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RX350h全方位超详细用车体验
1 92 发布于 江苏 2023-06-22 12:45:00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新车上市已经接近半年了,看到论坛里没几个详细的提车贴,就借提车之喜顺便跟大家聊聊这一代RX的感受。希望对于正在观望和纠结的同学们有一点帮助。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先讲讲为什么选了这车以及大家关心的权益之类的。如果对选车不关心的直接跳过即可。
价格
四月初下定的RX350h醇享版。分期落地53.6,送了4年延保,原厂脚垫,后备箱垫;踏板,龙膜,还有点行李箱之类的小零碎。不加价平价性价比也一般,跟二线和Q5 X3那跳水价根本没法比性价比。平价买个新鲜,加价没意思了,这种量产车又不是限量版不存在什么情怀和信仰加成,加价地区的建议再等一等。
等车等了2个月不到说到港了,10天后提车。
选车考虑
预算50左右,选这车主要考虑到城市驾驶,上班通勤,偶尔带家人孩子出去玩。首先第一是平顺性,然后家里人坐车空间也不能太差。在同价位豪华品牌SUV里,RX车里空间算比较大的,舒适性也还不错。再加上品牌比较低调人问买了什么新车,跟人说雷克萨斯居然说没听过,嫌烦索性就直说丰田。我不大喜欢太张扬的感觉,也不是老板,没必要用车向别人证明实力。但是凭这车跟丰田的差别,花个15w去换我不觉得是智商税。
插一嘴,那天在4s提车,一位老先生定了ES200,看了说你这车漂亮,得三十多万吧。在加油站小哥还要加92。我觉得挺好的,看来压根没人知道这车50w。
外观
见仁见智。设计理念上的东西太空虚自己觉得好看就行了。Lexus的设计通常都会超前一点,现在看有点突兀,也许过几年会好一点。
不过说实话,我到现在都没把这前脸看习惯。觉得没有老款大气。当时第七代ES上市的时候太过于惊艳,现在的RX达不到以前的高度了。个人觉得前脸没有老款耐看。希望过几年习惯了会改观。
不过前脸那些说抄袭长安的,麻烦资料查好了再来喷,雷车最早先出的纺锤形中网概念车,才有的长安UNI系列,奇瑞某款轿车也是抄的纺锤形中网。 
这个尾部比较饱满圆润,贯穿式尾灯晚上蛮好看的。尾标变成Lexus 字母,辨识度有点下降。个人还是喜欢以前的L形车标。
上一代RX现在看还是好看,不过车身姿态上感觉这一代会协调一点。上一代RX前低后高,从后面还能看见底盘,很明显这代缓和不少了。 
车漆
质感一流,在这个价位的车里是一股清流。5层喷漆有一种流动的光影效果。钛银耐脏也耐看,我这种长时间不洗车懒人的最爱。
配置选择
对于配置选择困难症的同学,我的建议是,预算够的一定要上醇享--如果你不想让50w的车卤素转向灯的话。顺便说一句,19寸的轮胎配这个轮圈真的很小气,21寸加三眼大灯会好看很多,档次也会上来。
吐槽一下丰田:2023年在高端品牌上把转向灯集成在LED日行灯里(就像RZ)不花多少钱吧,二十多万的雷车没有算了,50w的还没有真是离谱。
做工用料
整体用料和同级别比属于中上等,做工依旧是高水准。前排的杯架,手套箱,小储物盒质感做得都很在线,阻尼也是有的,好评。顶棚用的不是像竞品那样的织物材质,而是一种很细的绒,类似Alcantara,手感很不错,这点也好评。另外在友商都在简配真皮座椅的时候这车还有,也要点一个赞。中控台设计向驾驶者倾斜一点,所谓缰绳座舱无非就是宝马那一套的日本解释。但是方向盘和座椅都是真皮,还是很细腻柔软的。好评。
内饰争议有点大,我提车那天展厅里有一台老款二手车,坐上去试了一下。大家普遍反应内饰用料退步,皮质退步。事实上皮质倒是还好,但是门板上填充材料没有很软,所以让大家觉得摸起来有点硬硬的。所以所谓内饰用料退步其实是填充材料变薄了,就是皮包一层金属门板,真是抠得很。
相比上一代,这一代后备箱壳没有绒衬变成硬塑料了,属于简配。
还有几个槽点:首先后排中央扶手和靠背放倒时都没有阻尼,后排中央扶手内部也没有植绒。(丰田把阻尼线和绒衬在前排都用光了吗?!)然后前排座椅后部如果不是450h质感包(选半苯胺真皮)的话,都会有俩拉链,有点廉价。别洗,这不是设计原因,就是故意给你做配置区分,丰田喜欢搞成本控制也是事实。
氛围灯
