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雪景应把相机设置为在自动曝光值的基础上加大1到2档光圈,这样雪景就显得通透了,不再是阴天的感觉了。
极至的美。。。。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漂亮的雪景。。老大哥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雾淞。。。
谢谢老大哥分享这么美妙的景色。
午饭后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后,孩子提出想让我陪他到后边去滑滑雪,本人慨然允诺。原来,孩子在我中午休息之际,已与上午那刚认识的小朋友滑过一阵雪了,很熟悉地形地物。
这不,小伙子在张姐家的后院的篱笆墙外,用雪铲在清理雪道,那劲头足啊。
旁边那个“肚皮朝天”的小登,就是孩子滑雪用的雪板。
雪道清理完后,小伙子开始试滑。
这种快乐是无法描述的,其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吃大餐。
摔跤依旧快乐。
陪孩子滑完雪后,回房无事,于是拿着相机胡乱拍了起来。张姐家的厨房被收拾得整洁利落。
(续)
树是沧桑的,但它的枝条是洁美的,我喜欢这种孤傲洁美的风格。
拍完雾淞返回张姐家,在其后院意犹未尽,拍了这么一张很随意的片片。雪,很厚;近处、远处的雾淞饱满之极。
到了张姐家的门口,我没进屋,而是径直走向张姐家北边的小路口,按了这么一张,这是通往渡口的小路。
物品放置有序。
这里的日落比较早,刚到下午4点,太阳就快落山了。在江边,本人拍下夕阳西下之美景。
这里的夕阳似乎与它的处的不太一样,每天都会变幻出一些“花样”来,比如眼前这夕阳,如烛光一般,光的形状有些像毛笔的笔头。这夕阳,让我想到了仁厚与宽容、柔情与温存,真是太美了。
路边的小景。到了这种时候,只要有树的地方,就有丰满的雾淞出现。
雾淞如此美,天气如此好,我觉得第2天就要离开这里了,怎么也要同这里的房东张姐来张合影留念。于是在我的邀请下,张姐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
张姐家门口小景。大马大静静地等待着主人的召唤。
把这夕阳放大,看得更真切些。当时是手持拍的,如果用三脚架,或许还可以把光晕的色彩层次展示出来呢!(以后再拍,不能偷懒,一定带上三脚架)
大姐夫妇和另外一位摄友,忘我地拍着夕阳美景。
这夕阳真是太漂亮、太美了。
张姐家生火取暖的劈柴。现在很多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恐怕对“劈柴”这个词都是陌生的。
这里的烟囱带盖,那盖上连了根绳子,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和关闭。
晚餐前,与房东张姐闲聊了一会,张姐好心是提醒我们来东北玩注意保暖,不要把手脚给坏了。我蛮不在乎地说,没什么事吧。后来张姐给我说了一个故事:去年有个团(摄影)来拍雾淞,也是北京的,他们的领队以前在东北当过兵,有些防冻知识,他们到了这以后,这个领队的左吩咐右嘱咐大家注意防冻,结果不成想,他自己倒把手给冻坏了。原来,他戴的手套是露手指头的那种,在拍照时,可能是太投入了,最后自己的手指头不听使唤了,他才意识到不对。有些防冻常识的他,让别人用雪使劲地撮那被冻僵的手指,后来觉得没事了,才回房间休息。不存想,第二天起床后,他的手指肿得如小馒头一样,太吓人了。出现在这种情况,拍照也没法再拍下去了,这个团就匆匆忙忙地走了。张姐说,先前她们不知冻伤的事,要是知道了,就不让他进屋住了。我问:这冰天雪地的,不住屋里,住哪?张姐说,让他到库房住一宿,库房没生火,气温低。
回北京后,当我把这故事讲给东北的朋友听时,朋友说,以前上海的下放知青在他们那,由于没有经验,有的知青就把耳朵给冻掉了。
我说,“有这么吓人吗?怎么会把耳朵冻掉呢?”
答:“你没在东北呆过,这个你可不知道。当耳朵被冻坏了后,一见暖,那肉就烂了。在东北,你只要见到没耳朵的,十有八九是冻的,十有八九是外地人。”
又是一篇精品,我收藏了。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