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论坛红人馆。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大家好,我是汽车之家论坛红人Ben(论坛ID:ben_ch),一个热爱跑马拉松的80后。2016年,为了践行心中多年的梦想-环游中国,我们夫妻俩带着3岁的儿子豆瓣踏上追梦之旅。
欢迎大家关注我并加入我的车友圈:http://club.autohome.com.cn/cyq/details-39064.html
聊环行中国的点滴、聊自驾老挝的趣事、聊车、聊美食、聊各种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期待与你更多交流!
如果朋友们没有看过我们的故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o-200042-50479389-1.html
自从我们在云南大理的沙溪古镇确定好未来的归属,回家便正式成为我们考虑的事情,这一切似乎来的太突然,出门在外漂泊了200多天的我们,真的就要回家了。
曾经在许多个夜深人静的夜里,当我把游记写好并发布上网,脑海里总会闪过一个想法:我们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这趟旅行呢?我们经历过旅行初期夫妻俩因分工带来的许多争吵,享受过旅行路上遇到的的美食美景与好人好事,体验过未知道路上带来的惊喜和刺激,同样感受过论坛朋友们催着更新的热情。我曾把这次环行中国的旅行比作是一场超级马拉松,马拉松让人最艰辛最绝望的正是最后的这一段路,因为终点就在不远处而我们却不得不咬紧牙关确保这最后一段路顺利平安的跑完。
不知道在看这篇帖子的网友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当一件事情,你坚持过半,最后的行程一定是咬牙坚持。然而当经历过以后,再也没有身在事中的那种感觉,反而是浑身舒泰,我想这应该是一次自我的超越。
你们有什么曾经咬牙坚持的事情呢?
归家前最后的行程:沙溪古镇-双柏县-砚山县-广西省百色-南宁-玉林-广东省肇庆市-韶关市
既然已经决定回家,在大理我们斗胆去尝试了西双版纳傣族的特色美食:傣族手抓饭,这个手抓饭是先在竹筛上铺一层冼干净的巴焦叶,然后放上菜,菜品是对称摆放,米饭放在竹筛中间,有白米饭和紫米饭,上边还用了些鸡蛋来点缀。
为什么说是斗胆尝试,因为在进店前我们就看到餐桌上人们手抓饭各种各样的吃法,等到我们的饭菜送上桌,完全无从下手。服务员见我们都愣在那里不知怎么弄,便在一旁教我们,就差没手把手教了,傣族手抓饭顾名思义直接用手抓来吃,不能用筷子和碗。传统的吃法是很讲究的,但现在许多人都是戴上一双塑料手套,随心所欲的想吃什么就抓起什么吃就行。开吃后实在没手拍照,我发现这样的吃法可以让低头族离开手机,虽然只是一餐饭的时间。
我喜欢车上脏脏的感觉,特别酷的样子,在云南省内连续走了几天这样的泥泞路后,小福更是脏得不忍直视,随着车上的泥巴干了后悦耳的异响声更是从车门,底盘等多处发出。即使上下车容易弄脏裤子,异响声有些刺耳,但我依然没有洗车。
吃货在行动,利用堵车时间我下车向当地人了解这种黑乎乎的腊肉,据介绍云南这边的腊肉是使用山地里放养的土猪猪肉腌制而成,因其肉质较普通腊肉更为细嫩,而且有独特的香味。再采用当地独特的松枝熏制而成,切开之后瘦肉会呈现出玫瑰色,而油脂部分则呈现雪白的颜色,肉质酥烂,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甜咸相宜,滋味无穷。村民一边给我介绍一边指着那些吊着的腊肉让我看哪种是玫瑰色,呈现出怎样的雪白油脂,听着听着感觉口水都要流出来。忽然一阵急促的喇叭声把听得入神的我拉回现实,原来是前方道路已通车。如果不是村民说腊肉还没腌制好,我们一定靠边买上一些带路上。
进入广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扑面而来的潮湿与闷热,这一年的时间我几乎都是感受北方的干燥和炎热,回到广西皮肤变得粘粘的,动一下就大汗淋漓,这种难受的感觉让人想逃离这种气候。
因为赶路回家,一路上基本除了吃饭睡觉我们都没怎么停下脚步,但在广西我们被路边的猴子所吸引,没错,是路边的猴子。起初我们看到路边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停车逗猴。禁止停车逗猴?
出门在外我大概一万公里换一次机油,我曾在江苏,大连,内蒙古海拉尔,新疆乌鲁木齐等地进行保修,在乌鲁木齐把四条轮胎全部换新的。又到保养时间,我们通过美团找到附近一家点评不错的汽修店。
还记得我们第一篇游记正是到了广东河源观看亚洲第一高的音乐喷泉,当时刚出发心里除了激动还有对未知的忐忑。现在我们最后一站到达广东肇庆,我们的心情同样是激动的,还带些不舍。肇庆牌坊广场的音乐喷泉同样出名,其变化多端、色彩多样。没想到第一站和最后一站都是看音乐喷泉,这就像画一个圆,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起初我想着每天开车好几个小时,可以利用开车时间为每一篇游记后面写上一首诗,但现实却是精力也有限,水平更是没有,坚持了两三篇写诗后,就没然后了。最后结束,还是赋诗一首:
人生本该活出彩,愿做平凡追梦人;
环行中国终圆满,再见期盼是再见!
后记
从2016年3月份开始我们夫妻带着三岁的孩子进行环行中国的长途旅行,直到2016年10月底,前前后后一共223天时间,这一路上我们遇到夫妻沟通问题,孩子教育问题,平衡更新游记与开车游玩等等问题,这期间付出了很多,但同样也有很大的收获。通过游记的更新,认识了许多的朋友,这其中有见过面的,也有没见过面的。可以说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游记,那我们应该算是朋友了,在此请允许我由衷地感谢你们,能和大家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对我而言便是最大的快乐。
在游记更新过程中,由于时间精力限制,网络网速等原因,对于已经写过的部分基本未进行修改(感谢大家指出一些文中的错误),而且出发到结束我们都没有路书(除了那张大家都追问如何制作的线路图)对我而言,自己也不清楚明天会身在何处,但这正是在旅行中去发现的乐趣所在吧。
曾经有人和我说长途旅行是会上瘾的,我不以为然,但直到自己亲身经历过这看似传奇又很平淡的环行之旅,我想说我们知道的太少了。我愿意继续出发,在路上与豆瓣共同成长,去感受中国的多彩文化,去探寻中国的工匠能人,去探望偏远地方的长者孩童,我希望在我还能冲动的年龄带着感谢怀着感恩继续去追逐心中的梦想,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