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中断轴很可怕!
不说什么。。。支持国产!希望国产能雄起。。。。。。那时候我一定买国产车!
原帖由 sunchaozg 于 2011-04-04 20:48 发表在 1210 楼
德系车说:我其实没那么坚强!但至少比日系车好!(德系车说?到底是谁说?作者说?记者说?德国人说?还是日本人说?)
摩托车的安全气囊: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530-10040948-1.html
攻击日系车的主,大多是买了国产车系的,给人的感觉是:买不起日系车心理别扭,嫉妒心太强。鉴定完毕!!
我以为回帖是一种很傻的表现,可是我还是天天看,天天回.
这里跟大家说说我对车系的客观看法。
德系:大众
当然德系还有奔驰、宝马、奥迪,我希望我的浅见能对大多数人有用,所以不评价高端品牌。
大众的车型在我看来表现的很中庸,在我个人总结的选车几点中:安全性,舒适性,外观,操控,稳定性,保值率几个方面,都能有很好的表现。
在安全性方面,大众主要体现在他 的基础安全构造:车架结构,选用材质,焊接工艺等,但是国产的大众车相比欧版在被动安全配置上有所减少,所以表现会相对逊色。
舒适性方面,大众的造车理念是以欧洲人的思维出发的,并不过多的强调乘坐的舒适性,而一向粗犷的用料风格也很难营造一种舒适的车内环境。
稳定性其实是大众的软肋,小毛病多,返修率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保值率不用说了,大众一向是国内最保值的品牌。
日系:丰田 本田 尼桑
日系车现在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很大程度上是民族分歧的影响,本人绝不是亲日分子,但客观的评价一辆车是我的原则
安全性一直是日系为国人所诟病最多的问题,而且这也是事实,但是客观的说日系车的安全性还是符合标准的,那些葬身于日系车事故的人首先还是要为自己的人为因素负责,我们过多的把责任推给车子,那么自身呢!我觉得日系车虽然相对安全性要比德系差,但是如果你正常驾驶,还是能保证人身安全的。
舒适性方面,日系车比较注重对人的关怀,而且同是亚洲人车内布局更适合中国人,工艺精细。
稳定性是日系车风靡全球的根本,日系车的严谨工艺使得其返修率非常低,用车安心是一个方面,但是顺心更是一面啊
保值率日系车在二手车市场上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基本能和德系相持平
韩系:现代 起亚
就民族情感来说我还是最讨厌棒子,一没有众多的AV贡献于我***子民,二来所产车子也只是以价格驰骋市场,如果欧美日本的汽车进入我国还算是能带到我国汽车生产水平的话,棒子的产品则纯粹是扼杀抢夺我们民族品牌市场的强盗了
安全性:棒子车既没有德系深入设计用料讲究后的基础安全性,也没有后天的高品质被动安全表现,应该说,韩系车才是最不安全的车型。
舒适性:对于一辆车来说,还是能够满足日常乘坐。
稳定性:也就是目前能被国人接受的很大原因在于他的稳定性表现还是可以的,要是沦落到三天两头跑4S店的话那在国产车面前就毫无优势可言了
保值率:对于二手车市场来说,不是产品本身决定价格,而是市场需求绝定价格,基本韩系火热的新车销售,二手车的表现也算不错的
美系: 别克 雪佛兰 克莱斯勒
美系车本应该有能力于德系一较高下,但是美系的厂商们或许已经无心于汽车生产,在他们看来或许这已经是一个低端的生产行业了
安全性:设计决定结果,理念决定产品,美系车基于他们人性至上的生活,对安全他们绝对是不敢马虎的,所以在设计之初对任何影响安全的因素都斟酌再三
舒适性:同样是社会环境决定,舒适性是美系车的最大优势,就像我一个朋友说的,坐在他的老别克上跟做家里沙发一样
稳定性:大大咧咧的风格,小细节注定有所缺失,美系车的稳定性还是不如日系和德系那么严谨的
保值率:虽然名头很响,但是在二手市场的表现也只能说高于韩系却逊于德系日系
欧系:标致 雪铁龙
如果生活在国外,我会毅然的选择欧系,但是,这里是***
安全性: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很安心,如果是原汁原味的话
稳定性:法兰西的浪漫似乎使厂家忽视了稳定性
舒适性:好吧,论空间,他现在有了,论工艺,比大众应该好的,但是可能为欧洲人设计的车子对亚洲人来说总是找不到舒服的感觉
保值:和美系差不多,毕竟在新车的市场表现很一般
最后做哥总结的话就是:排除价格原因:德系真的很牛B,日系其实也不错,美系并没有那么好,欧系我们用不起(太超前),国产车嘛还需当自强!
