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高合汽车曾多次传出危机,走了特斯拉的路,却成为了威马?
1 4 发布于 北京 2024-02-20 10:49:48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2月18日有相关媒体报道高合汽车内部大会称,即日起将停工6个月。但随后高合否认了该消息,表示上述消息不属实。不过此前,高合汽车此次停工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此前高合曾一度传出裁员、停工、闭店等消息,也曾多次传出危机。

2023 年 10 月,有认证为高合员工的网友爆料称,高合开启一轮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高达 20%,个别部门裁员达到 50%。高合方面表示所谓大规模裁员为不实信息,此次属于正常人事流动。

今年 1 月,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疑似供应商消息称,高合所有工作暂停,包括停止发货、停止新项目开发,并称做好起诉准备工作。针对所有工作暂停的消息,高合汽车表示纯属谣言。高合汽车内部人士表示,工作一切正常。

不过,随后高合汽车就被曝出了门店撤店的消息。1 月底,高合汽车在广州一家汽车门店关闭,商场公告显示,“高合门店临时告知商场,由于品牌内部原因无力继续在本商场经营。”并称高合门店在未按租赁合同条款履行义务、租赁合同尚未到期、未依约提前告知商场且双方未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单方面关停门店。

春节前,高合汽车召开全员大会宣布,延期发放 1 月工资、取消年终奖和全员降薪。其中 1 月工资将在 2 月底补发,引发内部员工吐槽。

而春节后,员工们又等来了停工停产 6 个月的噩耗。并且只照常发放 2 月 18 日之前的员工工资;3 月 15 日之前还留在高合汽车的员工,仅发放基本工资;3 月 15 日之后员工仅发放上海基本工资。

高合面临的多次危机背后,归根结底还是销量不太理想,未能形成商业正循环。 

一直以来,高合将自己定位为豪华品牌,被人记住的是它的产品的高定位和高定价。公开资料显示,高合汽车创立于2017年,母公司为华人运通,它的首款车型高合HiPhiX的起步价为68万,最高售价高达80万。

 尽管此后高合汽车陆续推出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但总体定位依旧高端:2022年底高合汽车上线第二款车型HiPhi Z,其售价为51万至63万元;2023年7月高合HiPhi Y售价也达到了33.9至45.9万元。高合创始人丁磊公开坦言:“我们创造作品,而不只是生产商品”。

 这种高端策略本无可厚非,此前特斯拉便是靠此策略成功。特斯拉第一款车为Roadster,从高端的跑车入手吸引公众目光,其后的Model S和Model X奠定高端电动车的基础,而扭亏为盈靠的是平价Model 3车型。应该说,一家车企是否能盈利,关键在第三款车:第一款车塑造品牌,第二款车巩固优势、测试市场热度,第三款车会大规模销售,成为真正的创造收入车型。

 高合似乎并未复制特斯拉的成功。公开资料显示,高合汽车在2021年开始交付首款产品,在2021年全年的累计销量达到4237辆。据乘联会最新数据,在2023年12月,高合汽车的新能源批发销量为564辆,比较而言理想、蔚来等在2023年的销量已经分别达到约37万辆和16万辆。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另一个反面教材则是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也曾经光环萦绕,自成立之后,威马汽车累计完成12轮融资约410亿元,而“蔚小理”上市前融资额均未超过200亿,并且2021年威马汽车累计交付超过4万辆,与蔚来、小鹏、理想同处第一梯队。 

但此后威马汽车被蔚小理远远甩开。2022年威马汽车交付约2.95万辆,而理想、蔚来、小鹏交付量纷纷突破10万大关。其背后原因难以总结,但业界普遍认为,产品缺乏创新能力,以及受交付延迟、自燃等事件影响了威马销量。 

高合的处境似乎更像威马,它努力按照特斯拉的路径一路走来,但还是价格和定位高出消费者的想象,在中国电动车这个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最终结果如何,也尚未可知。那对于高合品牌走到今天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在众多新势力中,你更看好谁呢?你觉得谁有光明的未来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 行业信息
最后编辑于2024-02-20 11:16:04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