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狂人技术】史上最详细的CX-5用车全解析—你想要的都在这
1 552 发布于 2019-05-31 15:27:05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CX-5已经用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了,从最开始看重车辆的外观和操控性能而选择它到现在,对车辆的认知程度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马自达似乎从-5开始变得有点不像原来那么执拗了,开始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这点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车辆从使用层面上来讲有种傲视群雄的感觉。

最近一段时间实验工作告一段落,作为一个工科博士,总想做点和别人不一样而且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所以今天就结合我一年多的用车经验,详细讲解一下我对-5各功能的理解和使用技巧,以飨读者。

话不多说,开始正文。两兄弟镇楼(流水转向灯好看是好看,就是容易坏,之前刚换过左边,右边又完蛋,4s说一个月才能有配件,索性都拆了,要不一只眼太难看)

主角登场,先来一张霸气的正脸。

车辆外部及灯管配置


先从车辆外部的配置和灯光部分讲解一下。车头部分,LED日行灯,LED大灯,LED雾灯,造型犀利,光源先进。旗舰版配有大灯清洗装置,这个配置有点鸡肋,其实最开始是为北欧多雨雪的天气开发的,因为灯光经常被雨雪混合物糊到,亮度下降,在中国其实大部分地方用不太到,而且有时候你仅仅想刷一下前玻璃,结果机盖灯都被喷上了水,有水渍,反而不好。
前后一共8颗雷达,探测距离和灵敏度都可以,车内中控大屏也能显示不同位置雷达的探测区域,不错。

灯光部分配有自动大灯、自适应远光系统、大灯随动转向。大灯随动转向可不是大众那种开个雾灯就算照明辅助了,而是转向侧的灯实实在在的朝着转动方向转动,实际意义很强,尤其是山路条件下,非常好用。

车内的灯光拨杆,比较常规,一般情况下auto就没问题,下文还会讲怎样调节自动大灯的触发亮度。

自适应远光的功能在一开始用不习惯,在市区偶尔也会用到想要开大灯的时候,结果发现往外推一下拨杆没反应,这个带A的图标亮了,就是因为检测到前方有光源,auto模式下自动关闭远光。但是在山路,尤其是漆黑的二级路就很有意义了,错车的时候不用你来回调整近远光,系统会自动识别对象光源开闭远光灯,确实省了很多心,但是在城市中,这个模式下基本就相当于开不了远光。

想要在直接人为控制远光灯,那大灯就不能放在AUTO的模式,再往下拨两下,到正常的大灯开启模式,这样就可以随意控制远光了。

前挡风上方有很多传感器,供给自动大灯,雨量传感,前方障碍物检测等等,是整个高科技部件发挥作用的核心部分,看起来很有科技感。

水晶质感车标,其实是米波雷达,用于ACC自适应巡航,个人觉得这样的样式比较好看,比其他车辆保险杠下方的塑料模块强,但是要注意保护,不小心伤到了可不是换个标志那么简单。

前叶子板2.5和四驱的身份铭牌,有点档次。

全车只有前两个车门支持无钥匙进入,而且是塑胶质感的按键式开启,有点落后,希望以后4个车门都可以而且是触摸式的,档次就更高了。

后视镜的LED转向灯,不带流水效果,但是后期可以改。

后视镜集成了盲点监测图标,原理应该是通过车后雷达探测到物体靠近,然后发出提示,并且在打转向的条件下还会有声音警报。

LED尾灯,不怒自威的感觉,造型犀利。

刹车灯也是LED光源,只不过是单独的光珠,好在点亮效果不错。

前转向以及后转向灯都是卤素光源质感,里面的光源是否为LED还需要考证。


后牌照上方的倒车影像探头,虽然是凸起了一个部分,但是造型还算精致,但是下雨雪天气可能会污染表面导致看不清,以后也可以考虑像大众一样做一个隐藏式的,挂倒挡自动弹出那种。

