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时光映像。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历史,往往用宏大的述事来记载,
但当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却发现,
历史的长河也是由一颗颗水珠汇聚而成,
不经意间,一束强光在一颗水珠上铭刻下印迹,
于是,这颗水珠成为符号永远不会堙灭。
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
2020年1月23日
新春佳节的前夕,
阖家庆团圆的盛宴已经备好,
把酒话新春的邀约已经发出,
但是,一个游荡的幽灵猖狂而至,
全球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一个特大城市:武汉,
武汉,封城!
对一座生活着一千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进行封城!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因为防控采取的最严厉的措施。
封一座城,护一国人!
武汉用按下暂停键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现出最大的社会责任!
面对COVID-19
武汉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面对肉眼看不见的敌人,
无数人展开了不屈的抗争,
无数人期待这场噩梦在花开的日子就能结束。
努力终有回报,
56天,从封城到清零,
在武汉生活了53年的老周向您讲述抗疫战中所见点滴,
这是你们听过的武汉,
这是我经历过的武汉。
按下暂停键的武汉沉默着无声的坚强
我们努力的在这座城市里隐藏身影,
我们将生活的痕迹留在厨房和阳台,
我们用锅铲和拖把来战斗,
“宅家也是做贡献,我为祖国省口罩”,
我们用乐观的态度成为平凡英雄。
逆风而行的白衣战士用大爱和担当驱散阴霾
武汉封城后短短12个小时,来自上海、广东、解放军的援汉医疗队率先驰援星夜到达武汉。
随后,4万多名白衣战士执甲逆行来到抗疫战制高点。他们深知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为了拯救无数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同胞,为了更迅速地遏制病毒的蔓延,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是逆行的英雄,无数双手托起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社会重任。
无数个昼夜的坚守,只为践行初心和使命,用白衣誓盟照亮前行的路,用精湛的技艺维护万众的安康。
感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
每一个定格的瞬间是守护城市生命线的责任
瑟瑟寒风中,他们的身影是那么温暖,
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手提肩扛,
他们是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是警察、是快递员、是环卫工、是志愿者……
他们承受着更高的被感染风险只是为了保障千万民众日常生活的生命线,让所有人更早迎来胜利的曙光。
掏空家底的援助华夏同胞一家人
乙亥年末,庚子新春,武汉爆发新冠肺炎,未几,肆虐荆楚大地,波及全国,一时间,举国震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界闻令而动,纷纷伸出援手,驰援武汉,协助湖北,共战新冠。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这可能是武汉抗疫战开始以来频率使用的最高的词语,国内国外,比比皆是。
“加油”两个字看起来很普通,但其实关于“加油”还有这样一个温暖的故事。
这个故事与建立大武汉密切相关的张之洞相关。
张之洞的父亲叫张瑛,虽说张瑛没有儿子名气大,但也是中举之人,并且还是清明廉洁、勤于政事、兴学育人的好官。
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张瑛来到贵州,一干就是30年。
“加油”来自于张瑛任贵州安龙府府台时为读书人“添灯油劝学”的故事。
张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特别是他兴办学堂、重视教育,地方文化随之兴起。相传张瑛任安龙府任府台的十几年里,每晚到子丑交更的时候,他就派两个差役,一个打着灯笼,一个背着桐油篓,在安龙府的大街小巷游走,只要看见有灯光,并有读书声的人家,差役就停下来,喊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等到读书人开门,差役就舀一筒清亮的桐油,倒进灯盏里,并说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即关门而出,又向另一户读书人家走去。
就这样,每晚给安龙城里的读书人添灯油,张锳一做就是十三年。当地百姓都知道,这是知府张锳对读书人的厚爱。
于是,每当有读书人倦怠之时,就有人提醒:“莫忘抚台大人加油啊!”
想到抚台大人的厚恩,学子们就会更加发奋学习。
就这样,在张瑛任安龙府台的十余年间,当地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这被当地百姓称为“旷古未有”之事。
于是,“加油”一词慢慢流传开来。
致敬所有为武汉拼过命的白衣战士
56天前,城市里到处飘扬着中国红,
春节本该是阖家欢聚举杯庆新春的好日子,
而今天,我在武汉,我安好,
这一段日子将成为永生的铭记,
而且还会如实的讲给我的孙辈知道。
我要告诉他这是一场发生在武汉的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每个人都是战士,
他们或许会害怕、无助,但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
我要告诉他1000万人守护相望负重前行;
我要告诉他数十万白衣战士大义无畏傲然逆行;
我要告诉他在这个冬天有无数的人汗湿了衣裳、眼里布满血丝;
我要告诉他14亿同胞搬家式援助武汉。
56天,有无数大写的人行走在武汉,
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中国魂;
他们在寒风中到来,
他们为我们带来春天的生机,
他们是震撼世界的风景,
他们为伟大华夏又谱写了一曲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