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东莞山地人在襄阳,热情欢迎来旅游--主要景点介绍之三:水镜庄
1 43 发布于 2012-09-16 14:02:19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水镜庄,著名的三国名胜,位于县城南0.5公里处,北临蛮河,南靠玉溪山。东汉末年名土司马徽曾在此隐居.因司马徽又称水镜先生,山庄因此而称水镜庄。庄前立有石碑,上书“汉水镜栖隐处”,为清乾隆七年(1742年)南漳知县徐彦所树。石碑左侧为“荐贤堂”,两进平房,中隔小院,每进三间,建筑庄重古朴,占地约300多平方米。传说刘备马跃檀溪襄阳脱难后逃至南漳,在水镜庄与司马徽相遇,司马徽荐诸葛亮、庞统与刘备,继而发生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在襄阳遇险,马跃檀溪逃到南漳,拜问天下豪杰司马徽,司马徽告日“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于是产生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三国鼎立,更使司马徽名昭千古。为怀念司马徽,后人建起了“水镜庄”纪念胜地。

据说,庞德公鹿门山举行酒会,诸友或歌或咏,很是热闹。司马徽论古谈今,言谈洒脱超凡,令满座寂然,敬意盈胸。庞德公举杯上前,说:“先生数典如流水,水清似镜,真乃水镜先生矣。”此后,“水镜”之名便名扬中原,隐居之地白马洞也被称为“水镜庄”了。 从山下到洞口高约数十米,青石板铺就的石阶直达环山城墙。此洞深有约30米,高约8米,宽约8米,相传有白马常出入于此洞中,故名白马洞,也叫圣马洞。洞内风雨不至,冬暖夏凉。洞中有石桌、石凳、石床,可以读书,可以抚琴,可以酣眠,古意甚浓。洞口阔内狭,形状像是个大喇叭。当年,水镜先生常在洞内抚琴,悠悠琴声借着岩壁的回声,传响于山林水壑之间,很有几分情趣。洞壁上挂着一张古琴,据说就是司马徽当年使用过的。遥想当年,司马先生在此抚琴弈棋,吟诗作画,临风把酒,好一派自在洒脱的隐士风采。这悠悠雅意,不知影响了多少中国文人。甚至在中国入仕者内心深处,何尝不深藏着一幅这样的山林生活图!

入门约20米,清风瘦骨的司马徽束古装、佩长剑的高大塑像便跃然眼前,让人肃然起敬。水镜庄内,多是亭阁式建筑,飞檐凌空,气宇轩昂,金窗修户,朱梁画栋。司马徽、庞德公和学生诸葛亮徐庶、庞统玉石塑像维妙维肖,风采飘逸。水镜祠为两层阁楼,祠前石洞前厅明亮、幽静,壁刻有“洞天福地”4字。据传水镜先生常在此弈棋、弹琴。 司马徽隐居草庐在水镜先生塑像东侧。这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四合小院,两进平房,中隔小院,每进3间,古朴庄重。院前小亭立有一古碑,上书“汉水镜栖隐处”几个大字,字体雄健。这碑是清乾隆年间知县徐彦重建水镜庄时所立,距今已有260多年。小院风格古雅素朴,青砖黛瓦,映着绿树红花,显得极有画意。院内绿树掩映,花香鸟语,典雅幽静。两边檐廊。

正厅是荐贤堂,相传水镜先生就是在这里与刘备剪烛夜话的。走进荐贤堂,挥手论势的水镜先生、手按剑柄洗耳恭听的刘皇叔塑像栩栩如生。一个是林泉高士,一个是落难英雄;一个是诚心荐言,一个是虚心聆教。若不是有这番长谈,刘备怎能得卧龙、凤雏之助,怎么能摆脱困境、迅速崛起?

水镜庄在清代重修后,白马洞内供真武祖师,洞口建悬楼吊阁。光绪年间,又修建了头天门、二天门和沿山城垣。依山面水的水镜庄,视野开阔。左有珍珠泉,右有文峰塔,彝水洞前流,白云顶上飞据南漳县志记载,每年三月十八日,“数百里,民贾期会,交易于此,游客过县,必登临。”因此有“小武当”之称。
穿过小院的角门,脚下是一道清溪,水声潺潺,给古老的山庄平添了几许清幽。据说,玉溪山也因此而得名。溪上有一便桥,人行其上,大有凌波微步的感觉。沿着洞后的蜿蜒小径,直达玉溪山主峰。玉溪山是楚文化发祥地——荆山山脉的一支,南延70多公里,与玉印岩——当年楚人卞和的得玉之处遥遥相望。站在山巅,纵目望去,水镜湖碧水长天,浑然一色,绿雾山影,宛如仙界。近处的南漳城高楼林立,人车如织;田园风光一览无余,山下蛮河如银带绵延,令人心旷神怡,尘念皆无。
司马徽,系东汉末年襄阳城南学业堂经学大师,对学子们知之甚深,以知人荐贤(向刘备推荐伏龙、凤雏)名扬古今中外,号称“水镜先生”。司马徽原住襄阳东门外,与庞德公为邻。旧时地方志有他的住址。但不知何时迁往南漳水镜庄。