电尾门,不是什么新鲜功能,支持高度记忆,只要固定在一个高度然后按3秒左右就能记忆。

19寸的双色轮圈,造型运动,尺寸也足够大。轮胎用的普利司通绿歌伴,节油耐磨,但是我感觉静音性能一般,后期考虑换米胖子的。

中控台及车内功能使用


来到车内,说说车内一些按键和功能的使用。

先说说仪表部分,除了中间和左边的机械仪表,右边的仪表为一块液晶屏,显示效果不错。

驻车状态会显示车门及尾门的状态。如果车身有报警内容,这种情况下全篇都是报警内容,否则的话油量是一直显示的。

行车状态下有4个界面,上方的瞬时油耗一直有,还会有一个小蓝点表示你现在的平均油耗,开起来能看见什么情况下小于平均油耗,什么情况下大于,有点意思。第一个就是旅程A界面,包括平均油耗。

按方向盘上的INFO按键可以切换不同画面,这是旅程B界面,包括这个里程内的平均油耗。

第三个界面就是ACC自适应巡航界面,这个下文细讲。

第四个就是水温还有续航里程界面。

方向盘右侧功能区是ACC自适应巡航控制区。

雷达是默认开启的,不断地检测前车,并且字抬头显示上有显示,表示你可以激活了,这会后就可以先按mode按键,然后按set按键激活并设置速度,车辆距离的设置可以在小汽车那个图标中控制。

说一下抬头显示,由于抬头显示的基础是一块隐藏在中控台中的液晶显示屏幕,所以显示的内容很丰富,能显示车速,导航,并线辅助的信息,其中导航需要原车导航或者百度carlife,说实话这俩都没用过,我用的苹果手机,百度导航。还有就是能显示自适应巡航信息,甚至自动刹车的情况下会有刹车的红色警示图标在抬头显示出现,我就激活过两次,并且伴随警报声。所以抬头显示还是很好用的,用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高度依赖。

如果太近了,就会在车辆下有黄色标识,一搬这种情况我不会激活。

仪表盘的液晶显示器也能显示ACC巡航状态,但是个人感觉不如抬头显示直观。ACC在没有前车的情况下也可以开启,这个时候就是定速巡航的模式前进,设置的速度就是最大速度。如果有车辆并入,系统会自动跟着前车前进,很智能。这个功能还是在高速路使用比较安全,城市道路要小心,而且高速车流量大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毕竟国内来回并线很常见,谨防发生危险。

方向盘左边功能区是电话、语音识别、多媒体控制区域。目前语音识别只用来拨打电话,别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合资在语音系统做的确实不如国产车好,这就是不争的事实。

雨刷拨杆还是比较常规的,亮点就是自动雨刷加雨量传感,我一般打到AUTO就没问题了,下雨基本不用再动。说到这个想起来-5还有前挡风加热的功能,但是据说只有在雨刷条附近的部分会加热,目的就是下雪天雨刷不会冻住,但是目前这个功能还没试过,因为车子在地库放着。

方向盘左下方就是功能控制区。
电尾也可以在车内开启,但是要驻车,并且把车锁打开。TCS一般就不用管了,安全的保证。
中间OFF那个就是车道偏离预警,这个在市区可以关闭,因为有时候速度上了60左右并线会报警,高速还是留着,确实有提醒作用。
自动启停一般不关,因为很好用,后面细讲。
P这个按键是激活雷达用的,一般在检测到有物体很近,前后雷达会自动激活并提醒,但是如果不放心可以手动把这个打开。另外缺少的按键我猜测应该是全景影像还有方向盘加热(参考我的-8的,-5的方向盘加热放在座椅加热旁边了,全景影像缺席。)

再往下就是加油口和机盖的打开按键。

方向盘是手动调节,拨动下方的拨杆调节,虽然不如电动调节方便,但是据说电动调节的电机咋碰撞中可能对驾驶员二次伤害,所以为了安全,这样的配置反而好点。

前排座椅电动调节,主驾还有座椅记忆,调整方法是调好了位置按任意数字键,之后长按set,下次按相应的数字键就回到你设定的位置了,只能支持两组记忆。

风琴踏板,带有kickdown的功能,性能的体现,而且在-5上kickdown一下真的能最多降4挡,很有意思。

来到中控区域,造型算得上年轻简洁,悬浮的屏幕也有科技感。CD机现在基本用不上了。

中间的空调出风口造型不错,镀铬装饰恰到好处,但是不能调节风量,这个算是缺点。

两侧的空调出风口可以调节风量。

前排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北方车主的福音,而且方向盘加热速度挺快,只是加热区域只有9点和3点位置处附近,要是全盘加热就更好了。这里还有安全带提醒标志,我觉得是马自达特有,不仅要从声音提醒乘客,还要让乘客看见,提高安全意识。

