路”剑碑,猛然给过客提醒,这是一条血肉之躯筑就的路!



我的虎子静静地停在一边。


过了纪念碑,更险峻的路还在后面。

河谷对面的山体,不同质感的地形,展示出鬼斧神工的一面。

“老虎口”是独库公路的咽喉段之一,雨雪落石,常会让人心惊肉跳。但今天却风平浪静,不知不觉驶过。


即将进入第一个半敞式廊道。

这是一个有漂亮线条和色块的防护廊

独库爬坡路段,我的瑞虎3排量小,负重多,经常二档3000转行驶。

对于重装骑行者来说,更需体力和毅力。

离乔尔玛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找个有水的地方歇歇。


烈日当头,在高海拔的群山中,也还有小溪潺潺的避暑景观。





途径乌兰萨德克道班,独库公路一个规模较大的道班。




下午两点多,随着海拔的升高,独库公路的雄奇、壮美一面,逐渐显现出来。山体的色差,白云遮挡太阳的阴影,让人倍感壮阔。


正午阳光下,这是今天最出彩的一张独库照片。





我们一位广东回来的朋友,已被深深地吸引了。


这是一处巨大的流沙瀑布景,在我们站的山谷对面。


团体照。

在我为第一次观赏独库风景而兴奋时,这位老兄,却悠闲地端起了牛角杯,割起了风干肉。一询问,原来此人在塔什库尔干高原上班,典型的钻山狼。独库公路对他来说,小菜一碟,冷眼看我们大惊小怪。

蒙古人的喝法,哈萨克人的吃法。不过,他俩今天都不开车。

稍作休整,继续仰望高山。


在第二处停留点,大山的伟岸,让怀抱里的独库路,蜿蜒如纤长小蛇。


这个美女是我悄悄拍的。高处玩微信,胜似闲庭信步。

“天瀑”景点边的公路桥,前面有停车区,仍有许多车友把车停在路上,还有人把车停在桥上。




继续拾级而上,开始遇见水患灾害较多的路段。山底是晴空万里,到这儿,已开始云遮雾绕了。


车从这边山腰转到对面山底。




站在哈希勒根达坂,视野的开阔,让你不得不胸襟坦荡。真还是第一次上到海拔三千多米,开车风从耳边过,时间长了,有点晕,耳膜还是嗡嗡响。



哈希勒根达坂。

九月是新疆干燥季开始,雨水还没有最热的七、八月多。达坂上的冰川,已消融的所剩不多,踩上去像是踩在绸绒上的感觉。

再一次偷拍美女,其他人忙着穿厚衣服,她却仍在闲庭信步。

独库北段的最高端,有眼光的生意人,不会错过交流的机会。

四川老乡的砖块蜂蜜,竟也背到了哈希勒根。


一会儿的功夫,哈希勒根达坂风云骤起,雨点开始下落。



哈希勒根隧道,天山南北的时空隧道。

翻过哈希勒根达坂,乌云又渐消散。下山的感觉就是换挡、踩刹车。



跑马66的山啊,一朵66的云呀。


山南边的景致,与独山子那边大有不同。山青、草绿、水蓝。





这会儿有点左边悬崖,右边高山的感觉。



下午五点多到乔尔玛,前面一辆大车在收费站路口坏了,造成拥堵。

正在修建的服务区。不过,收费站自然是最主要的配套设施,收钱是正道。

本来规规矩矩的让行车道,被贪图便宜的加塞车占满,导致长时间堵车,后来这溜子车又原路倒回,才双向交错通行。


乔尔玛到了!

这是独库公路险峻之后的一弯泊岛。
1974--1984十年间,天山通途筑路的将士,有168位忠魂,也永久地歇息在了这里。
冬天大雪漫胸,夏天紫阳灼肤。英烈们的豪气,生生不息地,护佑着这条美丽的天路!

而在乔尔玛烈士身旁,
有一位忠厚、朴实的汉子,一帚扫、一抹抚,为牺牲的战友守墓三十载。
铭记奉献,传承精神。陈俊贵的诚心感动中国!


