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7月落地,至今快五年时间,行驶12.7万公里。累计换过4次轮胎,每次感受均大不相同。
第一次:原厂轮胎行驶两万公里,总感觉车辆避震较硬,带来操控感和驾驶信心的同时,对于细碎颠簸过滤不到位,无法更换悬挂,只能从轮胎上想办法。经过网上搜寻对比,最终选择以舒适、减震为卖点的马牌CC6,更换后有一定效果,细碎震动有所改善,但也能明显感觉轮胎较软,高速大幅变向时,侧倾有所增加,轮胎支撑力度不够,508的运动驾控变得不再纯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还是选择舒适,毕竟买菜车,激烈驾驶的时候还是比较少。
第二次:后轮块状偏磨,导致时速区间在30-50区间内,嗡嗡声明显,刚开始以为是后轮轴承的异响,毕竟408出现过类似毛病,经过轮胎店诊断是轮胎问题,没办法又把行驶两万公里退役的原厂御乘再次推到了一线,继续服役。偏磨轮胎丢弃。轮胎更换完以后异响消失。后续开启了漫长的四轮定位,矫正数据,解决偏磨之路。先后做过三次四轮定位,在沈阳大的轮胎店都做过,都不是太专业,只是把能调整的螺丝调整了一下,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第三次:不出意外,行驶两万公里后,后轮再次出现偏磨,鉴于对马牌CC6的良好表现,决定再次更换,京东采购发现马牌已出最新款CC6升级版CC7,轮胎花纹等都有升级。将前面服役三万公里的CC6换到后轮,前轮使用刚买的CC7,偶然在台安小县城碰俊宁专业四轮定位,对后悬架进行了火烤+液压拉力矫正,终于解决了后悬挂变形的问题,后轮行驶七八万公里再无出现偏磨和异响的问题,再次感谢俊宁小哥。CC6/7虽然舒适,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湿地抓地力不足。去年冬季一千公里回家的高速旅程,正好赶上下雪,一路开的提心吊胆。今年入冬决定更换雪地胎,让冬季雪地驾驶更有信心。
第四次:轮胎作为汽车唯一接触地面的部分,对于安全和驾驶感受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本次更换雪地胎也再一次得到了印证,雪地胎使用时间短,也无需买太高端的,最终选择了JTONG牌,雪地胎软,直接影响了提速,深踩油门也是肉肉的感觉,愧对了508这211匹的马力。侧倾严重,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刹车力度大了非常容易抱死,车带着ABS往前冲,换了短短十天,惊出了两身冷汗,看来这雪地胎不是非常低的温度和无雪的时候还是要慎重更换。
第五次:一直想加宽一下轮胎,高配车型235 45R18,现在是215 55 R17,直接换高配轮胎,轮毂会导致轮胎变薄,减震效果下降,可能还会受到强烈冲击时候的鼓包,爆胎问题。毕竟现在的京哈高速辽宁段,走过的都懂的。轮毂不动,直接上235 50R17,又担心7J轮毂与235胎宽的匹配和美观问题。408用的7.5J轮毂,完美适配。
马牌UC7,950一条,轮毂630一台,胎压监测34,6,加起来6666了。有点肉疼,但换完上路,感觉这钱花的值,加速畅快,抓地强劲,刹车有信心,配合508的神级底盘调教,人车合一的感觉又出来了。
可能很多网友问为什么不mql浩悦4,一是价格、性价比。二是408换的mql3ST两年后老化龟裂的问题,这次不想再踩坑了。三是马牌CC6跑了接近十万公里,舒适、耐磨、抗老化非常优秀,再次又选择了马牌。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