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时光映像。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萧瑟秋风,几多清凉,深秋的鼋头渚就像上帝打翻了的颜料罐,红的、黄的、绿的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幅油画。
湖边的芦苇在秋风中淅淅沥沥地叹息,耦花深处的残荷也垂下了昔日里高昂的头,唯独那长春桥上的红叶,在夕阳的映射下,更显得那么艳丽、那么勃勃生机。
记不到这是第几次来鼋头渚了,春天里长春桥上赏樱,盛夏水景苑里观荷,中秋太湖边拍烟花,冬日鹿顶山探梅,走过了四季,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深深的印记在脑海中。
鼋头渚是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AAAAA级景区,也是来无锡必游之地。它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这里的风光很有特色:天水一色,山清水秀,为太湖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
鼋头渚一年四季都有节日,现在正值深秋,举办的是“渔家风情节”,山辉川媚坊旁边的主题花园里,鱼翁披蓑戴笠,鱼鹰戏水欢歌,再现了太湖渔家扑鱼的场景。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这首冲天豪气的赋菊诗正是眼下鼋头真实的写照:荷塘里娇艳的荷花不见昔日风采,而菊园里“冲天香阵透鼋渚,满园尽带黄金甲。”
除了秀丽的风景外,鼋头渚还是一处含蕴着丰厚近代人文历史的纪念地。早在民国初年,无锡人杨翰西就在鼋头渚进行最初的开发,建构“横云山庄;1927年,原全国政协副***、民革中央***王昆仑的父亲王心如建在这里修建了太湖别墅“七十二峰山馆”;1928年陈仲言建了“若圃”;1931年郑明山建了“郑园”;何缉伍和蔡缄三修建了“退庐”; 1934年前国家副***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捐建 “宝界桥”,使鼋头渚与市区的交通更为便利。
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曾留下“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这座牌坊上书的正是郭老的手迹。
“横云山庄”是鼋头渚创始人杨翰西初建是的名字,这座红柱、蓝梁、黄顶的牌坊在色彩设计构思上独有建树,它的另一面匾额为“具区胜景”,太湖古称具区。
无锡是一座“充满温泉和水”的城市,时至深秋,但见落霞与红叶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崖下,“包孕吴越”、“横云”石刻显得更加沧桑。
还有这 “明高忠宪公濯足处”石刻,网上有人吐槽:高攀龙洗个脚的地方也成了名胜,其实这些人只会乱吐,哪知道高公“马鞍山上振衣,鼋头渚边濯足;一任闲往闲来,笑杀世人局促”的名句啊。
憩亭、飞云阁、涵虚亭也被秋色尽染。
“鼋渚春涛声已远,满眼遍是黄金甲”,秋日的鼋头渚增添了一派金黄,横云之下几多沧桑,秋风落叶方显惆怅。
古人们常常悲秋,大都借秋吟愁,我最喜欢刘禹锡的《秋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种气宇轩昂的豪情和豁达激人奋发。
信步中有来到“广福寺”,它始建于萧梁时代,为南朝著名的四百八十寺之一。1924年,鼋头渚的主人杨翰西将这里的一亩多地捐给了原是北伐时期的军人“量如和尚”,他将原来的寺庙迁到比地。
寺内观月亭的一副对联“古人不见今明月,今月曾经度古人”,意为岁月蹉跎,人生短暂,耐人深思。其实这句为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后人将前句的“今”换成了“古”,诗意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寺旁还有“一勺泉”以“有源之水聚而为一勺,散而为三万六千顷”而得名。传说当年一打柴路过青年将自己携带的一壶水给此地一位下棋的老者饮用,老者罢后用手杖在地上一戳,说:“喝你壶水,送你一勺泉”,说罢拂袖而去。而老者手杖戳过的地方,一股清泉冒出。这个故事就是要人们记得乐善好施,终究会得到好报的。
太湖仙岛是鼋头渚景区的一处群岛,由东鸭、花果山和仙岛组成,自五十年代进行开发,现在已成为鼋头渚的必游之处。
既然被赋予“仙岛”的名字,这里的一切都沾了“仙气”,桥是会仙桥,亭是摘星亭,坊是南天门,街是天街,戏台是天韵台,瀑布是银河。
岛上还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的道场紫霄宫和西华殿,看香火也比较旺盛,人们经常到这里求签祈福。
岛上的大觉湾汇集着中国佛教、道教典型的石窟艺术,其中有重庆大足石刻的“释迦牟尼涅槃卧像”和洛阳龙门石窟的奉先寺石窟。这些仿制的石窟看起来比真的更好看,真迹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雷电大都是残缺的,而这些仿品制作十分逼真,而且都是复原原型的,比较完整。
“拂一世凡尘,取半生清净”,来鼋头渚吧,忘却世间的烦恼,抛去生活的煎熬。南天门上的“离尘了却凡事缘,到此逍遥星汉间。”就是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