乔尔玛烈士陵园停车场。翻过独库公路最险段,这里既是放松、休整的地方,也是凭吊烈士,振奋精神的好去处。

白色烈士纪念碑下,一位父亲,带着女儿给英雄鞠躬。

蒙古族五彩哈达,献给筑路的英灵。

纪念碑背面,镌刻着牺牲烈士的名字。

车友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烈士的敬意。


纪念碑后面的山坡上,筑路烈士静静地长眠在天山脚下。


副班长罗强的墓前,一束朴实的太阳花。

这棵不知名的植物,也好似在为英雄默哀。

院内的烈士纪念馆,详细展现了当时独库公路的奋斗历程。





图片已删除

陈俊贵在给年轻的战友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过了乔尔玛,路程主要以下坡为主。
玉希莫勒盖隧道,因病害封闭维修。独库路沿旁边几公里的简易土,路盘山而上,最终返回柏油路。





绕过玉希莫勒盖隧道的土路,颠簸、尘土大。


从这里看去,车子有驶入云天的感觉。


傍晚时分,在与国道218线交会后,左拐沿218行驶30公里,至巩乃斯班禅沟。

晚上进班禅沟,工作人员已下班,免票直接开车到路尽头,河边宿营。



第一天旅程结束。

小结走独库的感受:路况真不错(除了绕玉希莫勒盖隧道的一段土路),道路临崖边,都有厚实的水泥矮墙挡着。虽然迴转很多,但并没有让人心惊的感觉。不论大小排量的车,都可以顺利走过。


清晨的巩乃斯班禅沟,清雾漫罩。草坡的褐黄,散发出金秋的淳厚。





厚重的彩云慢慢褪去,新一天的太阳即将升起。



我们宿营的河边。

团体合影。收拾好东西后,我们有一辆车直奔巴音布鲁克。其余的参观班禅沟景点。



景点在我们宿营地往里走十分钟的路,游客栈道很方便。








班禅圣树。上面的哈达,都是比力气,看谁抛的高挂上去的。




蒙古族吉祥刻石。


这个河滩已干涸,卵石铺的密实,看看能不能见到好看的石头。





游览后,驶出班禅沟,继续沿218国道向东,往巴仑台去。

218国道有一段,从巩乃斯河谷爬出来的路,由于路边靠近山崖的一侧,没有护墩,路边的标志线也模糊,所以驾车速度不能快,以防掉下山去。



抖纱巾的女人们。

出了巩乃斯河谷,一望无际的高海拔平原展开。这次走218国道,几处新修的路面都完工了,我们恰巧赶上,车少、路好,心情自然爽!



在过查干诺儿达坂的时候,一阵骤雨袭来,路边有时可以看到灵巧的狐狸。



巴伦台到了。安检很严,人下车,排队到安检站刷身份证。


到巴伦台镇买了些菜,晚上做饭用。

从这座桥过去,就是翻过一号冰川,经后峡到乌鲁木齐的216国道,也是经乌拉斯台,拐向***沟的必经之路。

来之前,看过车友帖子,从巴伦台到乌拉斯台这40公里的烂路,毁胎又难走。实际来了后,开始感觉还不错,没有扎胎的利石。但不停歇地走一个多小时,尘土巨大,车里憋闷,还不能休息,真有些崩溃。


有的地方车道很窄,前面有大车,对面有来车,还得躲深坑。

与旁边山谷伴行的老南疆铁路,不时与我们交会。我希望看到的南疆铁路***沟线,就在前方。

乌拉斯台到了。直走通向乌鲁木齐,右拐去***沟。不过直走的路前十多天,因塌方而封闭。

一号冰川既是乌鲁木齐城市的水源地,也是***沟河的源头。

乌拉斯台路边的平房,基本是为过往大车维修、加水服务的。

40公里烂路下来,虎3一屁股厚土。

下午五点多,乌拉斯台南面的草原,洒满金色,风大清凉。


三辆车聚齐后,简单吃了今天的午饭。开始进入301省道,翻越海拔三千多米的奎先达坂,驶向***沟。
不得不说,301省道是开车兜风的最好公路,路况非常好(奎先达坂有部分冻土开裂段)。车少、人少、蜀黍少。并且高山、草原、山谷,风景多样。

奎先达坂最高处。

团体合影。

奎先达坂最美的时刻。






翻过奎先达坂,就开始了一段从这儿到鱼儿沟,近一百公里的下降山谷。***沟这一趟驾车的感觉就是:走向地心!除了往下,还是往下。

往下。

往下。

继续往下。


一路就没有看到几辆对向来车,南疆铁路的车站开始出现。

傍晚,在***沟乡路旁的***沟河畔扎营。


第二天行程结束。
这一天行驶里程不长,但跨越了两条国道,一条省道,一条铁道,沿途风光各异。
***沟,也被称作“四季沟”,从鱼儿沟到奎先达坂,一天可以经历四季。
***沟,更是一条神秘的沟,从兵工厂到南疆铁路,从人声喧闹到荒凉废弃,五十年可以知世间春秋。
不说了,先洗洗睡了,看明天能见到什么。