司马徽隐居的水镜庄距南漳县城一里许,南傍玉溪山, 北临蛮河。水镜庄前立有“汉水镜栖隐处”石碑。左侧有荐贤堂,两进平房,中隔小院,每进3间,古朴庄重。玉溪山孤峰高耸,绿树成荫。山北麓之石壁,犹如刀削,有“三里石壁长廊”之称。壁中有巨洞,深30米,高8米,宽8米,昔传有白马出洞,故名白马洞。洞中建有水镜祠。庄后有两径通白马洞。一条沿头天门上山,过石拱桥再登台阶,至二天门。在此仰望,灌木如云,石壁欲倾。沿石壁向西凿有横道,外侧筑有城墙。出横道即至会仙门,再10余步,即入白马洞。另一条路在头天门之西,经过水镜祠门楼,上有“水镜庄”3字。两侧对联为“彝水环绕,明镜高悬”。进水镜祠门楼,亦达会仙门。水镜祠为两层阁楼,飞檐临空。祠前石洞前厅,明亮、幽静,壁刻有“洞天福地”4字。据传水镜先生常在此弈棋、弹琴。玉溪山顶海拔263米,登山四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历史讲完,现在跟我一起去领略水镜先生的风貌吧~~

 


大门。门口对着的是蛮河,有河堤相隔。

 

从南漳县城来水镜庄,走路可以走蛮河上的吊桥,吊桥正对着水镜庄,很方便。

开车,可以走水镜大道,然后绕到水镜庄左侧的石桥上,过了石桥左转,500米即道。

吊桥,和石桥,都可以看到蛮河上游的大坝,再往上看,就是三道河水库。

三道河风景,也很美丽。水镜庄是人文景点,三道河是自然景点,欣赏面不同。

有关三道河的介绍,以后另起一贴。

 

这个侧面,可以看到半山坡上的房子,飞檐走壁,很秀美。




正门的全景。

 

 


水镜庄正对着的吊桥。

 

现在是枯水期,可以见到河床上的卵石。

 

 


进了大门,左边,是水镜遗址,古色古香。

 

 

 


门口右侧,是个亭,亭里有碑,刻着“汉水镜楼隐处”。

 

 

 


水镜遗址旁,是“草庐”。

 

这个就和隆中诸葛亮的“草庐”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哈哈、、、

 

 


里面是司马先生的像

 

 

 


近看。

 

注:这张图片不是本人所照

 

 


旁边,是司马先生的站立雕像,拈须远望,目光深邃

 

 

 


进去,是荐贤堂

 

 

 


荐贤堂介绍

 

 

 


差点忘记了,这是荐贤堂的大门。呵呵、、、


院子里,有块碑,简刻着司马先生的画像。

 

 

 


画像背面的碑文,是司马先生的介绍。

 

 



推荐诸葛亮事迹的碑文

 

 


出门的门厅出,左边是一老牛的根雕

 



右边是一猛禽的根雕

 

 


出了荐贤堂,左转,是一广场。

 

小家伙忍不住练起了架势

 

 


广场对着的是上山的石阶,长长的青条石

 

 

 


上了一层,就是类似于城墙的通道

 

 


石通道在半山腰横穿,脚下是青石砖

 

 

 


通道尽头,就是一门楼,上刻“水镜庄”

 

(这张也是我从网络上找的图片,本人手机里的照片不幸被删,哭、、、)

 



从通道里望水镜祠

 

 



远望

 

 


水镜祠的前面,是一空平地,上有一石马

 

 

 


祠堂上的瓦,上面刻有兽头,镇鬼避邪驱妖孽

 

 

 


大门两旁,墙壁上也雕刻有麒麟

 

 


进去,居然是“福地洞天”,哦买疙瘩~~

 

 

 


出门,又是碑刻

 



随处可见

 



听说后面的洞内有阶梯,可以一直通到山顶,不过上面就没有什么景点可观看了。

 

于是返回。

 

回头望望山腰的楼阁,如此的落寞;依偎在大山的怀抱,如此的弱小。

千百年来,酷暑寒冬,孤寂的度过,人潮汹涌时的兴旺,门可罗雀时的寂寥,只有他在默默承受!

物是人非,朝代更替,时间的脚步,如门前的蛮河,水涨水枯,唯一不变的是,对远古先贤的追思和向往!!

 

人,是如此的渺小,在浩瀚的星空,还比不上一颗微弱的星星。

惟有人世间的道德法则,才可与永恒的星空相比较。

此二者,才真正值得我们去尊敬,去敬畏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前往
/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