一贯的日本调性。好多车友吐槽说氛围灯太暗了。我发表点感受:风格个人蛮喜欢的:一种若隐若现的氛围。日本人比较保守,开车时会变得暗一点以为驾驶安全。跟德系标杆奔驰那种夜店迪厅风不大一样。有一点点缀一下适可而止。大家可以看一下蔚来的氛围灯,也是这种氛围。出来的光很柔和,但是不会让你看得见灯带。这也算是一种日式豪华的细节吧。个人觉得奔驰的有点晃眼睛,雷克萨斯的正正好。见光不见灯形容再恰当不过。另外,好像所谓氛围灯晚上只有那个中控台上的灯带明显,其他的亮度是不是有点太低了点。
总之,氛围灯给个中评吧,风格跟德系不一样,亮度暗了一点,投影面积也不如德系。好处是晚上不影响注意力,缺点就是存在感有点低。
车机
流畅度提升很大,整体水平达到主流水平,终于支持手机互联了
居然把石英钟取消了,但是也没办法,你不能指望这种14寸大屏幕上树一个石英钟,多违和啊。而且个人觉得UI设计有点太过于简洁了。另外。滑动的时候不是很丝滑,有一点顿顿的。反应倒是还算快。反应还可以,总体来说比上一代好用太多太多,倒车影像也很清晰,达到了应该有的样子。会根据亮光环境切换黑色或白色背景,这点很细节。总体是比较满意的。
吐槽一下,现在科技感上来了,但是内饰设计真的很丰田。那个大屏跟全新的埃尔法,汉兰达之类的相似度极高,日本人好的不学跟德国人学玩套壳去了。以前雷车每个级别车好歹都有不同的设计,现在都家族化,丰田化了。
音响
松下的12个speaker,音质和宝马16 speaker的Harman Kardon 
差不多,比宝马那无品牌的好点。够听,但是不惊艳。低音有点糊,高音还行。不讲究的这个可以了,至少对得起车价。Mark Levinson以前听过美版的LX570,并没有大家吹得那么神。现在隔壁大奔宝马都是什么大柏林宝华4D音响绝对比这个车的马克好。总之,作为标配音箱算是还可以的了。那些想选装马克的同学,期望值不要太高了。你想,加了选装包,那么多配置才4~5w;那个音响也就是那样—顶多两万音跟大柏林大宝华这种一套10w的根本不能比。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对马克也有点了解,根本没有吹得那么神。想了解马克的小伙伴看看下面这篇,写的很详细。这个价位里,音响做得比较牛的是沃尔沃的V90和S90。马克只能说对得起2w的价格。
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71920b82cd7e7635/78117584-1.html
配置
足够高座椅加热通风记忆都有,标配L2驾驶辅助好评。不过50多万的中高配,没有360度全景影像是几个意思?没看懂。好不容易像素不是诺基亚级别了,360居然只有顶配才有,真的抠门。
还有,后排隐私玻璃简配了,4s送了个龙膜。
空间和内饰
后排空间还可以,坐垫比上一代略硬一点。支撑性会好一点,坐垫够长可以给腿部支撑好。不像某些友商,喜欢短坐垫长轴距,人机工学上好评。后排座椅支持多角度手动调节,幅度和德系友商比是比较大的,好评。后排标配的独立温度分区,舒适度在这个价位还是可圈可点的。
内饰选的小众颜色秋山栗,大部分朋友选的檀木棕。但是个人不是很喜欢暗色的内饰,加上黑车顶会显得比较压抑。再加上试驾车是这颜色有了脏超级显旧,直接劝退。个人还是喜欢亮一点的颜色,白色不耐脏再加上根本订不到就只好秋山栗了。
车门
也是个讨论很多的问题,说车门关不上要用好大劲。事实。不过这倒不是设计缺陷,一方面是这一代的气密性做得比较好。另一方面是用了电控门把手,NX好像也要用点劲。这点跟以前的ES,NX都有点不一样。怎么办?不算缺点,习惯一下吧。但是确实不方便,好几次家人开车关不紧,我第一次开也没关紧一直报警,还以为哪里坏了。 
这个电控车门有点噱头了,感觉除了别人开门不会上车可以摇下车窗装X作谈资以外,貌似没啥实际用处。厂家说什么上车少一步,姿态更优雅,真的有点想笑。另外就是亲戚朋友来了不会上车,每次都要教一下,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前提是以心累作为代价。
后备箱
容积612升没问题的,高度略低要注意。比双B GLC这一级别的要大一点,比X5,GLE要小不少,主要原因就是溜背和高度太低了。三口之家旅行很宽敞,5口也足够用了。后备箱里有一个备胎,但是没有额外的空间了。
轮胎
好多人吐槽面条胎,确实窄了一点,人家低半级别的GLC都比你这宽。而且尺寸奇葩,后期换轮胎是个问题,估计要给4S店宰了。
轮毂
21寸的多幅铝合金,样式很好看:偏行政·优雅风格。舒适性还可以,只是比19的略差一点,胎噪没问题
静态完了说说动态
发动机噪声