说起***沟,它的历史真还不短,古代就是吐鲁番通向伊犁地区的重要通道。
鱼儿沟口的燧烽,是唐代后,各路势力占据丝路“天山道”的标志建筑。

但让最我关注的,却是近五十年来,***沟这个共和国西部边陲深沟,神秘而又匆匆的变迁。
我个人对***沟的四部分故事感兴趣:
一、兵工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一度紧张到苏联要向我们投掷核武器,中国的三线建设就开始于此。新疆塔城铁列克提事件后,为防苏联从新疆进攻中国,国家紧急在(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下)新疆***沟,建起了五座兵工厂。八十年代后,兵工厂走过了一条艰难的军转民之路,最终支离破散地迁出了***沟。
二、修筑南疆铁路。时间恰恰与修筑独库公路完全重合,都是从1974年至1984年。来自全国各地的铁道兵将士,五万多人,奋战十年,修通了包括***沟这段最险峻路段,吐鲁番至库尔勒的南疆铁路。共牺牲268人,比独库公路牺牲的168人整整多出100人。这一悲壮事迹,并不为新疆多数人知道,反而随着***沟的寂静,渐渐远去。
三、***沟段铁路人。1984年,铁路交付地方营运。南疆线鱼儿沟至巴伦台段,有一批批有志青年,坚守山沟、奉献青春,直至2015年南疆铁路一线停运。这其中,我老婆的大姐一家,就在鱼儿沟铁路线工作了十几年。
四、***沟的洪水。***沟极富传奇的兴衰背后,洪水是最重的那棵稻草。从1987年开始,***沟的洪水开始肆虐,尤其在1996年、2001年,百年不遇的洪水,彻底冲垮了***沟的希望。兵工厂的人说:骆驼大的石头都冲下来了。铁路人说:钢轨都被冲成麻花了。





由于第三天的路程不长,早早吃完饭,作为第一次来到***沟的我,开始好奇地打量起***沟的周遭。

太阳还没有出来。

301省道,真是一条休闲之路,轻松站在路中间照相,不用担心有车辆来往。

在我们露营的对面,这座有特色的房子吸引了我。屋檐牌额中的凸出五角星,显示出它特有的建筑年代。五星左边是“商店”二字,右边是什么字,怎么也认不出来。


宿营地边上,就是***沟河,岸边的锲形大石头,说明被冲刷出来不久。

慢速曝光,河水纯净、透亮,显出柔美、可亲的一面。与狂暴不羁,摧城拔寨的怒潮,挨不到一起。


***沟河,曾经哺育、滋润了***沟数万人的河流。从来没有停止向着太阳的脚步。



河水纯净、甘冽,直接喝,身体更健康。

在***沟两岸,种了一些矮杆农作物,不知是不是燕麦?

新修的301省道,静静地卧在***沟河畔,迎接曙光。


与现在喷涂的路碑不同,这种凹陷刻字的路碑,应该是水毁前老路的界碑。

启程继续前行,两眼紧盯沟两边,寻觅兵工厂遗迹和南疆线站台。

国光站是南疆铁路***沟线上,较有名气的小站。看论坛里也有在国光站工作过的车友。

顺这条路开车可以直接到站台。

车站房屋远看,看不出破败的迹象,蓝天下的白墙,甚至还很有生气。但我们进去后,却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

杂草已钻出小道,门窗被卸,电线被拔。

职工宿舍的弃物,多以扑克、酒瓶、饮料瓶为多。






我们看到了贴在墙上的:国光站月度推标计划。时间停留在2015年1月。

甚至还有同事结婚的请帖。

卫星接收天线,曾给站里寂寞的朋友带来欢笑。

磁卡电话机,曾给远方的亲人带去平安的问候。

铁路曾是小时候,引导我幻想远行的桥梁。火车头驶过时,那地动山摇的震撼,一直让小小少年的我铭记。



成年后,这次当我不用买票就可以进站时,那儿时的记忆,现已变成一段锈蚀的铁轨,和斑驳的站牌了。

从国光站看下面的***沟。



出了国光站,前走不远,便是一片兵工厂旧址。

***沟五座兵工厂,按我们从奎先达坂,到鱼儿沟方向的排列顺序,应该是:曙光厂、燎原厂、星火厂、胜利厂、东风厂。眼前这座兵工厂旧址,因周围见不到一个人,我猜想大概是燎原厂。




***沟河的巨大威力,以及后面十多年的拆迁,已经使这里荡为平地。现在此处好像是砂厂堆积处。


我在工厂工作过二十年,地下这种管线我也没有见过。

洪水搬来的巨石。

从这里依然能看到当年洪水的威力,水流裹挟着砂石,还有建筑物的横梁,在这里被泄了劲,被小树挡住。

三指粗的钢筋生生被折弯。

我们还看到一面围墙,被一块巨石砸中,墙体中间砸出一个豁口。下图是在网上看到的当时发洪水的情况。



当年挑灯加班,生产火箭筒的火热情景,已很难与眼前的荒芜联系在一起。***沟五大兵工厂址的情况,基本与此相同。
出了燎原厂旧址,我们到了铁路线星源站。

从公路入口到星源站小道,路窄石头多,两驱车上不去。


星源站院落。

本来以为星源站也是空无一人,但阵阵狗叫声从一个院子传来。原来,南疆一线的供电仍在继续,星源站的这个院子就是供电段的值班处。

院里这位女职工的老公和另一个同事出去了,她留在家里干活。

小站好久不来人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也给了她惊喜,她热情地给我们讲解沟里的兵工厂情况。