双区自动空调,整体来说就是很简单,很容易上手的布局,后风挡和后视镜都能加热。车内循环和车外循环两个按键也算是马自达的特色了。右侧DUAL开启的时候双区功能激活,能设置两个温度。

关闭DUAL,空调温度就统一了。个人觉得双区或者三区这个概念没啥意义,我也搞过热传质,就车内这么大点的地方,理论上不会有太大区别。但是聊胜于无吧。

档把短小精悍,挂挡的手感也很棒,后方有多媒体控制区还有电子手刹和自动驻车。

多媒体控制区基本向BBA靠近,操作很方便,旋钮的手感也很好,尤其行车过程中能够顺利实现盲操,很方便,长按VOL就可以关闭屏幕。

马自达原有的自动启停逻辑的基础是靠刹车和车速综合判断是否启停,所以说你要想熄火,深踩刹车,如果前面走走停停,你就浅踩,自动驻车的加入基本上就完全解放换挡这个过程,在你需要等一个红灯,或者前面堵车严重情况下,深踩刹车、熄火、松开刹车,不用挂N档,不用任何操作,车子就稳稳得停下,想走得时候点下油门就行,完全解放双手。唯一不足就是自动驻车需要上车按键启动,不是默认启动的,要是默认启动就好了。

Bose的音响,低音感觉很好,高音也可以的,但是人声还原做的不是很细致,在这个级别绝对数一数二的音质了,加上全车优化的隔音,音质绝对很棒。

四门一键升降,门板上接触到的地方都是真皮,长途行车腿靠着的地方都是软的,好评。

中央扶手箱有两个USB插口,还有SD\AUX插口,以及一个12V的电源,而且预留个数据线的凹槽,功能性很强,也很人性化。

来到后排,功能区主要集中在后排扶手处,后排座椅加热都配上了,虽然是选装,但是适用性确实很强,这个钱花的值。

打开后排扶手盖子,还有两个USB电源,虽然满足后排充电,但是前提是必须能把中央扶手放下,坐3个人的时候就麻烦了,所有这个位置有点尴尬。

后排出风口,风量可以调节,中规中矩的配置,但是要能吧USB或者加热按键放在这个区域,就像-8一样,那就完美了。

储物空间展示


-5的储物空间不是很多,但是都挺大,前排门板上放3瓶水都没有问题。

中控下方,方各种票据、手机等等都不在话下,空间很大,以后再来一块无线充电区域就更好了。

杯架区域,虽然放水杯没问题,但是如果水杯太高,手搭在扶手上之后操作档把附近的区域就比较困难。

后排门板上放两瓶水也没问题。

多媒体,安全系统及车辆系统设置


最后就说说车辆的各项设置。主屏幕有应用程序、娱乐、通讯、导航、设置五个部分组成

先说通讯这个,内容很清晰。

联系人基本和手机操作相同,很快能找到想拨打的电话。但是我基本用方向盘上的电话按键就可以激活通讯界面,然后配合档把后的旋钮操作。

再看应用程序,内容也比较多。

燃油经济性进去之后就会显示本次及历史驾驶油耗,包括你本次任意时段内的油耗都有,很清晰。

下一界面就是i-ELOOP的界面,可以简单理解为之动能回收,车辆滑行或者刹车会给车辆充能,加速或者停车时候放电,对油耗有帮助,毕竟充的电量不需要汽油燃烧转化为电能。