先说说大家诟病很多的发动机噪声。别洗,不好就是不好,在这个价位和级别里,负责任的说:这个发动机运转的噪音品质,在急加速的时候,绝对是下等的水平。能不能接受是一回事,是不是好是一回事。我平常开车比较佛系不怎么底盘油,因此这个缺点我觉得可以接受。如果开车比较猛的建议试驾看下到底能否接受。在早晨启动的时候电池馈电发动机介入,光吼不走。有些车主说的起步肉就是这种情况。速度起来了还行。
动力
官方零百加速7.9秒。体感不是很猛烈的那种类型,和德系高功率对手比占不到优势。350h的混动跟性能根本就不沾边,属于效能取向,因此连F-sport车型都没有脸出。这一代底盘虽然操控性做了重点加强,但是主打还是舒适。只是说让你开的得心应手,轻松易控,一点也不适合激烈驾驶。
插一嘴500h:如果你纯粹想买来飙车激烈驾驶,这价位m40i的X3,X4会更适合你。这个车(500h)本质上是一辆动力很好的家用车,适合偶尔地板油放纵一下那种。绝对动力连宝马m performance和奥迪S级别都达不到。更不要提什么M系。
350h的动力也是很充沛的。只给到中评,是因为在50w这个价位能买到很多动力更强的车而已。动力在这个级别没有太多优势,经常激烈驾驶的不适合你。但是加速超车绝对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键盘侠黑什么加速太慢,如果你开的是M3这种说这车动力差我认了,开个加速7秒的BBA车比这玩意快一秒没多少优越感好吗。总之,动力足够使用。对于前日系家用车车主:绝对动力是不用担心的。但是对于前欧系高功率发动机的豪华车车主一定要深度试驾确认动力自己是否可以接受。
辅助驾驶
很好用。日本人的保守有的时候也是个优点,辅助驾驶逻辑不激进比较安全,辅助驾驶智能化程度还是不错的。当然,跟特斯拉小鹏这种肯定也没得比。
隔音
除了发动机急加速是隔音差评,其他的都是极好的水平。一句话不吹不黑概述:低速蠕行,电机主导,隔音堪比7系;日常驾驶,油电混合,隔音领先同级;急加速,跟30w平价品牌车相差不大。
扯一嘴,现在的雷克萨斯跟以前老一辈印象中的变化太大了,整个底盘在逐渐向欧洲车方向靠拢,这一代NX,RX,RZ都是这种感觉,不过主题基调而言还是舒适,没有忘本。
燃油经济性
油耗1000公里后已经稳定。夏天开空调5.5l/100km 很满意了。省油是混动的本分,这个不用担心。用了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以噪声为代价换取比奥托循环更高的热效率,更节油也属于应该的表现。这个价位里,在不能充电的车(纯油,HEV)里排在前列。
电池的更换问题
不少车友质疑,首先对于官方改质保的这个事情不要怀疑,绝对简配。不过镍氢电池相对比较耐用,对于我这种一年能不能开到1w公里都打问号的人来说,问题不是太大。一年开一万五以上的朋友要注意这个问题。销售说丰田镍氢电池非常耐用10年没问题。我对此半信半疑,持续关注。
用车体验讲的差不多了,如果有在观望的车友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或者在下面留言,我看到会一一答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也欢迎诸位车主一起交流感受。键盘侠,车黑和水军请不要带节奏,污染论坛环境。
以上是主观感受。为了避免有人故意找茬碰瓷,我强调一点:GLC,X3这两个车也不差,都有各自的卖点,为什么不去买这俩,只是因为对我来说它的优点我无感,缺点反而比较扎心罢了。总之,买这辆车,我不后悔。
长文码字不易,也感谢有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希望大家用车愉快,事事顺心。
也希望这篇感想能给犹豫的小伙伴提供些参考意见。
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车有点大之前开的八代思域,换过来还有点不习惯。50w以上了还没有360差评。

大屏好评,清晰很多了。在强光和暗光条件下会自动调整亮度。可以连carplay。

“见光不见灯”。觉得暗的有可能是没从设置里调。可以调亮度和范围。

满满的廉价感,说是20w的凯美瑞我觉得都正常

钢琴烤漆,流星点阵。好看是好看,耐脏也是真的不耐脏。开了几天就满是灰尘,沾指纹的好地方。

  • 提车分享
  • 车辆实拍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 5
前往
/5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