星源站对面的谷底,应该是星火厂吧。

星源站月台。




出了星源站,继续东走。在***沟乡夏尔沟村,我们又来到了胜利厂旧址。

夏尔沟村现在有一个矿点,最新的建筑上,醒目的中国梦。

在一处旧房前,我遇到一位蒙古族大姐,她是2001年洪水后,从***沟乡搬来的。她给我们介绍了胜利厂旧址情况。

在她住的院子右边,是原来胜利厂的干部宿舍楼。

楼里是我熟悉的,八十年代典型的住户风格。

原胜利厂卫生所。

学校。



黑板上写着:如果幸福需要牺牲的话,那首先是自己。




与时俱进,这个语录牌被最新写上了“商店”。

胜利厂旧址比较大,我们没有仔细寻访更多的地方。待来年时间充裕,再回来看看。

现在的夏尔沟村民委员会。

胜利厂周围,南疆铁路一线的铁路桥不少,有的还是旋转钻洞的迂回线路。


胜利厂往东,是五座兵工厂里最大的东风厂,但现在已被新修的***沟水库淹没。而新修的S301道,也绕开东风厂山沟,爬坡直接到了鱼儿沟。

近一百公里长的下坡路,在此终于往上走。左侧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新修的***沟水库。

鱼儿沟,以前叫过石烽镇,叫过南山矿区,现在叫阿乐惠镇,属吐鲁番托克逊。


鱼儿沟口。

这是鱼儿沟口著名的古代燧烽。一千多年来,它目睹了***沟的起起落落、兴兴衰衰。无论高潮还是低谷,它都静静地不动声色!



烽火台旁的镇政府。

烽火台左侧五百米,这条路的尽头,就是多数地图找不到,但却大名鼎鼎的鱼儿沟火车站。


鱼儿沟车站旁的老建筑,以前大概是邮局。




三十年前开始,我老婆的大姐一家,在这儿工作了近二十年。她大姐就在她现在站的,台阶上的房子里做售票员工作。三十年前我老婆来住过一段时间,并经常从烽火台附近的家里,提着饭盒来给姐姐送饭。这次我走***沟,也是要寻找她大姐一家青春的回忆。




鱼儿沟站,现在作为南疆铁路一线经过的最后一站,仍在运营。南疆铁路二线,经鱼儿沟后就拐出***沟了。

现在鱼儿沟站已不办理客运业务,只供铁路职工通勤出入。

安检很严,叉腰的小伙是鱼儿沟站站长,看到我拍照,警觉很高。


由于安检很严,根本到不了站台,我饶了个大圈,在左边的上下班小门栏杆缝里,才看到站台情况。这时恰巧有一列重庆北开往阿克苏的客车驶过。


列车在鱼儿沟站没有停留,一溜烟开走了。

小门下面的军供站,也已废弃。我想大概是***沟军工企业红火的年代里,专门设置的吧。

与奎先达坂比,这里气温要高出二十多度。老婆惆怅的身影,依旧徘徊在小站前面。


鱼儿沟现代建筑不少,人流量也不像大家描述的那样,一到下午三点后,街上就没人了。

到鱼儿沟站为止,这次寻访南疆铁路线的活动,暂告一段落。由于时间不足,加之没有亲历者指引,这次寻访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探访到南疆铁路铁道兵牺牲烈士陵园,据说有大大小小八处。我在网上看了不少资料,铁道兵***沟烈士陵园,有不少经风吹雨打,显得荒芜。但无论怎样,在南疆铁路中牺牲的268位烈士,在我心里永远是丰碑!
向在***沟奋战过的:兵工厂职工、铁道兵将士、以及铁路线职工致敬!


下午三点半,离开鱼儿沟,沿S103道返回乌鲁木齐。

S103道,鱼儿沟至艾维尔沟段路况很好。艾维尔沟至南山托里乡,除部分线路为石子路外,其余都还不错。
只是这条道,重型卡车很多,上下会车,跟车、超车时要多注意。

鱼儿沟至艾维尔沟段。

过了艾维尔沟段,道路标线就看不清了。

途遇托克逊黑羊。


大车很多。



雨中到达托里乡。


团体合影。

到乌鲁木齐市内,已近晚霞初上。


最后编辑于2017-04-23 19:20:35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8
前往
/8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