接下来就是自动启停到底省多少油的界面,还用小树来做标识,清晰易读,个人感觉自动启停都能触发的话,百公里省一个油没问题。

保养界面的内容其实很简单,起到计时器的作用,到达一定时间会提醒你保养。

到达娱乐界面,里面的音乐来源很多,但是新浪微博这些的都需要链接wifi,要不然无法实现,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链接WIFI,蓝牙和carplay就够了。


音乐界面也比较简洁,能实现单曲循环,上一曲下一曲等功能,可以通过导航旋钮或者多功能方向盘实现。

carplay在-5上其实挺让我恼火的,原因就是很多情况下会出现连接失败没法使用的情况。还有就是这个中控屏幕行车之后无法触屏,只能用导航旋钮选择需要的功能,这个让操作有点不方便,流畅速度还可以。

导航都从来没启用过,按我的理解车载导航基本可以成为历史了,现在大家都用手机,绝对够用。

最后就是整车的设置,你想要的设置在里面都能找到。第一部分就是抬头显示的设置,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对抬头显示的位置等进行调节,亮度推荐自动。

第二项就是屏幕亮度,自动就OK了。

第三项安全设置就很有说法了,有些安全设置灵敏程度确实会影响驾驶感受。

第一个就是车距认知系统,你可以设置距离前车远近来触发警报,太远了有点神经质,太近了又怕起不到提醒的作用,中间就好了。

自动刹车系统,探测前方障碍物并刹车。其实和刚才的一样,太远太近了都感觉不是很好,中间距离就行,报警声音大一点,有好处。

盲点监测系统,音量高点就行,默认开启即可。

车辆偏离预警系统,这个只起到提醒的作用,并不会强行摆正方向,所以警告次数也设置中等就行,声音也不用太大,毕竟很多情况驾驶员还是有自己的预判的。

音响部分的设定,之前说过了,我比较喜欢低音,上图的调节方法比较适合我。

时间设置,个人喜好决定。

车辆设置里面也有很多东西,感应雨刷因为很好用,开启。

车门锁的设置就看个人喜好了,根据自己对安全程度的判断设置,以上是我哦个人喜欢的设置,尤其离车车锁,真的会避免忘记锁车门。

转向灯,轻轻拨动转向杆转向亮3次,并道时候很方便,开启就好了。

照明里面有点东西,自适应远光自适应前照系统我都打开了,还是很好用的。通常情况下,车辆以远光灯照射下行驶,而当识别?感应到对向车前大灯和前车尾灯或者其他光源时,就会自动切换至近光灯。在光线明亮的市区和以30Km/h以下低速度行驶等不需要远光灯照射的行驶环境下,也会自动切换至近光灯。

亮灯提示音就是熄火未关灯时提示的,在使用AUTO模式基本不用考虑。回家灯和解锁时大灯开启可以启动,不用另外设置。里面的自动大灯开启需要注意,一共可以进行五档调节,如果视力不好,就选取亮,视力好的话就选取暗,我觉得中等就可以,开启时间正好。

设备里面主要有蓝牙和网络,网络管理就是连接无线网络,我一般是用不到。

蓝牙用的比较多,一般好像能添加6个设备,多余的话就得删除。而且只有车速很低的条件下才能连接,车速稍微上来点就不能连接,厂家宣称为了安全考虑,但是我觉得行车过程副驾操作也未尝不可。

系统这一块基本不需要懂,除非你是外国友人,需要设置语言

-5的帅照






密密麻麻码了这么多字,手都酸了。其实马自达从全新-5开始,从原来的执拗的运动,已经做出了很多改善,从我们对配置和储物空间来看,-5都是那种很人性化,很好用的水平,绝对满足日常所需的一切,没有华而不实的配置,而且在很多方面是下了外观看不出来的功夫的,包括之前被人诟病的隔音效果上,采用了双层玻璃、升级全车隔音层等手段,已经让整车的NVH上升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乘坐舒适再也不像原来硬邦邦,而是韧性十足的那种,我认为产品力真的很不错了。

希望这帖子写的有意义,能对已经买车的还有潜在车主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大家还希望有啥了解的内容,给我评论就好


  • 装饰改装
最后编辑于2019-08-15 11:40:29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28
前往
/28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