LZ,以下的评论也许可以叫你醒醒了!!
对于汽车这种普世产品,居然也流行着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说法。随便逛一逛汽车论坛或者汽车新闻的跟贴,你都可以看到诬蔑日本车几乎成了网上讨论汽车时的一项行为艺术,类似这样的一些言论充斥着互联网:“日本车铁皮薄得像易拉罐,最不安全”;“日本车省油是因为车轻,他们就会偷工减料节省成本”;“日本车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就偷工减料,开始用还可以,几年后就不了”......
本来这些谬论不值得一驳,因为全世界只有我们这里会流传这种说法,而且也几乎没有任何有专业素养的人会这么说。但是在我们这个极其缺乏专业精神的国度,汽车进入家庭又是个新事物,谣言的生命力往往还会很强,上述这些谣言已经流传极广,甚至在一些人云亦云的媒体记者那里都被接受。或许确有澄清的必要。
国人可能被奸商搞怕了,脑子里总以为要盈利就只能靠偷工减料,压根不知道还有找技术和管理要效益这回事。认为钢板厚就很安全,这实在是一种愚蠢的想象。事实上,现在几乎所有汽车厂商在宣传自己产品的安全性的时候都不说钢板厚薄,而是在强调结构和碰撞吸能技术,因为结构以及受力过后力的分布状态才是安全的关键。我们可以看看汽车工厂的照片、录像以及车辆介绍乃至广告。他们里面的车子先出现的是什么?是钢梁组成的车架。打个比方,车架是骨骼系统。而我们说的钢板呢?那是皮肤。在发生碰撞时,钢板厚薄差0.1毫米对安全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因为安全源自科技,结构保障安全。
实际上,要把车造重很容易,造轻才难。探索频道专门做过一期节目,谈汽车安全的发展,早期的汽车吸能技术很落后,汽车都造得很硬, 五十年代的汽车撞墙的时候,整个车架往往不变形或者均匀变形,车里的人则受到严重创伤。
续: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汽车普遍采用碰撞吸能的设计,碰撞立即发生变形但驾驶舱完好。而且各大厂商开发的铝合金钢铁发动机,尽量把钢板减薄,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把车造得更轻,以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而更重要的是车轻也使刹车时惯性减小,从而缩短制动距离,确保车辆安全。以奔驰为代表的德国车的钢板在过去的20年中一直在减少厚度,甚至玻璃也薄了。他们在追随日本车,只是时间要比日本车晚一个车型周期。现在,产品工程师们都在煞费苦心地为新一代车型“减肥”。马自达汽车公司欧洲区CEO 詹姆斯.缪尔(James Muir)就曾骄傲宣布,由于工程人员“煞费苦心地努力减轻每一个零配件的重量”,使得改版马自达2 约比前一代轻了60 磅。 设计师们采用高拉伸钢材来重新设计该车的上部构造。他们甚至挖空了内后视镜。缪尔说:“他们尽可能减轻重量。”
镀锌钢板的价格大约是5千多一顿,省成本显然不是把钢板做薄来实现的。这个观点实在不值一驳。相反,把车造得更轻却需要更多的成本。凯迪拉克公司总经理吉姆.泰勒(Jim Taylor)说,通用汽车的开发团队在汽车减重上颇有声誉,技术使得他们能负担较昂贵的轻型材料。现代汽车公司的欧洲区工程设计负责人赫尔穆特.维克斯内尔(Helmut Weixner)也曾经说,一个主流品牌必须有节制地使用轻型材料,因为轻型材料成本更高。“我们不希望整辆车都采用聚碳酸酯,那样成本太高了。因此现代汽车希望在许多重要的小细节上下功夫,来获得期望的效果。”很多人常笑话说日本车的保险杠用的是塑料,是偷工减料,他们不知道,塑料保险杠的成本比铁的更高。
日本车省油,靠的是精细的设计和科技的力量。日本企业从来就有重视产品节能的传统,而且善于将产品做得更轻巧。日本的空调冰箱等家电普遍都很节能,难道也是因为重量轻吗?
或许有人担心,车轻了会不会在高速时发飘。汽车科技发展到今天,车身重量早已不是炫耀安全的资本,真正保证高速稳定性的是车辆的造型,是对空气动力学的巧妙运用,比如说尾翼,它的功能绝不是美观,它的作用在于增大空气对车体的下压力,而保证车体更加平稳。高速稳定性不是靠重量,这一点,F1赛车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楼主开着车没事就去撞墙玩吧,反正撞不死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